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8年级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6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本章的内容比较简单,在中考中涉及的也是比较少的,但是因为简单,所以更应该掌握。
考点一:物质的质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1.某一物体的质量是600g,把这个物体运到月球上去后其质量为kg。
0.5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其质量(选填“>”“<”或“=”)0.5kg。
2.将一块冰放在一个密封容器中加热,已知刚开始时,冰和容器的总质量是200g,加热一段时间后,冰全部化为水,这时水和容器的总质量是。
3.下列实例中,事物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由热变冷的铁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C铁球被压成铁饼 D.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食物4.一铁块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她融化成铁水B.将他压成薄铁片C.将他切掉一个叫D.将他从地球运到月球考点二:质量的单位、换算及其估计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记为kg,除此之外还有吨、克和毫克。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g=1000mg;1kg=1000g;1t=1000kg:除此之外还要记住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大致质量,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mg,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一只羊的质量为50kg,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t,等等。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48t= kg (2)50kg= g(3)600g= kg (4)100kg= t2.请给下列物体的质量加上合适的单位。
(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 ;(2)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20 ;(3)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4)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 ;(5)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 ;(6)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50 ;考点三: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天平底座调至水平。
2.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1: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1.质量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2.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说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二:质量的基本单位3国际单位制千克Kg,常用:吨(t)、克(g)、毫克(mg)进率是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一枚邮票:50mg、一元硬币:6g、一只羊:50kg、一头象:5t、一个中学生:50kg§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学会使用天平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天平底座调制水平,注意观察砝码盒中砝码的组成及标尺上的分度值2.移:将游码移动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注意一定要用镊子,不要用手3.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1、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如果天平移动了位置,必须重新调平4.称: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内,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1、简称“左物右码” (2、如果指针偏向分度尺标尺一侧,此时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调节,绝对不允许动平衡螺母(3、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4)放砝码要从大到小,即根据估计值先加所需要的最大质量的砝码(5、液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水平的托盘中5.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即m物二m砝'm游(左物右码)在记录时一定要有单位6•收:测量完毕,取下物体,砝码回盒,游码归零速记:天平放置要水平,游码归零再调平;天平平衡勿移位,两盘对调不可行;夹取砝码用镊子,左物右码两盘分;移动游码看指针,指针中央示平衡二:学会是用量筒和量杯1.测量物体体积的仪器:量筒、量杯2.体积单位:ml、1ml=1 cm3.使用方法:量筒、量杯都应放到水平面上,读数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01知识梳理1.质量(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2)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________,它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3)测量:实验室常用工具是________.2.密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________与该物质________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定义式:________.(3)特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4)常见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合________g/cm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合________g/cm3;空气的密度为________g/cm3.3.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将天平________调至水平.(2)使用前,将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________使指针指尖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3)在天平________盘放置需称量物品,________盘放置砝码;用________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此时________与________上的示数值(游码上边对应的示数)之和,即为所称物品的质量.(4)取砝码时,必须用________夹取,不能用________直接拿取.4.量筒和量杯(1)作用: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________体积的工具.(2)分度值:量筒和量杯的壁上均有刻度,________的两条刻度线示数之差为分度值,表示量筒或量杯的________.(3)量程:指量筒或量杯一次________能测量的液体的体积.(4)使用:在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都应与________的底部或________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5.密度公式的应用0203 实验突破实验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原理: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用________测出物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 1;③用细线系住物体,使其________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为V 2;④物体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4)交流讨论:实验中应先测量固体的质量,再测量固体的体积,如果先测量固体的体积,就会因为固体沾水而使质量变________,使求得的密度________.实验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原理:________.(3)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________的总质量m 1;②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读出液体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 2;④液体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4)交流讨论:实验中,不用量筒测出液体体积,再把液体倒入烧杯中测量质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质量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计算出的密度偏________;实验中,如果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把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最后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再测出液体的体积,会使测量的体积偏________,计算出的密度值偏________.0405 典例点拨【例1】 (广东中考)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 .体积为50 cm 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C .质量为25 g 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 3D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例2】 (泸州中考)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 g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 3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 kg/m 3【解析】 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根据ρ=mV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知识清单知识梳理1.(1)物质 (2)属性 状态 形状 (3)托盘天平 2.(1)质量 体积 (2)ρ=mV (3)种类 状态 温度(4)1.0×1031.0 13.6 1.29 3.(1)水平 底座 (2)游码 平衡螺母 (3)左 右 镊子 砝码质量 称量标尺 (4)镊子 手 4.(1)液体 (2)相邻 精确程度 (3)最多 (4)凹面 凸面 5.ρVm ρ m V实验突破实验一:(2)ρ=m V (3)天平 浸没 ρ=mV 2-V 1(4)大 偏大实验二:(2)ρ=m V (3)烧杯和液体 烧杯和剩余液体 烧杯和剩余液体 ρ=m 1-m 2V (4)避免由于量筒留有少部分液体 小 小 小 大图片展示不变 不变 状态 形状 中间 59 典例点拨例1 D 例2 A。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3.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4.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
5.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称量范围;(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6. 密度: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Vm =ρ;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3=1000kg/m3;质量m 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V 的单位是米3(m3)。
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或体积而改变;不同种类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8. 水的密度ρ=1.0×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质量为1.0×103千克。
9. 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 和用量筒测出 体积V 就可据公式:Vm =ρ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
(3)求体积:ρmV =。
【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第一节质量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知道质量的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了解常见物体的质量,能够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3.增强学生关注细节的意识,提高把握细节的能力。
4.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
新课学习知识点一:质量的概念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84页“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部分的内容导学提纲(一)(1)物体所含物质的叫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的变化无关。
知识点二:质量的单位及换算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84-86页“质量的单位”部分的内容。
导学提纲(二)(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符号,常用单位还有、、等单位,符号依次是、、。
(2)质量单位换算关系:lt= kg 1kg= g 1g= mg(3)请从课本图5-4和图5-5中感受常见物体质量的大小.(4)商店里的奶粉包装袋上标示的“净含量900g”的含义是(5)完成课本P85页“请你换算”。
(6)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还用到哪些质量单位?小组合作交流完成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t=_______kg 1g=_______kg 1mg=_______kg(2)80mg= _________ g = kg(3)= kg = g2.请给一些常见物体质量的数值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张邮票的质量大约:50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80 ,一各苹果的质量大约:150 ,一元硬币的质量:6 ,一只鸡的质量大约:2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4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一条鲸鱼的质量:120 。
知识点三:测量质量的工具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86-87页“测量质量的工具”部分的内容导学提纲(三)(1)生活中测质量通常用,实验室测质量常用。
(2)结合图5-6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识记各部分名称。
(3)试说出托盘天平各部分的名称学习收获: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质量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1:质量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1. 质量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说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二:质量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千克Kg ,常用:吨(t )、克(g )、毫克(mg )进率是103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一枚邮票:50mg 、一元硬币:6g 、一只羊:50kg 、一头象:5t 、一个中学生:50kg§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学会使用天平1.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天平底座调制水平,注意观察砝码盒中砝码的组成及标尺上的分度值 2. 移:将游码移动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注意一定要用镊子,不要用手3. 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1)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如果天平移动了位置,必须重新调平4. 称: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内,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1)简称“左物右码”(2)如果指针偏向分度尺标尺一侧,此时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调节,绝对不允许动平衡螺母(3)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4)放砝码要从大到小,即根据估计值先加所需要的最大质量的砝码(5)液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水平的托盘中5.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即mm 游砝物+=m (左物右码)在记录时一定要有单位6.收:测量完毕,取下物体,砝码回盒,游码归零速记:天平放置要水平,游码归零再调平;天平平衡勿移位,两盘对调不可行;夹取砝码用镊子,左物右码两盘分;移动游码看指针,指针中央示平衡 二:学会是用量筒和量杯1. 测量物体体积的仪器:量筒、量杯2. 体积单位:ml 、1ml=1cm33. 使用方法:量筒、量杯都应放到水平面上,读数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质量的特殊测量法1.累积法:适用于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
‘称多算少’,即取n 个小物体称出其总质量,则每个小物体的质量nMm =2.质量差法:测量液体质量时,一般先测容器的质量m ,再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则液体的质量m -M m=液3.特殊情况下使用天平造成读书偏差汇总 (1)砝码没有归零,读数偏大,即m m 物读数>(2)砝码生锈,读数偏小,即m m物读数<(3)砝码沾上污物,读数偏小,即m m物读数<(4)砝码磨损,读数偏大,即m m物读数>(5)右物左码,若未使用游码:m m物读数=若使用游码:m m 物读数>§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 不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3.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二:密度的概念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2. 公式:vm=ρ,其中ρ密度,m 质量,v 体积 3. 单位:国际单位mkg 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cm g 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关系1cmg 3/=m kg 33/110⨯4. 纯水的密度:m kg 33/110⨯,物理意义:m 31水的质量是m kg 33/110⨯ 三:对密度及其公式vm=ρ的理解 1.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物体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但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如ρρ煤油酒精=2.vm=ρ表示物质的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3. 通常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物质作比较,固体物质的密度多数较大,而气体物质的密度较小,但不能认为固体密度最大,例如m 33/kg 5.010⨯=ρ木比大多数液体密度小;又如m 33/kg 6.1310⨯=ρ水银比许多固体的密度都大。
4. 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只是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和所处的状态有关。
四:密度的图像分析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若某几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线在同一个m -v 图中出现,则越靠近m 轴的物质密度越大。
如下图图(1)中ρ甲>ρ乙,图(2)中ρ甲<ρ乙,即越靠近m 轴ρ越大五:密度的计算1. 已知质量m 和体积v ,可利用公式vm=ρ求物体的密度 2. 已知密度ρ和体积v ,可利用公式m =ρv 求物体的质量3. 已知密度ρ和质量m ,可利用公式ρmv =求物体的体积即ρ、m 、v 三个量,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求另外一个 六:密度的测量 1. 测质量 2. 测体积:(1)测量固体的体积(2)测量物体的体积3. 应用密度公式计算 七:测量密度的常见方法 1. 测量固体的密度(ρρ液固>)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水、待测固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2)用量筒取适量水的体积v 1(3)用细线将待测固体系住并慢慢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记下此时的体积v 2(4)计算物体的密度v v m12-=ρ(5)注意:实验顺序不能更改,因为测量固体后的体积后,固体变得潮湿,不宜直接放在天平上,而且这样测量的固体质量会偏大,使测量结果偏大;本实验方法中固体应不溶于水且不吸水2. 测定液体的密度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 1(2)将部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体积为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待测液体的质量m 2(4)计算液体的密度vm m 21-=ρ另一种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 (1)先测量空杯子的质量m(2)测量被子和液体的总质量M(3)将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处体积为v (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vmM -=ρ分析:这种方法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大、因为将液体倒入量筒时总会有一部分残留,导致用量筒测量出的液体体积偏小,由公式计算得出的密度值偏大 八:密度测量的总结测量密度需要测量两个物理量:一个是质量,用天平测量;一个是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或者量筒,量杯来测量。
最后根据公式vm=ρ计算出所测物质的密度 1、质量的测量方法 (1)固体:用天平测量(2)液体: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常用差量法m m m 21-=。
(其中m 1表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 2表示倒出部分液体后容器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2、体积的测量方法 (1)液体:用量筒测量 (2)固体①形状规则的固体: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例如L v 3=②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不溶于水:浮于水面,即ρρ液固<(如蜡),可采用针压法、坠物法;沉在水底,即ρρ液固>(如石块),可采用排水法 溶于水(如冰糖):排油或排沙法;拥抱和溶液法③溢水法:如将石块浸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与石块体积相等,即v v排物<注意:(1)当用量筒测不同液体的体积时,液面有时是凸的,有时是凹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相平(2)在量程允许范围内,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准确 (3)量筒不允许放在托盘天平上称质量 3、密度的特殊测量有时缺少实验器材(如天平量筒),这时一般采用等效代替法。
当缺少量筒时,一般用等体积代替法,即让被测物体的体积等于一部分水的体积,即ρ水水水mv v ==当天平缺少砝码时,一般采用等质量替代法,即让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一部分水的质量,即vm m 水水水ρ==§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一:常见物质的密度 例如:冰:m kg 33/9.010⨯;纯水:m kg 33/0.110⨯;蜡:m kg 33/9.010⨯;煤油:m kg 33/8.010⨯;植物油:m kg 33/9.010⨯;酒精:m kg 33/8.010⨯二:密度知识的应用 (1)由vm=ρ可得v m ρ=、ρm v =①当ρ一定时,有vv m m 2121=;②当v 一定时,有ρρ2121=m m ;③当m 一定时,有ρρ1221=v v(2)密度计算:由密度公式可知ρ密度,m 质量,v 体积三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量。
密度计算要做到“四有”: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公式、有运算过程、有单位 密度计算的一般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并统一各物理量的单位 ②分析未知量对应的条件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三:用密度知识判断金属球是否空心1、密度比较法。
把求出的球的密度铁的密度相比较,如果ρρ铁球<,则球是空心的。
2、质量比较法。
假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的质量与铁球的质量相比较,如果mm 实球<则球是空心的。
3、体积比较法。
假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的体积与铁球的体积相比较,如果v v实球>,则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v v v 实球-=∆四: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在温度降低时收缩。
根据公式vm=ρ可知,当m 一定时,v 增大,ρ变小;v 减小,ρ增大。
即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ρ变小;温度降低时,ρ增大2、水的反常膨胀:水在c ︒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水从c ︒4无论温度升高或降低,体积都变大,密度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