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导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内丘县第四中学初三化学导学案
学案编号:
学案名称:课题2氧气的性质
编制人:刘素英审核人:田志辉编制时间:
授课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评价
学习目标
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
质。
3.会检验氧气存在。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的概念
学习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学习过程:
先学后教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先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33的内容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后教】请同学们展示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先学后教二:氧气的检验
【先学】观看视频P33实验2-2,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现象:
结论
小结:氧气的检验:
【后教】请同学们展示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先学后教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先学】观看视频P33-34实验2-3,2-4观察现象,实验填写下表:
思考:氧气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通过本实验证明氧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小结:
1. 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
2. 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这些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先学后教三:化合反应:
【先学】1、请同学们写出木炭、硫、磷、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思考表中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后教】请同学们展示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小结: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当堂检测:课时练
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三)1、颜色、气味、状态: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的;2、密度:同条件下,比空气_____ _ __;3、溶解性:____ __于水。
4、固、液态颜色:降温至-183℃变成_______色液体,-218℃变成______色固体。
注意:1、硫燃烧时,不是硫的固体燃烧,而是硫的液体或蒸汽燃烧,所以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
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的气体,所以在实验中,要在集气瓶的底部放少量水,目的是。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中:①、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 ___;②、铁丝一端裹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 _ ___;③、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目的是;集气瓶底部要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
3、在木炭燃烧的实验中,应将木炭从往缓缓的伸入集气瓶,目的是。
为了验证生成物二氧化碳,应在集气瓶中倒入,现象是。
4、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 ____,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____ ____,具有_____ __性。
6、氧气的检验方法 ①、只有一种气体: 。
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 。
7、烟与雾、火焰与光的区别①、烟与雾:②、火焰与光:例: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C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E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F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合反应是指由_____或______ __物质(多种物质)反应生成____ _____物质的反应。
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例: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 _ 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 __。
①硫+氧气 二氧化硫 ②镁+氧气 氧化镁 ③ 氧化汞 汞 + 氧气 ④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⑤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⑥二氧化碳+水 碳酸 ⑦氨气+ 氯气 氯化铵1、缓慢氧化指进行的很 的 反应。
2课时无答案)氧气导学案(人教版化学氧气课题二(第一课时)导学过程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自我测评【达标体验】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不易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 B A D.液态氧、固态氧也都是无色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 )2、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 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无色无味、能支持燃烧A、密度比空气大 B C、不易溶于水 4、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可燃性、硬度、沸点、颜色A B C D )、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5.D、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B、空气 CA )6.焊接精密仪器往往在氮气中进行,这是因为( B.氮气的沸点低A.氮气是无色无味且密度小.氮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7 ).无法确定 C.极不活泼D A.非常活泼B.比较活泼【能力提升】中,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8.鱼在水中靠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
性是上______9.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将木炭放在________里或用______夹持木炭,在中。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加热到_______,再伸入装有氧气的_________,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色的固体。
了一种、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0 ;;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⑥点燃镁条作信号弹:_____________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下列现象,请分析原因:11 。
第二单元课时2《氧气》导学设计主备:魏伟审核:八年级年级组总第13课时学习目标 1.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3.能描述硫、木炭、铁丝分别在空气、氧气中反应的现象。
4.能写出氧气与硫、木炭、铁丝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学习重点 1.氧气与硫、木炭、铁丝的反应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学习难点氧气与硫、木炭、铁丝的反应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课型新授课教具课件学习流程教学流程知识能力要点学法指导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1.创设氛围,激励评价2.出示单元知识树3.明确学习目标学生理清本章知识结构,思考老师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创设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理清知识结构,确定学习目标二、学案引领,新知探究(35分钟)问题探究1:氧气的物理性质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3页资料,完成学案: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
2.收集两瓶氧气,一瓶口向上,一瓶口向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只有口向上的小木条复燃。
这说明氧气的密度空气的密度。
3.鱼能在水中生活,但天气闷热时,鱼儿会时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学案,对子互查,抢答展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题探究2: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时的浮出水面来,这是因为氧气于水。
4.氧气()()活动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实验2-2,边观察边在学案上记录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现象结论思考与讨论1.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作燃料吗?活动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硫、木炭、铁丝、镁条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边观察边在学案上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结合课本及相关教辅资料完成学案上的问题:物质反应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硫(淡黄色固体)木炭(灰黑色固体)铁丝(银白色固体)思考与讨论:1. 请写出以上三个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第二章(课)氧气(第2课时)班级学生姓名预习时间编写人杨萍【学习目标】1.知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并能总结出它们的反应特征。
2.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学会区分它们。
【自主学习】知识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完成教材p35的讨论:【交流讨论】上述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1)(2)(3)(4)1.化合反应(1)定义:由或的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特点:变(3)通式:(4)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反应类型。
3. 氧化反应(1)定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2)特点:有 参与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3)分类:根据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分为 和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金属的生锈(4)氧化反应不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4.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也 是化合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示例: ①石蜡+水+二氧化碳(是 反应,但不是 反应)②氢气+氯化氢(是 反应,但不是 反应)③硫+氧气 反应,又是 反应)【随堂练习】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钢铁生锈B.酒精燃烧B. 牛奶变酸 D.农家肥腐熟2.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碳酸B. 酒精+水+二氧化碳C. 氧化钙+D. 镁+二氧化碳 氧化镁+碳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C. 只有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D. 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E.。
九年级上册化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应物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氧气
、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已知灯泡内若残留有空气会大大缩短灯泡的寿命,
)硫在
中燃烧反应的。
人教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能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学习重点】木炭、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
【学习难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交流解惑
观察集气瓶并阅读课本P33第一自然段,我知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会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和雪状的固体。
二、合作探究,互助创新
1、探究一:氧气的检验方法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总结填空
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说明该瓶气体是氧气
2、探究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和视频,填写下表
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燃
烧现象
文字表达式
生成
物
五、课后作业。
1、写出符合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军事上可用作烟雾弹;
②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产物是黑色固体;
③燃烧时能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燃烧时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空气和氮气,请简述如何鉴别它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氧气一、氧气的性质 (一) 氧气的物理性质1.(多选)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 ) A.氧元素 B.氧气 C.氧原子 D.氧分子2.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下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3. 工业上我们常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利用的原理是。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2. 正确叙述注意事项(1) 甲的左图中,用 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火焰的 部分迅速加热;(2)甲的右图中,木炭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的现 象是,该操作的目的是;(3) 乙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答出其中的一条原因);(4) 乙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丙中水的作用是 丁中水的作用是总结:当实验中产生 时,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 原理:2. 符号表达式:3. 现象:4. 结论:5. 注意事项6. 实验评价:7. 实验改进:练习:1.(常规题).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 1 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图 1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1) 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
(2)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 能。
(3)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 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2.(提升题)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实验 1:在集气瓶内事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 A )。
课题2 氧气(课本P33-P34)(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第33页第一自然段,时间1分钟,思考并归纳:自学检测1:氧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氧气是_____色 ______味的______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略______空气;通常情况: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_______溶于水(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工业氧气贮存在_________里。
自学指导2:认真观察实验2-2、2-3、2-4;5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1.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氧气?2.硫磺、木炭、细铁丝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并描述实验现象。
3.思考硫磺、细铁丝燃烧前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起什么作用?自学检测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跟氧气的反应:实验内容现象在空气中在氧气中(3)木炭跟氧气反应:实验内容现象在空气在氧气(4)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内容现象在空气在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小结:氧气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堂堂清: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_味的气体。
相同条件下,它的密度比空气_____,它______溶于水。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中更_____,发出_____光,放出大量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叫_________。
附12018—2019学年九年级导学提纲(新授课/复习课参考模板)学科:化学编写人:张民付使用时间:2018年 9月___日编号:11本节标题:氧气2一、【学习目标】1、认识是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认识化合、氧化反应,能识别氧化物。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二、【重点难点】初步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三、【导学流程】(一)检:课前检测: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2.既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里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可选择的物质是() A.硫B.木炭C.红磷D.铁丝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3)木炭的燃烧:;(4)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都加有少量的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能否用沙代替?(二)导:上述三种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三)思:1.基础感知化合反应概念:举例:氧化反应的概念:举例:缓慢氧化反应:举例: 2.深入学习(1) 上述三种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2)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a.反应物中都有______b.反应条件都是_____c.生成物都有___种(3)石蜡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4)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的()1.镁 + 氧气氧化镁2.二氧化碳 + 水碳酸3.汞 + 氧气氧化汞4.硅 + 氧气二氧化硅5.甲烷 + 氧气二氧化碳+水6.碳酸钙二氧化碳 + 氧化钙3.疑点速记(四)议(五)展(六)评五、归纳总结(留空白,由学生课后自我归纳)。
2018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2 氧气一、学习目标:1。
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
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课前预习】1.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2。
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归纳填空】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三态变化2、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及结论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置于空气中会有何现象)氧气:空气:小贴士: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3]及[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空气中氧气中硫的燃烧木炭的燃烧铁的燃烧【交流讨论】1。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
河道中学导学方案
2019 年9月
年级
科目
九年级化学课题氧气编号
主备人修订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阅读资料归纳提炼出氧气
的物理性质。
2.能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书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习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
难点
主动观察和动手
实验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
导入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
它具有哪些性质呢。
课前
预习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物质的性质分为性质和性
质。
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比空气
的密度。
它于水,
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 mL 氧气。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
2.木炭:
3. 硫:
4.铁丝:
第 2 页
第 3 页
拓展延伸1.(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
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我今
天的
收获
第 4 页。
课题2 氧气第一课时(总第1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知道氧气的检验方法。
3.掌握木炭、硫、铁、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4.领会氧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
【学习重点】木炭、蜡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
【学习难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定标自学】(温馨提示:阅读教材P33~35后填空)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氧气溶于水,液态氧为色,固态氧为色。
这些性质是氧气的性质。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
3.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4.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也是与其中的发生反应。
【合作探究】(一)【实验2-2】书本P331.你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2.为什么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没有该现象发生?3.通过该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方法指导】如何区分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叙述你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二)【实验2-3】【实验2-4】以及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课堂讨论】1.实验室里如何检验一瓶无色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气体?2.仔细分析实验2-4,讨论下列问题:(1)将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2)细铁丝下端的火柴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待火柴快燃尽时才插入瓶中?(3)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者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放少量水的其作用相同吗?3.上述三个实验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课堂展示】小组选代表回答。
【总结反思】还有什么困惑?【反馈矫正】甲 乙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_________色液体或固化成__________色固体。
2、下列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在空气中能够燃烧C.红磷不能在空气中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5、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放出大量的热D 、硫粉逐渐减少6、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如何一一鉴别它们?7、在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抽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至少回答两条)8.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做了如下探究:收集满两瓶气体,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查验方式,明白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映的文字表达式;明白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映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映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掌握化合反映、氧化反映、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明白氧化反映有猛烈缓和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映实例。
情景导入:1.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熟悉吗?(只如果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能够,每位同窗都可参与展示)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咱们可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知识回顾:1.空气的成份按体积算,最多的是_______,第二是_______,还有_____和_____等。
二、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表现了氧气的什么性质?自主学习: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
)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三态变化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2-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不是复燃。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
实验试探:木条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实验结论】:氧气能。
讨论交流:如何查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教师演示:【实验2-3】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①硫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色火焰;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 ③都生成一种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
④放出热量。
【实验试探】: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有关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S + O2 SO2讨论交流: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峻污染。
1.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柴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何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为何留有少量水?教师演示:【图2-12】柴炭在空气和氧气燃烧的实验把红热的柴炭慢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继续观察。
七家子中学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时间:课型:预习和展示年级:九年级主备课人:常青林参与设计:杨万忠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2、过程与方法: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三、学法指导:通过小组讨论“兵教兵”、小组展示,教师巡视指导四、学习流程:课前检测(5′)—揭示教学目标(1′)—交流(组内、组间)(5′)—展示提升(20′)—达标测评(5′)—整理纠错本(4′)【自主学习过程】:(一)课前检测:(5分钟)仔细阅读课本P33内容直到P35,并填写下面的问题。
1、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解于水(4).氧气、液态氧、固态氧颜色分别是:无色、淡蓝色、淡蓝色2、化学性质:比较、能支持、能使某些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具有性。
3、氧气用途:供给;支持。
4、化合反应: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5、氧化反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6、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甚至,这种氧化叫缓慢氧化。
7、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8、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二)揭示教学目标(同学朗读教学目标)(1分钟)。
(三)交流下列问题(组内、组间)(5分钟)A层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
课题2 氧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过程与方法:
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学习方法:
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
3.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
学习用品
氧气、酒精灯、燃烧匙、硫磺、木炭、红磷、细铁丝、蜡烛、坩埚钳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氧气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2、氧气能支持燃烧吗?。
氧气能跟哪些物质反应?。
3、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如。
二、合作学习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P33,完成下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观察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现象:如木条复燃,结论: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演示实验2-3、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学习小组思考讨论
1、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
(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
要,
(2)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中燃烧,这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2、做硫燃烧时,集气瓶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3、做铁丝燃烧时,(1)集气瓶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2)实验时,将铁丝打磨绕成螺旋状并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3)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什么?
4、通过以上反应我们发现这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讨论:
1、课本P35讨论
2、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滴氧化反应吗?两者是并
列关系、交叉关系、包含关系?
三、自主检测
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
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
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不使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3、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方法是()
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
B、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空气的是氧气
C、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
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锌 + 盐酸氯化锌+氢气
C、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D、碱式碳酸铜水+氧化铜+二氧化碳
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D、蜡烛的燃烧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6、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