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5.12 MB
- 文档页数:63
腰椎的运动解剖原理
腰椎的运动解剖原理主要涉及到腰椎的结构和功能:
1. 腰椎的解剖结构
腰椎为五个相邻的椎骨,它们与相邻的锁骨和髋骨形成了骨盆。
每个腰椎都由一对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骨之间)和两个小关节组成。
这些结构共同维持了腰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 腰椎的运动
腰椎具有旋转、弯曲和侧弯的运动能力。
然而,由于它们距髓管较近,因此过度的扭曲或弯曲可能会导致伤害或神经损伤。
腰椎的运动通常是由躯干肌肉控制的,而这些肌肉的强度、柔韧性和协调性对于腰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至关重要。
3. 注意事项
如果你正在训练或运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突然和过度的运动,特别是在未经热身的情况下。
- 注意动作的正确性,以免错误的姿势增加了腰椎承受的压力。
- 避免持续的坐姿或站立姿势,这会对腰椎造成额外的压力。
- 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 如果你有腰痛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求医咨询。
腰椎解剖结构
正常腰椎解剖结构正常腰椎间盘解剖位置正常腰椎锥体结构正常腰椎锥体结构腰椎间盘突出示意图椎间盘突出示意图腰椎间盘突出的核磁共振图象手术中取出的腰椎间盘髓核
腰椎侧弯的×光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椎管内,造成椎间盘中心位置的“真空现象”,并且突出物钙化和腰椎管狭窄腰椎的神经分布和神经感觉区,当腰椎间盘突出以后,压迫相应的神经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症状。
腰椎的神经分布和神经感觉区,当腰椎间盘突出以后,压迫相应的神经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症状。
腰椎的神经分布和神经感觉区,当腰椎间盘突出以后,压迫相应的神经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并发症“椎管狭窄”的示意图腰椎间盘突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腰椎体滑脱腰椎体滑脱×光表现腰椎体滑脱三维图象。
简述腰椎斜位x线影像解刨结构特点
腰椎斜位x线影像是一种常用的解剖影像技术,能够提供有关腰椎结构和结构的详细信息。
以下是腰椎斜位x线影像解刨结构特点:
1. 腰椎前方:x线影像显示腰椎前方的结构,包括颈椎和胸骨。
腰椎前方的
软组织包括胸骨柄、胸骨后肌肉、胸骨侧肌肉和胸膜。
2. 腰椎侧方:x线影像显示腰椎侧方的结构,包括骨盆和腰椎的侧方。
腰椎
侧方的软组织包括骨盆的侧壁肌肉、韧带和关节囊。
3. 腰椎后方:x线影像显示腰椎后方的结构,包括尾骨和腰椎后方的软组织。
腰椎后方的软组织包括尾骨肌肉、韧带、神经和血管。
4. 腰椎横突:x线影像显示腰椎横突的结构,它是腰椎最显著的结构之一。
腰椎横突位于腰椎前方,连接腰椎和骨盆。
5. 腰椎关节:x线影像显示腰椎关节,包括腰椎前关节和腰椎后关节。
腰椎
前关节是腰椎的第一个关节,它连接腰椎和颈椎。
腰椎后关节是腰椎的第二个关节,它连接腰椎和尾骨。
6. 腰椎神经孔:x线影像显示腰椎神经孔,它是腰椎和脊髓之间的通道。
腰
椎神经孔位于腰椎前方,通过它神经可以从腰椎穿出进入脊髓。
腰椎斜位x线影像能够提供有关腰椎结构和结构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医生对腰椎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最全⾯详细的脊柱腰段解剖图⼀、腰椎的形态结构椎⾻的形态结构腰椎的形态结构上⾯观腰椎的形态结构前⾯观第五腰椎(正中⽮⾯)第三腰椎CT图⼆、腰段椎管腰椎椎孔的形状椎管:中央椎管和侧椎管(侧隐窝)腰段的椎管前界:为椎体、椎间盘和前纵韧带;后界:为椎⼸板、棘突基底和黄韧带;两侧界:为椎⼸根和椎间孔;后外侧界:为关节突关节。
椎管分为中央椎管(为硬膜囊占据的部位)和侧椎管(为神经根通道的神经根部分)。
盘黄间隙腰1为4.7mm腰2为3.4mm腰3为2.5mm腰4为1.9mm腰5为2.5mm在椎间管内⼝较⼩,下位腰椎尤为显著,⼏乎将内⼝下部封闭。
前纵韧带分为三层,即浅层越过3~4个椎体,中层越过2~3个椎体,深层越过1~2个椎体。
借纤维束紧密附着于各椎体边缘,与椎体疏松相连。
在胸部较腰部宽⽽坚强。
后纵韧带上起枢椎,与覆膜延续;下达骶⾻。
宽窄不齐,不能完全遮盖椎体的后部和椎间盘。
深层纤维为齿状,与椎体疏松相连,其间隔以静脉丛。
在胸部较腰部宽⽽强后纵韧带⾻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 it udinal Lingament,OPLL)CT与MRI显⽰,腰椎OPLL的厚度差距较⼤,所造成的狭窄程度并不完全与临床症状平⾏。
如有的厚度达到16mm,椎管如同细⽉⽛形,使椎管前后径⼩于10mm,但症状不严重,⽽有的OPLL较薄但症状明显。
根据后纵韧带⾻化(O)椎管⽮径(A)及椎管横径(S)可测定颈椎椎管狭窄率,在⽮状⾯为O/AX100。
在横切⾯为O/SX100。
在下部颈椎椎管,若后纵韧带⾻化厚度超过椎管⽮径30%以上时,多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在腰椎,后纵韧带⾻化厚度超过椎管⽮径的30%以上出现神经压迫症状作为⼿术的参考标准。
黄韧带:正常厚度2~4mm,由上向下逐渐增加。
除椎间孔和后⽅正中线的⼩裂隙(有⼩静脉通过,并有脂肪填充)外,⼏乎充满整个椎⼸间隙。
关节突关节(椎间关节)和黄韧带黄韧带由薄⽽坚韧的黄⾊弹性纤维构成。
最全⾯详细的脊柱腰段解剖图,值得收藏!⼀、腰椎的形态结构椎⾻的形态结构腰椎的形态结构上⾯观腰椎的形态结构前⾯观第五腰椎(正中⽮⾯)第三腰椎CT图⼆、腰段椎管腰椎椎孔的形状椎管:中央椎管和侧椎管(侧隐窝)腰段的椎管盘黄间隙前纵韧带分为三层,即浅层越过3~4个椎体,中层越过2~3个椎体,深层越过1~2个椎体。
借纤维束紧密附着于各椎体边缘,与椎体疏松相连。
在胸部较腰部宽⽽坚强。
后纵韧带后纵韧带⾻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 it udinal Lingament,OPLL)。
黄韧带:正常厚度2~4mm,由上向下逐渐增加。
除椎间孔和后⽅正中线的⼩裂隙(有⼩静脉通过,并有脂肪填充)外,⼏乎充满整个椎⼸间隙。
关节突关节(椎间关节)和黄韧带黄韧带横突间韧带分为内、外两部,内侧部作腱⼸排列保护脊神经后⽀⾎管。
厚度:由上向下逐渐增厚。
在上腰椎横突间隙外侧部发育不良,为薄的筋膜层;在下两个腰椎横突间隙,参与构成骼腰韧带;在腰5与骶1间,为骼腰韧带的腰骶部。
腰椎间盘椎间盘椎间盘的⾎液供应脊神经的脊膜⽀窦椎神经(脊膜⽀)腰神经后⽀在横突间肌的内侧分为内、外侧⽀。
内侧⽀在靠近关节突处分布于多裂肌。
外侧⽀⽀配骶棘肌。
上3个腰神经后⽀的外侧⽀,在骶棘肌外侧缘穿背阔肌的腱膜,跨髂嵴后份,分布于臀部⽪肤,⼜称臀上⽪神经。
附送、针⼑治疗脑⾎管病脑⾎管病对⼈类健康的危害⽇益增⼤,其⾼致残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存质量。
⽬前治疗脑⾎管病的⽅法及药物很多,但对于针⼑治疗脑⾎管病的研究资料甚少,本⽂就针⼑治疗脑⾎管病的临床⽅法及原理作⼀论述,旨在研究和探讨针⼑疗法在脑⾎管病治疗中的价值。
不论缺⾎性还是出⾎性脑⾎管病,不仅发病率⾼,⽽且致残率也⾼,在存活者中约有86.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危害中⽼年⼈的健康。
临床除了药物和⼿术治疗该疾病外,针⼑治疗有着其独特的疗效和价值,但有关该⽅⾯的研究⽂献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