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课后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2
1、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
这说明,信念是1. F.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2.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4.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思想观念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1. B. 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2.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3.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4.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3、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值的实质在于1. C. 享用2.占有3.贡献4.索取4、我国古代先贤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1.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注重整体利益,见利思义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竞争作为竞赛争胜的活动,既可产生积极影响又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错误对待竞争的心态和方法是1.敢于竞争2.善于竞争3.遵循“双赢”的原则4.不择手段6、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指的是1.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2.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3.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4.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7、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1.时代精神2.民族精神3.奉献精神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1.依法治国2.执法为民3.公平正义4.服务大局9、下列选项中,属于刑罚的是1.罚金2.支付违约金3.赔偿损失4.罚款10、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为1.刑法2.民法3.行政法4.经济法1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2021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起专)期末考试复习题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一、单选题1. (1.5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产生于( )A. 动物的合群感B. 人性中的情感、欲望C. 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D. 人先天具有的善良意志参考答案:C2. (1.5分)法律部门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参考答案:B3. (1.5分)当前,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依人治国B. 依法治国C. 以德治国D. 以礼治国参考答案:B4. (1.5分)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 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法律B. 法是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C.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简单相加D. 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参考答案:D5. (1.5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A. 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 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 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D. 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参考答案:C6. (1.5分)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A. 功利主义B. 爱国主义C. 民主主义D. 社会主义参考答案:B7. (1.5分)关于信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理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B.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与统一C. 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D. 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和想法参考答案:D8. (1.5分)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称为民事权利能力。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习题(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习题(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理想B.志向C.信念D.信仰2.理想的(),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A.超越性B.实践性C.时代性D.多样性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人民当家作主4.()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和平发展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社会主义道路D.共产主义道路5.()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6.()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
A.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共产主义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A.志向B.信仰C.理想D.意志8.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的统一。
A.阶级性与实践性B.逻辑性与革命性C.科学性和革命性D.理论性与战斗性参考答案1.A2.C3.C4.B5.C6.B7..B8.C二多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对理想的含义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
B、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C、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E、理想与阶级阶层无关。
2、下列内容中,属于理想特征的是( ABD )A、时代性B、实践性C、政治性D、超越性E、执着性3、下列内容中,属于信念特征的是( AE )A、多样性B、实践性C、政治性D、超越性E、执着性4、信念和信仰的关系是( BCE )A、信念是信仰的最高表现形式B、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C、信念和信仰都是人的精神支柱D、非科学信念不属于信仰,科学信念属于信仰E、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5、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BC )A、昭示奋斗目标B、提供前进动力C、提高精神境界D、实现人生价值E、创造社会财富6、以下关于艰苦奋斗的表述正确的有( BCDE )。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一章复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A、勇于实践、艰苦奋斗B、追求崇高的理想C、正确对待挫折D、为理想而献身答案:A2、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答案:A3、()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信念B、信仰C、兴趣D、理想答案:D4、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B、社会实践C、科学研究D、哲学思维答案:B5、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A、信仰B、理想C、志向D、意志答案:A6、“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A、理想否定现实B、现实否定理想C、理想与现实无关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答案:D7、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决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充分表现了革命领袖志存高远,在年轻时就()A、形成了正确的人生目的B、完成了人生修养的过程C、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D、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答案:A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D、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答案:B9、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是()A、理想的生命力表现在对现实的肯定和接受B、理想是对现实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D、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答案:C10、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B、牢固确立科学信念C、积极投身社会实践D、大胆想象美好未来答案:C11、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是()A、实践B、学习C、智慧D、幻想答案:A12、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是其中的核心。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2.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称为( )A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3.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个人报效祖国(A)。
A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B增加了极大的难度C成为不可能D没有影响。
4.2004年1月,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必须。
A加快发展 B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C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D 解决“三农”问题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在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是()A.满足贫雇农的要求B.依靠贫农C.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D.发展农业生产E.坚定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利益6.(A)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 《集会游行示威法》C《环境保护法》 D 《道路交通安全法》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不可用以下哪条表述?( D )A.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B.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C.是一门理论课程 D.是一门专业课8.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有()。
A、竞争需要借助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能力B、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竞争,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C、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合作愈好,竞争中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D、在现代社会中,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E、竞争层次的客观性决定了无论何种竞争都离不开合作,合作的基础在于竞争9.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C)。
A.脚踏实地B.追求真理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创新学习理念二、填空题10._________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2.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B )A 实践性B 预见性C 层次性D 科学性3.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4.( B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信仰B.信念C.理想D.毅力5.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 B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B.社会实践C.科学研究D.哲学思维6.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
这说明,理想具有( B )A.共同性B.时代性C.阶级性D.思想性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A.人生的指路明灯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合理想象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B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9.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A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B.错误认识C.根本认识D.系统了解10.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是( B )A.科学理论B.社会实践C.主观愿望D.真诚信仰11.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D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2016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理想)2 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3 理想作为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4 不切实际的想象称为(空想)5 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主观想象是(臆想)6 理想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科学的和非科学的)7 人们对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指的是(生活理想)8 人的生活的真正内涵是(精神生活)9 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社会政治理想)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11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有机融合而成的合金12 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是(信)13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 在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15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联系是(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16 人们在道德修养方而的信念品质和理想追求是(道德理想)17 信念在感清上的反映表现为(亲和性)18 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19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20 信念的核心是(理智)21 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最突出的时期是(青年时期)22 理想在从时序上划分,分为(远大与近期)23 信念在本质上表达的是一种(态度)24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25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6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7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28 个体梦是国家梦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29 国家强盛之梦是个人梦想的(有力保证和最终目标)30 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人民)3l 所谓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32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着法和态度是指(人生观)33 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34 科学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35 世界观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36 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目的性)37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胜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8 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39 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40 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合理倾向和基本意愿就是(人生态度)41 人生态度主要同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42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选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2、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C )。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B、只要社会实践就能实现理想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3、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4、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C )。
A、对真理的追求B、评判事物的标准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5、理想是( C )。
A、为社会的少数人谋利益B、不可能实现的向往C、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和目标D、纯粹主观的6、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C )。
A、设计理想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7、( B )理想是指人们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成就大小的设计与想象。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8、( A )理想是指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向往和追求。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9、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 A )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B、错误认识 C、根本认识D、系统了解10、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 B )信念。
A、基本的B、坚定的C、彻底的D、一贯的1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D )A、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C、道德理想的内容D、社会理想的内容12、信念是( A )。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 )。
A.理想B.信念C.世界观D.人生观答案:B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 ) 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实现可能性D.超越客观性答案:C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A.公民与国家B.公民与社会C.个人与社会D.个人与集体答案:C4.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 )的有力支撑。
A.崇高理想信念B.爱国主义C.民族精神D.时代精神答案:A5.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果用这句话来指导青年人立志,它强调的是()。
A.立志当高远B.立志做大事C.立志须躬行D.立志应务实答案:C6.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 )的坚定信仰上。
A.马克思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历史规律D.社会发展答案:A7.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 C 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答案:D8.理想的(),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A.超越性B.实践性C.时代性D.多样性答案:C9.()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人民当家作主答案:C10.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的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
A.社会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答案:C11.()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A.马克思主义B.共产主义C.社会主义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B12.()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习题(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理想B.志向C.信念D.信仰2.理想的(),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A.超越性B.实践性C.时代性D.多样性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人民当家作主4.()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和平发展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社会主义道路D.共产主义道路5.()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6.()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
A.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共产主义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A.志向B.信仰C.理想D.意志8.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的统一。
A.阶级性与实践性B.逻辑性与革命性C.科学性和革命性D.理论性与战斗性参考答案1.A2.C3.C4.B5.C6.B7..B8.C二多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对理想的含义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
B、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C、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E、理想与阶级阶层无关。
2、下列内容中,属于理想特征的是( ABD )A、时代性B、实践性C、政治性D、超越性E、执着性3、下列内容中,属于信念特征的是( AE )A、多样性B、实践性C、政治性D、超越性E、执着性4、信念和信仰的关系是( BCE )A、信念是信仰的最高表现形式B、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C、信念和信仰都是人的精神支柱D、非科学信念不属于信仰,科学信念属于信仰E、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5、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BC )A、昭示奋斗目标B、提供前进动力C、提高精神境界D、实现人生价值E、创造社会财富6、以下关于艰苦奋斗的表述正确的有( BCDE )。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8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
1、()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
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6.67 分)
•
A
•
信念
•
B
•
信仰
•
C
•
兴趣
•
D
•
理想
•
正确答案:D
•
•
2、“樱桃好吃树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想是不会
自动实现的,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6.67 分)
•
A
•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
B
•
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
C
•
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
D
•
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
正确答案:A
•
•
3、对衣食住行的构想以及爱情、婚姻方面追求的目标是人们的()。
(6.67 分)•
A
•
道德理想
•
B
•
生活理想
•
C
•
社会理想
•
D
•
职业理想
•
正确答案:B
•
•
4、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
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说明()。
(6.67 分)•
A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
B
•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
C
•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
D
•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
正确答案:C
•
•
5、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
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
这体现了理想具有()。
(6.67 分)
•
A
•
阶级性
•
B
•
预见性
•
C
•
时代性
•
D
•
主观性
•
正确答案:C
•
•
6、在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指的是()。
(6.67 分)•
A
•
有知识、有能力、有文化、有纪律
•
B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C
•
有素质、有本领、有道德、有理想
•
D
•
有理想、有信念、有才华、有纪律
•
正确答案:B
•
7、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摘苹果理论,意思是说,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
该永远努力去采摘那些需要奋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苹果”。
事实上,这样的人后来的成功,往往超过那些总是采摘伸手可及的苹果的人。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6.67 分)
•
A
•
立志当高远
•
B
•
立志应及时
•
C
•
立志须躬行
•
D
•
立志做大事
•
正确答案:A
•
•
1、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包括()。
(6.67 分)
A
•
理想信念是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
•
B
•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
C
•
理想信念是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
D
•
理想信念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
正确答案:A B C D
•
•
2、理想和信念联系非常紧密。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
相互依存,主要表现在()。
(6.67 分)
•
A
•
理想和信念都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
•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
C
•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
•
D
•
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
正确答案:B C D
•
•
3、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
()。
(6.67 分)
•
A
•
鄙视物欲,禁绝享受,倡导苦行僧式的生活
•
B
•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
•
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
D
•
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
•
正确答案:B C D
•
•
4、“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大学》这句话论述了理想的作用,其含义包括()。
(6.67 分)
•
A
•
满足人生的全部愿望
•
B
•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
C
•
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
•
•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
正确答案:B C D
•
•
1、理想信念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模糊的东西。
(6.67 分)
•
A
•
正确
•
B
•
错误
•
正确答案:错误
•
•
2、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
方向。
(6.67 分)
•
A
•
正确
•
B
•
错误
•
正确答案:错误
•
•
3、过去历朝历代都跳不出历史周期律这一历史现象。
(6.67 分)•
A
•
正确
•
B
•
错误
•
正确答案:正确
•
•
4、文化自信是一种深刻、深入、长久的东西。
(6.62分)
•
A
•
正确
•
B
•
错误
•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