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格式:pdf
- 大小:784.90 KB
- 文档页数:3
上外高翻报考条件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坐落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内,是一所以翻译教育为主的高等学府。
该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翻译人才,因此备受瞩目。
随着社会对优秀翻译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上外高级翻译学院成为了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
那么,究竟上外高级翻译学院报考条件是怎样的呢?第一,学历要求报考上外高级翻译学院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通常要求申请者的学位必须为翻译、英语及相关专业。
在通过初试后,还需接受笔试和面试的考核,这对考生的基础学历和专业知识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第二,外语水平翻译学院的特点是其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尤其对英语的要求更是严格。
通常要求申请学生通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外语水平考试,取得一定的分数才能申请该学院。
学院还会进行英语水平的面试测试,确保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相应的标准。
专业背景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对专业背景要求也比较高,通常要求申请者具备在语言学、翻译学、文学等相关专业上的知识背景,以便更好地适应学院的学习内容和学术要求。
对于一些特殊的语种,比如阿拉伯语、俄语等,学院还会对相应的语种能力进行考核,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种基础。
第四,综合素质上外高级翻译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能力、综合素养、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
除了基本的学历和专业要求外,学院还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以确保申请者能够适应高强度、高学术要求的学习环境。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对学生的报考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包括学历、外语水平、专业背景以及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
希望有意向报考该学院的学子能够提前了解并全面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挑战,为自己的翻译梦想扬帆起航。
上外翻译硕士MTI导师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MTI导师介绍1、柴明熲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语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会议和商务口译考核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东方翻译》杂志社副社长兼执行主编、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等职务。
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二系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1989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03年创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研究方向口译研究、口译教学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
讲授课程口译发展史、口译研究方法、翻译教学法研究、语言学与口译研究、口译学习与语言学的差异等。
学术成果撰写和主编的理论著作和教材有:《鹤立鸡群——中国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专著)、《口译的专业化道路: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论文集)、《商务口译》(教材)、《联络陪同口译》(教材)、《中级英语教程》(教材)等;主持翻译和主审翻译内容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音乐部分、联合国文件、上海市“十一五”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等译;曾经主持编写和执导拍摄的电视教学片有: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的《英语教学法》、上海电视台的《外贸英语讲座》和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的《新国际音标》等。
2、戴惠萍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
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1981)、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训练班证书(1982);1982年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1987年获得纽约大学政治学硕士。
1989年应聘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助理教授,主讲口译课程。
1992年修完匹兹堡大学公共行政学博士全部课程并执教于该大学,主讲公共行政课程。
自1983年被联合国总部录用为会议口译员以来,从事专业口译工作已二十年有余。
其间参加同声传译的国际会议达数千次,涉及的专题种类数不胜数。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法语口译研究生阶段学什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上外考研高译教育法语口译专业的考研辅导老师。
今天来跟大家简单讲一讲上外法语综合这一科的考试常见题型以及如何备考。
MTI法语口译是专硕,所属院系为上外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2003年)。
2010年设立MTI翻译硕士专业点,是我国首批MTI翻译专业硕士培养单位。
一、上外高翻学院法语口译研究生专业师资力量上外高翻学院拥有国内外顶尖的师资,拥有翻译理论界的权威教授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口笔译专家。
导师是李枫老师,现在是UNESCO的常任翻译,同时是AIIC 成员。
两位外教,一位是欧盟口译司的资深口译员,长期为欧盟培养口译员;另一位外教陆毅是巴黎高翻(ESIT)口译笔译双学位获得者。
除此之外,院里经常请一些具有国际声望的口译员老师为在校学生进行培训,联合国和欧盟也经常派出资深笔译和口译专家赴高翻进行教学。
二、上外高翻学院法语口译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MTI是专硕,上外法语MTI硕士点从2010年开设,招生定位是为了工作需要而读,培养翻译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MTI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注重翻译实践训练。
以MTI 法语口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课表为例,课程包括:法汉交替传译、公共外语、中西翻译简史、国际经济概要、中国文化概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主要课程法汉交替传译每周一般为三节课,老师播放音频、视频的演讲、访谈、采访等训练同学们的口译能力。
同学们通过课后准备演讲资料和词汇,在课堂上既提高自己的公开演讲表达能力,又潜移默化的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会前准备能力。
每周课程不是特别多,留给同学们大量的课后分组练习的时间。
三、上外高翻学院法语口译研究生学术和实践资源高翻学院为口译专业的学生配备有高质量的视听设备,另有两个同声传译会议室,供学生开展模拟会议,优化学习体验。
另外,虹口校区的图书馆馆藏大量纸本文献,馆藏中,英、俄、德、法、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的原版图书资料较为丰富,另外还收藏有葡、意、希腊、印尼、荷兰、瑞典、乌克兰、希伯来等语种的图书。
北外高翻上外会口考试经验分享站在今天回想几个月前的自己,心里不禁有万分感慨。
几个月前的我还是一个对自己的考研心里完全没底的人,现在的我已同时被北外高翻和上外会口录取,过着大学期间最后一个轻松悠闲的暑假。
想要提笔写这份帖子,一是希望能给有志于考北外高翻或者上外会口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当年无助又彷徨的我也是看了各种各样的经验贴,从师兄师姐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一步步前进的。
二是希望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从去年(2013)9月到今年(2014)5月所走过的这段路是一段艰辛又意义非凡的路,记录着我为自己的人生所做的奋斗。
我觉得,记住过去的努力,将来就会更加努力,因为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自己过去的努力。
好了,废话不多说,先来跟大家讲讲北外高翻和上外会口这两个国内翻译(口译)领域内的黄金专业的具体情况。
说这两个专业是黄金专业,是因为它们的教学质量很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也很理想。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两个专业之所以炙手可热,也是因为它们招生人数很少。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有MA和MTI两个专业,虽然大家普遍认为MA专业较好,这两个专业其实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我考的是MA专业,2014年的招生比率是21:1000+(2013年大概是1047,2014年的21个人里不包括保研的人,加上保研的人就一共30人),具体的数据大家在北外的官网上可以找到。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会议口译系2014年的招生比率是10:170。
所以,这两个黄金专业的高挑战性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也不要被这些数字震慑住,心里不要恐慌,没考之前我心里也没什么底。
但再难的事情,等你真正去做了,就会觉得其实也没想象中这么难。
那么既然我两个专业都考上了,大家会好奇我最终究竟选择了哪一个专业对吧,我最后选择了北外高翻。
这是我纠结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直至现在,我内心还是为放弃了上外会口而觉得十分遗憾。
那么为什么选择北外高翻呢?我请教了我非常尊敬和佩服的三个老师,他们的意见惊人一致,都让我选择北外高翻。
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翻译学与翻译专业”研究生暑期学校尾声及学员心声
高级翻译学院
“在这里收获了满满的知识,聆听了众多大师精彩的言论,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时间过得太快了”,“虽然只有十天左右的学习和相处时间,我们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真的很舍不得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在这条路上坚持,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是师生们在“翻译学与翻译专业”研究生暑期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感慨。
随着典礼的结束,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的2014年“翻译学与翻译专业”研究生暑期学校也在众多学员的不舍中圆满拉下帷幕。
回顾十多天的“教”与“学”,忙碌、充实、紧张、热烈、活跃、汗水、争论、激情、开心……,再多的词汇也不足以形容师生们课上课下丰富的学习和生活内容。
1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青年教师冒着上海的酷暑高温,集聚在上外高翻学院,分口译、笔译、译学三个方向参加培训和研讨。
高翻学院为了能够最大化利用学院的师资力量,组织了一支由老中青三代优秀教师组成的梯队,以面向三个方向的大型讲座、分方向的工作坊、专题性学术沙龙、答疑式组别讨论等形式,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和研讨。
讲座由高翻学院名师谢天振、柴明颎、姚锦清等坐镇,向学员讲解“翻译与文化”、“外语与翻译”、“翻译项目的操作”、“翻译的职业化”等内容。
口译方向的教学主题包括“英汉交替传译”、“汉英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笔译方向的课程包括“汉英笔译”、“英汉笔译”、“CAT与翻译”等;译学方向的研讨内容包括“翻译史与翻译史研究”、“中国文化外译与研究”、“翻译研究方法论”等。
学习中期,学院特别安排了学员去上海市博物馆参加“啄木鸟”行动学以致用,检视博物馆的中英文,把典型的案例带回课堂上讨论,通过实地考察思考平时的学习。
还安排了学员们到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考察,让他们切身了解翻译的职业化、笔译的项目管理流程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利用。
学员们提交的反馈和小结反映出这次暑期学校得到了预期的理想效果。
由于全国开设翻译学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高校非常多,师资力量差异很大,上外高翻希望通过这次的暑期学校向学员们宣传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口笔译及译学学习理念,期望能够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翻译学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
几乎所有的学员通过学习,对口笔译和翻译学的认识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转折性变化,有的学员甚至认为上外高翻的教学完全颠覆了自己过去错误的认识,他们学会了如何评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学员们对高翻学院师资力量的雄厚都非常羡慕,他们倾心于大师级名师的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幽默风趣、严谨治学,也认为青年教师的授课认真负责、思维敏捷、推心置腹、动力十足,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再来学习或深造。
2014年“翻译学与翻译专业”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主办单位上海市学位办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上外高翻所有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所有学员对翻译学科的支持和热爱。
翻译学科正是有了这样一批爱护她的教师和学生,才焕发出勃勃生机,向大家绽放出明媚的未来。
暑期学校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和学习的结束,而是意味着一种崭新——以全新的理念来学习和研究——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