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临床操作规范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临床操作规范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临床操作规范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临床操作规范

【编号】B6.2.3.2.1

【名称】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别名】

【适应证】

1.根治性放射治疗 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声带麻痹,病灶长度<10cm、无穿孔前X线征象、无显著胸背痛、无内科禁忌证者,以及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术后残端有肿瘤残存者均可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2.姑息性放射治疗 全身状况较好,但局部病灶广泛,长度>10cm,有食管旁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有声带麻痹,有气管受侵或受压但未穿透气管者;有明显胸背部沉重、疼痛感但无穿孔前症状体征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膈下胃左血管区淋巴结转移,为缓解食管梗阻,改善进食困难,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可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

姑息性和根治性放射治疗之间,除非已存在远处转移、严重并发症以及全身衰竭者,二者并无绝对界限。对开始计划姑息放射治疗者,根据病灶消退情况和患者耐受能力,疗效显著者应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尽可能给予足量放射治疗,争取达到根治目的。对于起初计划行根治放射治疗者,疗中出现远地转移、严重并发症及全身衰竭明显者,可中断治疗或改为姑息放射治疗。对于那些具有食管癌穿孔前X线征象的患者,经过减少单次照射剂量,适当延长疗程也可进行放射治疗。纵隔增宽、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区域低、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脉搏增快、胸背痛,为食管穿孔征兆,实际上已有微小穿孔。一旦证实,应中断放射治疗,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放射治疗中出现食管穿孔,瘘管形成和大出血,大多为肿瘤外侵,放射治疗后病灶退缩所致,并非超量放射损伤。对明显外侵,特别是有深溃疡的食管癌,放射治疗分割速度应适当放慢。

【禁忌证】

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很少。如明显恶病质、已有食管瘘,已有纵隔炎或纵隔脓肿,食管有大量出血,可考虑列入禁忌证。

【准备】

1.术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治疗效果,交待注意事项,以获得病人的积

极配合。

2.常规检查血象,出凝血时间

3.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方法】

食管癌的淋巴引流缺乏明显的节段性,其引流方向主要是向上、向下。食管的上2/3主要是向上,下1/3是向下。如胸上段食管癌,上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为30%左右;胸下段食管癌,膈下胃左血管区淋巴结转移率可达50%~80%。食管放射治疗分为体外照射和腔内照射,体外照射为目前食管癌放射治疗最主要的照射方法。

1.体外照射

(1)放射源:选择高能X射线或Coγ射线均可,对颈段食管癌前野也可加用合适能量的电子线照射。

(2)照射范围:根据食管影像学表现,首先确定靶区(一般在模拟机下透视定位,若尚未配备模拟机的单位,可选用其他方法),射野上下两端要超出病变3~5cm,照射野宽度根据食管软组织阴影或CT扫描食管外侵程度而定,一般前野宽度6~8cm,后斜野宽度5~7cm,有条件的单位,可做治疗计划并透视定位以保证脊髓受量不超过其脊髓耐受剂量,同时保证靶区内的必要剂量。

(3)照射野数:根据治疗计划设定照射野的大小、数目、各野的权重,力求肿瘤受到均匀照射,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一般以三野照射为宜,即前一垂直野,后背两斜野避开脊髓。

(4)常规分割方式和照射剂量:根治性放射治疗肿瘤剂量为50~70Gy/25~38次/5~7.5周,此为常规分割方式。

(5)非常规分割方式:目前一般采用常规照射,肿瘤剂量30~42Gy/15~23次/3~5周,具体操作为每次1.8~2Gy,每日1次,每周5次,然后给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具体操作为每次1.5Gy,每日2次,两次之间间隔至少6h,每周10次,剂量为30Gy。总剂量为60~70Gy。高龄、全身状况差、晚期病例亦可沿用此种方式。此外,还可采用连续超分割、连续加速超分割等多种非常规分割方式。

2.食管癌腔内照射 腔内照射特点是放射源表面剂量高,随着深度增加剂量

急剧下降,剂量分布很不均匀,此治疗方式主要用于足量外照射后有残留病灶者,或外照射后近期内局部复发及进食困难者,为缓解进食梗阻而行姑息放射治疗。腔内照射不能代替外照射作为食管癌标准常规治疗,它只能是外照射的辅助和补充。参考点一般设在距源中心10mm处(8~12mm),腔内照射的总剂量为参考点处以不超过15Gy为好,可分2~3次。

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及IMRT食管癌 是目前能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有希望的方法,国内外均在试行。根据CT扫描勾画肿瘤靶区,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给予精确计划设计,采用共面多野或非共面多野照射,此种照射方式的分割剂量及总剂量、照射总疗程时间、脊髓耐受量、两肺的保护价值等,目前正在研究中。采用此种技术,肿瘤靶区的勾画显得更为重要,最好以常规分割、常用的超分割方式为好,少用单次超大剂量的大分割方式。此种技术也可作为常规放射治疗技术后期的补充照射。

【结果判断】

【注意事项】

1.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 影响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因素很多,肿瘤侵犯食管壁的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是最重要的。其他因素可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原发部位、X线病理分型、有无贫血、治疗结束时X线表现、肿瘤本身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以及放射总剂量等。进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大多为估计手术无法切除,有手术禁忌证或本人拒绝手术者,放射治疗时病灶>5cm者占95%以上。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效果也较差,即使根治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一般为5%~10%。

2.放射反应、并发症和后遗症

(1)放射性食管炎:一般在放射治疗剂量达20Gy以后,可出现下咽困难,下咽疼痛和胸骨后疼痛。

(2)放射性气管炎:气管受照射剂量达20Gy以后,即可出现气管炎性反应,产生咳嗽,多为干咳无痰,气管受量70Gy/30~35次/8周,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气管狭窄,多在治疗4~6个月以后发生。

(3)食管穿孔、食管瘘及大出血:因肿瘤外侵,侵及周围器官或血管,放射治疗中或放射治疗后肿瘤退缩明显,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穿孔、出血、食管瘘是

难以完全避免的,这并非放射治疗剂量超量所致,食管大出血绝大多数为突发性和致死性的。

(4)放射性肋骨损伤:因后斜野照射时射野内包括肋骨,骨吸收放射线可引起疗后出现放射性肋骨骨折,多数为几根肋骨同时或不同时骨折,与个体敏感性有关。

(5)放射性肺炎: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放射性肺炎已明显减少,但近几年放化疗同期或序贯应用,使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有所增加。放射性肺炎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CT的日益普及,无症状的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肺纤维化的检出率将会明显上升。

(6)放射性脊髓炎:模拟机下定位能够清楚地避开脊髓,放射性脊髓炎发生率为0.8%~3.5%,应严格控制脊髓受量在耐受剂量范围内。个体放射敏感性高者,脊髓剂量低于耐受剂量也可能发生放射性脊髓炎。

(7)放射性食管狭窄:放射治疗后肿瘤病灶消失,但因局部纤维化、瘢痕形成,在原病变处及照射野内形成食管管腔狭窄,管壁僵硬,从而影响进食,放射性食管狭窄的发生往往与放射治疗前食管癌浸润程度有关,再程放射治疗和腔内放射治疗将会增加放射性食管狭窄的发生率。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临床操作规范

【编号】B6.2.3.2.1 【名称】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别名】 【适应证】 1.根治性放射治疗 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声带麻痹,病灶长度<10cm、无穿孔前X线征象、无显著胸背痛、无内科禁忌证者,以及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术后残端有肿瘤残存者均可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2.姑息性放射治疗 全身状况较好,但局部病灶广泛,长度>10cm,有食管旁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有声带麻痹,有气管受侵或受压但未穿透气管者;有明显胸背部沉重、疼痛感但无穿孔前症状体征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膈下胃左血管区淋巴结转移,为缓解食管梗阻,改善进食困难,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可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 姑息性和根治性放射治疗之间,除非已存在远处转移、严重并发症以及全身衰竭者,二者并无绝对界限。对开始计划姑息放射治疗者,根据病灶消退情况和患者耐受能力,疗效显著者应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尽可能给予足量放射治疗,争取达到根治目的。对于起初计划行根治放射治疗者,疗中出现远地转移、严重并发症及全身衰竭明显者,可中断治疗或改为姑息放射治疗。对于那些具有食管癌穿孔前X线征象的患者,经过减少单次照射剂量,适当延长疗程也可进行放射治疗。纵隔增宽、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区域低、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脉搏增快、胸背痛,为食管穿孔征兆,实际上已有微小穿孔。一旦证实,应中断放射治疗,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放射治疗中出现食管穿孔,瘘管形成和大出血,大多为肿瘤外侵,放射治疗后病灶退缩所致,并非超量放射损伤。对明显外侵,特别是有深溃疡的食管癌,放射治疗分割速度应适当放慢。 【禁忌证】 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很少。如明显恶病质、已有食管瘘,已有纵隔炎或纵隔脓肿,食管有大量出血,可考虑列入禁忌证。 【准备】 1.术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治疗效果,交待注意事项,以获得病人的积

食管癌临床路径

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食管癌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 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 (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食管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 (4)内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 (2)食管内镜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食管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模板】

食管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县医院2013年版) 一、食管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伴Z51.0,Z51.0伴Z85.001)。 2.不适合手术治疗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I-III 期病例。 3.不可切除的T4期肿瘤。 4.需要术前/术后放射治疗。 5.姑息性放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进食哽咽、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逐渐消瘦、脱水、乏力。 2.辅助检查:食管造影、内窥镜检查、颈胸腹CT或胸部CT并颈部及腹部B超。 3.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 (三)放射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实施规范化放射治疗: 1.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病例,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可以选择放化同步治疗或单纯放疗±化疗。 2.颈部食管癌,T1b分期及以上,可选放化综合治疗。 3.对于T2期以上可手术的食管癌,可选择术前放化同步治疗。

4. T3期以上或淋巴结阳性的,可选择术后放疗、化疗。 5.对于切缘阳性的病例,应接受术后放疗。 6.IV期病例,可考虑局部姑息性放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1. C15伴Z51.0,Z51.0伴Z85.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放射治疗前准备。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感染性疾病筛查、肝功能、肾功能; (3)食管造影; (4)胸部增强CT扫描。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检查项目: (1)心电图、肺功能、超声心动图; (2)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 (3)食管腔内超声检查; (4)颅脑MRI检查; (5)全身骨显像。 (七)放射治疗方案。 1.靶区的确定:CT扫描、吞钡造影、食管内超声检查,均可以为靶体积及其边界的确定提供参考。 2.放射治疗计划:推荐使用CT模拟定位和三维计划系统,应该使用静脉或口服对比剂以增进显像。 3.放射治疗剂量:术前放疗,总剂量40Gy、常规分割;同期放化疗,总剂量50.4-60Gy、常规分割;单纯放疗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 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将在今年更新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指南,同时还将新发布肾癌、头颈肿瘤、甲状腺癌、肉瘤、胰腺癌、肝癌、血液肿瘤、食管癌等八个指南。 一、CSCO食管癌指南将强调同步放化疗对于潜在可切除的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作用。 1. 潜在可手术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 从2003年(9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1116个患者)至2018年(31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5496个患者)的8个荟萃分析证实: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相比,明显提高了总生存,明显提高了R0切除率,明显提高局部区域控制率,并且没有明显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风险。 对2007年和2011年发表在Langcet oncology上的研究证实:不论腺癌还是鳞癌,潜在可手术的食管癌进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均有生存获益。 此外,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术前肿瘤分期。 2. 术后的放射治疗 多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包括国内研究)证实:术后放疗能提高食管癌Ⅲ期患者(T3N1M0、T4N0-1M0)OS;术后放疗提高N+患者OS,

术后同步放化疗能够提高Ⅲ期患者的OS。术后放疗为预后良好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3. 局部晚期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 国内外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已证实: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比序贯放化疗明显提高OS,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有所增加,尚可耐受;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正在研究之中。自2013年至2017年的几项临床试验研究了同步放化疗+C225的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其中,对比同步放化疗+C225与同步放化疗的研究SCOPE-1和RTOG0436获得了阴性结果。 而我国正在进行的同步放化疗联合厄洛替尼的研究发现,同步放化疗(ENI--选择性淋巴结照射)联合厄洛替尼,2年OS为57.8%,与单纯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CFI)、同步放化疗(CFI)+厄洛替尼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二、放射治疗10个要点 食管癌放射治疗需要注意什么,此次指南提出以下几项。 1. 放疗前完善辅助检查,评估一般状况; 2. 能够手术的患者,术后是否接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根据手术后的病理分期来决定; 3. 术前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标准,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再进行二次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根治性手术; 4. 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首选同步放化疗,其次推荐序贯放

食管癌临床路径

食管癌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D00.1) 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42.41/42.42/42.5-4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 (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 (4)内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

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 (2)食管内镜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术前30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 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圆形吻合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等)。 3.术中用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

卫生部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卫生部食管癌化疗临床 路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鳞癌(ICD-10:C15/),需行新辅助、术后辅助、根治性化疗或姑息性化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进食哽咽、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逐渐消瘦、脱水、乏力。 2.体征: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颈胸腹CT或胸部CT并颈部及腹部B超。 4.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新辅助化疗:适用于T3N1-3M0和部分T4N0-3M0(侵及心包、膈肌和胸膜)食管癌患者。

2.术后辅助化疗:适用于ⅡB期、Ⅲ期食管腺癌患者,及所有术后切缘阳性或肿瘤残留的食管癌患者。 3.同步化疗:结合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Ⅱ、Ⅲ期食管癌患者。 4.姑息性化疗:适用于Ⅳ期食管癌患者或治疗后复发患者。 5.食管腺癌的化疗方案,可参考胃癌的化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 食管鳞癌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食管癌根治性的放疗概述

食管癌根治性的放疗概述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由于付反应小,疗效肯定,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也成为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食管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部位,病灶长度,外侵程度,有无转移,病人的一般状况以及当地医疗单位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综合考虑。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一般首选放射治疗,下胸段食管癌首选手术治疗,中胸段食管癌则视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或放疗和手术综合治疗为宜。 1、根治性放射治疗适应征:一般情况中等以上,病灶长度≤ 7cm,X线钡餐片和CT(或MRI)检查无明显外侵,穿孔和周围淋巴结广泛转移,无声带麻痹,胸骨后剧烈疼痛,锁骨上淋巴结以及其他远处转移。 2、放疗设计:食管癌放疗常采用3野照射技术,射野长度一般比病灶两端各长3cm。宽度为4-7cm,通常宽度取5-6cm。近几年部分学者依据CT(或MRI)检查结果并通过TPS系统设计验证食管癌三野照射(SSD或SAD)的等剂量曲线分布情况。 结果发现原来依据食管X线钡餐片来定位,往往不能使外侵和周围淋巴结转移灶得到合理照射,出现剂量不足或不均甚至漏照等现象,这可能是造成食管癌局部未控和复发率较高的原因。因此部分学者认为食管癌射野宽度应依椐X线钡餐片和CT(或MRI)的检查结果,综合考虑来确定。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施学辉推荐:食管癌前野宽7-8cm,后斜野宽6-7cm。 3、照射剂量和时间:A:常规照射方案为1.8-2.0GY/次,每天一次,5次/周,总剂量DT60-70GY/6-7周。B:近几年采用超分割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方案治疗食管癌,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 4、食管癌放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病灶未控和复发大约占90%左右。 5、腔内治疗:腔内治疗一般作为食管癌外照射的补充手段,希望提高局部剂量以达到提高生存率,局控率和降低复发率。有时候也作为食管癌晚期出现明显梗阻和出血时姑息减症治疗。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食管癌化疗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9)术后化疗的患者。需术前化疗、术后化疗、姑息性化疗及同步放化疗者,但无化疗禁忌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1年版,卫生部)、《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食管癌可表现为胸骨后不适、疼痛或烧灼感、吞咽疼痛或吞咽不畅,呈间歇性,逐渐加重呈持续性,晚期可有背痛、声音嘶哑,进食呛咳或大呕血,体重减轻,有时可有黑便及贫血。 2.临床体征: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少数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贫血、消瘦或恶病质。 3.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磁共

振成像(MRI)、

胃镜检查及活检、内镜下超声检查。 4.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食管癌术后化疗(ICD-10:C15.9)。 2.符合化疗适应证,无化疗禁忌。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5—1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242,SCC等); (3)腹部及盆腔超声或(腹部及盆腔CT)自选; (4)胸部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1)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等; (2)其他病理检测包括相关的免疫组化等; (3)骨扫描; (4)PET-CT;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最新非手术食管癌的临床分期 T的分期:(按照GTV的体积) T1 ≤30 cm3 T2 31~50 cm3 T3 51~100 cm3 T4 >100 cm3 结合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及程度(如主气管或支气管受侵、椎前三角消失、主动脉夹角≥90°等),规定若有侵及者则将GTV 分级下降1级(如≤30 cm3 为T1 期,如果有外侵累及器官则降为T2 期) N的分期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食管床纵隔区域淋巴结转移, 食管胸中、下段癌贲门胃左淋巴结肿大 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N2 胸上、中、下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胸颈段、胸上段癌贲门胃左血管区淋巴结转移 任何段病变腹腔淋巴结转移。 Ⅰ期: T1N0M0 Ⅱ期: T1N1M0、T2N0M0 Ⅲ期: T1N2M0、T2N1M0、T3N0-1 M0、T4N0M0

Ⅳ期: T2N2M0、T3N2M0、T4N1-2 M0、任何M1 期 放疗适应症 1 根治性放射治疗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声带麻痹,病灶长度<10cm、无穿孔前X线征象、无显著胸背痛、无内科禁忌证者,以及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或纵膈淋巴结转移,或术后残段有肿瘤残存者均可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2 姑息性放射治疗全身状况较好,但局部病灶广泛,长度>10cm,有食管旁或纵膈淋巴结转移或有声带麻痹,有气管受侵或受压但未穿透气管者;有明显胸背部沉重、疼痛感但无穿孔前症状体征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膈下胃左血管区淋巴结转移,为缓解食管梗阻,改善进食困难,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可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 姑息性和根治性放射治疗之间,除非已存在远处转移、严重并发症以及全身衰竭者,二者并无绝对界限。对开始计划姑息放射治疗者,根据病灶消退情况和患者耐受能力,治疗显著者应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尽可能给予足量放射治疗,争取达到根治目的。对于起初计划行根治放射治疗者,治疗中出现远处转移、严重并发症及全身衰竭明显者,可中断治疗或改为姑息放射治疗。对于那些具有食管穿孔前X线征象的患者,经过减少单次照射剂量,适当延长疗程也可进行放射治疗。纵膈增宽、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区域低、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脉搏增快、胸背痛,为食管穿孔

放射治疗技术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放射治疗技术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11-16T14:55:10.2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汪洋 [导读]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株洲在众多方法中,放疗属于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针对难以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此种方法进行诊治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 汪洋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株洲 412007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食管癌患者,观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放射治疗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食管癌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食管癌患者的随机分组。B3组(对照组 30例):临床选择腔内近距离放疗的方法;B2组(对照组 30例):临床选择常规放疗的方法;B1组(观察组 30例):临床选择调强精确放疗的方法。针对三组患者临床选择螺旋CT加以疾病诊断。对比三组食管癌患者分别完成放疗后,在(QLQ-C30)生活质量量表C30评分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三组食管癌患者完成放疗结束后的1天,在情绪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总健康领域得分几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以及B3组食管癌患者(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临床选择调强精确放疗进行疾病治疗,必须利用CT和MRI进行图像融合精确勾画靶区,逆向设计治疗计划,最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QOL评分,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放射治疗技术;食管癌;生活质量 食管癌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死亡率。当前针对食管癌患者,临床主要选择放射治疗技术、化疗技术以及手术治疗等系列的综合治疗方法[1]。在众多方法中,放疗属于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针对难以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此种方法进行诊治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临床选择放射治疗技术加以疾病的诊治后,最终获得显著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90例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食管癌患者的随机分组。在B1组30例食管癌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9岁-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1.9)岁;患者的病理类型为:患有鳞癌的患者25例,患有腺癌的患者3例,其他患者2例。于食管上段发生病变的患者2例,于中段发生病变的患者23例,于下段发生病变的患者5例。患者临床分型属于Ⅰ期的患者3例,属于Ⅱ期的患者6例,属于Ⅲ期的患者10例,属于Ⅳ期的患者11例。在B2组30例食管癌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9岁-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5±2.1)岁;患者的病理类型为:患有鳞癌的患者24例,患有腺癌的患者3例,其他患者3例。于食管上段发生病变的患者1例,于中段发生病变的患者22例,于下段发生病变的患者7例。患者临床分型属于Ⅰ期的患者3例,属于Ⅱ期的患者5例,属于Ⅲ期的患者11例,属于Ⅳ期的患者11例。在B3组30例食管癌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0岁-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1±1.7)岁;患者的病理类型为:患有鳞癌的患者24例,患有腺癌的患者2例,其他患者4例。于食管上段发生病变的患者2例,于中段发生病变的患者25例,于下段发生病变的患者3例。患者临床分型属于Ⅰ期的患者2例,属于Ⅱ期的患者5例,属于Ⅲ期的患者9例,属于Ⅳ期的患者14例。对比三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要求患者空腹,按照常规对患者实施检查,在准备检查前,要求患者饮用温开水600毫升-1000毫升。要求患者选择仰卧位进行扫描,主要从颈部到患者的肝门区进行扫描。控制层厚为5毫米-10毫米,控制螺距为0.8,调整扫描参数为120kVp,230mAs。 1.2.2 治疗方法 针对B1组患者主要选择调强精确放疗的方法,具体方法为:CT模拟定位,热塑网膜固定,扫描层厚3个毫米。扫描参数按机器设置标准参数扫描,扫描上界在甲状腺软骨,下界把胃包住。针对B2组患者,用普通模拟机定位,定位前口服希钡30毫升,定位参数按常规普通食管癌定位方法,放疗总剂量6000--7000[2]。针对B3组患者,选择腔内近距离放疗的方法,控制单次剂量在4Gy-6Gy以下,照射次数为3次-4次。外照射后两周,对患者实施腔内照射,避免出现并发症现象。 1.3 评价标准 在治疗前1天、完成放疗后的1天以及放疗后的1个月,选择QLQ-C30针对患者的QOL实施测评。其中QLQ-C30主要包括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感功能五个方面[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QOL影响 对患者完成1天的治疗后,在QOL评分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以及B3组食管癌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卫生部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2012年版)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鳞癌(ICD-10 : C15/D00.1 ),需行新 辅助、术后辅助、根治性化疗或姑息性化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进食哽咽、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逐 渐消瘦、脱水、乏力。 2.体征: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颈胸腹CT或胸部CT并颈部及腹部B超。 4.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新辅助化疗:适用于T3N1-3M0和部分T4N0-3M0 (侵 及心包、膈肌和胸膜)食管癌患者。 2.术后辅助化疗:适用于口B期、m期食管腺癌患者,及所有术后切缘阳性或肿瘤残留的食管癌患者。 3.同步化疗:结合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n、m期食管癌 患者。 4.姑息性化疗:适用于W期食管癌患者或治疗后复发患 者。 5.食管腺癌的化疗方案,可参考胃癌的化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C15/D00.1 食管鳞癌疾 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胃镜、食管造影、心电图; 胸部CT,颈、腹部B超、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ECT全身骨扫描; (2) 必需检查的项目提示肿瘤有转移时,可进行相关 部位CT、MRI ; 合并其他疾病需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谱、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肺功能检查等; (4 )病理检查,明确肿瘤HER2状况(仅针对腺癌)。 (七)化疗前准备。 1.进行体力状况评分。 2.评估心脏、肝肾功能、骨髓储备。 3.无化疗禁忌。 4.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食管狭窄临床路径

食管狭窄临床路径 一、食管狭窄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狭窄(ICD-10:K22.205)的患者,包括食管癌外科术后,腐蚀性食管炎导致良性瘢痕性食管狭窄和食管肿瘤所导致的恶性狭窄,以及纵隔原发或继发恶性转移瘤所导致的食管狭窄。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食管狭窄探条扩张术 2.食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 3.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食管狭窄包括食管癌外科术后,腐蚀性食管炎导致良性瘢痕性食管狭窄,食管恶性肿瘤所导致的狭窄。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纵隔恶性原发或转移性肿瘤,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血气分析; (4)心电图、胸片; (5)内镜检查,必要时活检;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2)胸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 (3)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 (4)食管内镜超声等。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耗材:扩张探条、扩张球囊,食管支架(放射性粒子支架),导丝,放射性粒子; 3.术中用药: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4.根据患者情况,术后可口服收敛液(0.9%氯化钠500ml+利多卡因10ml+肾上腺素2mg)。 (八)术后住院恢复3-5天。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复查的检查项目: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九)出院标准。 1.进半流食顺利。

食管癌(最新最全的总结)

一、食管解剖分段: 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24 cm。 胸中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32 cm。 胸下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40 cm。胸下段 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其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2010年) (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 对于食管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层面直径及邻近器官受侵三项标准不一致的病例,按分期较高者划分。有腔内超声T分期时请注明,建议与本草案对比。 注:a 病变长度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为准;b 应以CT所示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食管直径为准;对于全周型肿瘤管腔消失,应测阴影最大直径;c 临近组织或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及心包。 1.气管、支气管受侵的标准:(1) 食管气管间脂肪组织消失;(2) 气管、支气管变形、移位;(3) 肿瘤突向气管腔内。 2.主动脉受侵的标准: (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度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度,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为45度~90度,为可疑受侵(如能看见完整的环状稍高密度的主动脉壁则主动脉受侵概率较低)。--(自降主动脉的圆心向食管肿瘤病灶外围做切线,两切线加角) (2)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心包受侵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 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 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 5 mm。 N0:无淋巴结肿大; N1:胸内(食管旁、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下段癌胃左淋巴结肿大,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N2:食管胸中段、胸下段癌锁骨上淋巴肿大,任何段食管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M分期标准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四)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I期:T1~2N0M0 II期:T2N1M0,T3N0~1M0 III期:T4N0-2M0 IV期:T1-4N0-2M1

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

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食管癌,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状的住院患者。 一、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噎膈病(TCD 编码:BNP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 编码C15.901),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状者。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疗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一册*食管癌和贲门癌》。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断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噎膈病(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噎膈病(食管癌)临床常见证候: 痰气阻膈证 淤血阻膈证 阴虚热结证 气虚阳微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断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噎膈病(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噎膈病和食管癌,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状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噎膈病和食管恶性肿瘤疾病,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状的住院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也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症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症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CEA等); (5)上消化道造影; (6)腹部影像学检查(肝、胆、胰、脾、肾、腹腔淋巴结)。 2可选择的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行胸部CT、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全身骨扫描及PET-CT等。 (八)治疗方案 1.变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痰气阻膈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2)淤血阻膈证:理气散结,活血化瘀。 (3)阴虚热结证: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一、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鳞癌(ICD-10:C15/D00.1),需行新辅助、术后辅助、根治性化疗或姑息性化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进食哽咽、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逐渐消瘦、脱水、乏力。 2.体征: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颈胸腹CT或胸部CT并颈部及腹部B超。 4.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新辅助化疗:适用于T3N1-3M0和部分T4N0-3M0(侵及心包、膈肌和胸膜)食管癌患者。 2.术后辅助化疗:适用于ⅡB期、Ⅲ期食管腺癌患者,及所有术后切缘阳性或肿瘤残留的食管癌患者。 3.同步化疗:结合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Ⅱ、Ⅲ期食管癌患者。 4.姑息性化疗:适用于Ⅳ期食管癌患者或治疗后复发患者。 5.食管腺癌的化疗方案,可参考胃癌的化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 食管鳞癌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胃镜、食管造影、心电图; (4)胸部CT,颈、腹部B超、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ECT全身骨扫描; (2)必需检查的项目提示肿瘤有转移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MRI; (3)合并其他疾病需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谱、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肺功能检查等; (4)病理检查,明确肿瘤HER2状况(仅针对腺癌)。 (七)化疗前准备。 1.进行体力状况评分。 2.评估心脏、肝肾功能、骨髓储备。 3.无化疗禁忌。 4.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八)化疗方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结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分期和身体状况选择方案和剂量。 食管鳞癌化疗方案: 1.DF方案。

食管癌临床路径

食管癌临床路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食管癌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 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 (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食管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 (4)内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 (2)食管内镜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食管癌放射治疗

食管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一、食管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伴Z51.0,Z51.0伴Z85.001)。 2.不适合手术治疗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I-III期病例。 3.不可切除的T4期肿瘤。 4.需要术前/术后放射治疗。 5.姑息性放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进食哽咽、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逐渐消瘦、脱水、乏力。 2.辅助检查:食管造影、内窥镜检查、颈胸腹CT或胸部CT并颈部及腹部B超。 3.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

(三)放射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实施规范化放射治疗: 1.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病例,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可以选择放化同步治疗或单纯放疗±化疗。 2.颈部食管癌,T1b分期及以上,可选放化综合治疗。 3.对于T2期以上可手术的食管癌,可选择术前放化同步治疗。 4. T3期以上或淋巴结阳性的,可选择术后放疗、化疗。 5.对于切缘阳性的病例,应接受术后放疗。 6.IV期病例,可考虑局部姑息性放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1. C15伴Z51.0,Z51.0伴Z85.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放射治疗前准备。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感染性疾病筛查、肝功能、肾功能;

食管癌临床路径

食管癌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D00.1) 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42.41/42.42/42.5-4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 (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编

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 (4)内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 (2)食管内镜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术前30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

食管癌手术临床路径

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D00.1) 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42.41/42.42/42.5-42.6)/贲门癌(ICD-10:C16.000)行贲门癌根治术(ICD-9-CM-43.5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 (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 (4)内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 (2)食管内镜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术前30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 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圆形吻合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等)。 3.术中用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选用二代头孢类或联合应用甲硝唑类。 (十)出院标准。 1.进半流食顺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