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二.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 大比重
三.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 资源丰富
四.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三节 土地资源
一.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 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2.两条界线 一、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岷山 ~邛崃山~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 山~雪峰山
3.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1)东部靠最大大洋,西部靠最大大陆,使季 风性明显,雨源丰富
(2)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沟通东西交往,裂点 处水力资源丰富
(3)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中国气候的地 域差异,造成西北区的干旱
高三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疆域
一. 地理位置
1. 海陆位置 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
2. 经纬位置 最北端 最南端 最西端 最东端
二. 疆域
1.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
2.陆疆 2.2万千米,与15个国家相邻接。
3.海疆 大陆岸线1.8万千米,岛屿岸线1.4万千米, 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以基性的玄武岩分布最广
第三节 矿藏资源
一.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1.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2.多数矿藏富矿少、贫矿多,选矿难度大 3.共生矿床多,矿石组分复杂 4.分布普遍但又相对集中
二.矿产资源现状
1.能源矿产 煤、石油与天然气、铀、地热
2.黑色金属矿产 铁、锰、铬、钛与钒
3.有色金属矿产 铜、铅锌、钨锡钼、铝土
4.青藏高原成为独特的气候单元 高原以其热力和动力作用形成局地气候,并 影响着邻近地区的气候
5.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山地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加强了气候的复 杂性
第二节 气候形成因素
一.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 (1)是决定太阳入射高度角、昼夜长短和天 文辐射量大小的基本因素 (2)决定了所处行星风系的位置
4.贵金属及稀土金属 (1)贵金属:金、银、铂 (2)稀土金属:指镧族元素组成的金属矿物
5.非金属矿藏 磷、硫、石墨、菱镁矿、滑石、重晶石、 石膏、萤石、高岭土、石棉
第三章 气候水热结构
第一节 气候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的一般表现 (1)广义的季风:指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 有明显转换的现象。 (2)狭义的季风:仅指海陆季风。
(4)北西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 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 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等
3.地势高差悬殊 最高:珠穆朗玛峰(8848m) 最低:艾丁湖(-155m)
三.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1.基本地貌类型齐全
(1)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原、云贵高原
(2)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 木盆地、四川盆地
2.季风气候显著的表现 (1)在地理位置相似的地区中,只有中国才 有季风 (2)在世界的季风区中,中国的季风最典型 (3)在季风的结构中,中国季风最复杂
3.季风区的界线
(1)传统季风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 山一线的东南部
(2)包括高原季风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乌鞘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 山一线以东以南
(3)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
(4)丘陵:东南丘陵、胶辽丘陵
2.多种特殊地貌并存
冰川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 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
第二节 地表组成物质
一.沉积岩分布广泛
包括陆相红色岩系、碳酸盐岩、第四纪黄土 和沙漠
二.岩浆岩和变质岩大面积出露
以花岗侵入岩分布最广
三.喷出岩
2.海陆位置
成季风气候
(2)处在中纬度的大陆东岸,使海陆热力差 异更突出
(3)洋流加深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
二.下垫面
1.地势与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1)西高东低地势,使冬季风加强、夏季风 阻滞 (2)山地对气流起屏障作用 A.华夏向山脉对降水的阻滞作用 B.东西向山脉助长了南北间的气候差异 (3)山地促使准静止锋的形成 (4)山地的垂直分异,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2.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1)高原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气候单元 A.高原内各气象要素都以高原为中心呈闭合分布 B.高原存在高原季风 C.高原的天气状况不同于周围的大气 (2)高原的热力作用加强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A.热力作用加强了中国活动中心的势力 B.热力作用加强了季风的动能 (3)高原的动力作用使中国气候更加复杂 A.高原对西风的分支作用 B.高原阻挡和干扰了西来的天气系统 (4)高原的综合作用扩大了高原影响的范围
二.土地质量与潜力
1.中产田面积大,增产效益高 2.后备土地资源开垦的投资大 3.草原牧区生产潜力低 4.森林资源形势严峻 5.淡水养殖生产潜力高,前景广阔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第二章 地表结构
第一节 地貌的基本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三级阶梯 第一级:由一系列高大山脉构成 第二级: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构成 第三级: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
二.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1.山脉众多 (1)山地占全国总面积1/3 (2)广义的山地占全国总面积65%
2.网格状镶嵌构造突出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地 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等
(3)北东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 长白山~千山~鲁中低山丘陵~武夷山 台湾山脉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按气温的不同,可分9个气候带和1个高 原气候区域 (2)按水分条件,可分4个气候区 (3)按海拔高度,各地山区气候垂直带普不 尽相同
2.温带气候类型齐全 (1)自南而北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之分 (2)自东而西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 旱区之别
3.亚热带气候有特殊的地位 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终年湿润
二.气候的大陆性强
1.气候大陆性的一般表现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指 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 影响的气候。
2.气候大陆性强的表现
(1)气温年较差大 (2)气温日较差大 (3)最冷月和最热月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 (4)多数地区春温大于秋温 (5)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多,但集中性强 (6)大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