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任务一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34
《废旧纸箱设计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掌握废旧纸箱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小组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家中搜集废旧纸箱,进行设计和制作。
任务要求:每个小组需设计并制作一款纸箱模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2. 作业要求:a. 小组内成员需分工明确,确保任务按时完成;b. 设计的纸箱模型需具备实用性和创新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c. 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环保和安全,避免浪费材料;d.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设计说明和制作过程的照片或视频。
三、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a. 纸箱模型的设计是否合理,实用性如何;b. 制作过程是否遵循安全和环保原则;c. 作品展示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清晰传达设计理念。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
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各小组间可进行观摩和学习,相互评价和借鉴。
四、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需在课后对本次作业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下次作业中更好地完成。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共同提高。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及评价标准,对本次作业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
3. 家校沟通:家长可通过微信群等渠道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并与教师共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
五、实施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布置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准备废旧纸箱等材料,并告知学生评价标准及注意事项。
2. 课堂实施: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纸箱设计制作,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和环保。
3. 作品提交:学生按时提交作品,并附上设计说明和制作过程的照片或视频。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后反思:学生需对本次作业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下次作业中更好地完成。
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
《废旧纸箱设计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废旧纸箱的设计和应用,了解纸箱材料的特性,掌握基本的纸箱手工制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纸箱材料的设计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养成环保勤俭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纸箱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纸箱作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个性的纸箱作品。
三、教学准备:1.准备废旧纸箱、剪刀、胶水、彩纸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3.设计一份简单的纸箱手工制作教程视频。
4.准备一些典型的废旧纸箱设计作品供学生参考。
5.安排一次实践操作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制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用废旧纸箱设计制作的小玩具、小摆件等,请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特点,讨论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制作难度如何。
3.引入课题:废旧纸箱设计制作。
(二)新课教学任务一:设计纸箱变形金刚1.介绍纸箱变形金刚的制作过程,包括变形过程、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等。
2.引导学生讨论变形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3.学生分组进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任务二:制作纸箱小车1.介绍纸箱小车的制作过程,包括车轮安装、车体制作等。
4.引导学生讨论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5.学生分组制作小车,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任务三:展示与评判1.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其他学生进行评判,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进行总结,对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室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废旧纸箱设计制作方法。
2.强调环保和废物利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四)安置作业1.回家后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
《家庭垃圾我会分》教学目标:1.知道垃圾的分类方法,了解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的特点。
2.能够正确区分家庭中常见的垃圾,并将其分类投放。
3.动动手,分一分,初步养成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4.能够在“将家庭垃圾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养成不怕麻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
重点:能够初步掌握家庭垃圾的基础知识、基本步骤与操作方法,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难点:初步养成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老师刚才走进教室,发现一位同学座位底下有垃圾,快看看自己的座位下干不干净,赶紧捡一捡。
班级里存在垃圾,会有什么后果?2.学生自由回答。
3.是啊,单单一个班级的垃圾影响就那么大。
目前,我国每年大概产生10亿吨垃圾,尤其是家庭垃圾占了一大半,足见危害多么可怕。
那么我们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呢?(进行垃圾分类)4.好办法,是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家庭垃圾我会分”。
(板贴)二、熟识垃圾桶1.出示儿歌:要学会垃圾分类,首先得知道不同垃圾桶的作用,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2.想一想,每一种垃圾桶分别投放什么垃圾呢?3.先小组讨论,然后举手回答。
三、家庭垃圾巧分类1.知道了不同垃圾桶的作用,现在我们要把这些垃圾桶放到家里去了。
家里不同的生活空间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垃圾。
我们先来看一看厨房,会有哪些垃圾呢?2.学生回答,老师随机打字完善表格。
3.那么其他房间又有怎么样的垃圾呢?请小组拿出任务单,一起写一写。
4.完成后请同学回答。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打字)5.那么多的垃圾肯定要对应不同的垃圾桶,这样才算真正的垃圾分类。
6.出示ppt,了解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和标准。
7.老师把以上垃圾分类知识点归纳成了一个跟“小猪”有关的口诀:小猪吃的是厨余垃圾;小猪吃了会生病是有害垃圾;小猪不吃的是其他垃圾;可以卖了换猪的是可回收垃圾。
8.这下可以帮助同学们记住垃圾分类的方法了吧。
《乡村文体中心的探究》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次学习主题为“乡村文体中心的探究”,是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一部分。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将了解乡村文体中心的意义、功能和作用,通过实践操作初步掌握文体中心内设施的使用与维护。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乡村文体中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认识乡村文体中心内的各种设施及功能。
3. 学会使用和维护文体中心的常见设施,如图书馆、健身房、文化活动室等。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激发学生对乡村文化活动的兴趣,培养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评价任务1. 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能够清晰表述乡村文体中心的意义和功能。
2. 操作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文体中心的设施。
3. 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及参与度。
5.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乡村文体中心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文体中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乡村文体中心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重点讲解文体中心内设施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乡村文体中心,让学生直观了解设施的布局和使用情况。
4. 操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和维护文体中心的设施。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和体会,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乡村文体中心的重要性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乡村文体中心基本概念和设施功能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乡村文体中心的功能和作用,或让学生绘制一份乡村文体中心的设施布局图等。
3.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废旧纸箱设计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废旧纸箱的环保意义及价值,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设计思路与技巧。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够:1. 认识废旧纸箱的再利用价值,树立环保意识。
2. 掌握基本的纸箱结构设计理念与手法。
3. 学会用基本材料对纸箱进行简单的创新设计与装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废旧纸箱的基本改造技巧和设计理念,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改造和外观装饰。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设计中实现废旧纸箱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教学工具和材料:1. 废旧纸箱若干,供学生实际操作使用。
2. 设计图纸、剪刀、胶水等基本手工工具。
3. 成功的设计案例展示,以启发学生思维。
4. 教室需有充足的空间供学生实际操作。
同时,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包括纸箱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案例、操作步骤等,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引导启发阶段(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首先通过展示一些由废旧纸箱制作而成的精美作品,如纸箱小车、纸箱机器人、纸箱储物箱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简述纸箱废旧后仍具有可塑性和再利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和探索欲望。
(二)明确教学目标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废旧纸箱的特性和再利用价值,学习基本的纸箱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
同时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即通过劳动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探究学习阶段(一)分组与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引导学生们讨论废旧纸箱的设计主题,并鼓励他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进行思考,如储物、装饰、玩具等。
(二)设计构思与草图绘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开始构思自己的设计,并尝试用草图的方式将想法表达出来。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完善设计。
(三)材料准备与工具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废旧纸箱、剪刀、胶水、彩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