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高职高专微课大赛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3
附件2:第二届(2016)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技术规范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确保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规范。
一、作品总体要求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形态,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资源。
根据制作工具的不同,微课在制作方式上包括数码设备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多媒体软件制作、混合方式制作等四大类。
本次微课大赛作品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等元素。
二、教学设计要求参赛者需提供教学设计,用于帮助使用者清晰了解微课选题的知识背景与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具体详见中国职业教育视频课程网《第二届(2016)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教学设计表》。
格式为:.doc。
三、教学课件要求教学课件又叫演示文稿,是辅助教师进行授课的重要工具,也是微课录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优质的演示文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次大赛要求参赛教师提交参赛微课中使用的演示文稿。
格式为:.ppt四、提交视频要求1.大赛提交的微课视频长度一般在5至15分钟,分辨率统一为720P,格式为FLV格式。
2.视频全片图像同步,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过渡稳定。
无明显偏色,全片色彩、亮度等一致。
3.声音和画面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4.视频的片头、片尾等信息,由参赛教师自主设计,片头一般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片尾一般包括版权人、录制人、录制时间等信息。
片头、片尾时间设置合理。
5. 视频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材料中不能出现企业名称、设备生产厂家等具有广告嫌疑的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技术标准要求】✓ 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 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时长一般为3-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 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10分钟左右,不超过1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 ✓ H5微课,时长一般为3-10分钟,25P以内,作品链接及二维码提交主办方✓ 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和作品名称,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减分制)作品规范(10)材料完整(5分)包含音频文件、文字稿及设计说明等技术规范(5分)符合技术标准,声音清晰稳定、无错读、漏读教学设计(60)收益识别(10分)作品内容不学习者应用后的收益关联明显,能够被受众识别对象识别(10分)目标学员对象指向清晰,针对具体岗位、人员及特定的应用场景选题识别(10分)所选主题适合以音频方式呈现,符合听觉心理学习目标(10分)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重点、个性化教学等问题学习内容(10分)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科学性或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10分)展开方式逻辑、层次清晰,能够有效支持实现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并符合学员特征教学呈现(30)教学呈现(10分)导入简短顺畅,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内容呈现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教学语言(10分)普通话讲解,语言简练准确,吐字清晰,无明显语病呈现艺术(10分)声音具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将读者带入情景总分【复赛作品评审标准】 图文微课音频微课视频微课H5微课。
附件1:2016年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一、参赛方式作品提交平台各学校初赛组织者请联系大赛工作人员分配管理员账户提交作品。
二、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浙江省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高职院校专任教师。
各高校推荐参加决赛的名额应由校领导牵头、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或相关职能处室组织校内选拔,择优推荐参加决赛的作品。
三、赛事组织(一)本科组、高职组各院校可通过组织评选推荐参赛教师,经学校统一选拔推荐参加决赛。
比赛实行限额推荐。
每所学校视频类限报6项,文本类限报4项。
决赛按参赛对象的比例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0%.比赛获奖名单经浙(二)外语组外语组赛事分本科英语组、小语种组、高职高专英语组三个组别。
每位参赛教师及教学团队(5人以内,含团队负责人)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按照大赛要求提交参赛作品。
本次比赛实行限额推荐。
本科英语组每所院校限报6件作品,小语种组每所院校限报3件作品,高职高专英语组每所院校限报6件作品。
决赛按参赛对象的比例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0%。
四、比赛阶段比赛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阶段:2016年6月1日至2016年10月30日。
2016年10月30日前参赛选手或者学校管理员上传作品。
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
决赛阶段:2016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20日。
决赛阶段由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学服务中心承办。
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决赛获奖作品,并择期召开现场教学展示、观摩及颁奖大会。
五、比赛要求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要包含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活动设计。
参赛教师自选任教课程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精心设计与制作。
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二维、三维动画、经济生活及生产企业一线实拍视频、HTML页面,以及PPT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设备、仪器,设计课程,建议参赛微课作品时长在5至10分钟为宜(不超过10分钟,鼓励简明易懂、短小精悍、特色鲜明的微课作品),并配套单独文件夹提供教学设计文本、演示文稿(PPT),以及微课中使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图片等辅助材料。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评定微课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微课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包括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创新性、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课大赛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首先,内容设计是微课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容设计要求微课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微课内容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得到充分考虑。
其次,教学效果是评定微课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微课的教学效果要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要求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此外,创新性也是微课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创新性要求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够有新意,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引领教学的潮流。
微课的创新性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新鲜和活力。
最后,表达能力也是微课评分的重要考量之一。
表达能力要求微课的讲解清晰、条理清楚,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和接受。
微课的表达能力还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微课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它综合考量了微课的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创新性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微课才能够获得较高的评分。
因此,作为微课创作者,我们需要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评分标准,努力提升微课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评分标准主要项目分块指标具体说明主题内容15分选题(5分)选题具备“小而精”的特点,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体现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合理(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常识性错误,能反映学科特点。
视频设计25分设计合理(10分)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生本意思,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方法适当(10分)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形式新颖(5分)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语言表达20分语言清晰(10分)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10分)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技术运用30分技术规范(15分)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
字幕用字、符号规范。
作品完整(15分)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和创作的文本说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分析等。
实际效果10分目标达成(10分)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主题与内容15分选题简明(5分)应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科学(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选题设计(10)选题典型(5)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
评分标准主要项目分块指标具体说明主题内容15分选题(5分)选题具备“小而精”的特点,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体现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合理(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常识性错误,能反映学科特点。
视频设计25分设计合理(10分)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生本意思,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方法适当(10分)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形式新颖(5分)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语言表达20分语言清晰(10分)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10分)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技术运用30分技术规范(15分)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
字幕用字、符号规范。
作品完整(15分)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和创作的文本说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分析等。
实际效果10分目标达成(10分)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主题与内容15分选题简明(5分)应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科学(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选题设计(10)选题典型(5)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
附件 1微课评审标准构造完好 (5 分)教师风范作品 (5 分)规范 20 分技术要求(10 分)选题简洁选题(5 分)价值10 分要点突出(5 分)内容科学教课(10 分)内容逻辑清楚20 分(10 分) 目标达成(15 分)教课特点教课(10 分)成效 35 分形式新奇(10 分)拥有独立性和完好性,包含微课视频、教课方案设计和课件等,如在微课视频中使用到的习题及总结等协助扩展资料, 能够单个文件方式上传有关协助扩展资料。
教课语言规范、清楚,富裕感染力。
如教师出镜,则需仪表适合,教态自然,能显现优秀的教课风采和个人魅力。
1. 微视频:时长一般不超出 10 分钟;视频图像清楚稳固、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课环节有字幕提示等; 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 作者、单位;鼓舞简洁易懂、短小精趣的微课作品;2. 教课方案设计:环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要点,着重实效;3. 多媒体教课课件:配合视频讲解使用的主要教课课件为PowerPoint 格式,需独自文件提交;其余拓展资料切合网站上传要求。
针对教课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 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种类包含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
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好性和示范性。
能突出教课中常有、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
内容谨慎充分,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应社会和学科发展。
教课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课过程主线清楚、要点突出,逻辑性强,了然易懂。
微课一定服务教课,达成设定的教课目的,有效解决实质教课识题,促使学生思想的提高、能力的提高。
教课形式新奇,教课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兴趣性和启迪性强,教课气氛的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踊跃主动性。
构想新奇,教课方法富裕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讲堂教课模式,种类包含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余类;录制方法与工具能够自由组合, 如用手写板、 电子白板、 黑板、白纸、 ppt 、Pad 、录屏软件、手机、 DV 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微课是一种以微型课程为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小课堂形式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大赛是为了推动微课程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而举办的比赛。
在微课大赛中,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微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微课大赛的评分标准,希望对广大微课创作者有所帮助。
一、内容设计(30分)。
内容设计是微课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丰富、具有针对性来进行评分。
内容设计要求紧扣教学大纲,符合学科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设计出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30分)。
教学方法是微课评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灵活、生动来进行评分。
教学方法要求符合微课特点,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制作技术(20分)。
制作技术是微课评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制作技术是否精湛、美观、流畅来进行评分。
制作技术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能够生动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还要考虑制作技术的操作简便性和稳定性,确保能够顺利播放和传播。
四、教学效果(20分)。
教学效果是微课评分的最终目的。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教学效果是否显著、持久、深远来进行评分。
教学效果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效果的实际应用性和社会影响力,确保能够为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它旨在为微课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促进微课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希望广大微课创作者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微课的质量,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
微大赛评审参考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选题设计分选题简明分主要针对知识点难点案例等环节进行讲授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
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设计合理分应围绕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分科学正确分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认知性错误。
逻辑清晰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内容完整分教学内容完整无误,辅助扩展资料微设计等内容完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体现完整的设计思路。
教学效果分目标达成分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形式创新分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堂教学模式。
趣味性强分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语言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技术规范分结构完整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微反思等。
技术规范分微视频时长不超过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录制方法得当分根据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各种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致力于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
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哦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文档资料,可以留言告知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