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表单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5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 902)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颈部肿物;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甲状腺肿物造成气管压迫症状;可疑恶变;伴随甲亢表现;影响外观;2.患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3.征得患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2.年龄≤70 岁;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2. 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3.肝功能、肾功能;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 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6. 心电图;7.甲状腺超声检查;8.声带功能检查、气管软化试验。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停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2-5天(依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而定)。
1.麻醉方式:颈从阻滞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3.手术内置物: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切口引流;4.病理: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甲状腺肿痛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本文档提供了甲状腺肿痛的临床路径表单,该表单基于2011年版的临床指南。
旨在帮助医生对甲状腺肿痛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患者信息--------- 患者姓名:- 年龄:- 性别:- 病史:临床评估--------常见症状- 颈部肿块- 颈部疼痛-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体格检查- 领部皮肤情况- 甲状腺大小和质地- 颈部淋巴结诊断--------甲状腺肿痛的诊断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TSH(甲状腺刺激素)水平-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 T4(甲状腺素)水平-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放射性碘摄取率测定- 核磁共振(MRI)治疗计划--------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包括以下措施:-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轻度的甲状腺肿痛,只需定期观察和监测即可。
- 药物治疗: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需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或抗甲亢药物。
-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甲状腺肿痛,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甲状腺部分或整个甲状腺。
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风险提示--------- 颈动脉损伤- 术后嗓音嘶哑- 术后低钙血症参考资料--------- 2011年版甲状腺肿痛临床指南- 进一步的研究和文献。
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肿瘤(ICD-10:C73/D34/。
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颈前包块、声音嘶哑等。
2.体征:甲状腺区肿块。
3.辅助检查:B超或CT或MRI、甲状腺功能测定、食道吞钡检查、喉镜检查、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4.术前穿刺、术中冰冻、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甲状腺腺瘤:根据腺瘤情况,行腺瘤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或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
2.甲状腺癌:根据甲状腺癌类型及范围选择一侧腺叶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术。
3.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颈侧淋巴结清扫视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
(四)标准住院日为5–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3/D34/甲状腺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必须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4)X线胸片、心电图;(5)甲状腺B超;(6)喉镜检查;(7)甲状腺功能。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甲状旁腺功能;(2)CT或MRI;(3)放射性同位素检查;(4)电解质;(5)其他相关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术前预防性用药1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甲状腺肿块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本文档旨在提供甲状腺肿块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的详细说明和使用指南。
1. 背景甲状腺肿块是甲状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路径是指在特定疾病或病种下,统一、规范的诊治模式。
本临床路径表单是基于2011年版本的最佳实践和相关指南,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流程和操作指南。
2. 表单内容甲状腺肿块临床路径表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 就诊日期:记录患者的就诊日期;- 主诉与就诊目的:患者主诉和就诊目的的详细描述;- 体格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包括甲状腺形态、大小、质地等;- 实验室检查:列出所进行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及结果;- 影像学检查:详细记录患者进行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分类和评估:根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甲状腺肿块进行分类和评估;- 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随访计划:记录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日期和内容。
3. 使用指南使用甲状腺肿块临床路径表单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填写表单前,请确保患者的基本信息准确无误;- 在填写过程中,请务必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应准确无误地记录在表单相应的栏目中;- 根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甲状腺肿块进行合理的分类和评估;- 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评估结果和相关指南,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记录患者的随访计划时,请确保日期和内容的准确性。
4. 注意事项- 本临床路径表单仅适用于甲状腺肿块临床诊疗,不适用于其他疾病;- 请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操作指南使用本表单;- 在使用表单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以上是甲状腺肿块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的详细说明和使用指南。
通过使用该表单,医务人员可以更加规范和便捷地进行甲状腺肿块的临床诊疗工作。
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行06.39003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临床路径一、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行06.39003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行06.39003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颈部肿物;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甲状腺肿物造成气管压迫症状;可疑恶变;伴随甲亢表现;影响外观;2.患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3.征得患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行06.39003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年龄W70岁;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2.甲状腺功能等;3.肝功能、肾功能;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6.心电图;7.甲状腺超声检查;8.声带功能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2.无特殊情况,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2-5天(依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而定)。
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方式: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3.手术内置物: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切口引流;4.病理: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颈部肿物。
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
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降钙素。
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颈部X光片。
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因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2.胸骨后甲状腺肿;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
2.年龄≤70岁。
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疑似甲状腺癌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部X线平片与颈部X线片;(5)心电图;(6)甲状腺超声检查;(7)有声音异常者,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气管正侧位片;(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3)甲状腺CT检查;(4))DIC指标检测。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如果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902)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颈部肿物。
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
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
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
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因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2.胸骨后甲状腺肿;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
2.年龄≤70岁。
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疑似甲状腺癌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 等;(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部X线平片与颈部X线片;(5)心电图;(6)甲状腺超声检查;(7)有声音异常者,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气管正侧位片;(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3)甲状腺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