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水肿病人的护理措施引言水肿是指在人体组织或器官中异常积聚液体,导致组织肿胀的病理现象。
水肿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患者舒缓症状、减轻不适感,并有助于促进康复过程。
本文将介绍水肿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提供护理服务。
1. 观察水肿病人的症状1.1 观察肿胀部位:水肿可出现在不同部位,如脚踝、腿部、手部等。
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肿胀部位,并记录其程度和变化情况。
1.2 观察皮肤变化:水肿部位的皮肤可能有颜色变化、皮肤纹理改变等。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观察水肿区域的皮肤状态,并及时记录。
1.3 观察体重变化:水肿病人可能因液体潴留而导致体重增加。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并记录变化情况。
2. 提供合适的休息环境2.1 舒适的床铺:为水肿病人提供舒适的床铺,使用柔软的床垫和枕头,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2 控制室温: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助于促进水肿病人的休息和康复。
3. 饮食和液体控制3.1 限制钠的摄入:钠是导致水肿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护理人员应与营养师协商,制定低钠饮食计划,并确保患者在饮食中限制盐分的摄入。
3.2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液体潴留。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乳制品和豆类。
3.3 控制饮水量:对于水肿病人,需要限制摄入过多的液体,以减少液体潴留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协商,确定适合患者的饮水量,并监控患者的液体摄入情况。
4. 定期进行体位改变和活动4.1 体位改变:水肿病人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导致液体潴留加重。
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改变体位,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减少水肿。
4.2 适度活动:根据医生的建议,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伸展运动等。
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5.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关怀5.1 鼓励交流:护理人员应与水肿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水肿的护理措施
1.轻度水肿患者限制活动,严重水肿患者取适宜体位卧床休息。
2.监测体重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3.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根据病情摄入适当蛋白质。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或其他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观察皮肤完整性,发生压疮及时处理。
6.告知患者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
7.指导患者合理限盐限水。
8.晨起餐前、排尿后测量体重。
9.保持病床柔软、干燥、无皱褶。
10.操作时,避免拖、拉、拽,保护皮肤。
11.严重水肿患者穿刺后延长按压时间。
水肿护理常规
1.休息与活动轻度水肿者限制活动,严重水肿时卧床休息,下肢明显水肿者抬高患肢并进行踝泵运动,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阴囊水肿者用阴囊吊带托起。
水肿减轻可起床活动,但避免劳累。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充足热量、丰富维生素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水肿消长情况及有无胸腔、腹腔、心包积液。
记录尿量、体重、腰围、腹围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情况。
观察有无急性左心衰竭和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肾功能、血浆蛋白及血清电解质等。
4.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期间监测尿量、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观察有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
大剂量使用利尿剂时观察有无恶心、直立性眩晕、口干、心悸等血容量不足症状。
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注意按时、按量使用,观察疗效及有无感染等并发症。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观察有无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定时翻身,防止皮肤受损。
1。
水肿护理措施
水肿是身体组织中的液体潴留引起的症状,它可以是身体某个部
位的肿胀、皮肤发红、疼痛等。
虽然水肿不是疾病,但它可能是其他
疾病的症状。
因此,如果您已经注意到出现了水肿,应该及时采取措施。
以下是一些水肿的护理措施:
1. 给患部冷敷
使用冰袋、冷毛巾或使用冰块袋来给患部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冰块袋应该用毛巾包裹,以防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引起伤害。
此外,每次冷敷时间应不超过15分钟,以防止冻伤。
2. 提高患部
在放置患部时,应尽可能保持它高于心脏水平,这可以减少血液
在患部的转移并促进液体的排泄。
应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应尽可
能让患部保持温度,以防止它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3. 注意饮食
水肿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高盐、含钠过高的食物,或者食用过多
含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相反,应多吃蔬菜水果,其中富含维生素
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排液和降低体重。
4. 运动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健身操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管通畅,减轻肿胀。
总之,针对水肿症状,应该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当然,如果症状持续或有恶化的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
水肿护理问题及措施一、问题描述水肿是指体内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肿胀的现象。
水肿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组织的渗出液增加,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肿胀和浮肿。
二、目标通过护理措施,减轻水肿症状,促进液体排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护理措施1. 定期观察患者病情目的:及时发现水肿症状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实施步骤: - 每日定期观察患者水肿程度和变化。
- 观察患者尿量和颜色是否正常。
- 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预期效果:及时发现水肿症状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2. 控制饮食摄入目的:减少体内液体积聚,减轻水肿症状。
实施步骤: - 控制钠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盐食物。
-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促进尿液排出。
- 避免饮用过多的水和含咖啡因的饮料。
预期效果:减少体内液体积聚,减轻水肿症状。
3. 促进液体排出目的:增加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实施步骤: - 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良好的水分代谢。
-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尿液排除。
- 可以使用利尿药物辅助排尿。
预期效果:增加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4. 提升下肢目的: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减轻水肿症状。
实施步骤: - 帮助患者抬高下肢,使用枕头或垫子垫高脚部。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适当休息和活动。
预期效果: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减轻水肿症状。
5. 使用压力敷料目的:减轻水肿症状,促进淋巴液排出。
实施步骤: - 使用弹性绷带或压力袜包扎患者受水肿影响的部位。
- 确保包扎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预期效果:减轻水肿症状,促进淋巴液排出。
6. 温水浸泡目的:促进血液循环和尿液排除,减轻水肿症状。
实施步骤: - 使用温水浸泡患者受水肿影响的部位,每次约15-20分钟。
- 浸泡后进行按摩,促进淋巴液排出。
预期效果:促进血液循环和尿液排除,减轻水肿症状。
7. 心理支持目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医院患者水肿症状护理常规一、水肿的形成机制人体组织细胞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在体腔内有液体积聚时则称为积水。
水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
水肿液的成分除蛋白含量不同外,其晶体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
一般因炎症引起的水肿,水肿液中蛋白含量较高,比重也高,可达L018以上,这种水肿液称为渗出液。
非炎症性水肿,水肿液中蛋白含量较低,比重常在1.015以下,称为漏出液。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保持相对恒定的。
这种恒定的维持,有赖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
水肿就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发生障碍所造成的。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在生理情况下,组织间隙的液体与血液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这种动态平衡由两个方面的力量所决定:一种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即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另一种是促使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力量,即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这两种力量的对比决定着液体滤出或回流的方向和速度。
当前者的力量增大时,组织间液生成增多;当后者的力量减小时,组织液回流减少,此两种情况均会引起组织间隙液体增多而造成水肿。
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1.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从组织间隙进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了组织间隙中的液体积聚过多,当其超过代偿限度(淋巴回流)时,就可能出现水肿。
造成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全身或局部淤血。
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化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其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
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其水肿液含蛋白量一般很低,约为0.1〜0.3克虬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尤其是白蛋白的含量,因为白蛋白含量多,分子小,吸水性强,对渗透压的影响最大。
水肿护理问题及措施标题:水肿护理问题及措施简介: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主要特征是体液在组织间隙的异常潴留,导致身体局部或全身性的肿胀。
水肿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心脏疾病、肾脏问题、营养不良、淋巴系统问题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肿的护理问题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水肿的护理问题:1. 疼痛和不适感:水肿造成的肿胀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2. 皮肤问题:水肿区域的皮肤容易干燥、瘙痒,甚至可能出现红斑、溃疡等皮肤问题。
3. 功能受限:若水肿发生在关节附近,可能会限制患者的运动能力,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4. 心理压力:水肿可能引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困惑和沮丧。
二、水肿的护理措施:1. 药物治疗:根据水肿的原因,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如利尿剂、抗炎药等。
2. 应用冷敷:局部水肿可以通过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3. 提升患肢:对于四肢水肿的患者,可以使用垫高枕头、穿戴弹力绷带等方式来提升患肢,促进体液排出。
4. 运动和按摩:适当的运动和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和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5. 控制饮食:减少盐分的摄入,限制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水肿。
6. 心理支持:向患者提供情绪支持,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三、对水肿的观点和理解:水肿是身体内部的一个信号,提示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肿,探索深层次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和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水肿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护理干预,以有效控制和治疗水肿,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品质。
总结: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综合评估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水肿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药物治疗、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支持都是水肿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水肿因肺脾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
以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涉及膀胱、三焦。
肾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17.1 护理评估17.1.1 水肿的部位、程度、消长规律。
17.1.2 生活自理能力。
17.1.3 心理社会状况。
17.1.4 辨证:风水相搏证、水湿浸渍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阳虚水泛证。
17.2 护理要点17.2.1 一般护理17.2.1.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7.2.1.2 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憋气者,可取半卧位,下肢水肿重者,适当抬高患肢。
17.2.1.3 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压疮的发生。
17.2.1.4 饮水量视尿量而定,一般以总入量多于前1日总出量500ml为宜,高热、呕吐、泄泻者则适当增加入量。
17.2.1.5 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
17.2.1.6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血压。
17.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7.2.2.1 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消长规律,尿量及颜色,体温、血压、舌脉等变化。
17.2.2.2 小时尿量少于500ml或尿闭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7.2.2.3 表情淡漠、疲乏无力、腹胀、呼吸深长、胸满气急、恶心呕吐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7.2.2.4 出现吐白色泡沫、面白唇紫、冷汗肢厥、烦躁心悸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7.2.3 给药护理17.2.3.1 阳水兼风者,中药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姜糖水后安卧,以助汗出。
17.2.3.2 阴水证者,中药宜温服;若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量频服。
17.2.3.3 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应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
17.2.4 饮食护理17.2.4.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2、护理评估内容3、一般护理措施4、饮食护理要点5、皮肤护理方法6、病情观察重点7、心理护理策略11 护理目标明确水肿患者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水肿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111 短期目标在短期内,通过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水肿程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如肿胀、疼痛等。
112 长期目标长期来看,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控制导致水肿的病因,预防水肿的再次发生,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12 护理评估内容全面、准确的护理评估是制定有效护理措施的基础。
12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水肿发生的时间、发展速度、诱因、既往病史等。
122 症状评估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性质(凹陷性或非凹陷性),有无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尿量改变等。
123 身体检查测量体重、腹围、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检查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124 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分析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果。
13 一般护理措施131 休息与体位根据水肿的程度和部位,指导患者合理休息。
轻度水肿患者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劳累;重度水肿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132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使用温水擦拭,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133 预防感染注意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期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皮肤破损和感染的发生。
134 注意保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环境温度,适当为患者保暖,避免受寒导致血管收缩,加重水肿。
14 饮食护理要点141 限制钠盐摄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水肿程度,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一般每日不超过 3 克。
142 控制水分摄入对于严重水肿且尿量减少的患者,应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
143 保证营养均衡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144 避免刺激性食物嘱咐患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概述水肿是一种普遍的症状,常见于很多疾病,特别是心脏、肾脏和肝脏疾病患者。
水肿可导致不适和疼痛,同时增加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水肿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减轻水肿、保持适当的体位、限制液体摄入以及帮助患者管理不适症状。
护理措施1. 减轻水肿减轻水肿是水肿患者护理的首要目标。
以下措施可帮助减轻水肿:•监测体重变化: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重,水肿患者每天可能会有明显的体重波动。
体重的增加可能表明水肿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限制盐摄入:过多的盐摄入可导致体内水分潴留。
建议患者限制盐摄入,避免摄入高盐食物,如加工食品和咸菜。
•推荐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帮助减轻水肿。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
•使用压缩袜:有研究表明,穿戴压缩袜可改善水肿症状。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使用适当的压缩袜。
2. 保持适当的体位保持适当的体位有助于减轻水肿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以下措施可帮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抬高患肢:对于四肢水肿的患者,可建议他们抬高患肢,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
建议患者在躺下或坐下时,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或以上。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能会加重水肿,因此,建议患者定期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3. 限制液体摄入限制液体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和减少体内液体潴留。
以下措施可帮助患者限制液体摄入:•推荐戒除或限制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咖啡因和酒精可增加尿量并导致脱水,这可能加重水肿。
•推荐饮用适量的水:水肿患者不应过量饮水,但也不应完全戒水。
建议患者饮用适量的水,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4. 管理不适症状水肿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不适症状,如肿胀、疼痛和紧绷感。
以下措施可帮助患者管理这些不适症状:•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室温适宜,散发出令人放松的气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水肿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水肿发生的部位、时间、程度、性质,与饮水量、尿量、体位、活动的关系等。
2.观察有无水肿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如高血压、蛋白尿、心脏增大、肝脏肿大、尿量减少、头晕、呼吸困难、腹胀等。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尿量、体重、腹围等。
4.观察患者是否因水肿引起躯体不适和形象改变而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护理措施】1.轻度水肿患者应适当限制活动,重度水肿者应卧床休息。
2.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量:给予低盐饮食,限制钠的盐的摄入,每天以2~3克为宜。
肾性水肿者,每日尿量达1000ml以上,一般不需严格限制水,但不可过多饮水,每日尿量少于500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液体入量不超过前一日24小时尿量加上500ml。
心源性水肿一般每日入水量限制在1500ml以内。
3.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每日在同一时间、着同一服装、用同一体重计测量体重,时间安排在患者晨起排尿后、早餐前为宜。
有腹水者应测量腹围。
4.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被褥松软,患者宜穿宽松、柔软、吸汗性强的衣服。
6.做好全身皮肤清洁,清洗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7.长期卧床者,注意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
8.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男性患者可用托带支托阴囊部。
【健康指导】1.教会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每日食物含盐量和饮水量。
2.教会患者通过每日出入液体量、体重等评估水肿的变化。
3.指导患者保护皮肤完整性,避免皮肤受损。
4.指导患者有关药物的用法、用量、作用和不良反应,告诉患者不可擅自改变剂量。
水肿护理常规范文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特征是局部组织或全身出现液体潴留,导致肿胀和压痛感。
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脏病、肾脏疾病、肝病、淋巴系统问题、下肢静脉曲张等。
无论水肿的原因如何,护理是水肿患者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水肿护理的常规方法。
1.了解水肿原因: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水肿的根本原因。
这可以通过医生的诊断和检查报告获得。
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比如,对于心源性水肿,控制体重、限制盐摄入、服用利尿剂等方法可能是必要的。
了解患者的水肿原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2.提供合适的护理环境:提供合适的护理环境是护理患者的基本要求。
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可以帮助患者舒适和放松。
此外,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提高睡眠质量。
3.适当的活动:活动对于预防水肿和改善循环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例如散步或进行简单的体操。
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减轻水肿症状。
4.定期测量体重和尺寸:监测患者的体重和尺寸变化对于评估护理效果至关重要。
定期测量体重可以帮助判断患者体液平衡的情况,而尺寸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水肿程度的改变。
通过定期的测量,护理人员可以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5.控制食盐摄入:对于多数水肿患者来说,限制食盐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盐分会促进体内液体潴留,加重水肿症状。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减少食盐的摄入,推荐低盐饮食,包括避免加盐、减少食用含高盐食品等。
6.使用压缩辅助装置:对于下肢水肿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压缩辅助装置来减轻症状。
压缩袜、弹力绷带等辅助装置可以帮助提高静脉血液回流,减少液体潴留。
7.提供心理支持:水肿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影响,因此提供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此外,家属的陪伴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心。
除了以上常规的水肿护理方法,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和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肿问题。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水肿是由于肺、脾、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
病位在肾、肺、脾,与膀胱、三焦有关。
肾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临床表现以面部、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针对阳水证,病室宜干燥、清洁。
热重者应偏凉爽,湿重或兼表证者宜较温热。
宜给滑利渗湿的食品,以助清热利湿。
对于阴水证,患者需要保暖,病室宜向阳,多加衣被。
对于浮肿尿少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
对于呕吐、发热者,宜食清热利水之品。
对于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遵医嘱吸氧。
对于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姜糖水或遵医嘱用止吐药。
重症患者应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预防压疮的发生。
重症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下肢水肿重者,适当抬高患肢;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
在饮食护理方面,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肥腻之品。
水肿初期遵医嘱给予无盐饮食,肿势消退后可改低盐饮食。
阳水证者,可给予清热利水之品。
阴水证者,饮食宜富有营养。
脾虚湿困者,可给予健脾利湿之品。
腹胀者应少食产气食物。
在给药护理方面,阳水兼风者,中药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___水后安卧,以助汗出。
阴水证者,中药宜温服;若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量频服。
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应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
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在并发症护理方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血压、水肿、食欲、二便、皮肤瘙痒等情况。
若发现患者尿量减少、乏力、口中氨味、尿素氮偏高等肾衰先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新鲜,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准确留取血、尿标本送检,及时发现肾功能变化。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在健康指导方面,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
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
水肿患者护理措施引言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身体组织由于体液潴留而引起的异常肿胀。
水肿可以有多种原因,包括心脏疾病、肾脏问题、肝脏疾病、甲状腺问题等。
对于水肿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具体原因,以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
水肿的定义和分类水肿是指身体组织由于局部或全身液体潴留导致的异常肿胀。
根据水肿的发生部位和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性水肿。
局部水肿是指水肿仅限于某一特定部位,常见于受伤区域或局部炎症引起的肿胀。
局部水肿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局部冷敷、提高患肢放置高度、按摩和适当的运动等。
全身性水肿是指水肿发生在全身多个部位,常见于心脏疾病、肾脏问题等疾病引起的水潴留。
下面将重点介绍全身性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
全身性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1. 监测患者体征水肿患者的体征监测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以便及时发现体液潴留的情况。
2. 限制液体摄入对于水肿患者,需要限制其液体摄入量,以减少体液潴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护士应制定合理的液体摄入计划,并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情况。
在制定液体摄入计划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
3. 促进尿液排出尿液是排出体内多余液体的重要途径,促进尿液排出对于水肿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患者的尿液排出:•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液产量。
•按时给予利尿药物,以促进尿液排出。
•定期监测患者的尿量,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需要注意的是,饮水过多或利尿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4. 提高患肢放置高度对于水肿患者,提高患肢放置高度可以有助于减轻水肿。
护士可以要求患者将患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
这样可以帮助静脉回流,减少液体潴留。
5. 应用压缩装置压缩装置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水肿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受水肿影响的部位进行适当的压缩,可以帮助减轻水肿和促进液体排出。
水肿的护理指南样本
(―)评估和观察要点。
1 .评估水肿的部位、时间、范围、程度、开展速度, 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患者的心理状态,伴随病症,治疗情况,既往史及个人史。
2.观察生命体征、体重、颈静脉充盈程度,有无胸水
征、腹水征,患者的营养状况、皮肤血供、张力变化及是否有移动性浊音等。
3 .了解相关检查结果。
(-)操作要点。
1.轻度水肿患者限制活动,严重水肿患者取适宜体位
卧床休息。
2.监测体重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3.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根据病情摄入适当蛋白质。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或其他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观察皮肤完整性,发生压疮及时处理。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
2.指导患者合理限盐限水。
(四)考前须知。
1.晨起餐前、排尿后测量体重。
2.保持病床柔软、枯燥、无皱褶。
3.操作时,防止拖、拉、拽,保护皮肤。
4.严重水肿患者穿刺后延长按压时间。
水肿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一)有无水肿、水肿特点及其严重程度
判断水肿程度:
1)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
织轻度凹陷,平得较快。
2)中度,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见明显或较深凹陷,平复缓
慢。
3)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
外,胸腔、腹腔、鞘膜腔可有积液,外阴部也可见严重水肿。
(二)水肿对身心的影响
检查有无皮肤破溃或继发感染;有无与容量负荷增高有关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尤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三)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水肿发生后就医情况,重点为有否使用利尿剂,以及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无饮食、饮水限制及其实施情况。
二、护理措施:
(一)休息
轻度水肿者必须限制活动,严禁剧烈活动。
严重水肿者发及心、肝、肾功能不全伴水肿者,宜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肾血流量,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二)卧位
眼睑、面部水肿患者枕头应稍高;双下肢水肿者,应尽量平卧,休息时应抬高双下肢30~45。
,利于血液循环,以减轻水肿。
胸水、腹水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以改善肺扩张受限及横膈抬高所致的呼吸困难。
适当床上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阴囊水肿者用阴囊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
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卧床至水肿消退,慢性肾炎可视水肿的轻重及血压、尿常规的正常与否来决定患者的活动量,待病情缓解和恢复期,可室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以促进血脉流通,有利于早日康复。
(三)钠、水的摄入量
原则上予少盐饮食,每日2-3 g为宜,不在另加含盐食物。
每日入水量依水肿原因、程度及尿量而定。
心源性水肿:每天食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入水量每日1500ml以内。
肝性水肿:入水量限制在每日1000ml以内,低血钠者每日500 ml。
肾性水肿:每日尿量达1000ml者一般不限,但不宜过多饮水,如每日尿量小于500ml应限制液体入量,重者量入为出(前一天尿量+500ml)。
(四)皮肤护理
1)保护皮肤免受损伤衣着柔软、宽松,床单位整洁干燥无皱褶,翻身时
避免拖、拉、拽以免水肿部位皮肤受摩擦和破损。
并发阴囊水肿,应绝
对卧床休息,用棉垫或棉质毛巾托起阴囊,折叠大小应以阴囊水肿大小
为准,高度以舒适无下坠感为宜。
2)预防皮肤感染:使用利尿剂尿频者注意会阴部清洁
3)静脉穿刺及输液治疗护理静脉穿刺前用手指压迫肿胀组织以暴露血
管,推开皮下水分,易于进针。
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皮肤。
水肿患
者皮肤菲薄易破损,输液结束揭除胶布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胶布浸湿
后缓慢揭去。
拔针时按压针眼时间应延长,至液体不外渗为止。
(五)用药护理
1)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利尿剂不宜在晚间服用,以免影响睡眠。
2)观察药物疗效:监测24小时出入量,观察水肿有无消退。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根据需要测定血清电解质浓度
低钾血症表现为软弱无力,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心
率早期增快并有心律失常,心电图示:T波低平、倒置,可出现U波。
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痉挛、口干、眩晕、胃肠功能紊乱等。
低谢性碱中毒主要表现为易激动、神经肌肉过度兴奋,严重者可有强直
性痉挛。
(六)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出现水肿的原因,水肿与钠、水潴留的关系;
2)合理安排每天食物的含盐量和饮水量;
3)指导患者避免进食腌制食品、罐头食品、啤酒、汽水、味精、面包、豆
腐干等含钠丰富的食物,并指导其使用无钠盐、醋和柠檬等增进食欲
4)正确测量每日出入液量、晨起餐前排尿后测量体重。
如出现严重全身性
水、体重增加过快过多或在夜间及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早
期心力衰竭,应及时就医;
5)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关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告诉
患者不可擅自加量、减量和停药。
参考资料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008年4月戴宝珍主编实用症状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4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
修改时间 20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