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7.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8.和差问题(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如图: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时、分、秒1.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 秒针走1小格是1 秒,走1大格是 5 秒,走一圈是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1分钟=60秒3. 分针走1小格是 1 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 1 小时。
1小时=60分4.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走一圈是12小时。
5. 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6.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7. 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8.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9. 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小时=60分 半时=30分 小时 分 秒 1分=60秒 半分钟=30秒10.解决问题求经过时间:(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2) 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60 60练习巩固1.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2.分针走1小格是()分钟,走1大格是()分钟,走一圈是()分钟,也就是()小时。
3. 180秒=()分240分=()小时2小时=()分4.在○里填上“>”“<”或“=”。
90秒○2分钟6小时○600分钟100秒○1分钟180分钟○3小时5.填写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是40()。
②运动会上,赵伟用13()跑完50米。
③脉搏跳8下用了6()。
④兰兰做30道口算题用了3()。
6.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要坐45分钟的车,他们8:30分准时到达,请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7.一列火车本应10:50分到南京站,现在晚点25分钟,火车将在几点到达?第三单元测量1.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在生活中,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三年级数学知识提纲: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熟记进率,会换算。
2.会填单位名称:长度和高度时用长度单位。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1.熟记进率,会换算。
2.会填单位名称:问重多少时用质量单位。
3。
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例:5千米=()米=()分米47分米=()米()分米50毫米=()厘米7分米5毫米=()毫米7050米=()千米()米5000千克=()吨4003千克=()吨()千克30吨=()千克比大小:5000米O500千米700千克○8000克5400千克○5吨30毫米○3分米填单位:小明吃饭用25()一张床长20 ()远洋货轮载重3000()一根黄瓜150()学生卡厚1()解决问题:过桥,一辆货车装有8000千克的货物,能否过一座限重8吨的桥?说明理由。
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错误分析:549+325=864 731-258=582 804-608=206 700-547=1545 4 9 7 3 1 8 0 4 7 0 7+3 2 5 - 2 5 8 -6 0 8 - 5 4 78 6 4 5 8 2 2 0 6 1 5 4改正: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加法: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验算时:可以用加法交换位置,也可以用减法进行验算。
减法:哪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借1作十(退1当10)。
如果前一位是0,要继续向前一位借。
验算时,要检查每一个数与原来算式的数是否一样,不同说明计算错了,要仔细检查。
估算:不是结果取近似数,而是将原数看成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举例:自行车423元,手表168元,大约要花多少钱?423+168≈600元注意理清数量关系:部分+部分=和较大数量—较小数量=相差部分第三单元:四边形知识点: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不稳定性(会在点子图上画、会改成平行四边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长+宽)×2=长×2+宽×2周长相等的二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一定相同。
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提纲位置与方向在平面图上,我们通常将上面定义为“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东南和西北相对,西南和东北相对。
当描述行进的路线图时,我们通常先画出路线,再进行描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我们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要比除数小。
如果没有余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
如果有余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上余数。
除数不能为零,否则除数没有意义,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会得到一个结果。
请正确计算下面的题目:369÷3= 123469÷3= 156269÷3= 89309÷3= 103420÷3= 140832÷4= 208613÷3= 204562÷4= 140704÷5= 140580÷5= 116商中间有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商末尾有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两位数乘两位数对于整十数和整百数乘以整十数的口算,我们可以先用整十数或整百数前面的数去乘,两个因数末尾有几个,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在两位数乘法计算中,关键在于乘法的顺序以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以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估算的方法是,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确定它们的积的范围,这样估算的结果比较准确。
请正确计算下面的题目:口算:80×10= 80090×900=40×800=12×200= 2400400×11= 4400估算:89×30≈270063×29≈180052×68≈350035×19≈70024×39≈1000笔算前先进行心理估算,估算积应该在哪个范围内:24×12= 28819×19= 36154×13= 70298×78= 764438×21= 798统计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两种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特殊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
三年级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大纲第一模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知识点(1)最大两位数是,最小两位数是;(2)最大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3)最大两位数乘以最大两位数的积是;(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可能是,也可能是;(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可能是,也可能是;举例说明:(6百十个个(只要比较被除数百位的数字比除数的数字大还是小即可,如果被除数百位数字大于除数,那么商就是肯定是三位数;如果小于除数,那么商肯定是二位数.)(7)中间、末尾有0的除数:212÷2= 550÷5=(8)速度的比较:A、跳绳跳的快,300下/下/分钟哪个跳的快?B、刘翔110米跨栏,速度为12秒55,史冬鹏为13秒18,哪个速度快?2、附加题:一个数除以5余数是3,除以9余数也是3,求这个数。
第二模块:对称图形、对称轴一、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是的在□里画“√”。
二、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三、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吗?四、判断一下图形各有多少条对称轴。
第三模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1、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最大是99×10×2、个位有0的计算方法:40×90=4×9×100=36×30×23=23×30=23×3×10=69×3、比较大小:48×20 32×30 4、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技巧(1)任意两位数乘以11的运算技巧:29×11 35×11 98×11 16×11(2)特殊两位数相乘汇总:2×25= 4×25= 8×25= 16×2532×25= 64×25=2×75= 4×75= 8×75= 16×75=32×75= 64×75=4×125= 8×125=16×125= 32×125=15×15= 25×25= 16×16= 12×12= 11×11= 13×13= 14×14= 17×17= 18×18= 19×19= 90×90=10×10= 20×20= 30×30= 40×40= 50×50= 60×60= 70×70= 80×80=5、混合运算的技巧21×30÷6=21 ×(30÷6)=21×5=105(交换运算顺序)6、估算58×61 43×50 72×32 22×4824×30 81×117、聪明小屋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4米,还剩9米,这根绳子全长多少米?(第四模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宽长边长知识点:1、周长和面积的定义和特性:周长线长短面积面大小2、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对应的长度单位)正方形周长= 边长×4(对应的长度单位)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对应的面积单位)长方形长=长方形的面积÷宽/长方形宽=长方形的面积÷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对应的面积单位正方边长=正方形周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千米(km)=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2)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1毫米(31=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10分米=0.1分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10厘米=0.1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100米=0.01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1000米=0.001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100平方千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100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10000平方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100平方分米4、试题训练一粒纽扣的厚度约是2 ,面积约是2 ;小明身高16 ;一支铅笔的高度是18 ;一栋楼的高度是750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一本数学书德周长是0.6 ,青岛到上海距离1200 ;3米= 厘米,65分米= 米;7.5分米= 厘米= 毫米;2千米= 分米,12米= 分米;65分米= 米,20厘米= 分米;2500毫米= 米,180厘米= 米;5平方千米= 公顷,15公顷= 平方米;5000 c㎡=d㎡,190 d㎡=㎡;80 c㎡= d㎡,7500 d㎡=㎡;我国的面积是960万,38分米= 米;9分米= 米,6厘米= 分米;8米6分米= 米,2米8厘米= 米;300毫米= 厘米= 分米;嘉峪关小学的面积大约是4 ,上海面积6340 ;5、重量单位补充1吨(T)=1000千克(kg) 1千克=1/1000吨=0.001吨1千克(kg)=1000克(g)1克=1/1000千克=0.001千克6、求周长及面积类习题训练(1)一间会议室的长是110分米,宽是800厘米,给这件会议室盖上地毯,如果每平方米地毯30元,铺满这件会议室需要多少钱?(2)小红加客厅长8米,宽40分米。
期末复习一、面积(2+2=4课时)由于个人的因素,以及该单元本身也比较难的原因,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而且面积在整个三年级数学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优先考虑先复习面积。
主要针对几个难点和重点:1.面积的意义与长度的区别面积是表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特指面的大小和图形的大小;而长度一般指线段的长短。
难点:认识周长也是线段,也是表示线段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要求学生能根据图形涂出对应的哪部分是周长,哪部分是面积。
周长:黑线部分,四条线段的总长度;面积:黄色部分的大小2.对单位面积单位的定义以及相应的大小(1)1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2)1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3)1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结合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释,同时和长度区别。
例:正方形周长=边长×4=1厘米×4=4厘米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1厘米×1厘米=1平方厘米强调意义:周长是1厘米×4,既4倍边长,是长度而面积是1厘米×1厘米=1平方厘米是形容一个面的大小,是面积让学生回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相应的大小在计算的时候,单位不同,要先换算单位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3厘米×3厘米=9平方厘米=边长×边长3厘米×2厘米=6平方厘米长方形面积=长×宽同时,可以通过公式正方形面积求边长,或者长方形面积和宽或长,求长或宽。
(2)根据公式,通过对边长或者长,宽的变化,面积会如何变化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例:9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扩大两倍,面积扩大几倍?边长×2×边长×2=4×边长×边长=36平方米,扩大4倍(课时:P32,二)6平方米的长方形,长或宽扩大两倍,面积扩大几倍?长×2×宽=2×长×宽=12平方米,扩大2倍如果长和宽同时扩大2倍,那就是长×2×宽×2=24平方米,扩大4倍(课时:P30,二)边长增加减少多少,面积对应增加减少多少;长和宽增加减少多少,面积对应增加减少多少;可根据公式,如边长增加1米,(边长+1)(边长+1)=16平方米,比原来大7平方米,或者减小1米,(边长-1)(边长-1)=4平方米,比原来少5平方米(课时:P32,二)长增加1米,宽增加1米,(长+1)(宽+1)=12平方米,比原来多6平方米,(长-1)(宽-1)=2平方米,减小了4平方米。
三年级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大纲姓名:____________第一模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最小=余数+1余数最大=除数-11、知识点(1)最大两位数是,最小两位数是;(2)最大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3)最大两位数乘以最大两位数的积是;(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可能是,也可能是;(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可能是,也可能是;举例说明:(6)百十个个(只要比较被除数百位的数字比除数的数字大还是小即可,如果被除数百位数字大于除数,那么商就是肯定是三位数;如果小于除数,那么商肯定是二位数.)要使□64÷6商是三位数,□中最大填(),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大填(),最小填()。
(7)中间、末尾有0的除数:(笔算)212÷2= 550÷5= 408÷4=(8)速度比较:A、跳绳跳的快,300下/分钟B、200下/分钟,()跳的快。
B、刘翔110米跨栏,速度为12秒55,史冬鹏为13秒18,()的速度快。
(9)□÷5=36……*,要使□最大,则*=(),□=()。
2、附加题:一个数除以5余数是3,除以9余数也是3,求这个数。
第二模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1、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最大是99×10×2、个位有0的计算方法:40×90=4×9×100=36×30×23=23×30=23×3×10=69×3、比较大小:56 48×20 32×304.根据下面的应用题,写出各算式的意义.百货商店卖出3箱保温式电饭锅,每箱6个,每个保温式电饭锅卖16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①165×6表示________.②165×6×3表示________.③6×3表示________.④165×(6×3)表示________.5、估算58×61 43×50 72×32 22×48224÷6 281÷7 168÷4 183÷66、聪明小屋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4米,还剩9米,这根绳子全长多少米?(第三模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1、周长和面积的定义和特性:周长线长短面积面大小2、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对应的长度单位)正方形周长= 边长×4(对应的长度单位)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对应的面积单位)长方形长=长方形的面积÷宽长方形宽=长方形的面积÷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对应的面积单位)正方边长=正方形周长÷4 正方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千米(km )=公里,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2)换算关系:1千米 1000米1米毫米 (31米=10分米 1分米= 米=0.1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 分米=0.1分米1厘米=10毫米 1毫米= 厘米=0.1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 米=0.01米1米=1000毫米 1毫米= 米=0.001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 平方千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平方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试题训练一粒纽扣的厚度约是2 ,面积约是2 ;小明身高16 ;一支铅笔的高度是18 ;一栋楼的高度是750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 ;一本数学书德周长是0.6 ,青岛到上海距离1200 ;3米= 厘米,65分米= 米;7.5分米= 厘米= 毫米;101101101100110001100110000110000110012千米= 分米,12米= 分米;65分米= 米,20厘米= 分米;2500毫米= 米,180厘米= 米;5平方千米= 公顷,15公顷= 平方米;5000 c㎡= d㎡,190 d㎡= ㎡;80 c㎡= d㎡,7500 d㎡= ㎡;我国的面积是960万,38分米= 米;9分米= 米,6厘米= 分米;8米6分米= 米,2米8厘米= 米;300毫米= 厘米= 分米;嘉峪关小学的面积大约是4 ,上海面积6340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445、重量单位补充1吨(T)=1000千克(kg) 1千克=1/1000吨=0.001吨1千克(kg)=1000克(g) 1克=1/1000千克=0.001千克6、求周长及面积类习题训练(1)一间会议室的长是110分米,宽是800厘米,给这件会议室盖上地毯,如果每平方米地毯30元,铺满这件会议室需要多少钱?(2)小红加客厅长8米,宽40分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三年级下册复习大纲第一单元:小数1、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读法一律写成汉字形式。
写法一律写成阿拉伯数字的形式。
如:5.19读作:五点一九(必须为纯汉字). 三点零八写作:3.08(必须为阿拉伯数字)典型例题:2.07读作:14.35读作:十点六零写作:2、将元角分化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或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化为元角分的形式。
注意:整数部分代表元,小数第一位代表角,小数第二位代表分。
典型例题:练习册第1页第1题,第2页第2题。
3、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如相等,再比较小数部分第1位,如还相等,就比较小数部分第二位,直到比较出大小。
如多个数比较大小,中间要用“﹥”或“﹤”号连接,不写符号不得分。
典型例题:练习册第3页第1题。
第3题。
4、小数加减法竖式:首先注意小数点对齐。
注: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相加减时,要注意小数第一位与第一位对齐。
典型例题:5.2+1.59 10.7-3.57(划横线的是要强调对齐的数位)5、小数加减法口算:典型例题:0.4+8 3.5-2 (注意:整数与整数相加减)第二单元:平移和旋转1、能分辨轴对称图形。
能找到对称轴。
注:平形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典型例题:练习册第9页第2题。
2、会画轴对称图形。
方法:找图形上各点的对称点,最后用尺子连线。
典型例题:练习册第10页第3题。
3、会分辨镜子中的图形的另一半。
典型例题:练习册第12页第3题。
4、平移的方法:将图形中各点先按序号标出,再分别按要求平移各点,最后将平移后各点连接。
(注意画表示方向的箭头)典型例题:练习册第14页3、4。
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及两、三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关键是孩子遇到进位时要细心。
1、口算方法:先把0去掉,相乘后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补几个0。
2、竖式方法: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先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注意第二步的得数末尾与第一得数十位对齐。
三年级数学考试大纲教材使用: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参考我市所选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三年级)。
一、基本要求第一单元测量(一)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l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二)能够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三)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四)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能够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二)会进行加法和减法的验算.第三单元四边形(一)知道四边形的特点,能够从图形中找出四边形.能根据图形的特点把四边形分类.(二)能够从各种图形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三)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并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会用竖式计算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知道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二)知道余数比除数小.(三)能够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五单元时、分、秒(一)知道秒是比分更短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知道1分=60秒.(二)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三)能够从钟表面上辨认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和几秒.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会进行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二)能够估算一位数与接近整十的两位数的乘法.(三)能够用竖式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乘法计算.(四)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知道怎样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能够用阴影表示图形的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二)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三)会进行分子是1或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四)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第八单元 可能性(一)根据事物的特征能够判断一些现象出现是否确定,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
(二)根据事物的特征或实验能够判断出可能性的大小.二、例证性试题(括号内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3厘米=( 30 )毫米(2)180秒=( 3 )分(3)写出图形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4)在括号内填上“>”“<”或“=”.12米( > )12分米53( < )54 12×6( = )36×2(5)45除以6的商是( 7 ),余数是( 3 ).(6)在( )内填上适当的单位.①铅笔盒长23( 厘米 ).②一辆自行车长19( 分米 ),每小时行30( 千米 ).③小红从家到学校步行所用的时间为25( 分钟 ).(二)判断题(1)在除法计算中,如果有余数,那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 √ ) ( 83 )(2)平行四边形就是长方形. ( × )(三)选择题(1)在一个盒子中,有2个红球、4个黄球、8个黑球和10个白球,每次从盒子中摸出一个球,然后再放回盒内,每次摸出( C )的可能性大.A.红球B.黄球C.白球D.黑球(2)在乘法计算中,( D )与0相乘,结果都是0.A.OB.1C.多位数D.任何数(四)计算题(1)计算进行验算347+295 ( 642 )347 642+295 -295642 347(2)用竖式计算138×5 ( 690 ) (过程略)(3)用竖式计算59÷9 ( 6……5 ) (过程略) (4)61 +64 = ( 65 ) 1-52 = ( 53 ) (五) 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8+5+8+5=26(厘米) )(六)解决问题(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米,宽7米,在四周围上栏杆,需要围多少米?(15+7)×2=44(米)答:需要围44米.(2)一辆汽车可以乘坐38位乘客,如果外出游玩,每位乘客的乘车费用为7元,这辆车总的费用大约是多少元?38×7≈280(元)答:这辆车总的费用大约为280元。
四年级数学考试大纲教材使用: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参考我市所选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四年级)。
一、基本要求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知道多位数的数位名称和计数单位.(二)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三)正确读、写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四)知道什么是自然数和最小的自然数.理解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表.(五)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值。
(六)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四则运算和验算.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知道直线、射线,能够区分出直线、射线和线段,以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二)知道角的意义、表示的方法,会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和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三)会正确地区分周角、平角、直角、钝角和锐角,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四)能看图填写未知角的度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能够正确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二)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能够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四)知道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五)会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进行估算.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能够分辨出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关系.(二)理解垂足和互为垂直的意义.(三)会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四)知道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而且知道这个距离是该点与直线所有点的联线中最短的.(五)知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且能够说出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六)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四边形的关系.(七)知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和高所表示的意义,并能够找出他们的底和高.(八)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并指出所对应的底.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一)正确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二)会用竖式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能够根据除数的特征判断商的位数,进行调商和验算.(四)知道商不变的规律,并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有关的计算.第六单元统计(一)会根据资料进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二)能够根据资料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二、例证性试题(括号内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在数位顺序表中,万位左边第三位是( 千万 )位.百亿位在亿位( 左 )边第( 二 )位.(2)( 10 )个一亿是十亿.(3)三十八亿五千九百万写作( 3859000000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39 )亿.(4)最小的自然数是( 0 ).(5)平行四边形的( 对边 )的长度相等,( 对角 )的度数相等.(6)比直角度数小的是( 锐 )角.(二)判断题(1)在梯形中,平行的对边只有一组. ( √ )(2) 306× 12612306918 ( × )(三)选择题(1)在下列数中,只读一个0的数是( D ).A.30604082B.68000000000C.9080706050D.70000890(2)在各类角中,如果按照度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钝角在第( C )个.A.1B.2C.3D.4(四)计算题(1)328×15 ( 4920 ) (计算过程略)(2)418÷12 (34……10 ) (计算过程略)(3) 已知:∠1=120°,则∠ 2=( 60° ).(4)口算.18×2=( 36 ) 270×3=( 810 ) 80÷4=( 20 ) 560÷7=( 80 )(五)解决问题(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30千米,1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30×12=1560(千米)答:这列火车12小时行驶1560千米.(2)小红家近4个月的用水量如下表:根据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并计算出平均每月的用水量.(过程略)(12+10+10+8)÷4=10(吨)12五年级数学考试大纲教材使用: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参考我市所选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五年级)。
一、基本要求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能够正确口算小数乘法,用竖式正确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二)能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小数位数。
(三)通过观察两个因数,看其中一个是大于1还是小于1,判断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能应用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进行有关计算。
(五)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六)能用小数乘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一)能用竖式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循环小数的小数除法。
(二)能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商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保留商的近似值。
(三)会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四)会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
(五)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用规律写商。
(六)会用连除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一)能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数量关系。
(二)能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三)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
(四)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性质解简易方程,并用代入的方法检验方程的解。
(五)会列方程解答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一)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二)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三)能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一)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二、例证性试题(括号内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3=( 3a ) 4.5×x=( 4.5x ) b×3×a=( 3ab )x×x×2=( 2x2 ) 3×a+2×b=( 3a+2b ) (a+b)×2=( 2a+2b )2.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 77.812 )79.4×980=( 77812 )7.94×0.98=( 7.7812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