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慢性前列腺炎诊疗指南与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252.50 KB
- 文档页数:23
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制定(2007年6月于中国福州定稿)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CP尤其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onbacterial prostatits,NBP)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
本病属于中医学“精浊”、“淋证”、“白浊”等范畴。
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但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的中西医诊疗方案,因而妨碍了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统一评估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从2003年黄山会议开始,一直筹划这一指南的编写工作。
经过中西医结合男科专家们的反复研讨,最终完成了《中国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的制定,相信本指南将为广大中西医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者诊治慢性前列腺炎及其临床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辨证分型繁多,但关于证候研究仍以病案分析、专家经验报告等回顾性分析为多,对于证候的前瞻性研究甚少,采用遵循循证医学(evidence2based medicine,EBM)的研究更少。
在辨证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科学、客观的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证候进行规范化。
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最终统一了对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共识。
本指南具有以下特点:(1)结合最新医学研究成果,体现整体调节的理念;(2)把握本病的中西医结合点,体现中医诊治本病的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3)遵循EBM原则,尽量选取可信力度较高的文献,确保指南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指导性;(4)众多专家参与编写,确保指南的权威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5)坚持“以病带证”的原则,即诊断上主要以现代医学为主,但治疗上仍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史,2002年)。
(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会阴部、外生殖区、腰骶等部位坠胀、疼痛不适。
(2)好发于青壮年,易于复发。
2、西医诊断: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试行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2006年)《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
(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道灼热,尿道滴白,会阴部、外生殖区、下腹部、腰骶等部位坠胀、疼痛不适。
(2)前列腺触诊: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炎性结节,或质地较韧,可由举办局限性压痛。
(3)国际NIH-CPSI评分。
(4)好发于青壮年,易于复发。
(5)EPS检查白细胞≥10。
精浊(慢性前列腺炎)诊疗方案1、诊断:(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1)小腹、会阴、睾丸部有胀痛不适感,轻度尿频,排尿或大便时尿道口可有白色分泌物溢出。
2)可伴有神疲乏力,头晕,腰酸痛,性欲减退,遗精,早泄,阳痿,不育等症。
3)以男性中青年多见,常呈慢性经过,多反复发作。
4)直肠指检,精室肿大有压痛,慢性者亦可缩小。
5)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成堆,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或消失。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诊断如下:1)病史采集多为中青年男性,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阴囊潮湿、会阴及小腹胀痛、腰酸、遗精、阳痿、早泄等症状。
2)体格检查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获得前列腺液。
3)实验室检查1 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当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有诊断意义。
2 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病原体定位试验。
3 细菌学检查:包括血培养、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4 其他病原体检查:包括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查及免疫反应等。
4)器械检查1 B超:B超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回声不均,前列腺结石或钙化等表现,但目前仍然缺乏B超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性表现。
2 尿动力学:尿流率检查可以大致了解患者排尿状况,有助于前列腺炎与排尿障碍相关疾病进行鉴别;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发现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1.湿热蕴结证:尿频,尿急,尿痛,有灼热感,排尿或大便时尿道有白浊溢出,会阴、腰骶、睾丸、少腹坠胀疼痛。
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精浊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1年)。
(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道灼热,尿道滴白,会阴部、外生殖区、下腹部、腰骶等部位坠胀、疼痛不适。
(2)好发于青壮年,易于复发。
2.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试行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2006年)《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
(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道灼热,尿道滴白,会阴部、外生殖区、下腹部、腰骶等部位坠胀、疼痛不适。
(2)前列腺触诊: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炎性结节,或质地较韧,可有局限性压痛。
(3)国际NIH-CPSI评分。
(4)好发于青壮年,易于复发。
(5)EPS检查白细胞》10/HP,或正常(Ⅲb型)(二)证候诊断:1、湿热下注证:小便灼热涩痛,尿频、尿急。
伴尿黄短赤、尿不尽、滴白、阴囊潮湿等。
舌苔黄腻,脉滑实或弦数。
2、湿热瘀阻证:尿频、尿急、尿痛,或伴尿等待、尿不尽、尿黄、尿道灼热感。
会阴区不适或疼痛,阴囊潮湿。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3、气滞血瘀证: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外生殖器区、或会阴部、或腰骶及肛周坠胀疼痛。
伴尿无力、尿不尽、尿道刺痛。
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4、肝气郁结证:情志抑郁,胸闷善太息,性情急躁焦虑,疑病恐病,少腹、腰骶、会阴、睾丸坠胀不适,或似痛非痛,伴尿不尽等。
苔淡红,脉弦。
5、肾阳亏虚证: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或酸痛,精神不振,性欲或性功能低下,伴尿不尽、尿无力。
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无力。
6、肝肾阴虚证: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酸痛。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29-前列腺炎的规范化
诊疗及中西医研究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前列腺炎中西医研究进展(上)
1、下列选项中关于前列腺炎发病机理说法错误的是()
A、经久不愈的前列腺炎患者中一半以上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改变
B、前列腺痛患者容易发生心率和血压的波动,表明可能与自主神经反应有关
C、免疫因素在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效果
D、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存在尿动力学改变,症状多数可随炎症消失[正确答案]
E、前列腺炎患者部分症状可能与盆腔静脉充血,血液淤滞相关,这也可能是造成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2、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器官为()
A、睾丸
B、附睾
C、前列腺[正确答案]
D、精囊腺
E、肾上腺
3、按NIH的分类方法,前列腺炎可分为四类,下列哪项不符合()
A、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B、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D、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正确答案]
E、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4、有关前列腺表达哪项是错误的()。
2024慢性前列腺炎诊疗指南与疗法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一种男性特有性的慢性肿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障碍、尿频及尿急等,常伴有骨盆疼痛、尿流症状及膀胱痉挛等。
长期以来,慢性前列腺炎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预测和难以治愈的疾病,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仍存在很大的困难。
一、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国际领先的慢性前列腺炎更新诊断标准(NIH-CPSI)自1995年开始使用,包括三个基本认定条件:
1.经历过任意期限的前列腺症状;
2.病情经过多方面检查证实;
3.未发现其他病因,排除了其他疾病。
二、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规范
1.症状治疗
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适当治疗,具体主要包括:
(1)服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抗生素治疗主要包括抗原球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其他抗生素等等。
(2)应用药物:针对不同症状可以使用复方利尿剂、抗癌药、血管扩张剂等。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一般有超声波热治疗、电刺激、腹腔镜手术等。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中,抗生素广泛用于诊断性治疗。
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症候群的论治思路盖海山(北京市工人疗养院北京 100041)摘要:本文总结了王琦教授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症候群的治疗经验和思路,指出王琦教授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出慢性前列腺炎的三个症候群,即尿道刺激症候群,盆腔疼痛症候群,精神心理症候群。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出现的尿道刺激症候群,分析其病机为湿浊阻滞,湿浊滞留精窍则导致前列腺液排出不畅所致;盆腔疼痛症候群,其病机为病程日久,血脉运行不畅而出现瘀血的表现;精神心理症候群的病机为因病致郁,肝气郁结,进而因郁致病。
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三个方面病机,提出了治疗以化浊利精窍,活血通络脉,疏肝解抑郁为立法的治疗原则,形成了针对症候群的综合论治思想。
关键词:名老中医慢性前列腺炎症候群临床经验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大致属中医的“精浊”、“白浊”等范畴。
本病成因较多,病理机制复杂,病势缠绵胶着,反复发作,变数甚多,临床辨治较为困难。
著名中医男科专家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独到之处,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根据患者出现的尿道刺激症候群、盆腔疼痛症候群和精神心理症候群等,分别提出了化浊利精窍,活血通络脉,疏肝解抑郁等论治思路,颇为符合临床实际。
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特将其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整理如下。
1.化浊利精窍论治尿路刺激症候群慢性前列腺炎常出现尿路刺激症候群的表现。
根据西医学“前列腺导管与尿道、射精管所出之道不同”等认识,王琦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不同于湿热下注膀胱,使用清热利尿通淋之品并不能使前列腺湿去热除, 而应赋予其新的内涵,他认为“湿浊阻滞”为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病机之一[1]。
湿浊留滞精窍(前列腺),前列腺液分泌增多但精窍排出不畅,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尤其在排尿终末或大便时等腹压增加情况下滴出;湿浊波及尿道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尽、尿有余沥、小便黄、尿道灼热感及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候群;湿浊入络,阻碍气血,则有前列腺指诊腺体肿大,压痛,灼热感,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满视野或大量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