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探究课《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第一篇:《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让学生学会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花生米、铁架台、带孔的橡皮塞、量筒、温度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解剖针、烧杯、水活动指导:课前准备:教师将花生种子用天平测量好备用;将橡皮塞打好孔,插入温度计备用,将铁架台与试管夹固定起来,备用。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作出假设: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无需做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种子释放的热能。
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些困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对照实验装置进行大胆猜测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提示,后全班交流实验计划。
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2)用量筒量取20毫升的水,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
(3)读出温度计的读数T1(4)将种子点燃,尽快移到试管底部进行加热,待到种子完全燃烧后停止(5)读出读数T2(6)根据公式,计算出热量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将部分组的结果整理到黑板上,全班同学进行分析:1、每个组的数据有差别,甚至会差别很大,分析原因有哪些?2、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么做?全班进行交流。
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表达交流:完成实验报告中的问题,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实验课题: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目标:会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情感目标:1、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2、初步学会测定方法。
实验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用具:易拉罐15个,温度计15个,试管15个,花生米(老师用天平已称好重量),试管夹15个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士力架的广告,让学生谈感受,从而得出食物中含有能量,但是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能量吗?我们学过的六大营养物质,哪些能够提供能量?哪些不能?那么这些营养物质中究竟含有多少能量呢?我们需要通过探究实验来获得。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板书)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回顾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根据步骤我们必须先提出问题,看到题目后,你想提出哪些问题?提示:探究的食物必须是容易燃烧的。
一、根据本组的实验材料小组讨论完成学案第一步骤——提出问题1、学生小组讨论写出本组所要探究的问题,展示问题。
2、根据提出问题,能否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提示: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必须作出假设的。
二、制定计划并完善实验计划1、提示:(1)、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释放的热能多少来完成。
(2)、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焦是能量的单位)由此可得计算公式:(学生写在学案上,教师板书)1克食物释放的能量=水的毫升数×(加热后水温—加热前水温)×4.2焦水的质量2、根据公式提问:公式中哪些数值是已知的,哪些需要测量?(学生回答)测量需要工具,展示实验材料和工具,对照自己实验台上的工具检查是否一致,3、介绍自制的燃烧装置以及酒精灯和量筒的使用。
4、小组合作制定计划,把步骤写在学案上指导方法:看课本23-24页“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5、小组展示计划,其他组提出建议给予完善。
三、实施计划分组实验:全班4人一组,共15个小组,其中一人是组长,负责本组员的学习及器材管理。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创新设计方案作者:迟福江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11期本实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营养”中的探究实验。
一、实验设计原理食物燃烧释放的能量(J)=食物的克数(g)×每克食物含有的能量(J/g)(1式);水升高一定温度吸收的能量(J)=水的体积(mL)×水升高的温度(℃)×4.2(2式);假设食物燃烧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使水升高一定温度,即1式=2式;每克食物含有的能量=水的体积×水升高的温度×4.2÷食物的克数。
二、教材上实验设计存在如下问题1.直接给锥形瓶加热,容易炸裂。
2.食物燃烧释放的热量很容易从易拉罐管壁和下面散失。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对此实验进行探究改进。
3.创新点介绍:(1)将锥形瓶换成八宝粥罐(2)在下面的易拉罐中加水:由于食物燃烧释放的热量在下面散失的较多,会造成很大的误差,通过测量计算下面的易拉罐中水所吸收的热量,可以有效减少误差。
(3)在罐外包裹保温层:减少热量的损失。
三、实验过程1.实验材料和仪器:烧杯(100ml)、酒精灯、火柴、天平、温度计2个、解剖针、八宝粥空罐1个,杏仁露罐一个、核桃仁,水。
2.实验装置。
(如图)3.实验过程:用天平称量一块核桃的质量,在上面的罐中放100 ml水,盖上塑料盖(带温度计)测量水温,在下面八宝粥空罐中倒入50 ml水,测量水温,按图中要求固定好,在下面的易拉罐上口剪出缝隙。
用解剖针插住核桃仁,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后,迅速插入下面易拉罐的方孔中,给上面的罐底部加热,完全燃烧后,将烧后的炭放入下面易拉罐的水中,测量水温。
4.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5.实验数据:■6.创新点分析:(1)下面易拉罐里放水吸收了一部分热量,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减少了误差。
(2)八宝粥罐外面包上保温层,减少了装置散热。
(3)将燃烧后的炭放入罐里的水中,减少热量损失。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发现问题: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材中原有的实验是基础,教师还要进行二次备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环境的需求..以《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为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食物中含有能量。
2.学习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难点二、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参与质疑2.仪器使用量杯、温度计和单孔胶塞的使用方法介绍并示范。
3.制定计划指导学生学习并明确探究实验的步骤及责任安排,要求各组作出并宣布各自的探究课题和实验方案。
4.实施探究注意事项:a.安全用火 b.重复实验,准确记录 c.多种材料探究 d.鼓励每个学生都能操作整个探究实验三、教学过程1.将一个易拉罐从中部剪开,下半部剪开一个缺口,上半部顶部剪一个略大于锥形瓶颈部的圆孔。
2.取一只锥形瓶,注入30毫升水,锥形瓶加打洞胶塞,胶塞插入温度计。
3.参照右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
4.领取称好重量的(核桃仁、粉条),将这粒种子放到火焰上燃烧。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核桃仁、粉条)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
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6.计算出每克实验材料所含有的能量,并比较测量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的探究项目)四、课后反思生物学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限制常常难以落实,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加以改进完善。
在初中生物探究课中学生的素质有高低之别,兴趣、悟性各异,实难加以总评,这就需要对大多数学生进行鼓励和督促,而对个别的表现突出的优异生要有及时的褒奖和引导。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一、实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燃烧种子实验,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尝试分析测量误差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挑食、节约粮食的习惯,以及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实验原理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有机物储存有大量的能量,能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的能量能被水吸收,水在加热时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就可以推算出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的能量。
水的吸热特点,在常态下,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耳(J)的热量。
所以计算公式如下:Q(该粒种子中含有的能量)=水的容积(ml)×温差(℃)×4.2 J/ml·℃q(每g种子含有的能量)= Q÷种子燃烧前后的质量差(g)三、实验仪器材料1. 材料:花生种子、核桃种子。
2. 用具: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天平、镊子、锥形瓶、量筒、滴管、火柴。
四、实验方法1. 取一只250ml锥形瓶,注入100ml水,将他固定在铁架台上。
2. 在锥形瓶里放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3. 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水温。
4. 称一粒干燥的花生种子和核桃种子的质量,将这粒种子放在火焰上点燃。
5. 将刚燃烧的花生(核桃)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的底部,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五、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1.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是测定同一种物质为什么测定的数据会不同?学生分析原因。
解析:如果探究同一种食物的各个小组,所得的数据有差距,可能是因为各小组实验测量中,实验器具不一样,能量的损失有差距,也可能是实验操作不规范,测量不准确或计算出现错误等。
2. 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每个小组都是测定几次?这样的实验数据可靠吗?应该怎样做?(应该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从而减少误差)六、实验总结反思与修正1. 种子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除了被水吸收的部分,还有一部分丧失在空气中了。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学习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
2.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不同。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能力方面:
1.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训练解读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实验和学习进行反思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方法得出结论食物中有没有能量?燃烧
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 4.2*30*(t2-t1)/m 哪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对照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济源市实验中学荆惠芳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本实验进行说明。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在学生已经了解食物中有六大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以及测定能量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在自己提出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去设计与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该实验还十分重视探究过程的反思,通过反思与改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因此本实验是七年级生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
二、原实验装置的不足1。
原实验装置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热量散失非常多. 在原装置中锥形瓶没有封口,下面种子在燃烧过程中没有挡风和保温装置,这就会使热量散失很多,从而导致测出的数据误差很大。
这就使该实验的创新突破点落在了如何减少食物燃烧时热量的散失上了。
2.原装置下面没有铺垫任何东西,燃烧物容易落在桌面上而损坏实验台。
三、实验创新的目的与原理(一)实验创新的目的1。
使用简易的实验装置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增大实验的可行性.2. 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来减小实验误差,验证学生对课堂探究活动中出现很大误差的分析。
3.通过对本实验的创新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储存的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出来的热量会被水吸收,水在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来推算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
根据1毫升水每升高1度能吸收4。
2焦的热量,可以计算出每克食物所含的能量。
四、实验材料及用具:茶叶桶、花生、单孔橡皮塞、三脚架、带橡皮塞的温度计、50ml试管、50ml烧杯、酒精灯、火柴、解剖针、托盘天平、量筒、滴管、铁丝网。
五、实验创新1。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学习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
2.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不同。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能力方面:
1.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训练解读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实验和学习进行反思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方法得出结论食物中有没有能量?燃烧
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 4.2*30*(t2-t1)/m
哪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对照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教学设计一、活动目的:1、学会用燃烧法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2、学会计算1 克花生种子(1 克核桃仁)所含的能量。
3、学习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会比较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不同。
4、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分析解决问题。
二、材料器具: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50ml)、温度计、托盘天平、解剖针、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花生种子(核桃种子)、火柴、湿毛巾.......三、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2 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A 负责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
B 负责用温度计测出水温, 负责对锥形瓶里的清水进行加热。
共同负责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共同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大家知道汽油可以为飞机、汽车、轮船提供能量,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又是谁提供的呢?需要展示课件2、这些食物含有的能量相同吗?3、我们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它们含有多少能量呢?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二)出示目标课件展示,学生读出目标。
(三) 提出问题1、大家回想一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课件展示,这是我们常见的两种食物,对这两种食物你提出哪些问题?(花生种子和核桃种子是否含有能量?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核桃种子含有多少能量?1 克花生种子和1 克核桃种子那一个含的能量多?...........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选择1 克花生种子和1 克核桃种子哪种含的能量多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现在同学们思考:我们如何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四)作出假设学生展示,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刚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假设,到底哪一个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作出假设,你比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这种具体数值的问题,就不需要作出假设。
(课件展示)(五)实验原理我们如何测出1 克花生种子和1 克核桃种子含有多少能量呢?(思考,交流,小组展示)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热能。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首先说一下我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通过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生命观点,最终提升为社会责任。
因此,我对教学的设计力求在大概念下求创新,师生合作共探究。
具体设计思路是:1.构建师生教学的共同体,在共同的创造性活动中才能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2.紧密联系真正生活经验,通过情境性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3.灵活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的理想境界——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创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感悟收获等方面来阐述本课的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第一部分的内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本次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已经了解食物中有六大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设计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以及测定能量的方法。
该实验还十分重视探究过程的反思,通过反思与改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因此本实验是七年级生物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探究实验的内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探究实验的过程,了解不同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对食物能量的探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对所测的数据进行解读,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难点:通过严谨的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并学会基于数据获得科学结论。
教学方法(一)学情分析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愿意与同学合作开展活动,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敢于大胆质疑;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经验,特别是有些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如酒精灯的正确使用等应该在教师的强调和指导下完成。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说出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
2、学生能总结出科学测量,避免实验误差的有效方法。
(二)能力目标:1、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学生能说出有创造性的见解。
2、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失败的尝试与纠正,能总结出几条科学研究的注意事项及基本研究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学会关心、参与、进取。
2、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学生能过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
二、教学重点:①学习一种简易的测定能量的方法,了解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
②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三、教学难点:①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②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四、教学过程:五、教学板书:一、实验原理1、通过花生燃烧来加热水,根据水温升高差值来计算花生种子中所含能量。
2、假设花生燃烧全部用于升高水温,即水吸收能量=花生中所含能量二、实验数据分析:《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一课的教学反思1、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仅局限于教师这单一途径,在信息时代,我深感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不断的督促自已要不断进步,现在特别是我们这些综合学科的教师也必须是一个知识多元化的教师。
2、研究性学习向学科的渗透不是给教师减负,把学生推向自学。
教师的责任更为重要,应做好学生探究的舵手,为不同层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创设出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或采用小组研究的方法采取合理的分工合作。
使每一次探究活动都成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殿堂,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3、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两人小组进行自主式探究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条件,比方说,开放生物实验室,让他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进一步探究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通过这次探究活动我发现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是较强的,研究热情也是超乎想象的。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
2、能力目标:学习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感受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制定并实施实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不吃饭时还有力气玩吗?这说明了食物中含有什么?(二)新课
1)学生阅读教程“实验内容”。
2)实验原理:
化学能
(温度升高)
3)探究实验步骤
1、回顾探究实验的步骤;
2、完成课本中步骤1、2;
3、教师展示实验器材使用方法;
4、实验数据处理: (T1-T2 )*4.2J*30
Q=
M
(三)学生实验
分组进行实验。
(四)结果讨论
1、为什么每组实验数据不相同?
2、测得的数据与附表比较,食物中的能量为什么减少了?(五)实验结论
1、食物中含有能量,每种食物所含能量不等;
2、实验有误差,可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尽量减少误差。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动教学设计实验目的:1、让学生学会天平、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温度计、酒精灯、天平、锥形瓶、试管夹、花生种子、镊子、易拉罐、量筒、滴管、火柴活动指导:课前准备:请学生预习实验,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并拍成图片,课堂分析。
导入:播放士力架广告,从而得出食物中含有能量,如何测出食物中的能量呢引出课题,探究食物中的能量。
新课: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回顾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一克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用什么材料做实验比较容易作出假设: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等。
制定实施计划:将课前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展示,分析、点评。
选出最佳方案,进行试验。
实验时注意:1、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时,应注意①、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如果平衡,指针摆动时先后指示的分度盘上的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相等,指针静止时则应指在分度盘的中间。
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③、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④、如果称量的是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生物实验探究课《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学会天平、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
温度计、酒精灯、天平、试管、试管夹、花生种子、核桃种子、镊子、细铁丝、锥形瓶、易拉罐、量筒、滴管、火柴、
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A负责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B负责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C负责用温度计测出水温,D负责对试管里的清水进行加热。
共同负责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共同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一克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能量哪个多?
作出假设: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一克花生种子中含有12.47千焦的能量;核桃仁含的能量比花生仁的多等。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进行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用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1、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时,应注意①、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如果平衡,指针摆动时先后指示的分度盘上的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
相等,指针静止时则应指在分度盘的中间。
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③、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④、如果称量的是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2、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3、用温度计测出水温时,应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淹没在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加热容器的壁,当温度计里的水银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出读数。
4、对试管里的清水进行加热时,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注意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45。
),不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以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进行预热。
学生进行探究期间,教师要巡视并对学生探究过程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和尽量减小误差。
实验结果:根据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以及实施的计划,设计实验结果记录的形式,并记录实验结果。
例如:
该粒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温差(℃)×4.2焦耳/ml·℃
一克食物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温差(℃)×4.2焦耳/ml·℃÷食物的质量(克)
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表达交流: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活动讨论:
(1)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向同学们展示,并说出它的优点。
(2)某同学想测定花生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他们小组是这样进行实验的:两个试管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取一个花生仁、半个核桃仁,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分别放在试管下,给水加热。
等花生仁、核桃仁燃烧完毕,分别测出两个试管中水的温度。
再经过计算,得出结论。
请问他们的结果准确吗?为什么?
(3)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含有多少能量。
但小伟将他得出的数据与课本第41~42页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他测定的数据小于课本附表中的数据。
请你帮小伟分析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4)对于一粒花生种子,我们应取多少毫升水为最佳?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