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代码1050105 学历--考试科目
省份:浙江
学历层次:本科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1050105
主考院校:浙江外国语学院
毕业要求:
总学分66学分说明:1.“00015英语(二)”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或以上笔试。
35周岁以上考生可免考英语(二),但须在选修课程中加考3门,或在其他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中选考不低于14学分的若干专业课程。
申请学位者,须取得PETS三级或以上笔试合格成绩,不考“英语(二)”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2.选修课程,可在推荐选修课程中选考,也可在我省现行开考所有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中选考与本专业核心课程不同的课程,课程门数不少于2门,学分不低于12学分。
不得跨专业选修实践课。
2024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
2024年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国古代文学概论: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2.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3.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古代汉字的构造、古代汉语的语法和句法规则等。
4. 现代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现代汉字的构造、现代汉语的语法和句法规则等。
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选读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等。
6.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等。
7. 文学理论与批评:学习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文学批评的流派、理论和方法等。
8. 文学创作与写作:学习文学创作和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学形式的写作。
9. 中国文化与文化研究: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
10. 中国文学史:学习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以上是可能包含在2024年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中的内容,具体科目设置可能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学校的安排有所调整。
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言文和汉民族文化的学科,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接触到各种科目,这些科目将全面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并为我们成为优秀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础课程:1. 汉字学:汉字是中国民族的瑰宝,学习汉字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
在汉字学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汉字的演变历程、结构特点以及字义、字形的分析方法,培养对汉字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钥匙。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将能够阅读和欣赏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将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文学概论:文学概论是了解文学发展、分类和理论的课程,通过学习文学概论,我们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专业课程:1. 古代文学史:学习古代文学史,我们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作品,例如《红楼梦》、《诗经》等。
通过对古代文学史的学习,我们将能够领略古人的思想和审美情趣,为研究古代文学提供理论支撑。
2. 现代文学:学习现代文学,我们将接触到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例如《围城》、《活着》等。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将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创作技巧,培养对当代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敏锐洞察力。
3.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比较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文学的异同之处,通过学习比较文学,我们将获得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了解不同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跨文化研究和创作提供基础。
三、实践课程:1. 诗词创作:通过诗词创作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文学知识,培养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尝试各种诗体和写作风格,发掘自己的创作特色。
2. 散文写作:散文是我们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散文写作课,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散文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一、 xxx自考汉语言文学概述自考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人民大学教务部门主办的一门自学考试科目,是我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之一。
其教材《新编西方文论教程》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教材之一,本文将针对该教材进行系统的讲解。
二、《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的编辑及出版《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由张鸿雁编写,我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
该教材内容系统完整,被广泛应用于文学院和相关专业的教学中。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代表性文论家的代表作品,以及西方文论在我国的传播与应用等内容。
三、《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的内容概述1. 西方文论概念《新编西方文论教程》首先介绍了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包括文学理论的本质、发展历程、研究对象等内容。
这对于学习者初步了解西方文论有很大的帮助。
2. 代表性文论家的代表作品该教材涵盖了从古典时期到现代时期的众多西方文论家的代表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霍默的《史诗论》,弗洛尔斯的《现代诗歌的语言》等。
通过学习这些代表作品,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西方文论家们的研究思想和成果。
3. 西方文论在我国的传播与应用《新编西方文论教程》还介绍了西方文论在我国的传播与应用情况,包括西方文论的翻译与研究状况、我国学者对西方文论的研究和引进的情况等。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习者了解西方文论在我国的影响和应用情况有很大的帮助。
四、《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编西方文论教程》时,首先需要对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有所了解,其次需要仔细阅读代表性文论家的代表作品,深入理解他们的研究思想和成果。
同时还需要关注西方文论在我国的传播与应用情况,了解其对我国学者的影响和启发。
五、《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的学习意义学习《新编西方文论教程》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还可以对我国学者当代新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
对于拓宽学识面,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一共需要考12门课程(含选修课),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写作(一)、外国文学作品选。
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
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河南迅达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和郑州大学联合,结合省内知名院校和教育资源,为在校生和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学历提升以及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学历提升服务机构,致力于自考、成考、远程、函授、电大全民学历提升,及各类资格证的报考、培训。
(1 分 )1504-全国- 古代汉语总分: 100 一、单选题(共20 题,共 20分)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 A:魯宣公卒,赴(訃)者未及,東門门氏來告亂。
B:今離妻見秋豪(毫)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
C:更招竹林人,枕藉糟舆麯(麴) 。
D:敝邑以政刑之不脩(修) ,寇盗充斥。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联绵词的一句是() (1 分 ) A:言語相結,天下為一。
B:舆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D: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复合词的一句是() (1 分 ) A:藁徒相似,其寶味不同。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漠,無論魏晉。
C: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
D:臣所以不死者,以王之有齊地也。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1 分 ) A: 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凶恶) B: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专一) C:男有分,女有歸。
(返回) D:稱解狐,其雠也。
(赞扬)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1 分 ) A: 今之爭奪,非鄙也,财寡也。
(贪吝、小气)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指责) C:昔樂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
(宮室、住宅) D: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
(迎接、接待)6、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 A:傾奪鄰國,而雄諸侯。
B: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C: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D:若弗舆,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7、下列句子,含有主谓倒装的一句是() (1 分) A: 沛公安在? B:賢哉,回也!C: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1 分 )D:夫晉何厭之有?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A: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B: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1.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华文化典籍导读等。
2.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等。
3.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
4. 专业(选修)课程: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层次、教育目标及学科条件自主设置。
以下仅为举例:汉语史、文字学、音韵学、语法学、训诂学、方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艺美学、西方文论、比较文学原理、古代文学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经典文本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台港文学、海外华文文学、民间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创意写作等。
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科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专业课。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建议查阅具体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表获取详细信息。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它涉及到美学理论、审美实践和艺术鉴赏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汉语言文学自考本
科美学的基本信息:
1. 美学理论: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审美经验、
审美心理、审美价值等方面。
在自考本科美学中,需要掌握美学的基
本概念、历史发展、主要流派和理论体系等。
2. 审美实践:审美实践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艺术鉴赏、艺
术创作、审美体验等多个方面。
在自考本科美学中,需要掌握如何进
行审美实践,如何评价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审
美能力等。
3. 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美学与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
它涉及到各种艺术形式、风格和流派等。
在自考本科美学中,需要掌
握如何进行艺术鉴赏,如何评价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学价值,以及如何
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等。
要学习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要学习的时间、内容、方法等。
2. 参考教材:选择一本适合自考本科美学的教材,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
3. 观看相关视频: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美学的视频课程,通过观看视
频来加深对美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4. 实践练习:多做一些美学方面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如分析一些艺术
作品的美学价值等。
5. 交流讨论:可以参加一些美学方面的讨论会或论坛,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心得和体会,共同探讨美学的奥秘。
总之,学习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美学的精髓。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课程及教材版本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版次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 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 0037 美学 6 美学原理蒋孔阳朱立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 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琨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6 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7 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罗宗强陈洪华东师范大学出2000年8 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罗宗强陈洪华东师范大学出2000年9 0540 外国文学史 6 外国文学史孟昭毅出版社2009年10 0541 语言学概论 6 语言学概论胡明杨语文出版社2000年11 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现代散文史俞元桂山东文艺出版社12 0813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李明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 0815 西方文论选读 4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修订本)陆贵山中国人民大学出1999年14 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出版6999 毕业论文0学分66加考课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吴宏聪华东师范大学出1999年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徐中玉金启华华东师范大学出1999年说明:0422、0812、0813、0815、0821五门任选二门自考(专科)课程名称: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考核方式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课2 笔试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课 4 笔试3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文化基础课4 非笔试4 00535 现代汉语专业课7 笔试5 00536 古代汉语专业课8 笔试6 00529 文学概论(一)专业课7 笔试7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专业课 6 笔试8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专业课 6 笔试9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专业课 6 笔试10 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专业课 5 笔试11 00506 写作(一)专业课7 笔试12 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专业基础课 6 笔试。
汉语言文学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区别,是很多自考生最纠结的问题之一,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自考报考汉语言文学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到底哪个更好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就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方向)的一个方向,类似于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区别,这样说应该大家都能理解。
所以报考汉语言文学不仅可以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师范方向,还可以从本其本身的出版部门、科研机构、文学评论等方向的工作,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对自考来说,这两科的考试难度其实也有区别的:汉语言文学考试难度低,自考通过率高,汉语言文学教育则相对来说要难一些。
从二者的统考科目上即可分辨出来:汉语言文学统考科目(以本科自考为例):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40外国文学史、00541语言学概论、00567马列文论概读汉语言文学教育统考科目(以本科自考为例):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的对比不难发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统考科目多了一门非常关键的科目:计算机,这个科目对大多数学员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从自考的难易程度上来选择,还是汉语言文学更加适合。
南充自考目前可以选报这两个专业的大学有: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是南充本地的师范类学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四川师范大学,则是川内最早的师范类学校,其知名度在全国也是远近闻名的。
自考,是一种对自身自学能力以及自控能力的考验,报考专业以及学校均根据考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现在想提升学历的人太多了,要从这么多的人脱颖而出,不下一点功夫是不行的,建议大家找专业的机构咨询或者参加培训。
南充思普教育是一家专业做学历提升的机构,不仅有专业的课程,还有专业的老师。
D050105 汉语言文学
1月
00540 外国文学史
00536古代汉语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00541 语言学概论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月
00037 美学
00819 训诂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00815 西方文论选读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816 文艺心理学
00015 英语(二)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818 文献学
10月
00540 外国文学史
00818 文献学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536 古代汉语
00819 训诂学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816 文艺心理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00541 语言学概论00815 西方文论选读。
汉语言文学专科资料全套
摘要:
1.汉语言文学专科简介
2.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科目
3.汉语言文学专科就业前景
4.汉语言文学专科学习方法和建议
正文:
汉语言文学专科是一门重视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的人才,通过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科目包括两大类,即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等;专业科目包括美学、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应用写作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汉语言文学专科就业前景较为广泛,毕业生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也可在文化、新闻、出版、宣传、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
对于想要学习汉语言文学专科的同学,建议先从基础课程开始,逐步深入学习汉语、文学理论、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多做笔记、多阅
读、多思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2【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所描述的汉字结构类型是()(1分)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中“即”的意思是()(1分)A:即使B:接近C:离开D:立即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使用本义的是()(1分)A:防民之口,甚於防川.B:十年春,齊師伐我.C:强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属于程度副词的是()(1分)A: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B:沛公至罩,立誅殺曹無傷.C:鄰國之民不加少,察入之民不加多,何也?D:行略定秦地.5、下列各项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程度深浅的差异的是()(1分)A:菜:古义专指蔬菜,今义还包括鱼、肉等食品.B:子:古义指男孩和女孩,今义指男孩.C:谤:古义指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今义指造谣中伤.D:恨:古义指遗憾,今义指想怨恨.6、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1分)A: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B:故逺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C: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D: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7、下列句中加着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A:伯樂喟然太息日:“一至于此乎!”B: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C: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D:公患之,使鉏麑賊之.8、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的一句是()(1分) A:高臺芳榭,家家面築.B: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C: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D: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9、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1分)A: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B:求!無乃爾是過與?C:是故窮則不隱,通則大明.D:不知是非,不辟死傷.10、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1分)A: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B:哀公問社於宰我.C:舌弊耳聾,不見成功.D:今君聽讓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為秦取不久矣.1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句是()(1分)A:同心之言,其臭如蘭.B: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C:諌而不入,則莫之繼也.D: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12、“牟牟然惟利之見”句中所包含的宾语前置现象属于()(1分)A: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B:宾语借助代词复指而前置C:宾语直接置于动词之前D: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是()(1分)A:顔色憔悴,形容枯槁.B:璧則猶是也.雖然,馬齒亦長矣.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D: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14、“读若”这一术语在古注中除可用于注音外,还常用于()(1分)A:指出本字与借字的关系B:指出异体字的关系C:指出分化字的关系D:指出同义词的关系15、下列各组字,全部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1分)A:尉一慰礼一禮B:泪一淚舍一捨C:塵一尘棄一弃D:何一荷其一箕16、“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一句所使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 A:变文B:互文C:连类而及D:婉曲17、下列各组字,属于更换声符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1分)A:襍一雜B:杯一盃C:線一綫D:溪一谿18、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 A:大朱門固B:木三莫牧C:羊眉息錦D:亦从鹿簡19、下列句中“其”用来指代听话者一方的是()(1分)A: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B: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日不然?C: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D:故以为其愛不若燕后.20、在“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句中,“寶”的语法特点是()(1分)A:名词的意动用法B:动词的使动用法C:动词的一般用法D:名词作状语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是鳥也, .南冥者,天池也.(1分)22、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善之善者也.(1分)23、人之迷,其日固久. ,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1分)24、知困,然後能自强也. .《兌命》曰:“學學半.”(1分)25、數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1分)26、子罕曰:“ ,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1分)三、文字题(共13题,共36分)27、解释句中加划线的词.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日:“孟嘗君客我.”揭:(1分)28、解释句中加划线的词.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殆:(1分)29、解释句中加划线的词.擁大盖,策馬四馬,意氣洋洋,甚自得也.策:(1分)30、解释句中加划线的词.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悖:(1分)31、解释句中加划线的词.九合諸候,一匡天下.匡:(1分)32、说明句中加划线的词的词性和作用.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以:(1分)33、说明句中加划线的词的词性和作用.雖九死其猶未悔.雖:(1分)34、说明句中加划线的词的词性和作用.子常其能賢於成、靈乎?於:(1分)35、说明句中加划线的词的词性和作用.令初下,群臣進諒,門庭若市.数月之後,時時而間進.而:(1分)36、说明句中加划线的词的词性和作用.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唯:(1分)37、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指事字,哪些是会意字,并以这些字为例,说明指事字与会意字的区别.(6分)(1)武(2)刃(3)伐(4)折(5)甘(6)本(7)上(8)逐38、结合下面例句,说明如何利用语法结构判断形容词用作动词的现象.(8分)(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2)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3)欲潔其身,而亂大倫.(4)世之所高,莫若黄帝.39、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12分)有献不死之藥於荊王者講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大怒使人設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調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調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夫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釋臣王乃不殺四、综合题(共3题,共38分)40、辨析下列三组同义词,并指出其意义差异的类型.(6分)(1)問:王聞之,使人問其故.訪:穆公訪諸養叔.(2分)(2)望:吳起至於岸門,止車而望西河.顧:孟嘗君顧謂馮谖.(2分)(3)飢: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餓:塗有餓殍而不知發.(2分)41、把下段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効入之子姪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効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曰:“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日:“華矣,無此事也.昔也往責於束邑,人可問也.”其父信之,曰:“譆!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嘗聞之矣.”明日,端複飲於市,欲遇而刺殺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入望其真子,拔劍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真子者而殺於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2分)(2)扶而道苦之(2分)(3)昔也往責於東邑(2分)(4)端復飲於市(2分)(5)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2分)(6)丈人智惑於似其真子者而殺於真子(2分)42、(20分)田忌去齊奔楚,楚王郊迎,至舍,間曰:“楚,萬乘之國也;齊,亦萬乘之國也.常欲相并,為之奈何?"對曰:“易知耳!齊使申孺將,則楚發五萬人,使上將軍將之,至禽將軍首而反耳.齊使田居將,則楚發二十萬人,使上將軍將之,分別而相去也.齊使盼子將,楚發四封之内,王自出將而忌從,相國、上將軍為左、右司馬,如是則王僅得存耳.”於是齊使申孺將,楚發五萬人,使上將軍至禽將軍首反.於是齊王忿然,乃更使盼子將,楚悉發四封之内,王自出將,田忌從,相國、上將軍為左、右司馬,益王車屬九乘,僅得免耳.至舍,王北面正領齊祛,問曰:“先生何知之早也?"田忌曰:“申孺為人,侮賢者而輕不肖者,賢、不肖者俱不通,是以亡也.田居為人,尊賢者而賤不肖者,賢者負任,不肖者退,是以分别而相去也.盼子之為人也,尊賢者而愛不肖者,賢、不肖俱負任,是以王僅得存耳.”(1)楚發四封之内.封:(1分)(2)益王車屬九乘.益:(1分)(3)楚王郊迎.郊:(1分)(4)尊賢者而賤不肖者.賤:(1分)(5)王北面正領齊祛.正:(1分)(6)翻译:田忌去齊奔楚(2分)(7)翻译:禽將軍首而反(2分)(8)翻译:先生何知之早也(2分)(9)田忌很善于预测,当楚王问他楚国应该如何应对齐国的吞并时,田忌的回答竟然和后来发生的事情完全一样.他之所以预测得如此准确,是因为他对齐国三位大将申孺、田居、盼子的“为人”非常了解.请根据文中最后画线的部分,用现代汉语陈述申孺、田居、盼子三人的“为人”、“贤者”和“不肖者”的相应态度,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不同结局.(9分)11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指事答案:B解析:所谓指事,含有标识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也就是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2、【考点】成语甚至方言口语的词素中去了解古义答案:B解析:“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中“即”的意思是“接近、走近”.3、【主考点】连锁式引申【副考点1】动静关系【副考点2】相似关系答案:B解析:A项,防的本义是“堤坝”,这里用的是引申义“堵水”.C项用的是“节”的本义是“竹约”,这里用的引申义“节制”.D项“习”的本义是“鸟屡次拍着翅膀飞”,这里用的引申义“复习”.排除ACD三项.B项“伐”使用的本义.4、【主考点】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加”“滋”等【副考点】寡人之于国也答案:C解析:C项“加”是“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很深.5、【考点】程度深浅的差异答案:D解析:恨的古义指遗憾,今义指想怨恨.在表示“不满意”的情感时,今义词义重,程度深,古义词义轻,程度浅.6、【考点】使动关系答案:B解析:B项“来”的意思四“使(远人)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7、【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C解析:C项的“信”是“诚信”义的本字,而《孟子》这句话的“信”和'“屈”相对,是“伸展”的意思,这里的“信”是借字,本义应该是“伸”.8、【考点】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作……”“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答案:D解析: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做……”“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D项“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中“客待之”是“把他当做客人对待”的意思.故本题选D.9、【考点】主语+“者”,谓语+“也”答案:A解析:主语+“者”,谓语+“也”.这种格式在主语后用“者”,与谓语后的“也”互相呼应,构成“……者,……也”的句型,这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10、【考点】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式,“为……所……”式答案:D解析:D项“为秦取”被动句式,介词“为”表示被动,可译作“被”.11、【考点】广度宽窄的差异答案:A解析:先秦“臭”在表示“气味”时,泛指一般气味,既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后来范围变窄,专指秽气.12、【考点】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答案:B解析:“牟牟然惟利之見”代词“之”复指前面的宾语“利”而前置.13、【考点】联绵词的结构特点答案:C解析:C项“望洋”并非是望着海洋,“洋”在《说文》中本训水名,直到宋朝才有“海洋”的意义.“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阳”,意思是“仰视”.14、【考点】古代的注音方法答案:A解析:“读若、读如”在古注中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注音的功能,一个是指出本字与借字关系.使用“读若”,常常是用一个音近或音同的字为另一个字注音.15、【主考点】假借其他字分化职能【副考点】造新字分化职能答案:D解析:何一荷.“何”的本义是“担荷”.“何”被假借疑问代词“何”,并且这个借义成为它的常用义.人们借“荷花”的“荷”来记录“担荷”义,将“何”的本义分化出去.其一箕.“其”的本义是“簸箕”.“其”被借用去记录第三人称代词,并且这个借义成为“其”的常用义,于是人们另造新的字形“箕”来记录本义“簸箕”.16、【考点】第二节互文答案:B解析: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例如“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指事和义都出与沉思和瀚藻(文采、辞藻).17、【考点】构件不同答案:C解析:A项属于造字的构件所处的位置不同,B项和D项都属于同为形声,所取得义符不同.只有C项正确.18、【主考点】象形【副考点1】指事【副考点2】会意答案:D解析:D项“亦”是指事字,“从”是会意字,“鹿”是象形字,“简”是形声字.19、【主考点】第一节人称代词【副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D解析:D项“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的“其”指代听话者,即赵太后.20、【考点】名词的意动用法答案:A解析:“宝珠玉”是“把珠玉当作珍宝”的意思,“宝”是“把……当作珠宝”.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考点】北冥有鱼答案:海運則將徙於南冥解析: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选自《北冥有鱼》)22、【考点】上兵伐谋答案:不戰而屈人之兵解析: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3、【考点】其政闷闷答案:是以聖人方而不割解析: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24、【考点】虽有佳肴答案:故曰教學相長也解析: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25、【考点】寡人之于国也答案:魚鱉不可勝食也解析: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26、【考点】宋人献玉答案:我以不貪為寶解析: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三、文字题(共13题,共36分)27、【考点】冯谖客孟尝君答案:揭:高举.28、【考点】秋水时至答案:殆:危险.解析:殆:危险.29、【考点】晏子为齐相答案:策:赶着.解析:策:赶着.30、【考点】荆人欲袭宋答案:悖:违背事理.31、【考点】管鲍之交答案:匡:匡正.32、【考点】依据,可译为“用”“拿”“凭”“根据”答案: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33、【考点】虽然答案:雖:连词,表示让步或假设.34、【考点】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更……”答案:於:介词,引进比较对象.35、【考点】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可以不译答案:而: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36、【考点】唯)答案:唯:语气词,强调希望的语气.37、【主考点】指事【副考点】会意答案:指事字:刃、甘、本、上.会意字:武、伐、折、逐.指事字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增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38、【考点】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答案:(1)形容词“美”后加代词“我”,活用为动词.(2)形容词“全”后加名词“國”,又不能构成修饰关系,活用为动词.(3)形容词“潔”前有能愿动词“欲”,活用为动词.(4)形容词“高”放在“所”字后,活用为动词.解析:(2)形容词“全”后加名词“國”,又不能构成修饰关系,活用为动词.(3)形容词“潔”前有能愿动词“欲”,活用为动词.(4)形容词“高”放在“所”字后,活用为动词.39、【考点】第二节古书的标点答案:有献不死之藥於荊王者,講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大怒,使人設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調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調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夫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釋臣.”王乃不殺.四、综合题(共3题,共38分)40、(1)【考点】理性意义的差异答案:范围广狭不同.“問”泛指询问.“訪”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2)【考点】理性意义的差异答案:性状情态不同,“望”指向远处看,“顧”指回头看.(3)【考点】理性意义的差异答案:程度轻重不同,“飢”指吃不饱,腹中空;“餓”是严重的饿,指没有东西吃或长时间未进食.41、(1)【考点】奇鬼答案:有位城里的老人到市场上去,喝醉了酒回家.(2)【考点】奇鬼答案:(黎丘之鬼)搀扶着(老人)在路上使他受苦.(3)【考点】奇鬼答案:那时候(我)到东邑收债去了.(4)【考点】奇鬼答案:(老人)专门再到市场上去喝酒.(5)【考点】奇鬼答案:他的真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来,于是前去迎接他.(6)【考点】奇鬼答案:老人的心智被像他儿子的人迷惑了,而杀了真正的儿子.42、(1)【考点】名词答案:封:境,疆界.(2)【考点】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加”“滋”等答案:益:增加,加上.解析:益:增加,加上.(3)【考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答案:郊:名词作状语.(4)【考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答案: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考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答案: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6)【考点】动词答案:译文:田忌离开齐国投奔到楚国.(7)【主考点】名词【副考点】动词答案:译文:获取将军的人头回来.(8)【主考点】名词【副考点1】胡【副考点2】动词答案:译文:先生怎么知道的这么早呢.(9)【考点】主谓词组+者答案:(1)申孺的为人,欺辱贤能的人,又看不起平庸的人;所以贤能的人和平庸的人都不为他效力;最终导致兵败身死的结局.(2)田居的为人,尊重贤能的人,轻视平庸的人;所以贤能的人为他效力,平庸的人离他而去;最终使得双方不分胜负,各自退兵.(3)盼子的为人,尊重贤能的人,又爱护平庸的人;所以贤能的人和平庸的人都为他效力;最终致使大王仅仅能够保存国家不被吞并而已.。
说明:
本专业计划共设置毕业课程11门。
报考条件:①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②非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须加考基础科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530)(6学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2)(6学分)”和“古代汉语(00536)(8学分)”三门课程。
从2008年下半年起,原公共政治课“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调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2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4学分)”两门课程。
凡已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的考生,不再参加调整
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
只通过其中一门课程的考生,须参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凡2000年(含)前已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可顶替:“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7学分)”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7学分)”。
已通过原计划中“中国通史”课程的,可顶替本计划中“外国文学史(00540)(6学分)”或任一选考课程。
符合条件申请免考外语的考生,须在选考课程中另行选考三门课程,补足外语课程的14学分,且毕业时不能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新疆成人自考往年真题汉语言文学1.汉字传统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法。
在文字的创造初期,主要是()A.指事字B.象形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B【解析】文字一般源于图画,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用实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最后发展为用图画记录客观世界并传递信息。
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鞭等(chi)、桎椅(gu)、星育(xiu)B.参与(yi)、弹劾(gai)、标识(shi)C.狼藉(ji)、眼睑(1ian)、寒瞳(xuan)D.纨绔(ku)、凯舰(yu)、酝酿(niang)【答案】A【解析】B项,参与(yu)、弹刻(he);C项,眼睑(jian);D项错误,凯飙(yu)。
汉语言文学知识题目二:3.赵孟顺《杭州灵隐寺联》“龙润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梦峰云敛,千岩桂月映湖光“在写作方法上属于()。
A.反对B.正对C.串对D.流水对【答案】B【解析】正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思上并列,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题干对联在写作方法上属于正对,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灵隐寺的景色,互相补充。
A项,反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上一正一反,相互映衬;CD两项,串对又称流水对,是指出句与对句之间有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4.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一只铸造的铜牛,牛背上刻有《页和园铜牛铭》,其字体为()。
A.草书B.楷书C.篆书D.隶书【答案】C【解析】《颐和园铜牛铭》是清代乾隆帝所作,字体为篆书,表达长久地降服洪水之原望。
汉语言文学知识题目三:5.《峨眉山佛光记》的作者是()。
A.苏东坡B.范成大C.徐宏祖D.姚鼎【答案】B【解析】《峨眉山佛光记》的作者是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衰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6.“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题联写于()。
说明:
本专业计划共设置毕业课程11门。
报考条件:①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②非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须加考基础科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530)(6学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2)(6学分)”和“古代汉语(00536)(8学分)”三门课程。
从2008年下半年起,原公共政治课“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调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2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4学分)”两门课程。
凡已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的考生,不再参加调整
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
只通过其中一门课程的考生,须参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凡2000年(含)前已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可顶替:“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7学分)”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7学分)”。
已通过原计划中“中国通史”课程的,可顶替本计划中“外国文学史(00540)(6学分)”或任一选考课程。
符合条件申请免考外语的考生,须在选考课程中另行选考三门课程,补足外语课程的14学分,且毕业时不能申请授予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