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病理性磨损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树脂直接充填与嵌体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分析
树脂直接充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复方法,它通过将树脂材料直接填充到牙体缺损部位,来恢复牙体的形态和功能。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修复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因此
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树脂直接充填的主要缺点是缺乏强度和耐磨损性,容易出现脱落和变
色等问题。
相比之下,嵌体修复是一种更为耐久和稳定的修复方法。
嵌体修复通过制作一颗与缺
损牙体形状相似的牙冠,然后将其固定在牙体上,使得牙体恢复形态和功能。
嵌体修复具
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损性,较少出现脱落和变色等问题。
嵌体修复的操作复杂,需要多次
就诊,费用较高,且一旦嵌体出现问题,修复难度较大。
通过对树脂直接充填和嵌体修复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种方法在疗效上存
在一定的差异。
树脂直接充填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修复时间短、费用低等,适合于一些
较小的牙体缺损,特别是牙齿后部位置的缺损。
而嵌体修复的优势在于耐久性好、稳定性高,适合于较大的牙体缺损以及位于前牙位置的缺损。
树脂直接充填与嵌体修复是两种常见的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患者情
况和缺损程度,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来恢复牙体的形态和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
树脂直接充填多用于较小的牙体缺损,嵌体修复多用于较大的牙体缺损。
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时间短、费用低,但其耐久性不如嵌体修复。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效果观察背景:
临床口腔美容修复是口腔牙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当前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光固化复合树脂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材料,具有操作简便、密合度好、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口腔美容修复中。
但是,目前有关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效果观察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12名患者,选择其18个前牙缺损作为研究对象。
治疗过程中,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牙齿修复,治疗后11个月、23个月和35个月分别进行随访。
采用口腔拍照、牙齿色度分析仪、X线检测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评估,以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效果。
结果:
在治疗后11个月、23个月和35个月的随访中,所有的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均保持了原有的颜色和外形,未发现任何龋齿、脱落、色差等问题。
此外,牙周状况也良好,没有发生任何牙龈炎症。
在牙齿力学性质方面,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较好,达到了临床应用的要求。
综合评价显示,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以用于口腔美容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较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在临床口腔美容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治疗效果稳定可靠,且操作简便。
在牙齿色度、外形和力学性质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因此,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以成为一种较好的口腔美容修复材料。
·综合医学论坛·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4月第19卷第8期190因各种因素导致患者牙齿硬组织的外形与结构遭受严重破坏后引发的牙体解剖外形改变会导致牙齿咬合及咀嚼功能等受到严重影响,若不及时治疗导致牙髓病等并发症将进一步引发疼痛并导致患者生活品质降低[1]。
所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治疗后牙牙体缺损对于改善患者牙齿功能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文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使用树脂直接充填与应用嵌体修复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做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1月1日至2020年11月1日于我院诊断为后牙牙体缺损的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1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为25~63(43.54±5.12)岁,男女分别为31例和30例;对照组年龄为26~67(48.11±5.22)岁,男女分别为32例和29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且在知晓本研究选用治疗方案后表示接受治疗并签署同意书;所选患者治疗途中未退出并能根据自主意愿填写各项调查问卷。
排除标准:排除冠心病、传染病、血液疾病及其他不适合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1.2.1 对照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均用树脂直接充填方案治疗[2]:先制备符合用于充填洞形的树脂,然后降低薄弱洞壁高度,并在近髓处采用玻璃子水门汀进行垫底操作,进而往患者受损牙面涂抹黏合剂并进行光照,等待黏合剂凝结,此过程持续光照的时间大约为10 s,之后对患者牙齿本质遭到暴露的凹陷处采用树脂进行填充并行分层光照,然后修整牙体、调颌并抛光[3-5]。
1.2.2 观察组施行嵌体修复方案治疗[6-7]:制备箱状洞形预备牙体,保证洞壁和牙长轴夹角处于6 °~9 °范围;然后借助硅橡胶为患者磨损牙灶制备印模,并在硬度较大的石膏上进行树脂嵌体灌注;之后隔湿处理窝洞,并借助医用酒精消毒,再将其放到髓腔内,并用氧化锌水门汀进行无菌封闭牙洞;让患者试戴制备好的树脂嵌体,并确保在调整后能够达到边缘严密且咬合良好,患者满意后应用光固化树脂粘固嵌体。
复合树脂经不同方法处理后修复牙体的效果及其抗疲劳破坏性能分析1.引言牙体缺损是牙齿疾病的常见问题,对牙体缺损进行修复和保护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复合树脂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好的修复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于牙体修复中。
由于咀嚼和咬合功能的频繁使用,复合树脂修复体往往会受到疲劳破坏,影响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对复合树脂经不同方法处理后修复牙体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抗疲劳破坏性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不同方法处理对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效果的影响2.1 表面处理复合树脂修复体的表面处理对修复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和激光处理。
研究表明,适当的表面处理可以增加修复体与牙体的结合力,改善其抗疲劳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2 硬化方式复合树脂的硬化方式对修复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硬化方式包括光固化和化学固化。
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硬化方式可以提高复合树脂修复体的硬度和抗疲劳性能,降低其疲劳破坏的风险。
2.3 添加剂在复合树脂中添加适当的填料和增强剂也可以改善其修复效果和抗疲劳性能。
添加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可以提高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3.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的抗疲劳破坏性能分析3.1 疲劳破坏机理复合树脂修复体在长期咀嚼和咬合功能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疲劳破坏,其破坏机理主要包括微观疲劳裂纹扩展、界面脱粘和断裂破坏等。
了解复合树脂修复体的疲劳破坏机理对提高其抗疲劳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3.2 试验方法针对复合树脂修复体的抗疲劳性能进行试验是了解其疲劳性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疲劳试验、动态载荷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等。
通过这些试验方法可以评估复合树脂修复体的抗疲劳性能,并为其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3.3 影响因素复合树脂修复体的抗疲劳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料本身的性能、制备工艺、外界环境等。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制备工艺,可以提高复合树脂修复体的抗疲劳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树脂充填知识点总结一、树脂充填的优点树脂充填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 调色性好:树脂材料的颜色可以根据患者的牙齿颜色进行调配,使修复后的牙齿与原有的牙齿颜色一致。
2. 粘接性强:树脂材料可以与牙齿牙釉质牢固粘结,修复效果持久。
3. 形态可塑性强:树脂材料在充填时非常容易塑形,可以完全修复牙齿的缺损部分。
4. 对牙齿组织的保护性好:充填前无需削除大量的健康牙齿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牙齿。
5. 治疗过程短暂:树脂充填操作简便,一般在一次就能完成,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二、树脂充填的适应症树脂充填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修复牙齿的龋齿:龋齿是牙齿表面组织的破坏,充填树脂可以有效地填补龋齿的缺损部分,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2. 修复牙齿的裂缝:牙齿裂缝是牙齿表面的细小裂隙,如果不及时修复,容易引起龋齿和牙髓炎等问题,充填树脂可以有效地填补裂缝,防止病情加重。
3. 修复牙齿的变色:牙齿变色是牙齿表面色素沉积所致,影响美观,充填树脂可以改善牙齿的颜色,提高牙齿的美观度。
4. 修复牙齿的缺损:有些患者因为牙齿缺损引发咀嚼不适,容易导致其他牙齿受损,充填树脂可以填补牙齿的缺损,恢复咀嚼功能。
三、树脂充填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树脂充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不同的患者牙齿颜色不同,应选择与患者牙齿颜色相近的树脂材料进行充填,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2. 精准的充填操作:充填树脂时,需要将树脂材料填补到牙齿缺损部分,然后用专用的光固化器对树脂进行固化,以保证修复后的牙齿牢固和耐用。
3. 注意牙髓的保护:在进行充填树脂时,需要注意避免对牙髓组织的刺激,防止引起牙髓炎等问题。
4. 术后护理:患者在进行树脂充填后,需要避免一段时间内咀嚼硬物,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到口腔专科医院进行复查。
四、树脂充填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树脂充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不同的患者牙齿颜色不同,应选择与患者牙齿颜色相近的树脂材料进行充填,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后牙Ⅱ类洞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修复时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充填,观察组使用CAD/CAM全瓷嵌体修复。
对两组患者牙修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折裂、脱落、边缘密合、继发龈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磨损(3.3%)与边缘着色(33.3%)低于对照组(20.0%、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修复6个月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AD/CAM 全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效果要好于复合树脂修复的效果,具有耐磨性比较高的优势,极大的避免了聚合收缩、渗漏、边缘着色少等现象,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全瓷嵌体;复合树脂;后牙Ⅱ类洞CAD/CAM是将光学、数学、計算机图像识别与处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及自动化加工等多个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的一种技术[1]。
目前CAD/CAM技术在后牙修复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使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此次研究针对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冲填后牙II类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7月本院诊治后牙Ⅱ类洞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修复时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中重度缺损,为后牙Ⅱ类洞的患者;③所有患者牙齿牙髓活力检查均正常;④口腔卫生良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咬合过紧患者;②夜磨牙及过渡磨耗患者;③不愿意配合与长期随访的患者。
树脂直接充填与嵌体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分析
摘要:后牙牙体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牙科问题,而树脂直接充填和嵌体修复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引言:后牙牙体缺损是牙齿发生龋齿或牙齿磨损等问题后的常见情况,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
树脂直接充填和嵌体修复是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两种常见方法。
树脂直接充填是将树脂材料直接填充在牙体缺损处,经过硬化后恢复牙体形态和功能。
嵌体修复则是通过制作和嵌入金属或陶瓷嵌体来修复缺损牙体,再进一步进行修复。
方法:收集3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树脂直接充填治疗,另外15例采用嵌体修复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包括术后咀嚼功能恢复情况、美观效果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等。
结果:树脂直接充填组治疗后的咀嚼功能恢复情况略低于嵌体修复组,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树脂直接充填组治疗后的美观效果明显优于嵌体修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方面,嵌体修复组发生率较高,且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嵌体脱落和牙体龋齿等。
讨论:树脂直接充填和嵌体修复是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常见方法,二者在治疗效果上有一定差异。
树脂直接充填治疗简便、费用低廉、美观效果好,适用于轻度的牙体缺损;而嵌体修复则适用于较严重的牙体缺损,但其制作和嵌入过程复杂,患者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93例复合树脂美学修复后牙的临床观察及体会摘要:目的:应用复合树脂对后牙进行美学修复充填观察其临床美学效果及应用前景。
方法:选取93例102颗龋齿采用美学复合树脂多色分层充填术,后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6、12、18、24、32个月进行复查。
参考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评价体系(VSPHS)标准;2001年Dietschi首次提出依据牙体解剖层次分层修复(layering techniques)的理念,即应用复合树脂模仿釉质—牙本质自然层颜色特征进行多色分层修复(multi shade restoration technique)。
对其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追踪评价和总结。
结果充填体1周、1、6、12、18、24、32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9%、97%、97%。
结论:复合树脂美学修复及美学效果好,治疗快捷、价格合理、患者接受,令人满意。
关键词:美学修复;复合树脂;分层堆塑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用于牙齿修复已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成为牙齿直接修复的首选技术,人的牙齿有几种不同的硬组织构成,每一次都有其独特的特性,近年来本人采用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进行后牙修复充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3例,102颗患牙,患牙均为累及牙髓,牙髓活力正常。
1.2操作方法1.2.1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检查患者口腔内的情况,对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充分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经济情况、承受能力,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美学修复方案。
1.2.2牙齿预备对患牙的口内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有牙周炎症的患者进行牙周洁治后在进行美学树脂充填,修复体边缘可用硒离子打磨抛光,去除无基釉好,或者形成短斜面,是充填体和牙体之间颜色过渡自然。
1.2.3比色使用树脂套装自带的比色版在自然光下快速比色,对牙颈部牙体部和咬颌端分别比色,记录比色结果,选取合适的树脂颜色。
1.2.4酸蚀粘接患者采取橡皮障隔湿,35%的磷酸酸蚀釉质30S,然后冲洗吹干,然后将自酸蚀粘接剂涂布整个粘接面15-20s,轻吹至薄层,光照固化20S.1.2.5 分层堆塑按照之前比色风暴选取牙本质色树脂堆塑牙尖,隔牙尖交界处形成的窝沟点隙染色,再用半透明的牙釉质树脂覆盖最外层,可以使用毛刷塑形,再现牙面纹理,并可预防或减少树脂堆塑过程中层与层之间的间隙、气泡。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楚小玉一、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复合树脂直接粘接(又称粘结)牙体修复技术,是指口腔科临床使用复合树脂材料、通过粘接结合的方式修复牙体缺损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龋病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缺损修复。
二、树脂粘接机理(一)牙釉质的结构牙釉质天然表面是光滑的,表层下的釉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釉柱组成。
成熟牙釉质的矿化程度很高,无机成分的质量约占 95% ,体积约占 86% 。
无论釉质的深度和位置,组成与结构基本都相同。
牙釉质的高矿化低水分特征有利于粘接剂的渗入 , 釉质的粘接相对容易。
(二)牙本质的结构牙本质的组成结构与釉质明显不同 , 牙本质富含水分和有机物。
水分的体积比达到约20% ,有机物的体积约占 30% ,这两者之和与无机物的体积大致都是 50% 。
牙本质里边有无数个牙本质小管,从牙髓放散状伸出,贯穿到整个牙本质,使牙本质具有很高的通透性。
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由于牙髓持续的压力不断向牙本质的表面渗出,使牙本质内部形成湿润的环境。
这种高湿的环境不利于粘接,因水能通过水解作用有效竞争硬组织位上的所有粘接位点。
因此对于牙本质的粘接要比釉质粘接困难得多。
综上所述,牙釉质粘接较容易,牙本质较困难。
三、牙釉质粘接(一)牙釉质粘接机制Buonocore 于 1955 年提出牙釉质粘接,利用酸蚀在牙釉质表层产生了 5 ~ 50μm 深的微孔层,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低黏度的粘接剂渗入到蜂窝结构中,聚合形成树脂突。
树脂突与脱矿釉质形成互相交错存在的混合层,又称树脂化釉质层,从而达到机械锁合性粘接,获得微机械固位,粘接强度可达 20MPa 以上。
(二)牙釉质粘接剂牙釉质粘接剂一般是由酸蚀剂和粘接树脂组成的。
常用的酸蚀剂大多是 15% ~ 40% 的正磷酸;粘接树脂大多是不含或含少量填料的低粘度树脂。
四、牙本质粘接机制及其发展(一)第一代1956 年, Buonocore 受到釉质粘接的启发,酸蚀牙本质,得到微机械固位力,但是粘接强度很低( 2 ~ 3MPa ),最终以失败告终。
3m树脂补牙材料
3M树脂补牙材料。
3M树脂补牙材料是一种常用的牙科修复材料,它具有优秀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该材料主要由树脂基质和填料组成,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抗压强度,能够有效修复牙齿缺损,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3M树脂补牙材料的特点、应用和注意事项。
首先,3M树脂补牙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接性,能够与牙齿组织紧密结合,形成坚固的修复体。
它还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修复效果。
此外,3M树脂补牙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口腔组织无刺激和损害,能够有效保护牙齿和周围组织,减少牙齿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其次,3M树脂补牙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修复各种牙齿缺损,包括龋齿、牙齿磨损、牙齿折裂、牙齿变色等问题。
它可以根据患者的牙齿情况进行个性化修复,恢复牙齿的自然外观和咀嚼功能。
同时,3M树脂补牙材料还可以用于修复前牙和后牙,能够满足不同牙齿位置的修复需求。
最后,使用3M树脂补牙材料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牙医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类型和颜色,确保修复效果美观自然。
其次,使用3M树脂补牙材料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包括清洁、干燥、粘接等步骤,以确保修复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最后,患者在使用3M树脂补牙修复后,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复诊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修复体的问题,保持口腔健康。
总之,3M树脂补牙材料是一种优秀的牙科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牙医和患者在选择和使用该材料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特点、应用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修复效果和口腔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后牙病理性磨损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后牙病理性磨损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患者为例,均实施树脂修复,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直接树脂修复法,实验组采用间接树脂修复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树脂充填体A级率相比对照组更大,牙本质敏感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咀嚼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树脂直接修复法进行治疗,选择SE Bond粘接剂以及可乐丽菲露AP-XA3树脂进行充填。
无备洞处理,对存在过锐或者过抖的牙尖以及牙嵴进行打磨。
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对窝洞进行清洗,次数为3次,之后采用清水进行冲洗和干燥。
涂抹可乐丽菲露处理液,20秒后吹干,之后涂抹可乐丽菲露粘接剂,采用气枪进行轻吹,从而使粘接剂充分分布,光照固化10秒后,采用可乐丽菲露树脂对凹坑位置进行充填,并压实,必要情况下采用保鲜膜对材料进行覆盖,并在牙合面使用石蜡油进行涂抹,并告知患者进行正中咬合,从而有利于牙合面的成形,光照固话40秒到
60秒后,恢复患牙的咬合接触,并进行调牙合和磨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树脂进行间接修复法,在石膏模型上先对树脂嵌体进行准备,之后对患者实施间接粘接和修复。
采用硅橡胶对患者取完整印模。
使用超硬石膏对模型进行灌注,并对咬合进行转移。
使用分离剂对模型进行涂抹,之后采用可乐丽菲露树脂对患牙磨损位置进行充填。
患者复诊时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对窝洞进行冲洗,次数为3次,之后采用清水进行冲洗和干燥。
涂抹可乐丽菲露处理液,采用气枪干燥,之后涂抹粘接剂,将嵌体置入,将多余粘接剂去除,并对其进行20秒的光照固化,最后实施调牙合和抛光。
1.3 临床疗效评估
(1)充填效果评估
在治疗1年后对患者口腔内充填体进行视诊和探诊,并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①A级:充填体无磨耗现象,且充填体与洞缘牙体组织相互连接,无悬突;
②B级:充填体存在局部磨耗现象,且充填体与洞缘牙体连接不连续,然而没有显露牙体组织或者基底,滑动探诊时存在阻塞感。
③C级:充填体磨耗严重,牙本质或者基底暴露明显,需要对充填体进行更换。
(2)牙本质敏感疗效评估:
①显效:患者经治疗,牙本质敏感情况消失;
②有效:患者经治疗,牙本质敏感情况有所改善;
③无效:患者经治疗,牙本质敏感情况无明显变化或者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咀嚼效率计算:
采用3克小枣指导患者进行咀嚼,时间为40秒,之后让患者将残渣吐入测定筛内部,患者充分漱口后混合残渣再次吐入测定筛内部,对测定筛内残渣进行流水冲洗30秒,并对测试物残渣余等量测试物进行自然干燥,1天后进行称重。
计算公式如下:
咀嚼效率=(a×拒绝前总量-剩余量)/a×拒绝前总量×100%
其中a为咀嚼效率系数,a=等量测试物干燥后重量/等量测试物鲜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以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咀嚼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后牙病理性磨损的修复,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银汞合金进行充填,然而其要求窝洞具备足够的深度以满足固拉力,这也使得牙体组织损伤加重,甚至会增加牙齿敏感和穿髓。
而玻璃离子粘固粉也是一种充填物,然而其机械强度并不理想,容易磨耗,因此效果并不明显[2]。
随着粘接材料的不断发展,复合树脂材料开始得到应用。
可乐丽菲露SE BOND作为一种自酸蚀粘结系统,其中牙本质粘合处理剂存在磷酸酯类粘合性单体,能够有效对切削微粒子层进行溶解[3],并不断扩散和浸透,从而在牙釉质以及牙本质形成一层树脂含浸层,抵御外界的刺激。
另外可乐丽菲露AP-X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抗破损以及耐磨损等优点[4-6],对牙釉质以及牙本质的粘结性持久。
树脂修复过程中,有间接法和直接法两种,其中间接法主要通过口外制作,其能够实现树脂的均匀固化,不会引起应力集中[7],另外,其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将体积收缩的影响消除,防止边缘密合性受到影响,提高了单体的转化率[8],防止牙髓因固化产热和单体产热产生刺激。
模型在完成后进行抛光再置入口腔,实现牙齿完整性和边缘连续性的修复[9],改善了咀嚼效率,提高了治疗成功率[10]。
本院对5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采用树脂进行间接修复相比对照组的,疗效更为优越,可见,采用树脂间接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效果明显,值得
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杨翠萍,刘宇,刘洋,等. 间接树脂嵌体与瓷嵌体三年应用比较[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12(3):156- 157.
[2]江琴,童锦发,戴杰.后牙病理性磨损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2,13(3):111-1129
[3] 王荣, 刘亦然, 范勇斌, 等. Bio-oss 骨胶原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对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初探[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3, 13(4): 243-245.
[4] 牛忠英, 裴振华, 施生根, 等. 慢性牙周炎患者粘接性牙周夹板固定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3, 13(4): 193-197.
[5] 王亚玲. 50 例磨牙隐裂的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江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40(3): 97-99.
[6] 宓勇, 孙兰英, 尹静.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2, 50(12).
[7] 林雪芬, 汲平. 固定修复后牙周状况的监测方法[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8, 9(2): 158-160.
[8] 李艳. 老年人牙齿磨损的治疗分析[J]. 现代医院, 2008 (1): 56-57.
[9] 潘洁, 王嘉德, 杨朝晖. 牙齿病理性磨损充填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 41(12): 715-718.
[10] 王勋, 张修银. 全瓷修复体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