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理解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9.14 KB
- 文档页数:5
晏殊浣溪沙原文赏析(通用5篇)晏殊浣溪沙原文赏析(通用5篇)《浣溪沙》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晏殊浣溪沙原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原文赏析篇1朝代:宋代作者:晏殊玉碗冰寒滴露华。
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译文作一首词曲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注释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晏殊《浣溪沙》赏析晏殊《浣溪沙》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晏殊《浣溪沙》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赏析原文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1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在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晏殊《浣溪沙》赏析晏殊《浣溪沙》四首赏析晏殊一生著作颇丰,是宋代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作品在当时颇负盛名。
浣溪沙是一首名气极大的伤春词,亮点就在于思藏于情中。
下面是晏殊《浣溪沙》四首赏析,欢迎阅读了解。
浣溪沙·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
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在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在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在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
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
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
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
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
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
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 。
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
“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
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
“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
“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
“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试题】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案】1.夕阳、落花、归雁。
2.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3、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4.诗歌借哪些意象抒发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
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
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
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
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5、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请再写出两个你知道的词牌名:西江月、渔歌子。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答:词人把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于是感慨光阴的流逝,未免深深叹息。
7、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蕴。
答:对仗工整: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是情感的描摹;花落去燕归来是物象的对仗,是时间的有形流逝。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可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往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透露在词中的是一种人生惆怅。
阅读练习二:(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及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及赏析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一: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上阕: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阕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作者回忆旧时与同僚一边饮美酒、一边填新词供伶人演唱的游乐生活。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触发他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在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景,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蕴: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使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于此处安巢的旧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及翻译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及翻译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及翻译赏析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上阕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么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阕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迭印时空,重在思昔;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初中古诗,婉约,伤春,惜时,抒怀,人生,哲理译文及注释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浣溪沙》晏殊赏析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赏析1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 “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浣溪沙》晏殊赏析2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对渐消的惋惜,这是作者的创作思绪,其间流露出作者那些淡淡的惆怅和哀愁,即含蓄又富有哲理。
我们知道晏殊一生的仕途生涯是十分顺畅的,其个的品也较为贤明,不仅带了一些有名的学生,在政治方面也以清廉著称。
他的一生可谓是意盎然,生机勃勃,因此对自己的事业也有所满足。
【导语】《浣溪沙•⼀曲新词酒⼀杯》是宋代词⼈晏殊的代表作。
全词语⾔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然,意蕴深沉,启⼈神智,耐⼈寻味。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晏殊的诗词《浣溪沙》,欢迎赏析! 《浣溪沙》 宋代•晏殊 ⼀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旧亭台。
⼣阳西下⼏时回?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园⾹径独徘徊。
【赏析】 起句写得轻快流畅。
晏殊⾝居相位,富贵荣华,写⼀曲新词,饮⼀杯⼩酒,应该是极其平常的⼩事。
他在去年的亭台⾥,在和去年⼀样的天⽓⾥⼩酌,似乎所有的事物都没有改变,然⽽今年去年的时空相互交错,不禁令⼈恍然。
“去年天⽓旧亭台”句将词的格调悄然转低,词的情绪由乐逐渐转平,犹不悲不喜,仿佛有⼀股深深的情感在酝酿。
“⼣阳西下⼏时回”句,既写眼前黄昏之景,⼜写⼼中的感受。
⼣阳西下,是再普通不过的景物,太阳东升西落也是⾃然规律,然⽽作者还是忍不住要问,它何时才能回来呢?“⼏时回”三字,有抚今追昔的意味,流露出对时光消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这句是即景抒情,不仅包含感性活动,还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阳西下,⼈是⽆法阻⽌的,既然留不住,就不得不寄希望于它的重现,然⽽今⽇的⼣阳还是昨⽇的⼣阳,今⽇的⼈事就不再是昨天的⼈事了。
如此,⼀直重复下去,就算是⼣阳很快回来,⼜有何⽤呢?所以,“⼏时回”三字,还折射出⼀种企盼其返,却⼜明知返⽽⽆益的纡细⼼态。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声韵和谐,婉转清丽,缠绵哀伤,是情感的喷薄⽽出,也是对上⽚的总结。
美好的东西在消逝,新⽣的美好事物⼜在出现,时光令⼈失落,⼜给⼈以希望。
这⼀去⼀回,⼀失⼀得,将时光流逝的奇妙感觉很逼真地描绘了出来。
这两句的情感之中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淡泊⼜似深情的⼈⽣感触,⼜蕴含深刻的⼈⽣哲理。
“⼩园⾹径独徘徊”,情感之后,转为沉默,⽆声胜有声,很完美地结束了全词。
扩展阅读:晏殊的⽂学成就 晏殊⼀⽣写了⼀万多⾸词,⼤部分已散失,仅存《珠⽟词》136⾸。
浣溪沙晏殊的古诗动画讲解《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衍生注释:1. “浣溪沙”:这是词牌名,是一种用来填词的曲调名称。
2. “一曲新词酒一杯”:边听着新曲边饮酒,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这里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场景。
3. “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还是和去年一样,亭台也依旧是过去的亭台。
表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4.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自然现象,这里却在问夕阳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其实是在感慨时光的流逝。
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的凋落是不可避免的,让人无可奈何,而归来的燕子却似曾相识。
这两句对仗工整,把对时光流逝和新旧交替的感悟表达得十分精妙。
6. “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是指带着落花香气的小路,一个人在小园的香径上独自徘徊,体现出词人的孤独和惆怅。
二、赏析:这首词真的很妙啊!词的上片通过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描写,就像在给我们展示一幅幅画面。
听着新曲喝着酒,本是高兴的事儿,可一想到去年也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亭台,就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
夕阳西下了,还能再回来吗?这就像是在问我们的时光,溜走了还能回来吗?下片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简直是神来之笔。
花开花落,就像人生的起起落落,是没办法改变的,多无奈啊!可那归来的燕子,又好像带着往昔的记忆,这种新旧交替的感觉很复杂。
最后词人“小园香径独徘徊”,一个人在那小路上走来走去,感觉他的孤独都要从词里溢出来了。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在熟悉的地方,突然觉得很孤单,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三、作者介绍:晏殊,他可是北宋时期的大词人呢。
他的一生还算比较顺遂,在朝廷里做高官。
他的词大多写富贵悠闲的生活,但又常常会在这种富贵之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他的词风典雅清丽,就像他这个人一样,虽然身处高位,却也有着细腻的情感。
浣溪沙晏殊诗意鉴赏浣溪沙晏殊诗意鉴赏《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浣溪沙晏殊诗意鉴赏,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晏殊诗意鉴赏篇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诗意鉴赏晏殊一辈子巨著颇丰,是宋代婉约派闻名词人之一,其词作品在当初颇负盛名。
他的词以抒写闲情雅致著称,作品袭用了晚唐、五代词柔靡哀婉的余风,多抒写酒足饭饱然后的娱宾谴兴和描画男女相思、离情别绪之正题。
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其为:“晏元献公参差句,风流蕴籍,一时莫及。
而温润秀洁,亦其无比。
”此话比较正确地概括了晏殊词作品的风格风味。
上头这首词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抒发闲愁的词。
因为晏殊少年得志,生于承平之时,仕至相国,政事以外,过着“喜宾朋,未始一日不宴饮”的生计,征歌逐舞,以诗酒消遣。
这么的地位、生计、思想情谊,所以表决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点许淡淡的闲愁。
上头这首词作品所抒发的即是悼惜残春之感。
这首词主要撰著者新词对酒的优雅闲适生计和对晚春残景的叹惋怅惘,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富贵难久的“闲愁”,表现了笔者生计的优裕和神魂生计的寂寞虚空,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达官显贵们的神魂面貌。
词的上阕主要写持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不过骤然记起客岁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同样的天气,同样的亭台,同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此时感到光阴的流逝,不可追回,虽有富贵,犹有不足,故而未免深深长叹。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晏殊《浣溪沙》的教案设计及赏析晏殊《浣溪沙》的教案设计及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已经入选我国中学生的语文课本。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浣溪沙。
一去新词酒一杯》的教学设计和赏析。
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课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一、导入1、诚实稳重的“太平宰相”(1)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
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
(2)真宗立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召见晏殊要他入宫陪伴太子,并说其所以选择晏殊是因为他生活检点谨慎,不像其他的大臣出入于声色之场。
晏殊说不然,自己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才没有和他们一样去听歌看舞,真宗更信任晏殊的诚实,之后不断提拔晏殊,委以重任。
2、与柳永的潦倒不同,晏殊的经历是平坦富足,令人羡慕的。
晏殊虽然居高位、食厚禄,但不改赤子之心,凭着对生活的细心体悟,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词作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等都成为了名篇佳句。
二、感受语言风格1、自读此词,解决字面理解上的障碍2、朗读这首词,说说你觉得这首词在语言风格、用字用词上与柳永的《蝶恋花》有什么不同?清丽自然,圆通晓畅3、背诵这首词三、领会情感哲理1、反复朗读上片,说说上片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怀?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怀?表面的不变:去年天气、旧亭台深层的变:夕阳西下几时回2、诗人感怀的只是“夕阳西下几时回”吗?“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的是诗人哪些更为深层的所思所感?在“新曲”与“酒”的助力下,触景伤怀,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追问年华的流逝,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生活中得失的意义何在?3、上片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不返的淡淡的哀愁,但诗人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对过往不再的惋惜和惆怅之中,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人在这两句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译文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译文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
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译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个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什么时候会再回来呢。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当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赏析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浣溪沙宋晏殊的古诗意思浣溪沙是宋代著名诗人晏殊的一首千古名作,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
下面我会为大家解析这首古诗里的深层含义,希望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浣溪沙,一名杏花流水,是晏殊的爱情之作。
在这首诗中,他将女儿的离别比作河水北去,带出了无尽的惆怅及离愁别恨之情。
这首诗的第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透露出早晨刚到的寒冷气息。
这种气息是早晨特有的,也和女儿离开时的心情一样难以释怀。
整个诗的气息就被这种微妙之情铺满了。
第二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对春天愉快气息最好的描述。
作者讲述了一种新鲜生命的喜悦,但是却因女儿离开而深感寂寞。
第三句“东风谁送春归去”,是对季节的描绘,向我们阐释春天四季更替和离别的悲伤。
这个句子也在暗示离别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第四句“忍把浮名,换了清闲住”,是作者表达的感慨。
他在为清闲的生活而奔波,却因为女儿的离去感到烦恼。
这个句子也让我们想起了苏轼的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第五句“任他明月下西楼”,告诉我们作者要忘掉一切,放手去追求自己的心境。
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刻,它包含了离别、思乡、魂归故里、领袖归来、遗憾和无限遐想。
第六句“重帏深下莫愁堂”,是对离别的哀伤之情的描述。
重帏深下,就连皎洁的名字也被屏蔽在外,而莫愁堂则仿佛成了作者的心境,他被如此离别折磨着,却又想评价自己的境界。
最后一句“为问何人、琵琶声若霜满地”,是对诗中心的描绘。
就像琵琶声震耳欲聋,一声哀婉,沉醉于诗的美与哀,又被琵琶声的若有所思感动。
作者此时已经不再关注外面的世界,而是被内心的感情所感动。
综上所述,浣溪沙虽然有五十多个字,却蕴含了深深的悲伤和离别的哀婉之情。
诗中的每个字都承载着作者自己的情感,也带给了读者深度的感受。
晏殊的《浣溪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以离愁别恨为主题的绝妙佳作,这种离愁闷结的境界在整篇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这首诗不仅是最能概括唐宋诗词中的离情别绪的名篇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闻名遐迩的诗作之一。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注释《浣溪沙》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由晏殊创作。
这是一首春恨词。
“去年天气旧亭台”说明时间在重复,空间也在重复。
就在这单调乏味、作诗饮酒的重复生活中,夕阳西下了,何时能回来呢?表现出词人对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
“无可奈何花落去”,为“夕阳西下”之“无可奈何”。
“花落”而“燕来”正可安慰无聊的人生。
也是孤独者兼哲学对人生各种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
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道。
作品原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品注释:①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③夕阳:落日。
④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⑤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⑥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⑦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⑧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⑨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作品译文: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作品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浣溪沙晏殊理解赏析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得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
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得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下面是浣溪
沙 晏殊理解赏析,请参考。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
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
对宇宙人生得深思,给人以哲理性得启迪和美得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得篇章。全词抒发啦悼惜残春之情,表达啦时光
易逝,难以追挽得伤感。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得现境。从复叠错
综得句式、轻快流利得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
悦得感情,带着潇洒安闲得意态得,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得确,
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得“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
于问津得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
年”所历类似境界得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得暮春天气,面对得也是和眼前
一样得楼台亭阁,一样得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得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
有得东西已经起啦难以逆转得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得岁月和与此相关得一系列
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得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
又糅合着深婉得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得伤感。于是词
人从心底涌出这样得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
由此触发得,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得流连,对时光流逝得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
重现得微茫得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得情事,而是
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得沉思。夕阳西
下,是无法阻止得,只能寄希望于它得东升再现,而时光得流逝、人事得变更,
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得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
情知难返得纡细心态。
下篇仍以融情于景得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得,妙在对仗工整。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
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得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
人得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得原因。但更值得玩味得倒是这一联所含得意蓄。
花得凋落,春得消逝,时光得流逝,都是不可抗拒得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
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
所感受到得并不只是无可奈何得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得重现,那翩翩归
来得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得旧时相识。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
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得内涵便
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得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得交织中,
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得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得
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得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
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得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啦。渗透在句中
得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得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
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
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得感情胜于惜春得感情,
含着淡淡得哀愁,情调是低沉得。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得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
意间描写司空见惯得现象,却有哲理得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
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得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