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结构的组成-KC10141901-c01.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3
7事件树分析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系列事件按时间顺序相继出现而最终导致的必然结果。
其中,每一件事件的出现都是以另一件事件的发生为前提。
在事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事件有发生或不发生这两种情况,每一个事件的发生有两种可能的途径,并且这些事件会随机的按照任何一条可能的途径发展。
但是,按各条途径发展的概率不尽相同。
描述事故逻辑发展的次序可以通过事件树来实现。
事件树分析是系统安全工程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本章将简要的介绍事件树的分析程序及事件树的编制方法。
7.1事件树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目的(1)分析方法根据事故发展的前后顺序,从引发事故的事件开始,经过原因事件直至结果事件为止,每一事件都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层层推进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为止,这种用类似树枝来代表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分析方法称为事件树法(Event Tree Analysis ,简称ETA法)。
由于事件序列是按一定时序进行的,因此,事件树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过程,同时,事件序列是以图形表示的,其形状呈树枝形,从事故的起因事件开始,从左往右画,呈水平扇形状,故称为事件树。
事件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运筹学中的决策论,是一种以归纳法为基础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既可用于事故的事先预测,预计事故发生的可能后果,也可以用来进行事故发生后的总结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因此,事件树分析方法简洁、直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生产中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标准化的分析方法。
事故树分析是演绎推理的过程,而事件树分析是归纳推理的过程。
在事件树分析中,分析人员首先从初始事件开始,按时间进程采用追踪方法,对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事件)的状态(成功或失败、安全或危险)逐项进行二者择一的逻辑分析,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事件的可能顺序和将会造成什么样的状态,从而定性与定量地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并由此获得最终正确的决策。
事件树分析为记录事故发生的顺序过程以及确定导致事故的初始事件与后续事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
(五)事件树☐原理:每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元件组成的,每一个元件对规定的功能都存在具有和不具有两种可能。
元件具有其规定的功能,表明正常( 成功); 不具有规定功能,表明失效(失败)。
按照系统的构成顺序,从初始元件开始,由左向右分析各元件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直到最后一个元件为止。
分析的过程用图形表示出来,就得到近似水平的树形图。
☐事件树分析的几个步骤:1、确定初始事件;2、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3、画事件树4、说明分析结果应用举例1:(怎么画事件树)原料A输送系统事件树:(六)事故树分析☐事故树的目的⏹识别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与人为失误的组合,提供设法避免或减少导致事故基本原因的线索,从而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对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能够作出全面、简捷和形象的描述⏹便于查明系统内固有或潜在危险因素,为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使有关人员、作业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范灾害的要点。
☐事故树分析步骤事故树分析是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或已经发生的事故所提供的信息,去寻找同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 准备阶段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熟悉系统;调查系统发生的事故2. 事故树的编制⏹确定事故树的顶事件。
确定顶事件是指确定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
⏹调查与顶事件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
⏹编制事故树。
3. 事故树定性分析事故树定性分析主要是按事故树结构,求取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以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根据定性分析的结果,确定预防事故的安全保障措施。
4. 事故树定量分析⏹事故树定量分析主要是根据引起事故发生的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事故树顶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
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以及事故发生以后可能造成的危害,对系统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安全投资方向。
5. 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总结与应用必须及时对事故树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提出改进建议,整理、储存事故树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全部资料与数据, 并注重综合利用各种安全分析的资料,为系统安全性评价与安全性设计提供依据。
labview事件结构学习编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用户的某种功能,用户通过用鼠标、键盘、程序内部等触发某种程序动作,从而达到某种结果,这些操作都被称作为事件,LabVIEW 中相应这些事件最常用的结构就是事件结构。
事件结构内容丰富,基本上大的程序结构都需要用到事件结构,下面将详细介绍事件结构。
事件结构在程序不能够单独响应各种事件,必须与循环结构一同使用,如下图事件添加方式很简单,鼠标右键事件框弹出菜单如上图,有添加、删除、复制、编辑事件等选项,按照操作即可。
如下图,为事件结构添加Stop 事件,布尔控件触发事件的方式有多种,鼠标按下、经过、离开、进入等,这里我们选择值改变。
确定后,stop 事件就被添加进去了,如下图,当我们运行程序后,点击前面板的stop 按钮,触发事件使while 循环停止而后程序也停止。
同一事件分支只能添加一种事件吗?当然不是!有的时候有很多不同操作却会执行相同代码,怎么编程才不会让代码冗余呢?看个例子,如下图2 个按钮stop1,stop2 点击后都可以让程序停止,我们怎么为其添加事件呢?我们先添加一个事件stop1 的,方法上面已经描述了。
由于stop2 的执行代码和stop1 一样,我们在事件stop1 上右键->弹出菜单->编辑本事件分支(Edit Event Handled by This Case)会弹出已添加事件stop1 的编辑框,这是左侧有2 个按钮如下截图我们点击Add Event 左侧事件列表会出现如下变化选中这个后,右侧列表选中stop2 的Value Change 事件后,点击确定在看该事件分支如下,2 个事件就添加在同一个分支当中了,运行程序后,点击stop1 或stop2 均可让程序停止。
超时超时是事件结构特有的,看名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即超过一定时间没有触发事件则执行超时事件。
如果超时时间设置所以如果程序事件功能不多,又需要定时执行一段代码,可以考虑用此方式来完成;如果程序操作频繁,则不建议用此事件来定时。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事件树概述简易版事件树概述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定义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简称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简称D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其中,一些事件的发生是以另一些事件首先发生为条件的,而一事件的出现,又会引起另一些事件的出现。
在事件发生的顺序上,存在着因果的逻辑关系。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以一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达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
所分析的情况用树枝状图表示,故叫事件树。
它既可以定性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又可以定量计算出各阶段的概率,最终了解事故发展过程中各种状态的发生概率。
2、功能ETA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和方法。
事后用ETA分析事故原因,十分方便明确。
ETA的分析资料既可作为直观的安全教育资料,也有助于推测类似事故的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