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课件 西南地区
- 格式:pptx
- 大小:34.04 MB
- 文档页数:25
中国地理-四川省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四川省的辖区范围很广,总面积约为48.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5.1%。
它西南与云南省、贵州省相邻,西北与重庆市相邻,北部与陕西省接壤,东北与甘肃省相连,东南接湖北省、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相接。
四川省地势复杂多样,地形多分布于西部高原和盆地地区,地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四川省的地理特点是江河众多,河流纵横交错,盆地密布。
四川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岷江、嘉陵江、金沙江等,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横贯四川省境内。
四川省的盆地地形主要有成都平原、广元平原、巴中平原、泸州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农业发展较为发达。
四川省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
四川省气候分布不均匀,西部地区气候与中部和东部地区有所不同。
西部地区气候主要以雨季和旱季交替为特点,而中部和东部地区则四季分明。
四川省的气温和降水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较为明显。
四川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盛产大豆、小麦、高粱、棉花等农作物。
四川省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铅、锌等。
此外,四川省还以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著称,其中四川盆地是中国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之一。
四川省也是中国主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四川省境内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都江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总之,四川省是中国一个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的省级行政区。
它拥有复杂多样的地理地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规模,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之一。
四川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西南区地理概述1中国西南区地理概述中国西南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地处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涵盖了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等地。
这个地区地理特征明显,山地居多,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本文将对中国西南区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特色景点进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
一、地形中国西南区地形复杂多样,山脉、高原、盆地等地貌特征随处可见。
西南地区最著名的地形特征之一是横贯整个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其分支的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
川西高原地势较为宽阔,有着辽阔的草原和湖泊,是中国重要的牧区之一;云贵高原则地势较为陡峭,山脉纵横交错,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此外,西南地区还有一些著名的山脉,如大雪山、玉龙雪山和贡嘎山等。
除了山脉和高原外,西南地区还拥有一些广阔的盆地,如四川盆地和云南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盛产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云南盆地则是世界闻名的热带农业区,盛产水果、香料等特色农产品。
二、气候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多样,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重庆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在这些地区,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三、自然资源中国西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矿产资源。
云南、贵州等地盛产锌、铁、镍等金属矿产,是中国重要的矿产基地;川西地区则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
此外,西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林木资源区。
四、特色景点中国西南地区有着许多独特而美丽的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其中,四川的九寨沟被誉为“人间仙境”,以其独特的多彩湖泊和瀑布而闻名于世;云南的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古建筑而吸引着游客;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气势磅礴,壮观非凡。
此外,西藏的布达拉宫、重庆的三峡大坝等也是西南地区的著名景点。
西南地区一:范围云贵川渝二:地形(一)地形特征1.以高山,高原,盆地为主2.地势西高东低(二)主要地形区1.横断山区(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山高谷深(原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
外力-----河流长期下切侵蚀作用)(2)三江并流:由西向东-------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流经我国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该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
(4)我国第二大林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
(5)气候:气候垂直差异大(地势垂直高差大)(6)对交通的影响: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山高谷深,横断东西交通(7)资源:林业资源,水能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8)开发利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2.云贵高原(1)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2)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昆明准静止锋:原因------南下冷锋受云贵高原的阻挡,移动缓慢贵阳在冷气团一侧,天气阴冷多雨;昆明在暖气团一侧,天气温暖多晴天。
(3)缺乏地表水:原因---------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流失。
(4)土壤贫瘠:原因--------多喀斯特地貌,土壤薄,肥力差。
“坝子”是注意的农业生产区。
(5)云贵高原发展彩色农业(花卉)主要条件:a气候温和湿润,光热充足,四季如春,b土地租金低。
C劳动力廉价且丰富。
D水源充促。
(6)对交通的影响:地表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阻碍交通的发展。
(7)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地: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是丰富的旅游资源。
3.四川盆地(1)地形特征:四周为高山和高原;盆地和周围高山和高原高差大;盆地内部以低山丘陵为主;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
(2)气候:a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深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b冬季比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高-----------盆地北部秦巴山地阻挡寒冷的冬季风,盆地内部受冬季风影响小。
我国西南地区构成背景介绍西南地区是指中国国土的西南部分,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等省份。
该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形起伏,山川纵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西南地区的构成是多元的,融合了不同的地理、自然和人文因素。
自然地理构成西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腹地,东临长江,西濒喜马拉雅山脉,南接南亚次大陆,北靠黄土高原。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西南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和气候。
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川西高原、滇西高原、云贵高原和藏南高原。
•川西高原:川西高原是中国第一大高原,由四川盆地、巴山地区和昆仑山构成。
这片地区地势较高,山脉纵横,气候多样,是典型的高原地貌。
•滇西高原:滇西高原主要由云南省的西部组成,地理特征是山岭重叠、地势陡峭。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云贵高原:云贵高原位于云南和贵州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山地起伏较小。
这片地区水资源丰富,属于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利利用区。
•藏南高原:藏南高原主要位于西藏地区,地势较高,山脉众多,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最大的高原之一。
这里气候寒冷,植被稀疏,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敏感和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人文构成除了丰富的自然地理构成外,西南地区还拥有独特的人文构成。
这里聚居着多个民族,包括汉族、藏族、彝族、苗族、土家族等等。
不同民族之间保留了各自的语言、服饰、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另外,西南地区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四川有着三星堆遗址、乐山大佛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云南的丽江古城、大理洱海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景点也备受关注;西藏则以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等神圣的宗教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经济构成西南地区的经济构成多样,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要支柱。
•农业:由于地形复杂,西南地区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云南是著名的茶叶和咖啡产区,贵州以特色农产品如荔枝、黔茶等而闻名。
第六章 西南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节 四川省基本概况四川省是中国西部门户,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也是大熊猫的故乡。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
【地理环境】四川省深处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东连重庆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接青、甘、陕三省。
全省面积达48.6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明显。
【气候特征】根据水、热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四川省可划分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和川西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三大部分。
四川全省共有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1个副省级市(成都),17个地级市 ,3个自治州,18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98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历史沿革】u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蜀国和巴国。
u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统一了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地区。
u汉属益州。
u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
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
u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
明置四川布政使司。
u清为四川省,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u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
u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
u1997年将四川分为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
【人口与民族】截至2017年年底,四川省的常住人口为8302万人。
四川省有14个世居的少数民族,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宗教信仰】远古四川地区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与周边地区的宗教信仰,在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的历史进程中,最终在东汉时期,促成了道教在四川的创立。
东汉末年佛教进入四川地区。
基督教在公元8世纪传入四川。
伊斯兰教在四川的大规模传入是在元明时代。
【交通状况】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中国分区地理——南方地区(西南部分)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
结合某地区某年1月10日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地区不是霜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高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大气干燥C .大气污染严重D .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盆地内温度较高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地年降水量有差别,②地大于①地B .此季节③地的气温总体较④地低C .此季节③地的月温差较④地大,降水量较④地少D .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根据下表回答3~5题。
3.甲、乙两地所在地形区分别是 ( ) A .黄土高原、成都平原B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C .四川盆地、青藏高原D .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4.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类型不同B .气候类型不同C .海陆位置不同D .纬度位置不同5.下列描述符合甲所在省特征的是 ( )A .我国重要的油菜产区B .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C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D .京广铁路纵贯南北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6~7题。
6.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A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B .南高北低,横断东西C .板块挤压,地壳抬升D .流水侵蚀、切割作用7.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积小,其主要原因是A .河流水流湍急B .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C .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D .该河为地上河下面是M 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M 地位于重庆的( )A .东北方向B .西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正北方向9.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盆地地形,则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 .都是我国的内流盆地[来ZXXK]B .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C .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D .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表一为我国某地形区的相关地理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