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轴向拉压变形
- 格式:doc
- 大小:25.55 MB
- 文档页数:22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F(图2−1)则为轴向拉伸,此时杆被2−1虚线);若作用力F 压缩杆件(图(图2−2工程中许多构件,(图2−3)、各类(图2−4)等,这类结构的构2−1和图2−2。
§ 2−2 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一、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力图2−5a 所示的杆件求解横截面m−m 的内力。
按截面法求解步骤有:可在此截面处假想将杆截断,保留左部分或右部分为脱离体,移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用内力来代替,其合力F N ,如图2−5b 或图2−5c 所示。
对于留下部分Ⅰ来说,截面m −m 上的内力F N 就成为外力。
由于原直杆处于平衡状态,故截开后各部分仍应维持平衡。
根据保留部分的平衡条件得 mF N F N(a )(b ) (c )图2−5Ⅱ图2−1图2−2图2-4F F F F Fx==-=∑N N ,0,0 (2−1)式中,F N 为杆件任一截面m −m 上的内力,其作用线也与杆的轴线重合,即垂直于横截面并通过其形心,故称这种内力为轴力,用符号F N 表示。
若取部分Ⅱ为脱离体,则由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可知,部分Ⅱ截开面上的轴力与前述部分上的轴力数值相等而方向相反(图2−5b,c)。
同样也可以从脱离体的平衡条件来确定。
二、轴力图当杆受多个轴向外力作用时,如图2−7a ,求轴力时须分段进行,因为AB 段的轴力与BC 段的轴力不相同。
要求AB 段杆内某截面m −m 的轴力,则假想用一平面沿m −m 处将杆截开,设取左段为脱离体(图2−7b),以F N Ⅰ代表该截面上的轴力。
于是,根据平衡条件∑F x =0,有 F F -=ⅠN负号表示的方向与所设的方向相反,即为压力。
要求B C 段杆内某截面n-n 的轴力,则在n −n 处将杆截开,仍取左段为脱离体(图2−7c ),以F N Ⅱ代表该截面上的轴力。
于是,根据平衡条件∑F x =0,有 02N Ⅱ=+-F F F由此得F F =N Ⅱ在多个力作用时,由于各段杆轴力的大小及正负号各异,所以为了形象地表明各截面轴力的变化情况,通常将其绘成“轴力图”(图2−7d)。
第二章轴向拉(压变形[习题2-1]试求图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a)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b)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c)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d)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中间段的轴力方程为:轴力图如图所示。
[习题2-2]试求图示等直杆横截面1-1、2-2和平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3)计算各截面上的应力[习题2-3] 试求图示阶梯状直杆横截面1-1、2-2和平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并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3)计算各截面上的应力[习题2-4] 图示一混合屋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屋架的上弦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下面的拉杆和中间竖向撑杆用角钢构成,其截面均为两个的等边角钢。
已知屋面承受集度为的竖直均布荷载。
试求拉杆AE和EC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求支座反力由结构的对称性可知:(2)求AE和EG杆的轴力①用假想的垂直截面把C铰和EG杆同时切断,取左部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知:②以C节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由平平衡条件可得:(3)求拉杆AE和EG横截面上的应力查型钢表得单个等边角钢的面积为:[习题2-5] 石砌桥墩的墩身高,其横截面面尺寸如图所示。
荷载,材料的密度,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墩身底面的轴力为:墩身底面积:因为墩为轴向压缩构件,所以其底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习题2-6]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杆的横截面面积。
如以表示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试求当时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并用图表示其方向。
解: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公式为:式中,,把的数值代入以上二式得: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题目编号10000 100 0 100 100.0 0.0 习题2-6100 30 100 75.0 43.310000100 45 100 50.0 50.010000100 60 100 25.0 43.310000100 90 100 0.0 0.010000[习题2-7]一根等直杆受力如图所示。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2-1 引言此类受轴向外力作用的等截面直杆称为拉杆或压杆。
受力特点:直杆受到一对大小相等,作用线与其轴线重合的外力F 作用。
变形特点:杆件发生纵向伸长或缩短。
F F F F 一、轴向拉压杆的受力特点、变形特点二、轴力及轴力图Ⅰ、内力内力——由于物体受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其内部各质点间相互作用的力的改变量。
F F F F根据可变形固体的连续性假设可知,物体内部相邻部分之间的作用力是一个连续分布的内力系,我们所说的内力是该内力系的合成(力或力偶)求内力的一般方法——截面法(1)截开;(2)代替;(3)平衡。
步骤: FFmm (c) F N (a) FF m m (b) m m F N x 二、轴力及轴力图Ⅰ、内力---轴力可看出:杆件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作用线均与杆件的轴线重合,因而称之为轴力,用记号F N 表示。
F F +=N FF mm (c)F N (a) FF m m (b) m m F N x引起伸长变形的轴力为正——拉力(背离截面);引起压缩变形的轴力为负——压力(指向截面)。
轴力的符号规定:F F +=N FF mm (c)F N (a) FF m m (b) m m F N xFF -=N F N mm(c) F N (a) FF m m (b) mm F x F若用平行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横截面的位置,用垂直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横截面上轴力的数值,所绘出的图线可以表明轴力与截面位置的关系,称为轴力图。
FF F N 图F F FF N 图F注意:用截面法法求内力的过程中,在截面取分离体前,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荷载)不能任意移动或用静力等效的相当力系替代。
F F(a)F F(b)F N =Fmmnn (a)FCB Am mFA(b)F N =Fnn B FA(c)n n mmF N =0(e)mmAF N =Fn n B(f)AFCB(d)F A例试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求支座反力: 求AB 段内的轴力: 040552520010kN
x
F
R R =--+-+==∑
段内的轴力:
杆的轴力图:
发生在BC段内任一横截面上。
总应力(全应力)
总应力分解为
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正应力”位于截面内的应力称为“切应力”
在某一截面上一点处的应力是矢量。
ab和cd仍为直线,且仍然垂直于轴线;
cd分别平行移至a'b'和c'd',且伸长量相等。
为杆的横截面面积,
以pα表示斜截面k - k上的应力,于是有: 将应力pα分解为两个分量:
沿截面法线方向的正应力σα
沿截面切线方向的剪应力τα
、符号的规定
)正应力
)切应力对研究对象任一点取矩
)纵向变形
称为泊松比。
弹性模量,EA
解:求支座反力R = -50kN
Ⅰ-Ⅰ、Ⅱ-Ⅱ、Ⅲ-Ⅲ截面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2) 杆的最大正应力 max
AB段:
BC段:
根据功能原理U = W , 可得以下
当轴力或截面发生变化时:
当轴力或截面连续变化时:
比能:单位体积的应变能.,记作u
3 应力应变图
表示应力和应变关系的曲线,称为应力-应变图
(a) 弹性阶段
试样的变形完全弹性的。
此阶段内的直线段材料满足胡克定律
点是弹性阶段的最高点。
屈服阶段
点后,试样的荷载基本不变而变形却急剧增加,强化阶段
局部变形阶段
、伸长率和端面收缩率
的材料,称作塑性材料;
四、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压缩时的σ-ε
压缩的实验结果表明:
低碳钢压缩时的弹性模量E屈服极限 s都与拉伸时大致相同。
屈服阶段后,试件越压越扁,横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试件不可能被压断,因此得不到压缩时的强度极限。
、铸铁压缩时的σ-ε曲线
铸铁压缩时破坏端面与横截面大致成450~ 550
要因剪切而破坏。
铸铁的抗压强度极限是抗拉强度极限的
7 强度条件·安全因数·许用应力
由型钢表查得:
各杆的许可荷载
结论:许可荷载 [F]=184.6kN 解:(1) 求CD杆受力
塑性材料 (ductile materials)
应力集中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