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87 KB
- 文档页数:2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课型:新授主备人:文永江审核人:李建光、杨再兴班级:七年级(1-10)授课时间:课时安排:l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3、思想情感方面: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二、材料准备1、空易拉罐一个2、50mol锥形瓶一个3、温度计一只4、洒精灯天平花生种子三、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提示:根据控究的题目提问)。
(二)作出假设------------------------------------(提示: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因而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作出的假设允许不同)。
(三)制定计划------------------------------------(提示:1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2选用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核桃种子等;31毫升水每升高1度需要吸收4。
2焦的热能)。
1、在空易拉罐顶部的中央剪一个比锥形瓶口略大的圆孔,圆孔周围以及罐底部四周剪若于孔洞,以便通风。
2、取一只锥形瓶(50mol),注入30mol水,并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没入水中)。
3、安装好装置,测量水温。
4、称出一粒干燥花生种子的重量,将这粒种子放到火上燃烧。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持这粒花生种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四、实施计划按照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并及时统计和分析数据。
五、提出结论你得出的数据是------------------------------,结论是------------------------------------------------。
六、表达和交流你得出的数据与第41---42页附表中的数据相同吗?如果不同分柝一下可能有哪些原因?(如果不同,原因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够规范,测量不够准确或计算出现错误等。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一、实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燃烧种子实验,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尝试分析测量误差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挑食、节约粮食的习惯,以及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实验原理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有机物储存有大量的能量,能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的能量能被水吸收,水在加热时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就可以推算出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的能量。
水的吸热特点,在常态下,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耳(J)的热量。
所以计算公式如下:Q(该粒种子中含有的能量)=水的容积(ml)×温差(℃)×4.2 J/ml·℃q(每g种子含有的能量)= Q÷种子燃烧前后的质量差(g)三、实验仪器材料1. 材料:花生种子、核桃种子。
2. 用具: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天平、镊子、锥形瓶、量筒、滴管、火柴。
四、实验方法1. 取一只250ml锥形瓶,注入100ml水,将他固定在铁架台上。
2. 在锥形瓶里放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3. 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水温。
4. 称一粒干燥的花生种子和核桃种子的质量,将这粒种子放在火焰上点燃。
5. 将刚燃烧的花生(核桃)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的底部,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五、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1.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是测定同一种物质为什么测定的数据会不同?学生分析原因。
解析:如果探究同一种食物的各个小组,所得的数据有差距,可能是因为各小组实验测量中,实验器具不一样,能量的损失有差距,也可能是实验操作不规范,测量不准确或计算出现错误等。
2. 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每个小组都是测定几次?这样的实验数据可靠吗?应该怎样做?(应该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从而减少误差)六、实验总结反思与修正1. 种子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除了被水吸收的部分,还有一部分丧失在空气中了。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学习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
2.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不同。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能力方面:
1.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训练解读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实验和学习进行反思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方法得出结论食物中有没有能量?燃烧
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 4.2*30*(t2-t1)/m 哪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对照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济源市实验中学荆惠芳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本实验进行说明。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在学生已经了解食物中有六大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以及测定能量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在自己提出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去设计与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该实验还十分重视探究过程的反思,通过反思与改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因此本实验是七年级生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
二、原实验装置的不足1。
原实验装置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热量散失非常多. 在原装置中锥形瓶没有封口,下面种子在燃烧过程中没有挡风和保温装置,这就会使热量散失很多,从而导致测出的数据误差很大。
这就使该实验的创新突破点落在了如何减少食物燃烧时热量的散失上了。
2.原装置下面没有铺垫任何东西,燃烧物容易落在桌面上而损坏实验台。
三、实验创新的目的与原理(一)实验创新的目的1。
使用简易的实验装置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增大实验的可行性.2. 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来减小实验误差,验证学生对课堂探究活动中出现很大误差的分析。
3.通过对本实验的创新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储存的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出来的热量会被水吸收,水在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来推算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
根据1毫升水每升高1度能吸收4。
2焦的热量,可以计算出每克食物所含的能量。
四、实验材料及用具:茶叶桶、花生、单孔橡皮塞、三脚架、带橡皮塞的温度计、50ml试管、50ml烧杯、酒精灯、火柴、解剖针、托盘天平、量筒、滴管、铁丝网。
五、实验创新1。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
2、能力目标:学习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感受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制定并实施实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不吃饭时还有力气玩吗?这说明了食物中含有什么?(二)新课
1)学生阅读教程“实验内容”。
2)实验原理:
化学能
(温度升高)
3)探究实验步骤
1、回顾探究实验的步骤;
2、完成课本中步骤1、2;
3、教师展示实验器材使用方法;
4、实验数据处理: (T1-T2 )*4.2J*30
Q=
M
(三)学生实验
分组进行实验。
(四)结果讨论
1、为什么每组实验数据不相同?
2、测得的数据与附表比较,食物中的能量为什么减少了?(五)实验结论
1、食物中含有能量,每种食物所含能量不等;
2、实验有误差,可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尽量减少误差。
【教学设计】《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生:我们可以看看他们能否燃烧,来确定它是否含有能量。
生:我认为“水果中含有能量吗?”不适应做课堂探究问题进行探究。
总结归纳:
测量方法:燃烧
实验材料:易燃烧
生:因为我们这里吃的花生油比核桃
油多的多。
所以我认为同质量的花生
仁比核桃仁中能量多。
自学课本,在提示中找出试验的实验
引导学生交流展示。
我们如何测量比较食物中
的能量呢?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利用科学家的公式辅助让
学生知道需要通过实验获
得哪些数据。
(学生演示)我们组的方案是 1.
取一只锥形瓶注入50毫升水,将它固
定在铁架台上。
在锥形瓶内放入一只温度计下端浸
入水中,但不能接触瓶底。
并记录数
分工协作进行实验探究。
根据实验方案,安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各组派代表汇报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花生燃烧后使水温的变化比核桃的变化小。
得出结论:
同质量的核桃仁比花生仁的能量多。
讨论分析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找
出改进措施。
学生对该题进行讲解,与本节实验进
行呼应。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本节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第一篇:《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让学生学会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花生米、铁架台、带孔的橡皮塞、量筒、温度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解剖针、烧杯、水活动指导:课前准备:教师将花生种子用天平测量好备用;将橡皮塞打好孔,插入温度计备用,将铁架台与试管夹固定起来,备用。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作出假设: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无需做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种子释放的热能。
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些困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对照实验装置进行大胆猜测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提示,后全班交流实验计划。
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2)用量筒量取20毫升的水,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
(3)读出温度计的读数T1(4)将种子点燃,尽快移到试管底部进行加热,待到种子完全燃烧后停止(5)读出读数T2(6)根据公式,计算出热量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将部分组的结果整理到黑板上,全班同学进行分析:1、每个组的数据有差别,甚至会差别很大,分析原因有哪些?2、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么做?全班进行交流。
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表达交流:完成实验报告中的问题,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本。
教学内容是第四单元第二章节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同第一章比较,本章加大了探究性学习的力度,在“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除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探究的基本过程,还十分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
评价与反思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学会反思自已的学习,学习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本章节的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教材在练习和各种学习栏目中多次呈现图表资料,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解读各种图表和数据的能力,所以在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中要使学生对所测得的数值进行解读和分析。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把生物教学当成是生物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过程。
因此,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地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生物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实验的制定计划,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完善自已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此外,让学生学会从生物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根据以上的教材和教法、学法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师更多的是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
这堂课主要的内容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因为考虑到课时的安排,我没有按书中的教学顺序进行,而是单独把这个实验放在第2课时。
探究报告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食物中含有能量。
”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知道。
但是,某种食物(如花生)中的能量有多少呢?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探究。
提出问题
一颗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
做出假设
花生油就是来自花生的。
花生的能量一定也很多。
制定计划
使用一个如图1的装置,在锥形瓶的下面燃烧花生,待花生完全燃烧后测量锥形瓶中的水温。
并通过水量X温差X4.2J公式测量出花生中所含能量。
实施计划
准备:
1、一个如图1的实验装置;
2、若干颗大小相似,饱满的花生;
3、解剖针与温度计;
4、酒精灯。
步骤:
1、在锥形瓶中装30mI水
2、把花生固定在解剖针上;
3、在酒精灯上点燃花生并尽快把花生放到锥形瓶下面;
4、待花生完全烧完后,测量水温。
实验记录
水量X温差X4.2J=30X51X4.2=6300J
得出结论
一颗花生约含有6300J的能量。
反思、表达和交流
1、实验中花生燃烧的热量有散失;
2、装置的通风性能不好。
在实验完成后锥形瓶瓶底有很多黑色的粉末,那是缺氧、燃烧不充分的表现;
3、应该更注意花生的选材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效果也许会更加精确
图片
图1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发现问题: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材中原有的实验是基础,教师还要进行二次备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环境的需求..以《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为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食物中含有能量。
2.学习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难点二、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参与质疑2.仪器使用量杯、温度计和单孔胶塞的使用方法介绍并示范。
3.制定计划指导学生学习并明确探究实验的步骤及责任安排,要求各组作出并宣布各自的探究课题和实验方案。
4.实施探究注意事项:a.安全用火 b.重复实验,准确记录 c.多种材料探究 d.鼓励每个学生都能操作整个探究实验三、教学过程1.将一个易拉罐从中部剪开,下半部剪开一个缺口,上半部顶部剪一个略大于锥形瓶颈部的圆孔。
2.取一只锥形瓶,注入30毫升水,锥形瓶加打洞胶塞,胶塞插入温度计。
3.参照右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
4.领取称好重量的(核桃仁、粉条),将这粒种子放到火焰上燃烧。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核桃仁、粉条)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
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6.计算出每克实验材料所含有的能量,并比较测量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的探究项目)四、课后反思生物学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限制常常难以落实,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加以改进完善。
在初中生物探究课中学生的素质有高低之别,兴趣、悟性各异,实难加以总评,这就需要对大多数学生进行鼓励和督促,而对个别的表现突出的优异生要有及时的褒奖和引导。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动教学设计
实验目的:
1、让学生学会天平、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
温度计、酒精灯、天平、试管、试管夹、花生种子、核桃种子、镊子、细铁丝、试管、易拉罐、量筒、滴管、火柴、
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A负责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B负责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C负责用温度计测出水温,D负责对试管里的清水进行加热。
共同负责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共同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一克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能量哪个多?
作出假设: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核桃仁含的能量比花生仁的多等。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进行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用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1、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时,应注意①、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如果平衡,指针摆动时先后指示的分度盘上的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
相等,指针静止时则应指在分度盘的中间。
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③、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④、如果称量的是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2、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3、用温度计测出水温时,应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淹没在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加热容器的壁,当温度计里的水银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出读数。
4、对试管里的清水进行加热时,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
)45,不让1/3,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长柄,注意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以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进行预热。
学生进行探究期间,教师要巡视并对学生探究过程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和尽量减小误差。
实验结果:根据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以及实施的计划,设计实验结果记录的形式,并记录实验结果。
例如:
食物食物的水的容加热前的加热后的该粒食物中含有一克食物含有名称质量积(ml)水温(℃)水温(℃)的能量(焦耳)
的能量(焦耳)
(克)
该粒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温差(℃)×4.2焦耳/ml·℃一克食物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温差(℃)×4.2焦耳/ml·℃÷食物的质量(克).
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表达交流: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活动讨论:
(1)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向同学们展示,并说出它的优点。
(2)某同学想测定花生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他们小组是这样进行实验的:两个试管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取一个花生仁、半个核桃仁,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分别放在试管下,给水加热。
等花生仁、核桃仁燃烧完毕,分别测出两个试管中水的温度。
再经过计算,得出结论。
请问他们的结果准确吗?为什么?
(3)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含有多少能量。
但小伟将他得出的数据与课本第41~42页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他测定的数据小于课本附表中的数据。
请你帮小伟分析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4)对于一粒花生种子,我们应取多少毫升水为最佳?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