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7.64 KB
- 文档页数:2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支原体感染以及药敏情况。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610例,所有患者均采集样本接受支原体培养以及药敏试验,观察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药敏结果。
结果:1610例样本经检验,有582例呈现为阳性,检出率为36.15%,其中有418例为解腺支原体,检出率为25.96%,22例为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36%,142例为解腺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8.82%。
相对比其他年龄段而言,21岁-40岁群体具有更高的感染率,而且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
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交沙霉素敏感率为97.85%,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4.98%,强力霉素的敏感率为93.78%,罗红霉素敏感率为,90.19%,盐酸米诺环素敏感率为89.01%,阿奇霉素敏感率为29.78%,司帕沙星敏感率为29.67%,氧氟沙星敏感率为15.55%,诺氟沙星敏感率为8.78%,大观霉素敏感率为7.23%,林可霉素敏感率为2.78%,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91%。
结论:作为诱发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键性病原体,支原体在多种抗生素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对此,应该将支原体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纳入泌尿生殖道疾病临床检测的常规项目。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支原体作为原核微生物,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多发于人类生殖道,基于特定环境其具有较高的致病风险,因此被临床归纳为机会致病菌范畴,同时其也是导致患者罹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临床发生泌尿生殖道疾病的频率不断提升,同时随着耐药菌株的形成,临床用药治疗效果逐渐降低,因此,培养支原体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对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治疗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1]。
基于此,笔者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610例,展开了如下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610例,所有患者均详细了解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临床意义,并自行签署了同意书,1610例患者中包括608例男性,1002例女性,年龄介于21岁至56岁之间,平均为(38.71±13.25)岁。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率。
方法:采用Uu-Mh液体培养基、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培养鉴定,药敏微孔板条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365例患者支原体总检出率61.9%,其中Uu检出率49.3%、Mh检出率1.4%、(Uu+Mh)混合型支原体检出率11.2%。
女性支原体总检出率67.9%,其中Uu 54.1%、Mh 1.5%、(Uu+Mh)12.3%;男性支原体总检出率21.3%,Uu 17.0%、Mh为0、(Uu+Mh)4.2%。
男性、女性检出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率大于80%的抗生素有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盐酸米诺环素、环酯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
结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有较高的支原体感染率,Uu检出率高且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
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标签: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也是目前所知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1]。
从人体分离出的支原体至少有16种,和人体有关并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ongonococcal uretheritis,NGU)的支原体主要有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
近年来支原体感染率和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解我院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状况,我们观察了365例NGU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情况,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365例标本均取自我院2005年2月-2006年6月妇科、皮肤科、泌尿外科就诊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其中女性318例,男性47例,年龄18-60岁。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敏的统计分析周小剑;李玉华;唐湘【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6(034)004【摘要】目的:对广州市番禺新造医院2014年至2015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了解本院支原体感染及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方法以本院妇科门诊及泌尿外科门诊患者为对象,采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鉴定,并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支原体感染的分类统计、药敏结果统计。
结果本院支原体检出率为53.79%,女性检出率(56.35%)高于男性检出率(31.09%);主要以单纯解脲脲原体感染(38.64%)和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12.66%)为主。
药敏结果显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对各类型支原体感染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均达85%以上。
结论定期监测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能及时掌握该地区支原体感染的流行动态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使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更加合理、有效。
【总页数】3页(P516-517,527)【作者】周小剑;李玉华;唐湘【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1436;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1436;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14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8.9;R446.5;Q939.92;R375+.3【相关文献】1.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 [J], 尚雨姗; 聂正超; 施岚2.绵阳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J], 姚佳欣;蒋雪梅3.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测试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J], 魏胜兵;王莹4.2016—2019年南昌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药敏分析 [J], 曾俊萍;刘佳;曾辛5.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7244例检测及药敏分析 [J], 刘志云;廖惠贞;黄旋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支原体是一种细菌样微生物,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近年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该感染一般表现为尿道炎、阴道炎、前列腺炎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引发不育症、尿路结石等并发症。
因此,及时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相应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我国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常见的药敏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病例收集: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病历及实验室检测信息,纳入研究范围。
2.归纳整理:对病例进行归纳整理,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感染部位、临床表现、药敏结果等信息。
3.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药敏结果。
四、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获得以下成果:1.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包括患者感染部位、年龄分布、性别等信息。
2.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药敏结果及耐药情况。
3.针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建议和参考。
五、研究难点1.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及表现较为隐匿,需要医生有一定的临床判断能力。
2.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欠缺统一。
3.药敏试验的结果会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重复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六、研究意义1.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爆发。
2.研究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敏结果,对临床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本研究可为相关学科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药敏结果的分析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
方法对收集的1024例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与药敏试验。
结果支原体培养呈阳性498份,占48.63%;其中Uu(解脲支原体)为35.55%明显高于Mh(人型支原体)与Uu+Mh(两者混合感染);女性支原体阳性率为54.29%明显高于男性的43.21%。
耐药性药物较高的有环丙沙星、红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敏感率较高的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
结论临床治疗时应给予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足够的重视,以此保障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标签: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药敏结果目前,支原体感染导致的泌尿生殖道类疾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又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造成其耐药菌株显著升高,为该病的有效治愈带来较大的困难[1-3]。
所以耐药性检测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可通过观察药敏结果选择性给药,从而加强治疗的有效性[4-5]。
为此本文对收集的1024例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与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24份标本均来自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泌尿科、男科、妇科门诊收治的患者。
1.2样本采集采取抗生素治疗前,女性患者通过无菌棉签(拭子)于宫颈管内约1~2 cm处取待检验的分泌物;男性患者通过无菌棉签(拭子)于尿道口约3 cm处取分泌物,或根据病情取精液及前列腺按摩液。
1.3试剂选择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根据试剂盒说明严格进行操作及判别结果。
2 结果2.1支原体培养阳性率1024份标本中,支原体培养呈阳性标本498份,阳性率为48.63%。
其中女性支原体阳性率为54.29%,男性为43.21%。
Mh(人型支原体)为4.10%,Uu(解脲支原体)为35.55%,Mh+Uu(两者混合感染)为8.98%。
见表1。
2.2药敏率498份支原体呈阳性的标本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检验结果,见表2。
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为支原体细胞。
该感染常为性传播疾病,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其它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极为重要。
目前,治疗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以四环素类药物为主,包括多西环素、甲氧西林和喹诺酮类药物等。
根据临床病情确定病情轻重后,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药敏结果分析极为重要。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病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和抗药性情况,以便从选择优良的治疗方案,节约医疗资源和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根据一项研究,前列腺液、尿液和分泌物是检测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的理想样品。
而治疗时,首要考虑的是药物的选择和用量。
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必须对病原体进行药敏试验,以检测其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药敏试验中,对药物的抗性和敏感性进行测试。
根据药物的抗菌机制,病原体对不同的抗生素产生不同的抗药性。
因此,需要根据药物的抗性和敏感性,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时,我们通常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多西环素、甲氧西林和喹诺酮类药物等对支原体细胞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而氨基糖苷类药物、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等,则不建议使用。
此外,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的选择和用量,以免药物过量、药物接触不充分或药物剂量不够造成治疗不足。
总之,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是治疗该疾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药物的选择和药敏结果分析,是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应根据病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适当的药物,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