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任务一
- 格式:pptx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14
项目一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衣叠衣我能行任务一衣物自己穿学生看课件,仔细听,一边拍手,一边跟唱歌谣。
歌谣。
认识衣物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和图片,要求学生看图片,说一说自己认识的衣物。
学生看图片,说一说自己认识的衣物。
认识衣物,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探索衣服教师播放课件,呈现问题和图片,要求学生看课件,了解衣服的演变过程。
学生看课件,了解衣服的演变过程。
能够简单了解衣服的演变过程,感受科技的进步。
思考问题教师播放课件,呈现问题和图片,要求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1)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穿衣”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
(2)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
学习新知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图片和知识点,要求学生看课件,观察图片,了解四种衣物的穿法与技巧。
学生看课件,观察图片,了解四种衣物的穿法与技巧。
能够掌握穿不同款式的衣服的不同技巧,学会自己穿衣服。
劳动实践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和图片,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衣服,开始比赛穿衣服。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衣服,开始比赛穿衣服。
(1)学以致用,将新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2)选出班里的穿衣小达人,树立学习的榜样。
劳动评价教师播放课件,呈现问题和图片,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打分。
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打分。
评价用于反思,以便于改进自己的劳动能力。
课堂总结教师播放课件,呈现问题,要求学生回顾整节课,说一说,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顾整节课,说一说,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总结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课后任务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学生了解任务,按时完成任务。
学生了解任务,按时完成任务。
任务用于辅助学习。
板书项目一自己事情自己做任务一衣物自己穿穿衣是学会生活自理的第一步!一、衣服的演变过程:树叶、兽皮——丝帛——棉布——合成纤维二、四种衣物的穿法:纽扣外套——拉链外套——裤子——袜子任务二鞋带自己系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下册项目一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衣叠衣我能行《任务一衣物自己穿》作业设计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下册项目一《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衣叠衣我能行》中的《任务一衣物自己穿》作业设计,可以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进行。
以下是具体的作业设计建议: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穿衣”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培养独立自主的劳动观念。
2. 让学生能够掌握穿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升自我服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品质,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等。
二、作业内容1. 穿衣技能练习:要求学生在家中练习穿脱各种衣物,如衬衫、裤子、袜子等,家长可在一旁协助指导,确保安全。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穿衣方法,如利用儿歌、故事等方式帮助记忆穿衣步骤,增加趣味性。
2. 观察与记录:让学生观察家庭成员的穿衣习惯,记录他们的穿衣技巧和方法,了解不同衣物的穿着方式。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与同学交流学习。
3. 创意展示:要求学生设计一份“我的穿衣小技巧”海报或卡片,用图画和文字展示自己学到的穿衣技巧和方法。
学生可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学分享经验。
三、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能否独立完成穿衣任务,不依赖他人帮助。
能否掌握基本的穿衣技巧和方法,穿衣过程是否规范。
是否能表现出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2. 评价方式:家长评价:家长可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价,填写评价表。
教师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展示以及日常观察进行评价。
四、作业反馈与拓展1. 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在下一次作业中做得更好,争取取得进步。
2. 作业拓展:组织学生开展“穿衣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穿衣技能,增强自信心。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分享自己的穿衣经验和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穿衣技能,培养劳动习惯与品质,提升自我服务能力。
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下册项目一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衣叠衣我能行《任务一衣物自己穿》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下册项目一“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衣叠衣我能行”中的《任务一衣物自己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衣物自己穿》这一课是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下册的起始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穿衣方法,培养自主穿衣的意识和习惯。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穿衣的步骤和技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穿衣方法,包括解开和系上纽扣、拉拉链、穿脱鞋袜等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自主穿衣的习惯,并在过程中培养细致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自主穿衣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树立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穿衣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培养自主穿衣的能力。
3. 互动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分享穿衣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穿衣视频或展示穿衣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演示正确的穿衣方法和技巧,包括解开和系上纽扣、拉拉链等步骤,并讲解注意事项。
3. 学生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穿衣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提升: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主穿衣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自主穿衣,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项目一网线的制作与测试一、实训目的1、能熟练制作直通双绞线与交叉双绞线的方法,并测试。
2、通过制作网线,让学生对网络传输介质有直观的认识三、实训环境1、安装有RJ-45接头以太网卡的计算机2、集线器或交换机3、双绞线4、RJ-45插头,剥线器,压线钳,网线若干,水晶头若干四、实训内容1、认识各种类型的双绞线;2、T568A和T568B双绞线的制作,交叉线的制作;3、计算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4、两台计算机间的互联。
五、实练步骤1、双绞线的制作关于RJ45头的边接标准有两个:T568A和T568B。
二者只是颜色上的区别,本质的问题是要保证1-2线对是一个绕对、3-6线对是一个绕对、4-5线对是一个绕对、7-8线对是一个绕对。
我们常用的接线法是T568B。
图2-1标示出了T568A 和T568B的排线顺序。
T568A T568B图2-1T568A的排线顺序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的排线顺序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双绞线制作步骤:(1)根据实际需要,剪下一定长度的双脚线,然後把一头的外皮剥除2-3厘米;(2)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3)根据标准排线:注意这里是非常重要;(4)铰齐线头;(5)插入水晶头(注意水晶头的顺序和双绞线的对应关系);(6)用压线钳把线压紧;(7)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另外一头的制作;(8)使用万用表或测试仪测试交叉线制作步骤如下:交叉线用于两台电脑间不用集线器HUB而直接连接,以使两台电脑间共享。
步骤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
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项目一识读与绘制扳手平面图形任务一制图基本规定目标检测一、基本练习1、字体练习:2、图线练习:(1)在指定位置按示范图线抄画下列各种图线。
(2)在右边画出与左边对应的图线。
二、线型练习(一)目的1、熟悉图纸幅面的大小,掌握图框及标题栏的画法。
2、熟悉主要线型的形式、规格及其画法。
3、学会长仿宋体字、数字、字母的正确书写方法。
4、掌握与本次作业有关的几何作图方法。
5、掌握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的画法以及尺寸数字的注写规则,学会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6、基本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绘图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二)内容和要求1、绘制图框和标题栏,并按示范图例绘制各种图线。
2、用A4图纸,竖放,不标注尺寸,比例为1∶1。
(三)绘图步骤1、画底稿:(1)画图框。
(2)在右下角画标题栏。
(3)按图例所注尺寸作图。
(4)校对底稿,擦去多余图线。
(四)注意事项1、粗实线的宽度建议采用0.7mm,细线宽0.2~0.3mm。
2、尺寸数字采用3.5号字,箭头宽约0.7mm,长3~4mm。
3、各种图线的相交画法应符合要求。
4、填写标题栏。
图名:线型练习;图号:01.01;在相应栏内填写:姓名、班级、学号、比例、日期等内容。
任务二扳手平面图形的画法目标检测一、基本练习1、将线段AB七等分。
解:通过线段一端点做一条射线,从端点开始用圆规在射线上连续截取7道相等的线段,连接最后一个点和线段的另一个端点,为线段a,通过截取的其余六个点分别做这条线段的平行线,与原线段的交点即为七等分点。
2、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解:作法:(1)作直径AB(O是圆心)(2)以A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圆O于B、F(3)以D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圆O于C、E(4)顺次连接AB、BC、CD、DE、EF、FA则六边形ABCDEF就是所求的圆内接正六边形。
3、参照右上角示意图,作1∶4斜度图形。
解:取A为顶点,由点A在水平线上取4个单位长度得点B,作BC ⊥AB,并取BC为1个单位长度,连接AC即得斜度1 : 4的直线。
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下册项目一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衣叠衣我能行《任务一衣物自己穿》教学反思《任务一衣物自己穿》是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下册项目一“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衣叠衣我能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次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穿衣服,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通过教学实践,我对本次课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本次教学中,我设定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穿衣服的任务,并培养他们的自理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课堂上的讲解、示范和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穿衣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尝试独立完成。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动作不够熟练或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穿衣服的过程较为困难。
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指导。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改进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讲解、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穿衣服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
然后,我亲自示范如何穿衣服,并让学生观察并模仿我的动作。
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过程中,我有时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整体流程的连贯性;在示范过程中,我有时动作过快导致学生难以跟上;在练习过程中,我有时没有给予足够的个别指导。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进,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
三、学生兴趣与参与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穿衣服这一任务的厌倦或抵触情绪。
这可能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或家庭环境有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任务一手账我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手账的含义及其作用。
2. 掌握手账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 能够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出具有个性的手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手账的设计原则,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排版技巧。
2.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个性的手账,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优秀的手账作品供学生欣赏。
2. 准备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排版工具,如彩色笔、胶水、尺子等。
3. 准备一些手账模板,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4. 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室讲解和演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问候同砚们,营建良好的教室氛围。
2. 引出本课主题“手账我设计”,并说明其意义和目标。
3. 简单介绍手账的历史、特点及用途。
(二)基础教学(20分钟)1. 手账基础知识教学:了解手账的组成部分,如页面划分、色彩搭配等。
2. 绘画基础教学:教学生如何绘制简单的图案和插图,如花草、动物、人物等。
3. 贴纸、胶带等装饰物应用技巧:讲解贴纸、胶带的种类、特点及如何合理搭配应用。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共同探讨手账设计的新思路。
(三)任务安置(5分钟)1. 明确本课任务:每位同砚设计一款自己的手账本。
2. 提醒同砚们注意设计理念、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四)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30分钟)1. 发放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2. 观察学生实践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
3.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出自己的创意。
4.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给予必定和鼓励。
(五)教室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强调手账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总结同砚们的作品,给予必定和建议。
3. 鼓励同砚们在手账设计中不息探索和创新。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手账设计的主题思想,掌握手账设计的基本元素和构图技巧。
2.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素材,创造性地设计出符合主题的手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