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3_4_1考点一铜及其化合物 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21.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5.18一.金属的通性1.位置: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少于4个。
2.物理通性:大部分有延展性、金属光泽,都有导热导电性等。
3.化学性质:易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表现还原性。
4.钠、铝、铁、铜单质的重要性质钠铝铁铜与非金属单质O24Na+O2=2Na2OO2+2Na Na2O2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Cl22Na+Cl22NaCl 2Al+3Cl22AlCl32Fe+3Cl22FeCl3Cu+Cl2CuCl2S 2Na+S Na2S 2Al+3S Al2S3Fe+S FeS 2Cu+S Cu2SH2O 2Na+2H2O=2NaOH+H2↑2Al+6H2O2Al(OH)3+3H2↑3Fe+4H2OFe3O4+4H2不反应HCl溶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不反应NaOH溶液与水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不反应CuSO4溶液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较复杂较复杂不反应制备2NaCl 2Na+Cl2↑2Al2O34Al+3O2↑Fe2O3+3CO2Fe+3CO2CuO+COCu+CO2二.钠及其化合物1.钠⑴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固体银白色较小(比水大)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快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⑵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与氧气:4Na+O2=2Na2O(变暗);O2+2Na Na2O2(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B:与氯气:2Na+Cl22NaCl;C:与S:2Na+S Na2S②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2Na+2H2O=2NaOH+H2↑现象概述现象描述原因浮浮在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游四处游动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熔融化成银白色小球钠的熔点较低,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响发出咝咝的响声钠与水反应剧烈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③钠与酸的反应:2Na+2H+=2Na++H2↑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⑤Na可与某些有机物反应:2CH3COOH+2Na→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6H5OH+2Na→2C6H5ONa+H2↑;⑶钠的保存通常钠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①钠极易与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②钠不与煤油反应;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于底部。
学习资料第12讲铜及其重要化合物、金属材料一、铜及其化合物1.铜的性质(1)物理性质:铜是错误!紫红色金属,具有良好的错误!导电性、错误!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错误!2Cu+O2+CO2+H2O===Cu2(OH)2CO3②错误!2Cu+S错误!Cu2S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名称氧化铜氧化亚铜颜色错误!黑色错误!砖红色与酸反应(H+)CuO+2H+===Cu2++H2O错误!Cu2O+2H+===Cu2++Cu+H2O与H2反应CuO+H2错误!Cu+H2OCu2O+H2错误!2Cu+H2O转化关系4CuO错误!2Cu2O+O2↑(1)物理性质:错误!蓝色错误!不溶于水的固体.(2)化学性质及应用4.CuSO4·5H2OCuSO4·5H2O为错误!蓝色晶体,俗称错误!蓝矾、胆矾。
无水CuSO4为错误!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可用于水的检验。
无水CuSO4只能作为水的检验试剂,但不能作为水蒸气的吸收试剂而用于除杂。
二、金属材料1.合金2.常见金属材料(1)黑色金属材料——钢铁。
①□,01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2)有色金属材料——铜和铝。
①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错误!青铜,常见的铜合金有黄铜和白铜等。
②铝合金3.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2)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3)金属冶炼的实质金属的冶炼过程就是把金属从错误!化合态还原为错误!游离态的过程。
即错误!M n++n e-===M。
(4)金属冶炼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除去Cu粉中混有CuO的方法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错因:Cu与HNO3也反应。
(2)将铜粉加入1.0 mol·L-1Fe2(SO4)3溶液中,现象是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基础课4铜金属材料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②常见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冶炼方法(对应学生用书P61)考点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铜的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2.铜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与酸反应(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写离子方程式)3.铜的重要化合物(1)Cu2(OH)2CO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受热分解可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化学方程式:Cu2(OH)2CO3错误!2CuO+CO2↑+H2O,可溶于稀硫酸,离子方程式:Cu2(OH)2CO3+4H+===2Cu2++CO2↑+3H2O。
(2)黑色氧化铜在高温下分解为红色的Cu2O,化学方程式为4CuO错误!2Cu2O+O2↑。
(3)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为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错误!CuSO4+5H2O。
(4)红色的Cu2O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变蓝,同时生成红色的单质铜,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Cu2(OH)2CO3是铜锈的主要成分,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成.(√)(2)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没有一氧化氮生成。
(×)(3)利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这一性质,来检验水的存在。
(√)(4)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题组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2018·兰州质检)下列关于铜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化学变化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有棕黄色的烟生成C.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物倒入蒸发皿加热煮沸一会儿,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质为“蓝色固体"解析:选A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化学变化,A正确;常温下铜与氯气不反应,需在点燃条件下才能反应,观察到有棕色的烟生成,B错误;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不是氧化铜,C错误;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Cu(OH)2沉淀,加热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是黑色物质CuO,D错误。
第4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资源【考纲要求】1.掌握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金属活动顺序。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考点一铜及其重要化合物基础梳理·自我排查1.铜的性质(1)物理性质:铜是________色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
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③与氧化性酸a.与浓硫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氢氧化铜(1)物理性质:____色____溶于水的固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4.铜盐(1)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Cu2+作为一种重金属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可将胆矾、熟石灰、水配成波尔多液,用来杀灭植物的病毒。
(2)CuSO4·5H2O俗称________。
可发生,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3)Cu2(OH)2CO3:名称为____________,是铜绿、孔雀石的主要成分。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利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这一性质,来检验水的存在( )(2)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3)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则易被锈蚀,生成铜绿( )(4)铜与氯气、氧气、硫分别反应,得到的产物中铜的化合价均为+2价( )(5)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6)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可生成Cu(OH)2( )(7)Cu2(OH)2CO3是铜锈的主要成分,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成( )(8)无水硫酸铜生成CuSO4·5H2O属于物理变化( )(9)铜绿在灼烧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 )微点拨1.铜及其化合物的颜色2.无水CuSO4只能作为水的检验试剂,但不能作为水蒸气的吸收试剂用于除杂。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一、关键信息1、元素化合物的分类金属元素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化合物2、常见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3、常见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氯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二、金属元素化合物11 钠及其化合物111 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112 钠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13 氧化钠的性质: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114 过氧化钠的性质: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15 碳酸钠的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16 碳酸氢钠的性质:白色细小晶体,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受热易分解,与酸反应比碳酸钠剧烈。
12 铝及其化合物121 铝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122 铝单质的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123 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24 氢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受热易分解。
125 铝盐(如氯化铝)的性质:能与碱反应,当碱不足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碱过量时生成偏铝酸盐。
13 铁及其化合物131 铁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32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33 氧化亚铁的性质: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易被氧化为氧化铁。
134 氧化铁的性质: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135 四氧化三铁的性质: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化学元素化合物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和考点。
以下为大家详细汇总这部分的关键知识。
一、金属元素化合物1、钠及其化合物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钠的两种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俗名纯碱,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
它们在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反应的速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2、铝及其化合物铝是一种两性金属,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也具有两性。
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铁及其化合物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生成氧化铁。
二价铁盐溶液呈浅绿色,三价铁盐溶液呈黄色。
在化学反应中,二价铁可以被氧化为三价铁,三价铁可以被还原为二价铁。
4、铜及其化合物铜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硫酸铜是一种常见的铜盐,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1、氯及其化合物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
氯水成分复杂,新制氯水含有氯气、盐酸、次氯酸等。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2、硫及其化合物硫单质呈黄色,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3、氮及其化合物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焰色反应不同金属元素在灼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利用焰色反应可以鉴别金属离子。
2、物质的制备掌握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实验室制取氯气、氨气等。
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学会运用化学方法检验和鉴别各种元素化合物,例如检验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熟练书写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这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考点。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铜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1.铜(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里则会被锈蚀,在其表面逐渐形成一层绿色的铜锈。
有关化学方程式:2Cu +O 2+CO 2+H 2O===Cu 2(OH)2CO 3。
②铜丝与硫蒸气反应的方程式:2Cu +S=====△Cu 2S③与氧化性酸反应:a .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b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 c .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
④与盐溶液反应与FeCl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 3++Cu===2Fe 2++Cu 2+。
2.铜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物①CuO :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与酸(H +)反应,可以用H 2、CO 、Al 还原出Cu 。
②Cu 2O :a.砖红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b.与酸反应(H+)为Cu2O+2H+===Cu+Cu2++H2O。
c.Cu2O遇到HNO3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
(2)氢氧化铜——蓝色难溶物,是一种弱碱。
(3)铜盐①Cu2(OH)2CO3: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孔雀石的主要成分。
△②CuSO4:白色粉末,可由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得到,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
③铜盐的毒性: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利用这一性质用胆矾、熟石灰、水配成波尔多液,杀灭植物的病毒。
[名师点拨]涉铜警示点1.铜为变价金属,与Cl2反应生成CuCl2,与S反应生成Cu2S。
2.Cu与稀H2SO4不反应,但在通入O2的条件下,Cu可在稀H2SO4中逐渐溶解:2Cu+O2+2H2SO4===2CuSO4+2H2O。
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下列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铜作电缆、电线,主要是利用铜的导电性B.Cu→CuO→Cu(OH)2,两反应过程都能一步实现C.用锌、铜、稀H2SO4、AgNO3溶液,能证明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D.波尔多液是用熟石灰、硫酸铜混合而制成的蓝色胶状悬浊液解析: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用作电缆、电线,A正确;CuO不溶于水,CuO→Cu(OH)2不能一步实现,B错误;稀H2SO4与锌反应,与铜不反应,说明锌在H前,铜在H后,铜能和AgNO3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C正确。
答案:B2.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C.1 mol CuSO4在1 100 ℃所得混合气体X中O2一定为0.75 molD.Y可以是葡萄糖解析:据反应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A对;途径①③中均生成大气污染物,而②没有,B对;1 mol CuSO4分解生成0.5 mol Cu2O,转移1 mol 电子,故生成0.25 mol O2,C错;醛基能被新制的Cu(OH)2悬浊液氧化,生成Cu2O,葡萄糖含有醛基,D 对。
答案:C3.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解析:稀盐酸可以与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反应,而且稀盐酸不与Cu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Ⅰ、Ⅱ有因果关系,A错误;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铜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铜制容器盛装浓硫酸,B错误;硫酸铜与氨水生成Cu(OH)2,Cu(OH)2受热分解生成黑色CuO,Ⅰ、Ⅱ均正确,但没有因果关系,C错误;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uSO4可用作消毒剂,但与前者没有因果关系,D正确。
答案:D4.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
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
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A.CuB.Cu2O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解析:H2还原CuO生成红色固体,可能是Cu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稀硫酸变蓝和得到红色固体,证明原固体中含Cu2O,而不能证明有无Cu。
答案:D5.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H+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了Cu2OB.溶液中最终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C.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D.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CuO没有分解解析:若误认为Cu不与热的稀硝酸反应会造成错选D。
如果样品部分生成了Cu2O,也会有类似现象发生,即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A项错误、C项正确;由于Cu能够与热的稀硝酸反应,所以不论CuO是否完全分解,溶液中最终不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B、D项错误。
答案:C6.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S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解析:A.CuSO4溶液显酸性,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A项正确;B.CO2与CuSO4溶液不发生反应,违背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B项错误;C.H2S属于弱电解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写化学式,C项错误;D.CuSO4溶液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基合铜离子,D项错误。
答案:A7.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1、+2。
(1)工业上可用Cu 2S +O 2=====△2Cu +SO 2反应制取粗铜,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当消耗32 g Cu 2S 时,转移电子数目是________。
(2)将少量铜丝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50~60 ℃,加入H 2O 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制得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S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 2SO 3溶液和NaCl 溶液加热,生成CuCl 沉淀。
写出生成CuCl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在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①甲同学猜想:黑色固体是未来得及溶解于酸的CuO ,其猜想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 +H 2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黑色固体除CuO 外,还可能含有Cu 2S 和CuS ,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 .Cu 2S 和CuS 都是黑色的b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还可能放出O 2c .浓硫酸是氧化剂,铜是还原剂,Cu 的化合价升高与S 的化合价降低有多种可能解析:(1)Cu 2S +O 2=====△2Cu +SO 2反应制取粗铜,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到+4价,被氧化,且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只有S ,当消耗32 g Cu 2S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32 g 160 g/mol×6=1.2 mol ,即转移电子数目是1.2N A 。
(2)将少量铜丝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50~60 ℃,加入H 2O 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制得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2H ++H 2O 2=====50~60 ℃Cu 2++2H 2O 。
CuS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 2SO 3溶液和NaCl 溶液加热,生成CuCl 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Cu 2++2Cl -+SO 2-3+H 2O=====△2CuCl↓+SO 2-4+2H +。
(3)某小组同学在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①按照甲同学猜想:铜被氧化得CuO ,硫酸被还原为SO 2,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 +H 2SO 4=====△CuO +SO 2↑+H 2O 。
②乙同学认为:黑色固体除CuO 外,还可能含有Cu 2S 和CuS 。
分析可能的理由时,应该从反应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入手,ac 符合。
答案:(1)S 1.2N A(2)Cu +2H ++H 2O 2=====50~60 ℃Cu 2++2H 2O 2Cu 2++2Cl -+SO 2-3+H 2O=====△2CuCl↓+SO 2-4+2H +(3)①CuO+SO 2↑+H 2O ②ac二、工艺流程中铜及化合物的转化8.某炼铁废渣中含有大量CuS 及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 2·2H 2O 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焙烧过程中每消耗1 mol CuS 则消耗3 mol O 2B .焙烧后的废气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滤渣中主要含铁的氧化物D .将获得的CuCl 2·2H 2O 晶体加热可制得CuCl 2固体解析:A 项,2CuS +3O 2=====高温2CuO +2SO 2,由方程式可知,1 mol CuS 消耗1.5 mol O 2;B 项,废气中含有SO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调节pH 时,Fe 3+水解转化为Fe(OH)3而除去,因而C 项错误;将CuCl 2·2H 2O 直接加热脱水,Cu 2+水解,HCl 挥发会产生Cu(OH)2,无法得到CuCl 2,因而D 项错误。
答案:B9.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
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注: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A 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B 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成固体B 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 的加入量。
若NaOH 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 +____Al 2O 3=====高温____CuAlO 2+____↑。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5.0 kg 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________mol CuAlO 2,至少需要1.0 mol·L -1的Al 2(SO 4)3溶液________L 。
(5)CuSO 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________、过滤、洗涤和干燥。
解析:(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Ag ++e -===Ag ;气体变色是因为发生反应:2NO +O 2===2NO 2。
(2)结合工艺流程及Al(OH)3和Cu(OH)2的分解温度知固体混合物B 含有CuO 、Al(OH)3。
若NaOH 过量,则Al(OH)3会转化为NaAlO 2。
(3)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确定缺项物质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4)生成CuAlO 2的物质的量为5.0×1 000×63.5%63.5=50(mol),至少需要Al 2(SO 4)3的物质的量为25 mol ,即至少需要1.0 mol·L -1的Al 2(SO 4)3溶液25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