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技术的网上阅卷系统的构建
- 格式:pdf
- 大小:168.00 KB
- 文档页数:2
信息技术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皿圆&■叫■ 圈■■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7.019 基于X M L技术的网上阅卷系统的构建
刘洋’ 黄欣 (1.长春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办公室吉林长春130012;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针对当前应用中的答题卡阅卷系统和图像识别阅卷系统的不足,该文构建了基于xML的网上阅卷系统,充分利用试卷 结构的逻辑性,将试卷版面结构用xML语言文档描述,生成xML文档,再对其解析生成DOM树,进而获取试卷版面分割所需的坐 标信息。实际表明,基于xML的网上阅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通用性,能够提高阅卷效率。 关键词:XML技术网上阅卷系统DOM树 中图分类号:G4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一0019—02 相比传统的阅卷方式,网上阅卷具有很多优势。但是,目前的 网上阅卷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所以该文构建基于XML技术的 网上阅卷系统,从阅卷的流程以及方法上加以改进。具体工作是 通过XML文档描述试卷的逻辑结构,利用DOM解析后生成试卷 坐标信息。图像试卷通过结合先前基于元数据建立生成的XML文 档,进行精确定位,实现试卷图像的准确分割,再将考生试卷生成 的XML文档经过二次解析,生成考卷客观题答案的DOM树,与试 卷标准答案的DOM树进行匹配,得出试卷的分值。 1 需求分析 针对网上阅卷的具体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环节。 (1)试卷模板设计:试卷模板的设计用以生成XML格式的试 卷,进而通过解析生成DOM标准试卷。(2)图像的预处理:图像预 处理是将考生试卷图像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XML模板库转化为 标准图像。(3)试卷图像与试卷XML文档转换:对标准图像进行转 换,用以实现试卷图像分割,生成考生试卷XML文档,经过解析生 成考生试卷DOM文档。(4)阅卷:阅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 题系统进行自动阅卷,主观题通过阅卷客户端评阅。 对上述4个环节,从系统用户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系统划 分为五大模块。 (1)试卷设计模块:定义试卷结构,通过XML语言进行描述。(2) 试卷扫描模块:通过扫描生成二进制的图像试卷,为后续的评阅 , 、 评卷客户端 嗣,£阏拯管理 后台嚣理 l敲卷敝嘲没计l } 阅卷 } I 任务挺交 l l嬲像预处理l 『 l I l I问题处理 l ●● I任务分配l■■懿 } l I l 1分削识跏转换{ ’■●■■r 成绩 总 数据提取 系统敦獬库 l 阅卷管理 l l l \ 图1系统总体结构 奠定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务必要保证扫描的质量。(3)图像预处 理:通过图像预处理保证试卷图像分割的准确性。(4)图像分割、识 别、转换试卷设计模块:该模块是将试卷图像信息转换为XML文 档,进而通DOM解析生成坐标树,接下来进行图像的分割、存储, 这些工作完成后,通过XML模板进行精确定位,以便不同的阅卷 人批阅试卷的不同部分。可以说,该模块是该文研究的重点,也是 该文的核心和亮点。(5)主客观题评判模块:根据试卷考题类型分 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因二者性质的不同,在系统中通过不同的方 式完成试题的评判。同样,需要进行XML的处理和DOM树的解析 工作,具体步骤此处从略。 2 总体设计 基于XML技术的网上阅卷系统在总体设计上,分为3层构成, 分别是评卷客户端、网上阅卷管理和后台管理,其具体结构如图1 所示。 分层的目的是为了简化问题的处理,在逻辑上更加清晰。评卷 客户端是用户与系统的入口,针对网上阅卷系统来讲,用户有管 理员和教师,管理员拥有系统操作的最高权限,而教师的操作权 限由管理员统一分配和管理;网上阅卷管理是系统设计的核心, 处于系统架构的中间层次,需要和评卷客户端和系统数据库及后 台管理交互,在业务上比较复杂;后台管理主要是对网上阅卷具 体流程不同阶段的控制;而在网上阅卷管理和后台管理的交互过 程中,系统数据库是二者交互的中枢,负责相关实体信息(比如试 卷信息、阅卷老师信息等)的存储和读取。 在该设计中,涉及到的数据实体有:教师实体、管理员实体、 XML模板实体、试卷实体、题型实体、试题实体、图像试卷实体、客 观题实体、主观题实体等。 3核心业务的设计 该节通过XML文档描述试卷的逻辑结构,再结合XLST的设 计样式,实现学生试卷的数字化呈现,方便后续的阅卷。 (下转48页)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1
9 Ij{I}l;ll;IiiiI— i 。 。 。。 . 。 。 墙因侧向荷载过大引发较大的位移和破坏:这种情形下,要在导 墙内侧增加钢板做临时支撑,将导墙上的荷载分散避免形成集中 力,避免施工机具超载或偏载。导墙施工时,其开挖的深度必须满 足设计要求,并且保证导墙底部土体的密实度。施工中泥浆密度 要适当提高,并加大其注入的水头。当导墙的变形过大,难以控制 时,必须拆除,用2:8的水泥灰土固填,夯实后重新挖槽浇注,且加 深挖槽深度。(5)地下连续墙开挖面一侧露筋处理:针对开挖面露 筋,保护层缺失的情况,可以喷射C25高强混凝土进行修复。也可 增加腰梁或支撑,减小因墙体变形过大造成的露筋。(6)混凝土浇 筑过程中出现断层和离析:主要是浇注混凝土的导管构造不合 理,容易发生堵管、爆管,导管的加工焊接强度不够。(7)混凝土反 浆不顺:主要是因为导管变形或异物阻塞,使隔水栓未能冲出导 管底口而造成反浆不顺。每次拆卸或安装导管时都用清水将导管 冲洗干净,保证其内壁平滑畅顺。槽孔内沉渣要及时清理,沉渣过 厚也会造成反浆不顺。确定沉渣在允许范围内再进行浇灌混凝土 工序。(8)地下连续墙接头的渗漏水问题: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束后, 在基坑开挖前,对少数渗漏水的槽段接头缝,要进行旋喷桩加固。 连续墙的接头缝中如果有小股漏水,则在基坑开挖完成后沿渗水 缝凿入深5~10cm、宽3~5cm左右的槽,用清水洗刷干净后直接 堵塞快速堵漏胶体,也可埋设引流管将漏的水集中于一个地方随 后引出,并在浇筑内衬墙之前压入水溶性聚氨酯速凝剂将水堵 住。最后对所有接头缝进行刚性防水处理:可以采用水泥基渗透 结晶型防水涂料,从底板至顶板的接头缝左右各50cm内喷涂防 工程技术 水层,防水层分两层施作,二次涂层施涂间隔在48h以内,每一层 的厚度均为1.2 mm,并且要求3 d内做喷水养护。 5 施工过程中其他注意事项 (1)浇注混凝土时中断间隔时间不能过长,而且导管在混凝土 中埋置时深度也不能大干5 m,否则导管不易拔出,另外施工时也 可采用振动浇注工艺,这样有利于浇注导管不被混凝土粘结,且 容易拔出。(2)导槽段之间接头管要加工平直、制作强度和刚度须 符合施工时的使用要求,对于分段拼接的接头管一定要平直、光 滑,以减少提拔时的阻力。(3)一旦发现接头管拔不出时,只能用混 凝土将接头管内灌满,待其相邻导槽段施工完后,将该接头管与 地下连续墙一起填满水泥加固土,用来挡土截水。 6结语 地下连续墙设计总体的设计与选用均需综合施工地质、工程造 价、结构受力特点、施工机具、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确定。 参考文献 【1】张熙玲.浅谈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预防和治理[J].价值工程, 2011(15):94-95. 【2]原孔雀.地下连续墙充当高层箱基墙体接头防水与构造[J】.山 西建筑,2006(1):122-123.
(上接1 9页) (1)试卷版面结构设计。为了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弥补当前网 上阅卷系统存在的不足,该文在试卷版面结构的设计上,引入试 卷模板结构,通过提前设定好的试卷逻辑框架以XML模板的形式 保存在数据库中,通过系统工作引擎驱动整个阅卷过程。 (2)试卷版面的Schema模式。在XML技术中,数据的合法性和 规范性描述技术有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llSchema 两种方式。但是相比较DTD,Schema更具优势,已经成为XML数 据合法性和规范性管理的标准。使用Schema定义试卷结构,非常 灵活,可扩展性很强,可以自由定义所需实体标签。 (3)D0M树的构建与数据的存储。该节从两个方面来描述:其 一是DOM树的构建,其二是数据的存储。有了描述试卷的Schema 后,试卷结构就具有了很强的关联性和逻辑性,通过对XML试卷 文档进行解析,进而建立DOM树,根据DOM树中的元素设计合 理的数据结构,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 ①DOM树的构建:通过对XML文档的解析生成DOM树,树 中包含元素和元素之间或元素的属性之间联系的边,在解析生成 DOM树时,应赋予其相应的编号。 ②数据的存储:就是对解析后的DOM树中的元素及其相关信 息映射到数据库中,具体结构通过“元素标签一描述一类型一约 束”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4)试卷生成。采用XML技术描述试卷结构,使得试题模板和 内容相分离,实现了网上阅卷系统的通用性,保证了系统工作的
48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高效性。试卷生成过程如下。 ①试题的XML文档:以XML技术描述试卷文档,具有自描述 性、内容独立性以及显示多样性等优点,这样保证逻辑上的简单 性,描述只关注数据的结构化。 ②试卷的XSL样式:在网上阅卷系统中,试卷最终要呈现在浏 览器中。具体如何呈现,这里通过XSL来描述,通过XSL实现了试 卷数据存储和试卷数据显示相分离的效果,以XSL描述试卷的显 示样式,对于XML文档来讲,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4结语 该文对基于XML的网上阅卷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详细阐 述了系统的构建过程。具体以XML作为试卷结构的描述模板,通 过XLS来描述试卷的呈现,提高了应用的通用性和实际工作的高 效性。 参考文献 [1】邢飞,杨旭,霍剑青,等.基于XML自动评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电子技术,2010(9):37-40. 【2】王芳.基于XML的网上阅卷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