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2节 电生磁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16
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通电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
难点: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的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判断方法。
实验准备:电池、导线、小磁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活动意图【创设情境】ppt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求知欲)实验设计激起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的欲望。
探究2:通电螺线管吸引小磁针教师:很好,大部分同学都非常成功地绕好了螺线管,下面请每个小组给螺线管通电,然后去吸引小磁针。
学生实验。
教师巡查,不能吸引的小组讨论解决,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忙探究3: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情况教师设问:刚才同学们的探究已经证实了通电螺线管能产生磁场,它的磁场以前研究的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说出你的猜想及猜想的依据。
学生回答。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的磁场分布情况呢?(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判定办法)探究4: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教师提问:如何改变螺线管的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电路不变的情况下,将螺线管掉头,看看螺线管中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学生:实验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判定的方法呢?实验分析培养学生不仅实验前要“三思而后行”,在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提醒学生注意,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回顾本节内容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享受着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成果,但对于科技与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公元843年,在天水一色的茫茫大海上,一只帆船正在日夜不停的航行,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
他们是怎样摆脱当时的困境的呢? 我国很早就利用罗盘(指南针)在航海中指示方向。
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即司南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为什么?课堂导入演示实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用磁铁分别去吸引铁钉、大头针、木块、铝片、硬币、塑料尺、泡沫塑料,然后观察现象。
1.磁性: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现象:磁铁能吸引、、。
硬币大头针铁钉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1)磁体按形状分为:条形磁体针形蹄形磁体(2)磁体按来源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等。
(3)按照磁体保持磁性的长久分为:永磁体、软磁体实验:把铁屑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铁屑,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观察到磁铁两端及中间部分吸引铁屑的多少磁铁的不同部位磁性强弱一样吗?实验方法:转化法;现象:磁体两端吸引铁屑最多,中间最少;结论:磁体各个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在磁体的两端。
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当它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
(1)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 极)(2)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北极(N 极):在水平方向上让磁针自由转动,把小磁针拨动几次,观察每次停下来的指向是否相同?当小磁针自由静止时都指向什么方向?演示实验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将一根条形磁铁甲用细线悬挂起来,另一根条形磁铁乙的N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 极和S极,再用乙的S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极和S极,观察现象.观察现象可得到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拿一根铁棒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将铁棒在磁铁上按一定的方向摩擦几下,再去靠近大头针。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1、磁现象: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极在磁体的两端。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②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极相对。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店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①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磁性越弱的地方,磁感线越稀;④磁感线在空间内不可能相交。
典型的磁感线:3、地磁场: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2节电生磁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4题)1、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A.焦耳B.欧姆C.安培D.奥斯特2、图2的四幅图,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标注正确的是3、图中小磁针静止时指向错误的是()4、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5、如右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A.b端是N极,磁性减弱B.a端是S极,磁性增强C.a端是N极,磁性增强D.b端是S极,磁性减弱6、如图4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通电螺旋管周围的小磁针指向不正确的是A.a B.bC.c D.d7、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C.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通过的电流强弱有关D.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8、 (2019·武汉)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甲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指向左端B.小磁针甲静止时N极指向左端,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C.小磁针甲和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均指向右端D.小磁针甲和小磁针乙静止时N极均指向左端9、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B.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C.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正极D.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10、奥斯特实验(如图所示)说明了()A.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B.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C.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D.小磁针在没有磁场时也会转动11、在一次实验中,小红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AB正上方放有一小磁针.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电磁铁A端为S极B.小磁针极N指向水平向右C.若滑动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磁铁的磁性增强D.移动滑动阻器的滑片P,不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12、如图5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上如图所示的电流,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B.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C.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13、如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变小,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是()A.C接E,D接FB.C接E,B接FC.A接E,D接FD.A接E,B接F14、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
第二十章电与磁磁这一章与电学有很大的联系,学习本章的内容时要既要理清关于磁的基础概念,又要结合电学的知识来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磁场和磁感线,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中的能量转换,理解电磁继电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本章共分5节:1.第1节“磁现象磁场”,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磁性、磁体、磁感线、磁极的表示方法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常识性了解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2.第2节“电生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通过实验演示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以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电磁学知识的实际应用.4.第4节“电动机”,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以及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结合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5.第5节“磁生电”,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理解磁生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通过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使学生能对导体有无感应电流做出判断,继而能够更深入地探究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结合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发电过程中各种能量的转化.【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②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③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④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⑤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⑥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知道电动机的基本构造;⑦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以及发电过程中各种能量的转化;⑧知道什么是交流电,我国使用的交流电主要参数,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经历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建立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好习惯;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电磁铁的优越性与应用实例;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换向器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通过实验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做出科学猜想和探究;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的原理;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应用原理分析发电机的工作过程.【课时建议】本章共5节,建议11课时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1课时磁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3.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了解磁化现象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3.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教具准备】教师演示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铁钉.学生活动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小磁针、铁片、钴片、線片.【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他们是怎样被发现的?生: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是用磁石做的,它能吸铁.师非常不错.从这一章起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非常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我们把这一章叫做电与磁.【进行新课】知识点1 磁体和磁性师在小学自然课中,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磁现象,同学们想想,有哪些磁现象?生1:磁铁能吸引铁.生2: 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生 3;小磁针指示南北.生4: 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说明大家对磁现象有了简单的了解.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你们很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是吧?那么你们都想了解什么呢?生1:磁铁只能吸引铁吗?磁铁具有哪些性质?生2:指南针为什么可以指南北?生3:什么叫磁性?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吗?生4:什么叫磁体?磁体哪部分磁性最强?生5:何为磁极?磁极间有什么作用?师:大家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都很注意观察和思考,我很高兴.这些问题可能有的同学通过看书已经知道答案,有些就要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得到答案,下面就用我们准备的仪器设计实验,亲手试一试.(学生们相互讨论,动手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每组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把结论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第一组:生:我们把铁、钴、镍片,橡皮,塑料尺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铁片,能微弱地吸引钴片和镍片,不吸引橡皮和塑料尺.板书:从这个实验得出: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知识点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第二组:生:我们组是把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生:这个实验表明,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板书:磁极:磁体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第三组:生1:我们是把条形磁体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或把小磁针支起,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生2:得出的结论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板书:悬吊着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south pole),又叫S极.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north pole),又叫N极.第四组:生1:我们组是把两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其中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S极,观察现象.再用这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观察现象.生2: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出结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板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识点3 磁化教师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对学生提问:(1)用普通的铁钉靠近大头针,能否吸起大头针?(2)用磁体向同一方向摩擦铁钉,靠近大头针,看到什么现象?(3)这种令铁钉产生磁性的现象叫做什么?板书: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后,分组做磁化实验,掌握用磁体磁化铁钉的技巧.介绍其他磁化的方法和生活中应用到磁化的例子:如磁带,1C卡等.简单介绍磁化的利与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继续补充说明磁化的利与弊.【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明确了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了磁体、磁极、磁化.磁体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若干类,磁极只有两个,是根据其指向性命名的,磁化的现象也很多,生活中已把它作为一个记录信息的载体来看待和使用了.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新课标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中引入,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他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为此,本节课我采用了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教学.同时又采用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上课时拿一些磁卡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果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太强,有些探究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磁现象有关概念,突破教学难点.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课时磁场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教学重点】磁场的概念.【教学难点】磁场和磁感线.【教具准备】磁感线演示仪(自制)、条形磁体、磁针、铁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手端着磁针,站在远离讲台的位置,磁针指向南北.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知道,磁体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现在请你们判断:教室的哪个方向是南?实验演示:教师把磁针放在讲台上,磁针立即发生了偏转,不再指南北了,在学生惊诧目光的注视下,教师把讲台上的报纸揭开,发现讲台上有一个大磁铁.师磁针在刚才的那个空间里能够指南北,到了磁铁周围的空间就不再指南北了,那么磁铁周围的空间与其它空间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场.【进行新课】知识点1 磁场和磁感线1.磁场(1)磁场的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人眼看不到的物质,它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确实是实际存在的.验证:我们是通过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力而得出结论.如果没有这种物质,两磁体靠近时根本不会产生力的作用.(2)磁场的基本性质:师磁场有怎样的特点呢?演示:在一个静止不动的小磁针周围放一块条形磁体,会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条形磁体的磁场对小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结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应用:利用磁场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判断某一空间是否存在磁场.如果将小磁针放到某空间,它的偏转方向没有改变,则该空间没有磁场,如果发生了改变,则这个空间一定存在磁场.(3)磁场方向:师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有固定的方向吗?演示:在磁场中的某点,把不同的小磁针放到该点处,发现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方向都是一致的,这说明磁场是有方向的.这个力使得小磁针的N极与S极的受力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我们规定小磁针的N极所受力的方向为磁场方向.(4)磁场的分布:师磁场中各个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一样吗?对小磁针产生的力的大小一样吗?演示:移动一个小磁针,观察它的指向变化,但一个太少,不容易看清整体的情况.我们在磁体周围撒上碎铁屑,这些铁屑被磁化后,就是一个个的小磁针,这些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会沿一定的方向排列,这些方向就是小磁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铁屑多的地方表示磁力作用强,铁屑少的地方表示磁力作用弱.所以铁屑的分布及排列就表示了磁场的分布情况.(或教师用磁感线演示仪演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情况,并参照课本P121页图20.1-6说明铁屑的分布情况.)2.磁感线师可以看出,这些铁屑的分布很有规律,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怎样把这些铁屑的分布情况描绘下来呢?(1)磁感线的概念: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物理学中,用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把磁场的分布情况描述下来,这些曲线就是磁感线.(2)磁感线的方向:为了让磁感线能反映磁场的方向,我们把磁感线上都标有方向,并且磁感线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3)根据铁屑的分布,画出条形和蹄形磁体的磁感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磁感线方向都是从北极(N)出来,回到南极(S).画磁感线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磁感线用虚线画;②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每一条磁感线上画一箭头表示方向;③靠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密集,远离磁极的地方磁感线稀疏,磁感线一般用曲线画;④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能相交;⑤磁体周围都充满磁感线,但不可能都画出,一般要对称地画一些.注意:磁场是实际存在的,而磁感线不存在,它是为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而假设出来的,磁感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也是磁场中的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三者永远是一致的.知识点2 地磁场师我们认识了磁场并知道磁场的方向和用磁感线描述的磁场分布情况.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1:为什么指南针能指南北?生2 :地理的南极和北极是不是在我们指的南北方?生3: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一致吗?师要想知道这些我们来看屏幕(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显示地磁场的存在和地磁感线的指向及分布,说明地磁场的情况,并介绍地磁场的有关史料),看完后回答上述问题.生1: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生2:地磁场的形状跟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生3: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生4:地磁场使小磁针指南北.生5: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磁场及地磁场的知识.磁场和磁感线都比较抽象,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不存在,它是为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而假设出来的,磁感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也是磁场中的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三者永远是致的.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1.磁场和磁感线概念都比较抽象,所以这节课讲起来并不容易,对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们要多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直观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储存必要的具体形象.2.小实验要多做,尽量采用演示的方式,让大多数学生看得见,感受得真.或用挂图和投影的形式将铁屑的分布情况展示出来,为学生画图打下良好的基础.3.多让学生动笔画,光看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知识必须落实到每个图上,所以要多让学生画,在画中感受知识的微妙关联,感受美的熏陶.第2节电生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2 .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教具准备】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大头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多媒体文件:电和磁之间的相似之处.师电和磁从现象上看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从哲学角度看,应该是有的,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电器设备中,如扬声器、电磁继电器、话筒、电吉他、电话等,均用到了磁性,但它们的磁性均离不开电,由此看来,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首先揭开这个奥秘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新课】知识点1 电流的磁效应1.探究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师我们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呢?生:看它能否吸引铁屑;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检验.师一个电池能吸引铁屑吗?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产生磁性呢?生:要有电流……要形成一个电路,电路闭合才有电流.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小组讨论后交流.师根据学生所述对该实验进行演示.“奥斯特实验”演示: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如图甲所示.分析和结论:①小磁针偏转—受到了磁力的作用;②由磁场的基本的性质可判断出小磁针处于某个磁场中;③导线通有电流,小磁针就偏转,断开电流,又会恢复原来的状态(如图乙所示).说明是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板书: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2.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问题: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没有关系呢?猜想:有或没有.演示: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也改变了.(如图丙所示)结论: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系,电流方向变了,其磁场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奥斯特实验的意义:奥斯特实验第一次揭开了电与磁联系的发展史.3.电流的磁效应总结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板书: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知识点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 .初步认识通电螺线管提出问题: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较弱,怎样才能将这种较弱的磁场能够明显地显示出来,供我们加以应用呢?进行猜想:①增大电流;②让直导线集中起来绕成管状,这就是螺线管.练习画法:教师让学生练习螺线管的画法、有骨架的螺线管的画法等.教师出示两个绕线方向不同的螺线管模型,示范画出绕线结构示意图.要求每个学生画出手边所用的那个螺线管的结构示意图,画完后小组内交换传看,看画得是否正确.(说明:学生从没画过甚至没见过螺线管及示意图,所以不会画,必须示范和指导,否则没法判断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此处是难点.)学生观察所用螺线管的绕线,画出绕线方向示意图,画好后交换检查.2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1)提出问题:如何确定一个磁场是怎样分布的?需要什么器材?(2)进行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①向学生介绍螺线管磁场演示仪的构造,线圈的位置,铁屑的均匀分布情况等.②向螺线管磁场演示仪中通电流,振动演示仪,观察铁屑的重新分布情况.③把它与条形磁体的铁屑分布进行对比.(3)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通电螺线管和条形磁体的磁场辨析比较”,并向学生讲解.3.探究电流方向对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影响()提出问题:直导线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吗?如何验证是否有某种关系?(2) 进行猜想:有关或者无关(3) 进行实验:探究电流方向对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影响①在螺线管一端放一个小磁针,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观察小磁针的方向是否也随着偏转.②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③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改变.(4) 观察现象:当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方向也随着发生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正好相反.(5)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4.探究线圈绕向对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的影响(1)提出问题:由于把导线绕成螺线管后,还存在一个绕向的问。
第二十章电与磁20.1 磁现象磁场1. 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其中的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无磁性。
没有别的器材,你如何把它们区别开来。
答:用一根钢棒的一端靠近另一根钢棒的中间,如果相互吸引则这根钢棒有磁性,另一根钢棒没有磁性;如果不相互吸引则这根钢棒没有磁性,另一根钢棒有磁性。
2. 图20.1-9中的两个图分别画出了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
请在图中标出磁极的名称,并画出位于图中A点和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NN3.请找两根缝衣针、一个按扣、一只大头针和一块橡皮,做一个指南针。
用橡皮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
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这就是一个小指南针,如图20.1-10。
如果图中指南针静止下来后,针尖指北,那么针尖是N极还是S极?答:因为地理北极在地磁南极附近,改点的磁感线方向就为针尖的指向,所以针尖是N极。
4. 做实验并进行观察,地球上指南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是地理的北方还是南方?你认为地球的磁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还是地理南极附近?为什么?答:做实验并进行观察,地球上指南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是地理的北方,地球的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因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0.2 电生磁1. 请你根据图20.2-9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2. 如图20.2-10所示,按小磁针的指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电流的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
4. 如图20.2-11所示,开关闭合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的指向将怎样变化? 答: 开关闭合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的N 极远离螺线管,S 极靠近螺线管。
(因为螺线管通电后,根据安培定则,螺线管的左端是S 极,右端是N 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4. 1820年,安培在科学院的例会上做了一个小实验引起到会科学家的兴趣:把螺线管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
想一想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际做一做,看看你的判断是否正确。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一节、磁现象磁场1、磁性: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南极或S极;另一个是北极或N极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9、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磁感线是立体的封闭不相交曲线,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10、磁场中某点四向同一: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相同。
1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磁场,叫地磁场。
研究表明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夹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第二节、电生磁1、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
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铁芯,磁性大大增强第三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1、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第2节电生磁知识点一电流的磁效应精练版P331.奥斯特实验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甲:通电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磁场的作用,进一步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断电后,小磁针又回到原位断电后,导线中没有电流,导线周围的磁场消失,说明导线周围的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乙:断电丙:改变电流方向改变导线中通入电流的方向,小磁针发生反向偏转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场方向发生了改变,进一步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探究归纳:①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②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例1如图所示,给直导线通电时,其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________;在直导线正下方的不同位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相同,说明该区域________相同。
解析: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给直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将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这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
在直导线正下方的不同位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相同,说明该区域磁场方向相同。
答案:磁场磁场方向知识点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精练版P33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一个螺线管,也叫线圈。
给螺线管通电后,各圈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就会产生较强的磁场。
1.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1)实验步骤一实验过程设计:如图所示,用铜导线穿过硬白纸板,绕成螺线管,给螺线管通入电流,将小磁针放在板上不同位置,包括螺线管内部,在白纸板上记下小磁针在各个位置时的N极指向。
实验现象:放入小磁针后,观察到螺线管外部的小磁针N极指向不同,内部小磁针N极指向相同,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分析:由小磁针的N极指向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应该是从通电螺线管右端出来回到左端;内部的磁感线是从左端到右端,说明通电螺线管有两个磁极,且在螺线管的两端。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全部知识点电磁部分是初中物理的关键考点之一,自学电磁时经常看见同学们手舞足蹈找寻电流方向。
今天物理君为大家请来了电磁部分的总结,期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一节磁现象磁场1、磁现象:磁性:物体能迎合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做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维持磁性的时间长短:软磁体(永磁体)、硬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极在磁体的两端。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民主自由旋转的条形磁体或磁针,恒定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做南极,用s则表示),另一个磁极所指北(叫做北极,用n则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新种磁极互相迎合。
(若两个物体互相迎合,则存有两种可能将:①一个物体存有磁性,另一个物体并无磁性,但所含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②两个物体都存有磁性,且新种磁极相对。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够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难消失,称作硬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作软磁性材料。
所以钢就是生产永磁体的不好材料。
2、磁场: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有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恒定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订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存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到该店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这样的曲线叫作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①磁感线就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有,作图时用虚线则表示;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20.2电生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
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并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理解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流表、小磁针、通电螺线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含导线、电流表、小磁针、通电螺线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一个小磁针的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存在和磁场对磁针的影响。
2.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奥斯特实验,观察通电导体周围是否有磁场存在。
(2)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利用例题,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效应2. 奥斯特实验3.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4.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磁效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磁感应、电磁铁等。
电生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画出了磁感线的分布情况,由此可知()A.A端为磁铁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B.A端为磁铁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C.A端为磁铁的S极,d端是电源正极D.A端为磁铁的S极,d端是电源负极2.小岩同学学习了通电螺线管的知识后,想到弹簧的形状和螺线管上导线的形状很类似,就将一个弹簧的两端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后,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弹簧的长度可能不变B.通电后,弹簧的长度一定变长C.如果在图中所示位置放置小磁针,通电后小磁针的N极朝右D.如果在图中所示位置放置小磁针,通电后小磁针的N极垂直于纸面向外3.如图所示,闭合电磁铁开关S,条形磁铁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条形磁铁受到电磁铁对其向左的作用力B.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若只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4.在如图中标出了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A.B.C.D.5.环形电流可以看作是一匝的通电螺旋管,其两侧的磁极与线圈中电流方向的关系也符合右手螺旋定则,把两个单匝线圈A和B挂在水平光滑的固定绝缘细杆MN上,且平行靠近放置,当线圈通入如图所示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时,则线圈A和B将()A.靠近B.距离不变C.远离D.无法确定6.人类社会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以下物理科学家与其研究贡献不相..符.的是()A.法拉第——电流的磁效应B.牛顿——光的色散C.托里拆利——大气压的值D.阿基米德——杠杆原理7.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右侧放了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磁针左端为N极B.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C.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后螺线管南北极也对调D.在螺线管所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后螺线管的磁性增强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当开关S闭合后,电磁铁的上端是______极(选填“N”或“S”),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______(选填“变亮”或“变暗”),弹簧长度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