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3.00 KB
- 文档页数:9
临沂初中生物实验考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操作过程慢慢学
实验名称: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一、目的要求:
1.学会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2.学习对数据的处理方法,计算出一粒花生种子(或10粒瓜子)所含的能量
二、实验器材:(供参考)
花生种子、瓜子、空易拉罐、锡箔纸、锥形瓶(50ml)、试管、温度计、试管夹、解剖针、酒精灯、天平、火柴、清水
三、实验方案:
(一)检查器材
(二)“小火炉”的制备。
(三)装配器材。
(四)称出一粒花生种子(或10粒瓜子)的质量。
(五)燃烧种子。
(六)测量水温、计算热量:
四、实验操作:
1.量取:用锥形瓶量取30毫升清水(记录)
2.组装:小火炉
如图所示(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按照教材中的图示组装了小火
炉,不过中间那个试管夹没有使用,而是把锥形瓶直接放在石棉网和铁圈上)。
没有铁圈,也可以使用三脚架,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再将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
根据锥形瓶的高度,调整温度计的高度。
3.测量:记录温度T1(记录)
4.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记录)
5.燃烧:用解剖针把花生种子固定住(解剖针垂直于花生子叶),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移到石棉网下,加热锥形瓶中的水(燃烧过程中,要不时地旋转花生种子,改变下角度,让花生种子燃烧更充分)。
6、测量:当花生种子不再燃烧,要注意观察温度计,当读数不再上升时,记录此时的温度T2(记录)
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六、整理仪器。
案例: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案例: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师自然情况:王飞雪 1994年毕业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任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生物教师曾参与研究课题《提高教师群体素质的研究》、《通过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并通过市级鉴定;获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一等优秀课;省说课二等奖;省、市、区优秀论文奖;区记功;区优秀课件一等奖;区级骨干教师;教学实录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优”征评活动二等奖;区优秀研讨课;区优秀教师;市农村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全国教学研讨会评优活动二等优秀课。
教学背景:这是一节常规的探究课,学生是沈阳市实验学校七年十一班的学生,该班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表现力比较强。
授课时共将学生分为六个探究小组,上课时间是2004年3月22日。
教学案例:一、充分展现学生的表演才能,激发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初步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所含能量不同,我设计了两个简短的课本剧来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师,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大家都非常熟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生,“……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师,从这句话看出,食物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是不是这样呢,请看下面两组同学的表演。
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为什么第一组的同学吃了饭就不饿,不吃饭很快就饿了呢,2、第二组的同学早晨同样吃饱了饭,为什么感觉饿的时间不一样呢,,大屏幕给出思考问题,生,第一组,,旁白,小丽同学一个人走在上学的路上。
小红,“小丽,等我一会儿,”,快步跑上前,小丽,“小红,干什么这么着急呀,”小红,“哎,今天起床晚了,连早饭都没吃。
”小丽,“你到是上闹表哇,我5点半就起来了,还细嚼慢咽地吃了顿早饭呢,” ,两人继续往前走,坐在座位上,旁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上午9点30分。
小红,“肚子咕咕叫,好饿呦,”小丽,“谁叫你不吃早饭了,我还没饿呢,”生,第二组,,旁白,小刚和小明两个人一起走在上学的路上。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一、实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燃烧种子实验,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尝试分析测量误差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挑食、节约粮食的习惯,以及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实验原理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有机物储存有大量的能量,能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的能量能被水吸收,水在加热时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就可以推算出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的能量。
水的吸热特点,在常态下,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耳(J)的热量。
所以计算公式如下:Q(该粒种子中含有的能量)=水的容积(ml)×温差(℃)×4.2 J/ml·℃q(每g种子含有的能量)= Q÷种子燃烧前后的质量差(g)三、实验仪器材料1. 材料:花生种子、核桃种子。
2. 用具: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天平、镊子、锥形瓶、量筒、滴管、火柴。
四、实验方法1. 取一只250ml锥形瓶,注入100ml水,将他固定在铁架台上。
2. 在锥形瓶里放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3. 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水温。
4. 称一粒干燥的花生种子和核桃种子的质量,将这粒种子放在火焰上点燃。
5. 将刚燃烧的花生(核桃)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的底部,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五、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1.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是测定同一种物质为什么测定的数据会不同?学生分析原因。
解析:如果探究同一种食物的各个小组,所得的数据有差距,可能是因为各小组实验测量中,实验器具不一样,能量的损失有差距,也可能是实验操作不规范,测量不准确或计算出现错误等。
2. 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每个小组都是测定几次?这样的实验数据可靠吗?应该怎样做?(应该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从而减少误差)六、实验总结反思与修正1. 种子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除了被水吸收的部分,还有一部分丧失在空气中了。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中华路中学王娟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地位、目标,重难点,流程,实验创新、反思及改进六个方面来对本实验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在学生已经了解食物中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设计的。
食物中有能量,学生难以理解,通过燃烧食物释放能量,用数据说明不同食物中的能量不同更一目了然。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以及测定能量的方法,不断反思交流,改进实验装置完善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的食物提供的能量不同并能分析原因。
2. 能力目标能通过合作探究设计和实施实验,创造性的开展实验。
3. 情感目标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说重点、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设计方案、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2.难点:①学生对所测得的数据解读和分析;②如何减少燃烧实验中热量的散失说学情1 一定的知识基础2 验课前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③对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有所了解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许多同学爱吃小零食,于是我问:大家知道零食所含的能量有多少呢?细心的同学马上想起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我趁机问道“大家知道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吗?”(二)提出问题各小组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谁多?(三)做出假设:核桃仁所含能量多(四)制定计划:提示: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能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按照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计算,沿着减少热量散失的路线设计、验证、修改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1、原实验装置的不足(1)原实验装置最大的不足之处是热量散失太多,锥形瓶没有封口,下面种子在燃烧过程中没有挡风和保温装置,这就会使热量散失太多,从而导致测出的数据误差很大,这就使该实验的创新突破点落在了如何减少食物燃烧时热量的散失了。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改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是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探究活动(P21),是在学生已经了解食物中三类供能物质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和测定能量的办法。
该探究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
依据教材的实验方案,得到的实验数值和理论值相比差距极大,故而本实验还十分重视探究过程的反思,通过反思和改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食物中含有能量并学会测定食物中所含能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实验的分析和改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升学生运用多角度思维、多个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对所得数据进行解读,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思路。
难点:针对误差产生的原因,对实验进行改进,分析改进措施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认识,能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敢于大胆质疑,对实验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有关化学知识,对于改进实验的具体方案和实际操作,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学生独立完成教材实验——师生分析讨论——教师演示改进实验——师生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实验创新(一)教材实验的不足学生依据教材的实验方案,得到的实验数值和理论值比起来差距极大,仅理论值的20%左右,这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花生在下方燃烧,隔着石棉网加热上方锥形瓶中的水,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热量散失在空气中。
2、石棉网和铁架台也会吸收部分能量,导致误差。
3、将整粒花生种子点燃后燃烧,容易因燃烧不充分导致误差。
4、普通温度计需学生估读最后一位数,主观性强,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导致各组的实验数据之间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