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腺样囊性癌
- 格式:ppt
- 大小:123.11 MB
- 文档页数:88
腺样囊性癌必须放疗吗,治疗方法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头颈部的唾液腺、深部组织以及乳腺等部位。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放疗,其中放疗是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就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手术治疗腺样囊性癌的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切除的对象通常是局限于某一区域的肿瘤,一般采用保守手术或根治手术。
保守手术主要是针对小肿瘤或正常组织结构复杂区域,并注意保护周围的组织器官;而根治手术则是移除肿瘤以及周围淋巴结和组织。
手术切除后,可以通过术后病理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其它辅助治疗。
二、放疗治疗手术切除虽然能去除癌组织,但对于高风险肿瘤、术后残留肿瘤、局部复发肿瘤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此时,放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和提高治愈率。
但有些学者认为,对于小肿瘤,特别是局部分化程度好的ACCCA,放疗的作用不够明确,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放疗治疗可以根据治疗部位、放疗设备、放疗技术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放疗方式包括:传统放射疗法、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合的放疗方式。
放疗的过程需要根据较少的治疗次数进行多次治疗,需要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干预。
三、化疗治疗化疗治疗通常适用于肿瘤晚期患者。
化疗药物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的生长,同时也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蒽环类药物、代谢类药物等。
但腺样囊性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高,所以并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四、治疗注意事项1.术前评估:包括手术范围、肿瘤性质、患者年龄、身体状态等因素,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治疗前准备:病史、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复查等,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治疗要求。
3.放疗设备的选择:放疗设备的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放疗模式而定,需要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腺样囊性癌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圆柱瘤,圆柱瘤型腺癌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肿瘤科,口腔科,内分泌科病症体征:腮腺无痛性肿块,腮腺肿胀,上睑下垂,颞骨隆起,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眼眶疼痛疾病介绍: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 OF CYLINDROMA TYPE),由BILLROTH首次报道,并称为圆柱瘤,是居头颈部第二位的涎腺恶性肿瘤,好发于小涎腺及大涎腺中较小腺体,发生于上颌窦者较为少见,因其隐匿性高,侵袭性强,发现时即已较晚,同时又因与口,鼻,眼及颅底毗邻,可引起周围多器官病损,易沿神经侵袭,预后常常不好症状体征:临床表现腺样囊性癌占涎腺肿瘤的5%~10%,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占24%。
好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
大涎腺虽然较少,但为颌下腺和舌下腺好发的肿瘤。
在腮腺肿瘤中仅占2%~3%。
EEROTH报告2513例涎腺肿瘤,其中腺样囊性癌119例,发生于腮腺者49例,占腮腺肿瘤的2%;颌下腺26例,占颌下腺肿瘤的16%;腭部小涎腺44例,占腭部涎腺肿瘤的24%。
国内程珺报告225例中,162例发生于小涎腺,其中腭部87例,占38.7%,63例发生于大涎腺。
男女发病率无大差异,或女性稍多。
最多见的年龄是40~60岁。
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少数病例在发现时即有疼痛,疼痛性质为间断或持续性。
有的疼痛较轻微,有的可剧烈。
病程较长,数月或数年。
肿瘤一般不大,多在1~3CM,但有的体积也较大。
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
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肿瘤常沿神经扩散,发生在腮腺的腺样囊性癌出现面神经麻痹的机会较多,并可沿面神经扩展而累及乳突和颞骨;颌下腺或舌下腺的腺样囊性癌,可沿舌神经或舌下神经扩展至距原发肿瘤较远的部位,并造成患侧舌知觉和运动障碍;发生在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可沿上颌神经向颅内扩展,破坏颅底骨质和引起剧烈疼痛。
《中国癌症杂志》2018年第28卷第7期 CHINA ONCOLOGY 2018 Vol.28 No.7525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论 著·通信作者:王胜资 E-mail: shengziwang@眼部结构侵犯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疗效及治疗策略探讨朱 奕1,王胜资1,程玉书2,李瑞辰1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疗科,上海 200031;2.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31[摘要] 背景与目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头颈部肿瘤,由于该肿瘤的高侵袭性和沿着神经浸润生长的习性,以及鼻腔鼻窦与眼部紧邻的解剖特征,部分患者初诊时即有眼部结构的侵犯,从而造成治疗的困难。
该研究总结了伴有眼部结构侵犯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探讨该类疾病的疗效及治疗策略。
方法:该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的研究,分析了138例2005年1月—2017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过放疗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
采用Kaplan–Meier 方法对主要终点总生存期进行估计,组间比较总生存期采用时序检验,并适时进行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
结果:男性74例(53.6%),女性64例(46.4%)。
平均年龄(51.0±11.6)岁。
鼻腔为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共97例(70.3%)。
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共97例(70.2%)。
术前放疗为24例(17.4%),术后放疗为86例(62.3%),单纯放疗为28例(20.3%)。
放疗的平均剂量为(64.8±4.5)Gy 。
有眼部侵犯者为54例(39.1%),无眼部侵犯者为84例(60.9%)。
有眼部侵犯的患者在治疗中保留眼球者为40例(89.9%),行眶内容物剜除者为14例(10.1%)。
54例有眼部侵犯的患者中,术前放疗16例(29.6%),术后放疗24例(44.4%),单纯放疗14例(25.9%)。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杨昌秀;向兰;费静;张迪;李雷激【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讨分析来自涎腺的上皮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的表达与涎腺上皮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石蜡标本等ESM-1的表达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经IPP 6.0处理及SPSS 17.0统计学分析.结果 ACC 癌组织中ESM-1呈强阳性表达,在癌旁组织中呈现弱阳性表达,其中有复发、转移、神经周围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临床分期较晚的表达高于无复发、转移、PNI及临床分期较早的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35、2.322、2.646、2.292;P值分别为0.001、0.024、0.010、0.026).结论 ESM-1表达量与ACC复发、转移、神经侵袭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系,即ESM-1表达量与ACC恶性程度相关,可为AC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4)003【总页数】5页(P261-265)【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神经周围侵袭;免疫组织化学【作者】杨昌秀;向兰;费静;张迪;李雷激【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泸州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泸州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泸州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泸州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7涎腺上皮性恶性肿瘤中以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最为常见,可发生于大唾液腺以及小唾液腺;大唾液腺包括下颌下腺、腮腺、舌下腺,小唾液腺包括腭腺等[1]。
副高卫生职称《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有助于鉴别肝癌和良性活动性肝病的是(江南博哥)()A.HBsAg阳性B.AFP阳性C.AFP阴性D.肝功能明显损害E.AFP和ALT动态曲线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肝癌和活动性肝病AFP都可为阳性。
肝炎患者血清AFP升高通常为“一过性”,且往往伴有转氨酶显著升高,而肝癌患者血清AFP持续上升,往往超过500ng/ml,此时与转氨酶下降呈曲线分离现象。
因此鉴别点为AFP和ALT动态曲线。
[单选题]2.从治疗效果和保留器官功能来考虑,早期头颈部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是()A.手术治疗B.放射治疗C.化学治疗D.生物治疗E.加温治疗参考答案:B[单选题]3.有助于诊断肌源性肿瘤的标志为()A.CKB.desminC.vimentinD.PSAE.PCNA参考答案:B[单选题]4.肿瘤外科手术先结扎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一起结扎D.无关紧要E.先结扎容易结扎的血管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肿瘤外科手术与其他外科不同,应先结扎静脉,后结扎动脉,减少肿瘤血行播散。
[单选题]5.放疗摆位中铅挡块厚度(全防护)()A.1个HVLB.2个HVLC.4个HVLD.5个HVLE.6个半HVL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放疗摆位中铅挡块厚度(全防护)需要6个半半价层。
[单选题]6.结合()可用于精原细胞瘤的分型和分期A.AFP和HCGB.AFP和睾酮C.睾酮和HCGD.AFP和雌激素E.HCG和雌激素参考答案:A[单选题]7.卵巢癌中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为()A.卵巢上皮癌B.性索间质肿瘤C.无性细胞瘤D.卵巢未成熟畸胎瘤E.卵巢内胚窦瘤参考答案:C[单选题]8.上颌窦癌已经侵犯内壁并侵及鼻腔,其照射范围一般不包括()A.上颌窦B.鼻腔C.对侧上颌窦壁D.硬腭E.上齿槽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上颌窦癌已经侵犯内壁并侵及鼻腔,其照射范围应包括上颌窦、鼻腔、硬腭、上齿槽、眶底和上颌窦后壁,但不包括对侧上颌窦外壁。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研究进展-剖析(1)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研究进展-剖析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起源于唾液腺系统的深部分泌细胞,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预后。
近年来,针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病因学研究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病因学尚不十分明确,但已发现多种可能的致病因素。
如萎缩性唾液腺炎、放射线、化学污染、病毒感染、家族遗传等都被认为是可能的致病因素。
不同的病因可能导致不同的致病机制,进一步研究可能发现更多的治疗方法。
二、临床表现及分期分级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进入晚期。
主要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等。
目前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分期分级主要采用国际TNM分期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三、治疗进展目前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式,但收效不一。
近年来,针对该类肿瘤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如全切除术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联合治疗等。
同时,也有学者尝试使用免疫治疗等新方法,但需进一步加强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四、预后与复发情况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预后较差,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0%。
其复发的机率较高,常常需要长期的随访治疗。
目前一些学者通过分析分子标志物等方面,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状况,为指导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能。
总结: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较为罕见但高度恶性的肿瘤。
目前尚未明确其具体的致病因素,但各种治疗方法不断更新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希望。
未来应继续针对该病进行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挖掘其潜在的致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早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