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酶A2用于大豆油脱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7.99 KB
- 文档页数:3
油脂脱胶技术发布者:ace 发布时间:2010-3-16 阅读:273次油脂脱胶是油脂精炼中主要工艺之一,随着油脂科技进步,特别是物理精炼成功实施,近年来油脂脱胶在理论研究和工业实践上已有许多新的进展。
鉴于国内现有的油脂专业教科书相关内容相对滞后于国内外企业技术进步的实际状况,现将这些方面内容作一简要综述。
1 油脂脱胶化学理论[1~9]1(1 脱胶目的脱胶是脱除油脂中含有胶体物质的工艺过程。
在脱除的胶质物中,主要是磷脂和与磷脂结合钙、镁、铁微量金属及其它杂质。
其中大豆毛油含有3,左右磷脂,它们对油脂制品风味性和稳定性,及在使用时与油的起泡现象等均有直接关系;此外,脱胶工艺效果对其后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工艺也有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大豆磷脂精制后可作为食品乳化剂等产品,其用途极为广泛。
脱胶工艺中欲脱除的磷脂大体可分为水化磷脂(hydratable Phospholipids,HP)与非水化磷脂(Nonhydratable Phospholipids,NHP),两者在性质和脱除工艺上均有一定差异。
1(2 水化磷脂脱胶简言之,水化脱胶是利用磷脂等脂质分子中所含亲水基,将一定量热水或酸,加入到油中,使胶体水溶性脂质吸水膨胀、凝聚,进而采用沉降或离心方式从油中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如图l所示,从磷脂酰胆碱化学结构上看,具有粘着性磷脂溶解共存状态中游离脂肪酸是亲油性物质,而其中磷酸基,氮化合物,胆碱部分则具有亲水性。
加水后磷脂亲水基附着于水,与油产生比重差这样就可使油与磷脂进行分离。
1(3 非水化磷脂脱胶经水化脱胶工艺后,油中仍含有一定数量非水化磷脂及钙、镁、铁微量金属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去除则较为困难。
非水化磷脂(NHP)是制油业长期深感烦恼问题之一,大豆受早霜之害,加之在收获期间经常遇到连绵阴雨,及在贮存和运输中大豆发热,使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含量增高。
这样不仅使精炼损耗增大,且从这类毛油中所得到磷脂品质极差,油脂色泽也较深。
磷脂酶a2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酸磷脂酶A2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它在生物体内起着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磷脂酶A2主要是通过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酸的方式来发挥其作用。
本文将从磷脂酶A2的结构与功能、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酸的机制、磷脂酶A2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一酶类蛋白。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磷脂酶A2的结构与功能。
磷脂酶A2是一种酶类蛋白,其主要结构是由一个单一的多肽链组成。
该多肽链上包含了活性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等结构。
磷脂酶A2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酸,从而参与调节细胞膜的合成和代谢。
此外,磷脂酶A2还能够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栓形成等生物学功能,因此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其次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磷脂酶A2是如何通过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酸的机制。
磷脂酶A2主要作用的底物是细胞膜上的磷脂类物质,比如磷脂酰胆碱等。
当磷脂酶A2与其底物结合后,活性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将与底物的磷酸基团发生酯键水解反应,从而将磷脂水解为溶血磷脂酸和游离的脂肪酸。
这一过程是磷脂酶A2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其能够调节细胞膜的合成和代谢的主要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磷脂酶A2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磷脂酶A2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它参与了细胞膜的合成和代谢、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栓形成等过程。
其中,磷脂酶A2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它能够通过水解膜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酸,从而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进行。
此外,磷脂酶A2还能够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和血栓的形成,从而参与了维持血管内皮屏障的完整性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总的来看,磷脂酶A2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通过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酸是磷脂酶A2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而在生物体内,磷脂酶A2参与了调节细胞膜的合成和代谢、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栓形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因此,对磷脂酶A2的研究和理解能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思路。
油脂脱胶技术1 油脂脱胶化学理论1.1 脱胶目的脱胶是脱除油脂中含有胶体物质的工艺过程。
在脱除的胶质物中,主要是磷脂和与磷脂结合钙、镁、铁微量金属及其它杂质。
其中大豆毛油含有3%左右磷脂,它们对油脂制品风味性和稳定性,及在使用时与油的起泡现象等均有直接关系;此外,脱胶工艺效果对其后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工艺也有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大豆磷脂精制后可作为食品乳化剂等产品,其用途极为广泛。
脱胶工艺中欲脱除的磷脂大体可分为水化磷脂(hydratable Phospholipids,HP)与非水化磷脂(Nonhydratable Phospholipids,NHP),两者在性质和脱除工艺上均有一定差异。
1.2 水化磷脂脱胶简言之,水化脱胶是利用磷脂等脂质分子中所含亲水基,将一定量热水或酸,加入到油中,使胶体水溶性脂质吸水膨胀、凝聚,进而采用沉降或离心方式从油中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如图l所示,从磷脂酰胆碱化学结构上看,具有粘着性磷脂溶解共存状态中游离脂肪酸是亲油性物质,而其中磷酸基,氮化合物,胆碱部分则具有亲水性。
加水后磷脂亲水基附着于水,与油产生比重差这样就可使油与磷脂进行分离。
1.3 非水化磷脂脱胶经水化脱胶工艺后,油中仍含有一定数量非水化磷脂及钙、镁、铁微量金属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去除则较为困难。
非水化磷脂(NHP)是制油业长期深感烦恼问题之一,大豆受早霜之害,加之在收获期间经常遇到连绵阴雨,及在贮存和运输中大豆发热,使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含量增高。
这样不仅使精炼损耗增大,且从这类毛油中所得到磷脂品质极差,油脂色泽也较深。
在油料压榨和浸出过程中,NHP生成与油料水分,油料细胞破坏,油料中磷脂酶D(Phosholipase D)活性等密切相关。
目前,在制油工程中先后开发出挤压膨化工艺(Expander Process),阿鲁高工艺(ALCON Process)和Supet Expro工艺等新方法,力图大力减少毛油非水化磷脂。
大豆磷脂的酶改性研究----文献综述篇指导老师:张国权班级:食工094班小组成员:王媛媛刘胐李侠郭寒柯杜坤高琼完成时间:2011年3月30日摘要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但因其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低,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豆磷脂的化学结构及性质,就其自身的缺陷,我们研读了前人在大豆磷脂改性方面做出的技术方法,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改性。
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对比分析得出了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存在着一些安全性以及反应不好控制等方面的不足,我们着重学习了生物改性中的酶改性法。
于是,进行了大胆的设想,采用液态磷脂酶A2,在水相中催化水解大豆磷脂制备溶血磷脂,并且初步规划了溶血磷脂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大豆磷脂改性酶应用溶血磷脂1.磷脂的化学结构及性质磷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细胞的必备组分,他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离不开它。
磷脂是一类重要的油脂伴随物,在取油过程中,磷脂随油脂而溶出。
许多种类的植物油中都含有磷脂,唯有大豆油中所含磷脂最多,质量最好[1]。
因此,通常从大豆油中提取天然磷脂。
1.1磷脂的化学结构大豆磷脂是一种混合磷脂,它是由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简称PC。
高等级为P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简称PE)、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简称PI)、磷脂酰丝氨酸(丝氨酸磷脂,简称PS)等成分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前三种[2]。
1.2磷脂的性质1.2.1 磷脂的物理性质纯净的大豆磷脂是无色无味的,在常温下为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当与油脂共同存在时呈淡黄色至棕色,并呈可塑性和流动性。
通常大豆磷脂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为非极性化合物,可溶于脂肪族和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卤代氢或植物油等非极性溶剂,但不溶于丙酮等极性溶剂[3]。
纯大豆磷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它极易吸潮,吸潮后其体积增大,并形成磷脂水合物变为极性化合物而不溶于油,因此在磷脂的制备过程中常采用水化法脱胶将大豆磷脂从油中沉淀分离出来。
磷脂酶A2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磷脂酶A2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介绍了磷脂酶A2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然后,通过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和市场竞争状况等指标,对磷脂酶A2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市场前景分析。
最后,我们总结了磷脂酶A2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机会。
1. 引言磷脂酶A2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广泛用于医药、生物技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磷脂酶A2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在脂肪酸代谢、疾病治疗和食品加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对磷脂酶A2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2. 磷脂酶A2的概念和分类2.1 磷脂酶A2的概念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是一种催化磷脂酰胆碱或磷脂酰乙醇胺中脂肪酸酯键水解的酶类。
它在细胞膜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细胞信号传导和脂质代谢等过程。
2.2 磷脂酶A2的分类根据其作用方式和催化机制,磷脂酶A2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钙依赖型磷脂酶A2(Calcium-dependent phospholipase A2):需要结合钙离子才能发挥酶活性。
•钙非依赖型磷脂酶A2(Calcium-independent phospholipase A2):在缺乏钙离子的情况下仍可保持酶活性。
•胰蛋白酶样磷脂酶A2(Pancreatic-like phospholipase A2):与胰蛋白酶结构相似的一类磷脂酶A2。
•疏水性磷脂酶A2(Secreted phospholipase A2):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参与炎症反应调节。
3. 磷脂酶A2市场前景分析3.1 市场规模和增长率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当前磷脂酶A2市场规模较小,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年内,磷脂酶A2市场将迎来较大的增长空间。
3.2 市场竞争状况目前,磷脂酶A2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和食品加工企业等。
其中,国外公司在技术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也在逐渐增强竞争力。
磷脂酶A2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研究(Ⅰ)富水相的水解及反应
速度的测定
汪勇;王兴国;欧仕益;唐书泽;付亮;李爱军
【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
【年(卷),期】2003(018)004
【摘要】研究了磷脂酶A2在水相(富水)中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底物浓度10%,反应温度55℃,pH值8.5,ca2+浓度0.2mol/L.反应的水解率在75%~85%.并研究了水解时间和水解速度的关系.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汪勇;王兴国;欧仕益;唐书泽;付亮;李爱军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广州,51063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036;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广州,5106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
【相关文献】
1.磷脂酶A1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研究 [J], 管伟举;谷克仁;李永端
2.磷脂酶A2水解蛋黄磷脂工艺及改性蛋黄性质的研究 [J], 徐榕榕;董世建;胡新平;王淼;杨严俊
3.磷脂酶A2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研究(Ⅱ)贫水相的水解及产品性能的测定 [J], 汪勇;王兴国;欧仕益;唐书泽;付亮;李爱军
4.复合酶法水解大豆浓缩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工艺研究 [J], 孟燕楠;梁少华;魏贤之;刘二蒙
5.磷脂酶A_2水解浓缩大豆磷脂最佳技术条件的研究 [J], 富校轶;孙树坤;朱秀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脂酶C对大豆原油脱胶效果的研究
李军;杨静媚;苏沛;姜碧若;杨小平;徐浩宇;毕艳兰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
【年(卷),期】2022(47)8
【摘要】为了避免传统脱胶方式引起的化学品消耗大、水耗高,而且脱胶油得率低、残磷量高等问题,以大豆原油为原料,采用磷脂酶C对其进行酶法脱胶,考察加酶量、柠檬酸添加量、脱胶温度和脱胶时间对磷脂脱除和脱胶油得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磷脂酶C脱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0.45 g/mL柠檬酸添加量0.15 mL(100 g原油)、加酶量40 mg/100 g(以油质量计)、脱胶温度50℃、脱胶时间4 h。
在最佳条件下,磷脂酶C脱胶油中含磷量降至1.00 mg/kg。
酶法脱胶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各脂
肪酸相对含量与大豆原油相比无显著差异。
与酸化脱胶相比,酶法脱胶油的得率无
显著差异,油中甘一酯和甘二酯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0.49、1.15百分点,甘三酯相对含量减少了2.28百分点,油脚中磷脂的组成及各组分相对含量无变化。
【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李军;杨静媚;苏沛;姜碧若;杨小平;徐浩宇;毕艳兰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4.6;TQ644.4
【相关文献】
1.磁化水辅助磷脂酶对大豆油脱胶工艺研究
2.磷脂酶A2用于大豆油脱胶研究
3.固定化磷脂酶用于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4.磷脂酶用于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5.新型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佚名
【期刊名称】《《中外食品加工技术》》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植物油的酶法脱胶是完全有希望取代化学脱胶的一种新方法。
利用新型磷脂酶LecitaseUltra进行了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确定了该酶较优的反应条件 :加酶量 2 0mg/kg ,pH5 .0 ,温度4 8℃ ,加水量 2 % ,大豆油含磷量能降到 5mg/kg以下。
研究认为。
【总页数】1页(P3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磷脂酶Lecitase Ultra脱除大豆油中非水化磷脂研究 [J], 李先玉
2.响应曲面法优化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茶油脱胶工艺的研究 [J], 李晶;胡婕伦;谢明勇;聂少平;张彬;JULIA Goh su-yun
3.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催化水解油脂机理研究(Ⅰ)——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组成及酶学特性 [J], 宋坷珂;汪勇;王丽丽;韩雪;唐书泽
4.新型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J], 杨继国;杨博;孟炯;李秋生;林炜铁
5.新型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菜籽油脱胶的研究 [J], 杨继国;杨博;李秋生;林炜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磷脂酶a2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简称PLA2)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细胞膜上的酶类,其主要功能是催化细胞膜上的磷脂酸酯的水解,从而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和磷酸酯,参与调节细胞内外脂质代谢。
磷脂酶A2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医药、农业、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磷脂酶A2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医药行业磷脂酶A2在医药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制药和生物医学研究。
磷脂酶A2可用于制备抗炎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血栓药物。
此外,磷脂酶A2还能够作为涉及心血管疾病、癌症、炎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靶点,因此对磷脂酶A2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行业磷脂酶A2在农业行业中主要应用于增加作物的免疫力和抗病性。
研究表明,磷脂酶A2可以促进植物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能力,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磷脂酶A2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农药。
三、食品行业磷脂酶A2在食品行业中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质感和口感。
磷脂酶A2可以分解食物中的复杂脂质,使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磷脂酶A2还可以用于乳脂制品、面包、饼干等食品的加工中,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四、化妆品行业磷脂酶A2在化妆品行业中主要用于改善皮肤质量和减少皮肤炎症。
磷脂酶A2可以促进皮肤的脂质代谢,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减少皮肤的粗糙和炎症。
因此,磷脂酶A2在护肤品和化妆品中被广泛应用,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总之,磷脂酶A2作为一种功能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尤其在医药、农业、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磷脂酶A2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需求不断提高,磷脂酶A2行业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由于磷脂酶A2的生产成本较高,其价格较贵,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普及和应用。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降低磷脂酶A2的生产成本,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磷脂酶a2名词解释
磷脂酶A2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催化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酰胺的水解反应。
简单来说,磷脂酶A2能够分解细胞膜中的磷脂,从而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磷脂酶A2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包括调节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
它也被认为与一些疾病的发展有关,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从化学角度来看,磷脂酶A2属于磷酸酯酶家族,其催化作用涉及到磷脂分子的特定酯键断裂。
这种酶在细胞内膜和细胞外膜中都有分布,参与调节细胞膜的组成和稳定性。
在医学和药物研究领域,磷脂酶A2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靶点,针对该酶的抑制剂被用于研发抗炎药物和抗血栓药物。
对磷脂酶A2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理解炎症和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磷脂酶A2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质,其功能涉及细胞膜的结构和生理活性调节,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酶法脱胶油脚中大豆磷脂组成及乳化性能研究武德银;王翔宇;孔录;黄蔚霞;王满意;杨丹【期刊名称】《粮食与饲料工业》【年(卷),期】2017(000)008【摘要】利用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酶法脱胶大豆油油脚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结果显示与传统水化方法相比较,经含有PLA1和PLC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油脚中,卵磷脂(PC)和脑磷脂(PE)含量及总磷脂含量显著降低.经含有PLA1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油脚中含有大量的溶血磷脂(1-LPC、2-LPC、LPE、LPI),分别为3.37、1.46、4.21,、1.72 g/100 g 油脚.经含有PLA1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脚的分散力、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经传统水化方法及PLC磷脂酶脱胶的油脚.【总页数】4页(P31-33,39)【作者】武德银;王翔宇;孔录;黄蔚霞;王满意;杨丹【作者单位】中粮农业产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 102209;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4.46+4;TQ646.2【相关文献】1.南方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及其理论研究Ⅳ.酶法脱胶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J], 黄小龙;孙焕良;谢达平;孟桂元2.酶法亚麻脱胶中酶液重复利用的研究 [J], 田英华;关玲;刘晓兰;庞铮3.红麻微生物酶法快速脱胶研究:Ⅱ.酶反应条件与脱胶试验 [J], 杨瑞鹏;邓岑华4.红麻微生物酶法快速脱胶研究:Ⅰ.脱胶酶产生菌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 [J], 杨瑞鹏;邓岑华5.酶法脱胶在大豆油脱胶中的应用 [J], 李世磊;程倩;黄昭先;王鹏;王翔宇;李万平;王满意;于雷;王风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