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59
常见的电路分析讲解电路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主要有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电源等效变换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等,每种电路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本文主要对几种常用电路分析方法的原理、解题步骤和适用范围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支路电流法1、什么是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KCL、KVL)列方程组进行求解。
2、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1)确定电路中支路、节点、网孔的数目。
其中,支路个数用b表示、节点个数用n表示、网孔个数用m表示;(2)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循行方向;(3)应用KCL对结点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4)应用KVL对回路列出b-(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通常可取网孔列出);(5)联立求解b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
3、支路电流法的适用范围如果用手工进行计算时,一般适用于支路个数不大于3的情况下,用手工计算方程组比较方便,如果支路个数大于3的情况下用手工计算就比较麻烦了。
支路个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用矩阵结合matlab进行计算。
二节点电压法采用回路电流法。
对于b个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只需列出[b-(n-1)]个方程,即网孔m个数方程,就可以解出各个支路电流,比支路电流法要方便的多。
但是有时存在这样的电路,即支路较多而节点较少的电路。
如下图电路中,有5条支路,2个节点,若用回路电流法求解,也需列出4个独立方程式,如果采用节点电压法则更加方便求解。
1、什么是节点电压法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为基础,先求出各节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然后运用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2、节点电压法计算步骤本文主要讨论两节点电路,节点电压法计算步骤如下。
(1)选定电路中一个节点为参考节点用接地符号表示,另一个节点的节点电位作为电路变量。
(2)列写关于节点电位的节点电压方程,如下式所示。
式中,分子表示电源的电流的代数和,电源电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电压源的输出的电流等于电压源的数值除以其串联的电阻;另一部分电流源输出的电流。
教你几种电路分析的高效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很多,如叠加定理、支路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结点分析法、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等。
根据具体电路及相关条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对基本电路的分析有重要的意义。
现就具体电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如下比较。
支路电流法01支路电流法是以支路电流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两定律列出电路的方程式,从而解出支路电流的一种方法。
一支路电流分析步骤1) 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绕行方向。
若有n个节点,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n一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2) 若有m条支路,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m-n+1)个的独立回路电压方程。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选网孔作为回路(网孔就是平面电路内不再存在其他支路的回路)。
对于平面电路,独立的基尔霍夫电压方程数等于网孔数。
3) 解方程组,求出支路电流。
【例1】如上图所示电路是汽车上的发电机(US1)、蓄电池(US2)和负载(R3)并联的原理图。
已知US1=12V,US2=6V,R1=R2=1Ω,R3=5Ω,求各支路电流。
分析:支路数m=3;节点数n=2;网孔数=2。
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回路绕行方向顺时针。
电路三条支路,需要求解三个电流未知数,因此需要三个方程式。
解:根据KCL,列节点电流方程(列(n-1)个独立方程):a节点:I1+I2=I3根据KVL,列回路电压方程:网孔1:I1R1-I2R2=Us1- Us2网孔2:I2R2+I3R3=Us2解得:I1=3.8A I2=-2.2A I3=1.6A叠加定理02在线性电路中,所有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产生的响应(电压或电流),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所产生的响应的叠加。
在应用叠加定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在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要假设其它独立电源为零值。
电压源用短路替代,电动势为零;电流源开路,电流为零。
但是电源有内阻的则都应保留在原处。
其它元件的联结方式不变。
2) 在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参考方向应选择与原电路中对应响应的参考方向相同,在叠加时用响应的代数值代入。
解:设三个回路电流分别为、、则:1m I 2m I 3m I 图1图2MATLAB 把矩阵指令和结果如下:];[02U I m 解:设三个回路电流分别为、、,则:1m I 2m I 3m I 图3图4u I m 5.03-= 补充方程为: iI I m m =-31 i I I m m 5.012=- u I I m m =-32 由此可以解出、、、、。
A I m 11=A I m 32=A I m 33-=A i 4=A u 6= 将方程整理为: 14000)11(0321=+++-++U u i I I I m m m 000)11(00321=-++-++U u i I I I m m m 005.00000321=+++++U u i I I I m m m 00000321=++--+U u i I I I m m m 0005.000321=++-++-U u i I I I m m m 00000321=+-+-+U u i I I I m m m 然后用MATLAB 计算如下:其中];;;;;[321o m m m U u i I I I x =a=[1+1 0 -1 0 0 1;0 1+1 -1 0 0 -1;0 0 1 0 0.5 0;1 0 -1 -1 0 0;-1 10 -0.5 0 0;0 1 -1 0 -1 0];%定义a 矩阵b=[14;0;0;0;0;0];x=a\b %定义b 矩阵并求解运行结果为:x = 1 3 -3 4 6 9在以上例题中,采用的思想是找准未知量,采用分离变量的方法让未知量在方程组的一侧,然后把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Ax=B ,未知量构成的矩阵(后者列向量)x=A\B 。
所以在MATLAB 中建立好矩阵就可以求解了,节约了运算时间,以上例子都是手工带入数据整理方程组的,但注意的是:数据的值其实是取代的对应的元件,因此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方法化简方程组后,编制M 文件,由MATLAB 带入数据进行运算.。
节点电压法
节点电压是一种求解对象的电路计算方法。
节点电压是在为电路任选一个节点作为参考点(此点通常编号为“0”),并令其电位为零后,其余节点对该参考点的电位。
节点电压法是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之一,所谓节点电压是指电路中任一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的电压,该电路分析方法的本质是先利用KVL 定理将各支路电流用节点电压表示,然后只列n-1 个节点的KCL 方程(n 为所分析电路的节点数)。
支路电流法既列KVL 方程又列KCL 方程,回路电流法只列KVL 方程,与这两种电路分析方法相比,当电路的节点数较少,支路数较多时,采用节点电压法简单,因为列的方程数较少。
特别是当有理想电压源直接并接在两节点之间时,只要灵活应用节点电压法,便可以进一步减少所列的方程数。
以电路中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根据KCL写出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出节点电压的方法。
对多支路两节点电路的计算尤为简便。
节点电压是指电路中任一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参考点人为选择.常以接地点为参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