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期多起病较急,病性相对较重,治疗 以祛邪为主,常予清热利胆、通里攻下法治疗。
缓解期常虚实夹杂,治以疏调为主,清补 兼施。
38
分型论治
1. 肝郁气滞 证候特点:右上腹或剑突下间歇性隐痛,可牵 扯至肩背部疼痛,可有低热,咽干,性急易烦, 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 紧。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方药:四逆散加味。
胞升高。
26
二、血液捡查 梗阻明显时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
红素为主。
27
三、B超扫描 能显示肝内、外胆管、胆囊有无扩张、扩大和有
无结石等。
28
四、ERCP检查 可对一般X线检查
无阳性发现的胆石病例、 肝外或肝内梗阻性黄疸、 胆管肿瘤、胰腺肿瘤等 提供诊断或鉴别诊断依 据。
29
五、PTC检查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可清晰地显示各
急性发作时,继腹痛后常有呕吐、恶心。
21
三、发热与寒战
梗阻性坏疽性胆囊炎可有寒战及高热,腹痛、寒战高 热和黄疸三联征
严重病变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典型者除上 述三联征外,还可出现血压降低(四联征),如再出现 神志障碍则称为Reynald五联征。
22
四、黄疸
胆囊结石一般不出现黄疸,在并发急性胆囊炎过 程中约有1/4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胆总管结石时, 约70%以上病人可出现黄疸,黄疸呈波动性。
5
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1、胆汁的分泌、调节与代谢的过程。 2、胆囊的生理功能。
6
中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附于肝, 与肝脏相表里,有“亦藏”、“亦泻”的特点, 胆的功能通降下行为顺。
7
胆道感染和胆石病
胆道感染(infection of biliary tract and cholelithiasis)是泛指胆道系统的急性慢性感 染,胆道感染与胆石病常同时并存,互为因果, 互相影响。本病属于中医学“胆胀”、“胁 痛”、“腹痛”、“黄疸”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