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0.23 KB
- 文档页数:7
《我是聪明消费者》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和应尽的责任。
2. 培养学生理性消费、合理选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识别消费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了解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益。
2. 消费者的责任:认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如尊重他人权益、保护环境等。
3. 理性消费:学习如何进行预算管理、避免盲目跟风、合理选择商品和服务。
4. 识别消费陷阱:了解常见的消费陷阱,如虚假广告、假冒伪劣商品等,学会自我保护。
5. 维护合法权益:学习如何维权,如与商家协商、投诉举报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消费者的权益和责任。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理性消费和识别消费陷阱。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维权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素材,方便学生模拟维权过程。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和应尽的责任。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消费场景,提出合理建议。
3.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消费陷阱,并掌握维权方法。
4.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理性消费、环保消费的理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消费维权案例,引发学生对消费者权益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和应尽的责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的具体体现。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理性消费、识别消费陷阱。
5.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维权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消费者权益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是聪明消费者》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理性消费、合理选择商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虚假广告,避免上当受骗。
二、教学内容1. 消费者的基本权益2. 理性消费与选择3.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4. 辨别虚假广告5. 正确的消费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者基本权益的认识,理性消费与选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 教学难点:辨别虚假广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消费意识。
2.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虚假广告,保护自身权益。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消费观念。
4. 课堂讲授:讲解消费者基本权益、理性消费与选择、正确的消费观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消费者权益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消费者基本权益:介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让学生了解自身权益。
3.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虚假广告,保护自身权益。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经验,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5. 情景模拟:设置消费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理性消费与选择。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消费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消费者基本权益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消费观念。
3. 情景模拟:观察学生在模拟消费场景中的表现,评价其理性消费和权益保护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我是聪明消费者》教材。
2. 案例材料:收集真实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
3. 视频资料: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视频。
4. 网络资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网站和资讯。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消费者基本权益。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是聪明的消费
者》教案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案课题我是聪明的消费者
课型新课
教时3
教学目标
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
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
三、实践运用与巩固
一、说说生活中的假冒伪劣事件。
二、说说心目中的广告,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有没
有购买过广告中宣传的商品,说说购买的原因
三、课后完成书16页提供的表格,写一份小小的调
查报告。
四、完成课后练习:故事续编。
《我是聪明消费者》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认识消费者权益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和义务。
教学内容:1. 消费者权益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和义务。
3.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消费者权益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消费者权益问题。
2. 讲解消费者权益的基本内容和保护措施,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应对方法。
第二章:比较和选择商品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比较和选择商品的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商品的优缺点,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教学内容:1. 比较商品的方法和技巧。
2. 选择商品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3. 商品优缺点的识别和评估。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比较和选择商品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商品的优缺点。
2. 讲解比较商品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估商品的优缺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购物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
第三章:防范消费陷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消费陷阱。
2. 让学生学会防范和避免消费陷阱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常见消费陷阱的类型和特点。
2. 防范消费陷阱的方法和技巧。
3. 避免上当受骗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常见消费陷阱的类型和特点,引导学生警惕消费陷阱。
2. 讲解防范消费陷阱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避免上当受骗。
3.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消费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识别和防范消费陷阱。
第四章: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的维护途径。
2. 让学生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教学内容:1. 消费者权益维护的途径和机构。
2. 消费者权益维护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3. 消费者权益维护的有效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消费者权益维护的途径和机构,引导学生了解维权渠道。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4 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是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提高消费智慧,培养学生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权益的认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及如何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消费经验,对消费者权益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面对具体的消费场景时,往往缺乏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消费者权益的知识,提高消费智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学会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益、保护环境、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费者权益的认识和保护。
2.难点:如何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的实际应用。
2.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模拟法:模拟消费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消费智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消费者权益相关资料。
3.消费场景模拟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景模拟道具,创设一个消费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消费过程中,我们有哪些权益需要保护?2.呈现(10分钟)介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如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权益的具体含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每个小组提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并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强调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法。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引导学生从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角度思考。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和如何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我是聪明消费者一、导入:同学们,咱们自己或者和朋友一起去买过东西的举手?谁来说说你都买过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身份就成了消费者,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是聪明的消费者,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成为聪明的消费者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二、活动过程一)购物时要注意什么1.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模拟表演,要求同学们认真看,积极动脑,看看他们有哪里做得好,哪里做不好。
咱们假设同学们的课桌就是货架,讲桌就是收款台,老师是收银员。
两位同学开始表演:甲:XX,这个周末老师让我们做一份手抄报,我需要去买一盒新彩笔,你去吗?乙:好啊,我也正需要买呢。
咱们一起去吧。
甲:我们去哪里买呢?乙:去朝阳超市吧。
我比较过了,那里的彩笔质量好,价钱也便宜。
西园的价钱虽便宜,但画图不流畅,用的时间短,东园的虽然色彩很鲜艳,但价格贵。
这可是经过检验的啊。
甲:(竖起大拇指)你可真有心。
乙:走吧。
甲:彩笔的种类这么多啊?买什么样的好呢?售货员姐姐,请问您能帮我推荐一下吗?售货员:可以。
你瞧:这是我们刚进的新品。
颜色多,每一支能同时下好几种颜色呢,包装盒是可爱的小兔子造型。
小虽然价格贵点,但很受小朋友欢迎。
甲:谢谢大姐姐。
那我就买这盒吧。
XX,你呢?乙:我买这盒,便宜又好用。
我们去付款吧。
甲:付款的人好多呀。
乙:我们赶紧到后面去排队吧。
售货员:给你票据。
甲:我们要这个没用,不要了。
我们回家吧。
2.同学们,小演员们表演的好不好?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3.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从三位同学的表演中你知道了什么?他们哪里做的好,哪里做得不好?试着说说你的理由。
4.同学们交流,教师归纳:①购物前,货比三家。
②在购物时,遇到问题,可以询问售货员。
请求售货员的帮助时,要有礼貌。
(购物时,言行举止要有礼貌)③购物时要注重商品的质量和实际用途。
不能赶时髦,盲目跟风。
不能攀比。
也不能只图便宜。
对于售货员推荐的商品,我们也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后,判断要不要接受。
2019最新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4课《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案教学目标: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教学难重点: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商品包装、标签或说明书。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还要保证质量,是不是?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
你们想知道吧?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板书课题:我是聪明的消费者二、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1、同学们平时都买过哪些商品?2、在买商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伪劣商品?结合你自己或他人发生过的事例说一说都有哪些危害?(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和同学们说说。
)3、假商品危害很大,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辨别真伪呢?使我们不受欺骗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哪些好方法,可以结合某一种商品为例来说一说,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教师:同学说出这么多方法,老师也从中学到很多,下面就拿出准备好的包装袋,来鉴别是真是假,说出理由。
三、广告的影响:1、师:有句广告说得好:“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说起广告同学都很清楚,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说出几句广告词吗?(学生说出)2、在生活中商家为加大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设计发出各种诱惑人心的广告,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广告宣传来认识一种商品的,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学生说出)3、当然广告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但是广告完全是真的吗?有些广告为加大宣传力度,夸大商品质量,夸大作用,你们买过与广告不符的商品吗?(学生通过例说出)4、师:广告只是一种宣传手段,我们不能只相信广告,在购买商品时,应该买一些自己所需的适合自己的商品。
四、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许多辨别商品的方法,但有时也会由于某种原因,会买到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我们的消费者权益就会受到侵害。
《4 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案教学目标: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教学难重点: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商品包装、标签或说明书。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还要保证质量,是不是?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
你们想知道吧?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板书课题:我是聪明的消费者二、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1、同学们平时都买过哪些商品?2、在买商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伪劣商品?结合你自己或他人发生过的事例说一说都有哪些危害?(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和同学们说说。
)3、假商品危害很大,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辨别真伪呢?使我们不受欺骗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哪些好方法,可以结合某一种商品为例来说一说,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教师:同学说出这么多方法,老师也从中学到很多,下面就拿出准备好的包装袋,来鉴别是真是假,说出理由。
三、广告的影响:1、师:有句广告说得好:“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说起广告同学都很清楚,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说出几句广告词吗?(学生说出)2、在生活中商家为加大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设计发出各种诱惑人心的广告,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广告宣传来认识一种商品的,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学生说出)3、当然广告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但是广告完全是真的吗?有些广告为加大宣传力度,夸大商品质量,夸大作用,你们买过与广告不符的商品吗?(学生通过例说出)4、师:广告只是一种宣传手段,我们不能只相信广告,在购买商品时,应该买一些自己所需的适合自己的商品。
四、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许多辨别商品的方法,但有时也会由于某种原因,会买到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我们的消费者权益就会受到侵害。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案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案(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价格变化的原因;2、知道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3、懂得买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
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价格变化的原因;2、知道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教学难点:懂得买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
课前准备:1、完成“社会调查记录”2、几个不同种类的包装袋。
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由于各种原因,同样的商品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
当我们到当地购物场所了解一下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再请教一下售货员和家长,弄清价格变化的原因。
大家有没有信心做最聪明的消费者?我们闯关开始。
活动一:看商品猜价格(课件)1、(课件出示规则)准备好了么?A、穿着漂亮绿色外衣的中性笔,书写流利清晰,能使你的字体美观大方。
请各组商量后出价。
B、是一支白雪牌巨无霸中性笔,书写长度达1500米,能写36000多字。
请出价。
C、这个双层漂亮文具盒上的小猫在向你招手呢,盒盖上的电子表能提醒你要珍惜时间。
你觉得它会是多少钱呢?D、这个文具盒简洁大方,会让你爱不释手。
请各小组出价。
活动二:作调查知差异1、水笔的价格有所不同,文具盒价钱存在差异。
这种情况我们平时经常遇到,课前,我们做过调查了,来交流交流吧!2、既然商品的价格差异这么大,我们在购买时应该怎么做呢?听,小精灵有话要说。
(课件)3、但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情况(出示录像)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可取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情况么?活动三:火眼金睛1、同学们课前做过调查,老师也做过调查,我知道咱们大家都喜欢吃美味的零食:酸甜可口的话梅,香脆麻辣的方便面,味美嫩滑的果冻……一听就让人流口水,可是你知道么,市场上有些不合格的食品,吃了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课件)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不必惊慌,只要我们在购买食品时注意看包装,不合格食品就会远离我们。
4.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学内容:1.学习识别真假产品。
2.学习从各种途径了解商品性能,从小树立理性消费意识。
3.消费者自我保护的一些基本常识。
4.相关保护消费者的一些法律知识。
5.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
教学目标: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水平。
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准确理解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够使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教学重点: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准确理解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教学难点: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水平;能够使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准备活动:请同学们搜集有在假冒伪劣商品的相关报道或寻访周围的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活动一生活中的假冒伪劣商品事件请同学们搜集生活中听到的或媒体报道的相关假冒伪劣商品的事件,并感受它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
活动二说说心目中的广告1.请同学们每人都学说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2.对于广告中宣传的商品,你有没有购买过?说说你购买的原因。
3.真实的商品与广告宣传的是否一样?说说自己的体会。
活动三小调查:人们的购买动机1、先由同学们在全班讨论,确定一种商品为调查对象。
2、根据教材第16页提供的表格,请同学们回家调查身边的人有没有购买,购买的原因是什么,并记录在表格中。
3、将每个同学调查的人数和结果实行汇总,得出相对应的数据。
4、根据调查情况,得出调查结论,并尝试写一份小小的调查报告。
活动四故事续编王红到一家小商店买了一包“旺旺泡芙”,不过到家后妈妈发现产品没有生产日期,王红坚持要找商店退贷,可妈妈说就一包小东西,不吃算了。
请你将故事续编下去。
《我是聪明消费者》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过程中的权益维护技巧,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成为理智消费者。
二、教学内容1. 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消费者权益的含义、内容等。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公平交易、诚信原则等。
3. 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应对方法,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4. 消费陷阱及防范:常见的消费陷阱类型及如何识别和防范。
5. 合理消费观念的培养:消费原则、消费预算、消费态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方法、消费陷阱的识别与防范、合理消费观念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方法、消费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方法、消费陷阱的识别与防范、合理消费观念的培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应对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消费陷阱的识别与防范、合理消费观念的培养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情景模拟法:模拟消费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消费者权益的关注。
2. 讲解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的含义、内容等。
3. 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公平交易、诚信原则等。
4. 讲解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应对方法。
6. 讲解消费陷阱的识别与防范,让学生学会识别和防范常见的消费陷阱。
7. 讲解合理消费观念的培养,让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关键字】精品我是聪明消费者一、导入:同学们,咱们自己或者和朋友一起去买过东西的举手?谁来说说你都买过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身份就成了消费者,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是聪明的消费者,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成为聪明的消费者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二、活动过程一)购物时要注意什么1.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模拟表演,要求同学们认真看,积极动脑,看看他们有哪里做得好,哪里做不好。
咱们假设同学们的课桌就是货架,讲桌就是收款台,老师是收银员。
两位同学开始表演:甲:XX,这个老师让我们做一份手抄报,我需要去买一盒新彩笔,你去吗?乙:好啊,我也正需要买呢。
咱们一起去吧。
甲:我们去哪里买呢?乙:去朝阳超市吧。
我比较过了,那里的彩笔质量好,价钱也便宜。
西园的价钱虽便宜,但画图不流畅,用的时间短,东园的虽然色彩很鲜艳,但价格贵。
这可是经过检验的啊。
甲:(竖起大拇指)你可真有心。
乙:走吧。
甲:彩笔的种类这么多啊?买什么样的好呢?售货员姐姐,请问您能帮我推荐一下吗?售货员:可以。
你瞧:这是我们刚进的新品。
颜色多,每一支能同时下好几种颜色呢,包装盒是可爱的小兔子造型。
小虽然价格贵点,但很受小朋友欢迎。
甲:谢谢大姐姐。
那我就买这盒吧。
XX,你呢?乙:我买这盒,便宜又好用。
我们去付款吧。
甲:付款的人好多呀。
乙:我们赶紧到后面去排队吧。
售货员:给你票据。
甲:我们要这个没用,不要了。
我们回家吧。
2.同学们,小演员们表演的好不好?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3.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从三位同学的表演中你知道了什么?他们哪里做的好,哪里做得不好?试着说说你的理由。
4.同学们交流,教师归纳:①购物前,货比三家。
②在购物时,遇到问题,可以询问售货员。
请求售货员的帮助时,要有礼貌。
(购物时,言行举止要有礼貌)③购物时要注重商品的质量和实际用途。
不能赶时髦,盲目跟风。
不能攀比。
也不能只图便宜。
对于售货员推荐的商品,我们也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后,判断要不要接受。
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学内容: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消费第3课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二课时我是聪明消费者教学目标:1.了解购物的基本常识,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和真假伪劣,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具有辨认“三无”产品的能力。
2.通过介绍有关商品的产品说明、包装、促销手段、广告等一系列知识,为学生做聪明的消费者奠定知识基础;通过了解消费者的权益,懂得在消费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该如何解决,增强学生的消费保护意识。
3.组织学生进行消费实践,开展做一个文明、聪明的消费者活动。
教学重点:重点是通过如何挑选购物场所、比较价格、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在消费中学会辨别商品的价格和真假伪劣,进行价格比较。
教学难点:难点是知道利用“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辨别商品的真假伪劣,增强学生的消费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商品包装、标签或说明书。
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猜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请听好: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打一字)真棒,就是聪明的聪字。
(出示板书“聪明”)在学习中,我们要做到耳到——认真倾听,眼到——仔细观察,口到——积极发言,心到——用心思考,(边说边指出“聪”的各部分)这就是聪明的你成功的秘诀,老师还给表现最棒的小组带来了聪明花,哪组得到的花儿最多,喜报就是你的哦!二、创设情境,激情引趣1.创设生活情境:两个学生表演购买食品过程。
提问:你觉得他们是聪明消费者吗?为什么?2.教师小结:聪明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既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还要注意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不追求物品的精美包装,不追求价格,时刻注意是否是“三无”产品等等。
掌握了这些知识,是不是就是一个聪明的消费者?进而导入活动主题并板书课题——我是聪明消费者。
出示课件,温故旧知【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唤起学生的回忆,利于从“最近发展区”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未知学习区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备课计划课题4、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学目标知识了解选择商品的有关常识,回看包装袋或商品说明书中的有关信息。
能力能够观察和发现商品价格的差异和变化,尝试了解造成差异、变化的原因,并在购物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选择价格比较合适的商品。
能根据这些信息识别商品的真伪、优劣。
情感初步具有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并知道在购物时出现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教材分析重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难点明明白白消费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孩子们走进商场进行商品价格调查,并咨询价格变化的原因。
2.收集商品的包装袋或商品说明书。
3.爸爸、妈妈或自己买的食品一种。
活动过程补充说明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还要保证质量,是不是?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
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活动一:小小调查员1.根据孩子们课前布置的作业,参考调查表进行调查:(1)蔬菜每天早晚价格是否一样?(2)水果的价格在不同的季节有什么变化?(3)哪些衣服在打折?(4)水产在不同季节,活物与死物价格有什么不同?2.根据学生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并选出代表在班里汇报。
根据汇报结果,学生从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让学生谈谈怎样选购商品。
活动二:火眼金睛看包装1.把自己搜集到的食品包装袋、衣服标签、商品说明书拿出来,仔细观察上面有哪些信息,问问周围的同学及老师,弄懂各种标志表示的意思。
2.自己设计一个包装袋,自己要知道设计的包装袋上要有哪些说明。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包装袋、标签及自己设计一个包装袋等,让大家评一评,合格不合格。
活动三:当一名聪明的消费者1.分组进行,让学生拿出自带的食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鉴别,什么样的是合格的食品能食用,否则就不能使用。
提醒学生做到:(1)看生产厂家;(2)看它含的成分;(3)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4)看食用方法;(5)食品的外观,等。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是聪明的消
费者》教案
题
我是聪明的消费者
型
新
教时
3
教学目标
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重点
目标1和2
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
三、实践运用与巩固
一、说说生活中的假冒伪劣事。
二、说说心目中的广告,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有没有购买过广告中宣传的商品,说说购买的原因
三、后完成书16页提供的表格,写一份小小的调查报告。
四、完成后练习:故事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