永远的憧憬与追求英语翻译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999.50 KB
- 文档页数:43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翻译赏析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翻译赏析
颜娜;赵静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散文作品很有魅力和特色,贮藏着诗意,有许多是具有自传性质的.本文以几个例子对比分析了萧红的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的两个不同的译文.
【总页数】1页(159)
【关键词】用词;切入角度;句子结构
【作者】颜娜;赵静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基础科学系,河南郑州,451450;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基础科学系,河南郑州,4514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散文风格的可知性探微——《永远的憧憬和追求》翻译风格赏析 [J], 张军平
2.《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翻译风格赏析——兼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其中的运用 [J], 王玉哲
3.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J], 萧红
4.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J], 萧红
5.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的童年母题创作与文学个性的形成[J], 易惠霞。
《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翻译风格赏析作者:王玉哲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6期摘要: 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刘士聪先生所译的萧红散文《永远的憧憬与追求》中的运用,探讨如何再现散文翻译风格上的对等。
Abstract: Nida’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ranslation practice.This paper tri e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My Ever-lasting Yearning and explore how to reproduce the equivalent of the prose translation style.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永远的憧憬与追求》;散文翻译风格Key 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My Ever-lasting Yearning;translation style of prose 中图分类号:I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55-020引言萧红,我国现在著名女作家,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
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
萧红年幼丧母,自小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 ,并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其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萧红的散文文笔亲切、细腻,感情热烈真挚,具有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是萧红的一篇传记性散文名作。
在这篇作品中,萧红以朴实细腻的笔调回忆了她的童年和故乡,作品流露出低沉忧郁的情绪,二十岁离家出走后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父亲的冷酷和祖父的仁慈给幼年时代的萧红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使她认识到,“人生除了冰冷和僧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向着这“温暖”和“爱”,她“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永远的憧憬与追求萧红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1. "憧憬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是我追求的不变信念。
"2. "追求真理和正义,是我永远的目标。
"3. "我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是我内心深处永不磨灭的火焰。
"4. "笔下流淌的思想和情感,是我表达内心追求的方式。
"5. "永远保持梦想与希望,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6. "我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心灵的自由。
"7. "我执着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巅峰,永不放弃。
"8. "憧憬着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是我对社会进步的期望。
"9. "在苦难中追寻真相,是我坚持不懈的信念。
"10.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是我永不停止的追求。
"11. "用文字书写人心的真实,是我深深追求的目标。
"12. "我内心一直追求着爱与和平的理想。
"13. "为了梦想去拼搏,是我永不停歇的动力。
"14. "对于思想的自由和个人独立,我追求不断。
"15.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力量,是我的不变信仰。
"16. "憧憬着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是我心中永恒的愿望。
"17. "追求艺术和美的追逐,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8. "逆境中追求进步与超越,是我勇往直前的动力。
"19. "追求内心真实的存在,是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20. "永远不停止向上的追求,是我对自我提升的不懈要求。
"21. "憧憬着一个没有偏见和歧视的世界,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22. "追求理想和激情的实现,是我终身追求的追逐。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作者:苏越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2期摘要: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中英对译时,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可直译,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时必须在译文上作些调整或变动,即:采取意译,才可以使翻译作品达到“信”和“达”的标准。
文章在对直译与意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就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萧红散文《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进行分析,具体探讨直译与意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直译;意译;散文一、直译与意译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
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张培基等 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范仲英 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
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
(见 Shut-tleworth&Cowie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生与理想英语名言带翻译人生与理想英语名言带翻译1. Life is fine and enjoyable, yet you must learn to enjoy your fine life.人生是美好的, 但要学会如何享用美好的生活。
2. Life would be too smooth if it had no rubs in it.生活若无波折险阻, 就会过于平淡无奇。
3. Life is a horse, and either you ride it or it rides you.人生像一匹马, 你不驾驭它, 它便驾驭你。
4.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天生我才必有用。
5. Live as though you intend to live forever; and word as though your strength were limitless.要这样生活, 仿佛你寿命永恒. 要这样工作, 仿佛你精力无穷。
-----S. Bernhardt 伯恩哈特 (法国女演员)6. To live remains an art which everyone must learn, and which no one can teach.生活是一种人人须学会而无人能教的艺术。
-----H. Ellis 埃利斯7. One should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人应为生而食, 不应为食而生。
8. Life is the art of drawing sufficient conclusions from insufficient premises.生活是一种艺术, 要在不充足的前提下得出充足的结论。
-----S. Butler 勃特勒9. The supreme happiness of life is th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loved.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
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I was born into the family of a small landlord in a small county town in 1911. For being locate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northeastermost part of China, the county town was in a snowing world for 4 months a year.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
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My father often satisfied his own avarice yet at the cost of humanity. He treated his servants, sons and daughters as well as my grandpa alike with meanness and estrangedness, even to the degree of ruthlessness.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
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Once, father drove a tenant’s whole set of horse cart home just because he couldn’t pay the room rent. The tenant’s family turned to my grandpa, cried and told him the whole thing and even dropped their kneels before him, so grandpa unharnessed the two brown horses and gave back to them.为着这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