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第1节 “自由放任”的美国 (6)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31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知识梳理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爆发:1929年10月24日,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美国经济的崩溃,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发展: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各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3.影响:①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
一方面,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杯水车薪——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1.指导思想: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2.具体措施:初期,采用自由放任主义对付危机,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后期,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3.后果:经济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1.金融业崩溃。
2.工农业生产严重破坏。
3.失业工人大量增加。
4.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激化。
知识导学1.第一目主要掌握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及扩展,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各国,它的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破坏性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所以称之为世界大危机。
2.第二目主要讲述面对大危机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措施。
必须明确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指导思想,正是在这种自由放任思想的指导下,胡佛政府采取的措施成效甚微。
3.第三目主要是讲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这次危机把美国推向经济崩溃的边缘,美国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
疑难突破剖析:自由放任是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最主要的一项内容,这是由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首先提出的,其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
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政府对于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应当实行自由放任的原则,用不着干预经济生活,也不必直接参加再生产过程。
专题六1“自由放任”的美国1.(2015·山东文综·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考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解析】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A项正确;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总产值不可能呈现完全上升趋势,故B项错误;苏联在1929至1938年期间通过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大力发展了工业,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应该呈现上升趋势,而不是没有任何变化,故C项错误;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5·江苏单科·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
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考点】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解析】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故A项错误;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而“1930~1932年”,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故B项错误;1935年预算比重低于1934年,没有“接连增加”,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美国经济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与“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探究、理解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表现及特点;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胡佛政府采取的措施及成效;结合有关材料分析、理解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的经济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认识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与经济危机爆发原因间的矛盾,全方位认识经济危机的影响。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⑴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出现了股票抛售风。
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跌风再起,股票市场崩溃。
⑵发展:股票市场的崩溃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席卷整个经济部门,美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表现⑴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
⑵农业也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
⑶各国失业人数剧增,各国的失业率达到30%—50%,总人数达到3000多万。
3、各国采取的对策由于生产严重过剩,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销毁产品。
4、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⑴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1933年危机过后,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
经济危机不断深化,还蔓延到其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⑵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
一是激化了阶级矛盾,危机期间,15个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近两万次工人罢工,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二是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英法等国向其殖民地和附属国倾销产品、增加捐税以转嫁危机的做法,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例题1:(1999年高考题)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思路与技巧:本题是一道组合式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