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疗法重点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21 KB
- 文档页数:3
作业疗法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作业疗法(OT):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一种保健专业,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过程中让患者积极参加活动。
2.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3.骨折:骨或骨组织遭受暴力作用引起的骨组织部分或全部连续性中断。
4.脊髓休克:或者受伤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二.填空1.作业疗法的功能评定是一个:获取患者作业能力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形成想法、提出治疗目标和计划的过程。
2.按作业活动对象和性质分类,作业疗法可分为:功能性作业疗法、心理性作业疗法、精神疾患作业疗法、儿童作业疗法、老年人作业疗法。
3.作业疗法的对象:神经科疾病、骨科疾病、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内科疾病、精神科疾病。
4.常用的作业评定器械和设备:手指精细活动能力测试器具、感知觉测试器具、认知功能测量器具、职业能力测试器具。
5.作业评定包括:治疗前评定、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和治疗后评定。
6.常见脑卒中的类型: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7.颅脑损伤的分类方法:根据损伤方式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根据损伤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8.脑卒中的良好康复姿势: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9.PTA伤后遗忘(颅脑损伤):受伤后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时间。
10.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11.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常见的关节畸形:手指天鹅颈畸形、手指畸形、琴键征、钮扣花畸形、鳍形手、(望远镜手、槌状指、扳机指)12.骨折愈合可分为六个阶段:撞击期、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重建与改建期。
13.肩周炎医疗体操的主要内容:伸展双肩、弯腰摆肩、摸墙、梳头、体后抬手、器械体操。
三.简答*1.作业疗法的特点(OT)①目标指向性;选择的活动有目的和理由。
②对患者而言在某些水平有意义;③在某些水平上要求当事人参与(精神方面或身体方面);④预防功能减退及维持或改善生活质量;⑤要反映患者的生活课题(日常生活、游戏、工作)⑥与患者的兴趣有关;⑦可变更或调节水平;⑧基于作业治疗师的专业知识决定。
作业治疗内容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
作业治疗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教授和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技能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自理能力。
这包括如何独立洗涤、穿衣、进食、使用厕所等日常生活活动。
2. 精细动作和协调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精细动作和协调性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改善手部和全身的协调能力。
这可以包括操作玩具、剪纸、描画、书写等活动。
3. 认知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认知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注意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等认知功能。
这可以包括完成拼图、解决问题、玩记忆游戏等活动。
4. 感觉整合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感觉整合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改善感觉整合能力,提高对感官输入的处理和适应能力。
这可以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和动力感觉的训练活动。
5. 社交技能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社交技能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改善人际交往和社交技能。
这可以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社交活动参与等活动。
6. 情绪调节和应对技能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情绪调节和应对技能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提高情绪的管理和处理能力。
这可以包括情绪表达绘画、放松技巧、冥想和正念练习等活动。
7. 功能评估和环境适应: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了解他们的功能残障和活动限制,然后设计适合他们的治疗计划和环境适应措施。
这些内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调整。
作业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活动和技术,帮助他们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作业疗法学考试重点一、选择题:1.属于浅感觉的是:(E)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E.痛觉注:感觉根据感受器对于刺激的反应,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浅感觉包括皮肤的触觉、痛觉和温度觉,主要受外界刺激而产生。
深刺激来源于深部组织的感觉,主要包括关节觉、震动觉、运动觉、位置觉,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本体感觉。
复合感觉,也称为皮质感觉,包括定位感觉、两点辨别觉和体表图形觉。
2.脑卒中后常用的评定方法不包括:(E)A.运动功能评定B.感知认知评定C.言语和吞咽评定D.平衡和协调能力评定E.颈部及颅内血管条件评定注:脑卒中后评定包括一般情况评定、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肌张力、步态等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语言和吞咽功能评定、视觉和知觉评定、认知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和心理功能评定等。
3.深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D)A.肌力的下降B.ROM的下降C.痛温觉的丧失D.运动失调注:见第一题。
4.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评定半侧空间失认症(A)A.平分直线法B.写出口述的短句C.辨认图形D.物品分类检查5.属于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是()注:脊髓损伤根据病理变化分类: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其中,原发性脊髓损伤包括脊髓休克、脊髓挫伤和脊髓断裂;而继发性脊髓损伤包括脊髓水肿、脊髓受压和椎管内出血。
6.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可能出现的症状有(E)A.腱反射减弱B.瘫痪以肌群为主C.肌萎缩明显D.肌张力减低有病理反射E.肌张力增强有病理反射注: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叫中枢性瘫痪,是由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皮层脊骨髓束和皮层脑干束)损害而引起。
因瘫痪肌的肌张力增高,故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
因为纤维束的纤维和细胞排列得相当紧密,故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多为广泛性的,波及整个肢体或身体的一侧。
上肢神经元瘫痪的特点:都具有肌肉张力增高、踺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所谓连带(联合)运动和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电测验无变性反应。
作业治疗
一操作须知:
1将作业器具依次放置于作业治疗台上,并将作业器具置于初始状态
2根据康复医生开设的作业治疗处方,依次进行作业治疗,由大到小,从简致难。
每次20~30分钟
3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应过于强求,避免过于疲劳
4治疗结束应及时将作业器具完整的放置于原有状态
5定期对作业治疗器具进行保养及调整
二注意事项:
1注意合理正确的使用器具,避免人为损坏
2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并及时合理调整治疗计划
三患者须知:
1患者应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不得擅自改变治疗安排
2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四适应症:
1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神经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病损、帕金森病、老年性认知功能减退等2外科疾病:骨关节损伤、手外伤、截肢、烧伤后瘢痕、肌腱移植、关节置换术后等
3儿科疾病:脑瘫、发育迟缓、先天性畸形等
4内科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糖尿病、慢性药物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5精神科疾病:情绪异常、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等。
【专业知识】作业治疗1.定义:作业治疗是应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者,以及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病、伤、残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以增强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恢复或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和劳动能力,达到最大的生活自理,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业治疗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作业活动,包括生活、工作或生产劳动、休闲游戏、社会交往等活动形式。
2.活动特点(1)针对性:作业治疗是根据病、伤、残者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和职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选择有自的的活动进行治疗和训练,如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认知、感知功能训练、上肢功能训练等,来改善患者身体上、心理上的功能障碍。
因此,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在患者身体功能不能完全代偿的情况下,作业治疗可以借助于各种辅助器械、工具来补偿功能不足或利用新的方式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如自助器的选择和应用、环境的改造等。
(2)科学性:选择的作业活动性质及其作用是以科学知识作为依据,在活动分析和功能评定的基础上制订,能增进患者的功能和能力。
不是盲目的、机械的、不合理的。
(3)趣味性:活动内容与患者日常生活或工作学习有关,符合患者兴趣和需求,能被患者接受,活动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由患者自己选择;治疗环境的设施与气氛接近于家庭、工作和社会环境,具有现实性与生活气息,因此,不但能提高患者的兴趣,也能提高治疗的效果;而功能的改善,劳作的成果,又进一步激励患者训练的信心与热情。
(4)主动性:作业治疗中所采用的作业活动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才能完成其治疗效果与患者主动参与的程度成正比。
患者的主动参加调动机体的积极性,并可从作业结果中得到一定满足。
医生、治疗师、护士以及家属在作业治疗中只是起着监督的作用,将帮助降低到最低限度。
(5)调节性:活动量可调节,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能情况,从活动时间、活动强度、间歇次数和时间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增减活动量。
治疗作用与原则1.治疗作用(1)改善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通过功能性作业训练,可以改善肢体(尤其是上肢)的活动能力,如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和协调性等,改善手的精细动作,改善协调性和平衡功能。
1.什么是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一个协调的、系统的作业服务过程,可使伤残者能获得、保有和维持工作、经济独立、自尊和生活自理2.PQRST 法PQRST 是预习、提问、评论、陈述、和测试的英文缩写,是记忆书面材料的一种完整理想的学习方法,即理解性记忆,实践证明比单纯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3.意念运动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是指患者能做日常简单的动作,但不能按指令完成复杂的随意动作和模仿动作,患者知道如何做,也可以讲出如何做,但自己不能完成4.辅助技术辅助技术是用来帮助功能障碍者、活动限制者、社会参与受限者及老年人进行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其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5.矫形器矫形器是指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四肢或躯干,用于改变或代偿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的体外使用装置6.单侧忽略单侧忽略是指对来自损伤半球对侧的刺激无反应,主要以视觉形式表现,也可以表现在近体空间的触觉及空间表象上7.助记术助记术是有助于学习和回忆已学过知识的技术,也是一个使人们更有效地组织、储存和提取信息的系统8.工作模拟评估概念工作模拟评估主要根据各种基于工作任务而涉及的身体活动,尽量设计和模拟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真正的工作任务,从而得出能否重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建议9.无障碍设计的概念无障碍设计是根据残疾患者心理和生理的特殊需要,对社会公共设施和建筑设施或家居环境采用方便,适合患者行动和生活的相关设计10.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是指患者回归家庭和社区后赖以生存的周围空间,生态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等,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称11.腋拐长度的测量投入生活①身高乘以77%②生长减去41cm③站立时,从腋下5cm处量至小趾外15 厘米④如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可让患者仰卧位,下肢穿上鞋或佩戴矫形器,上肢放松置于身体两侧,将腋杖轻轻贴近腋窝移动,12.偏瘫患者和脊髓损伤转移可坐位与坐位之间的转移,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轮椅与浴盆间的转移13.偏瘫患者床转移活动,桥式运动,穿脱衣服训练床转移活动桥式运动在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有助于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也是床上移动,行走的基本保证穿脱衣训练穿衣服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注意选择宽松简单的衣服14.良姿位摆放P6015.失用症和失认症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失用症症状意念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运动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衣失用,步行失用,言语失用,口颜面失用失认症症状触觉失认,听觉失认,视觉失认,躯体失认16.压力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适应症:①增生性瘢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瘢痕,外科手术后的瘢痕②水肿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肢体水肿,外伤后肿胀③截肢用于截肢残端塑,防止残端肥大皮瓣对假肢应用造成影响④预防性治疗(1)烧伤:预防烧伤21天以上的愈合创面发展成增生性瘢痕及预防瘢痕所致的关节挛缩和畸形(2)长期卧床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久坐或久站工作者: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禁忌症:①治疗部位有感染性创面此时加压不利于创面的愈合,甚至会导致感染扩散②脉管炎急性发作加压会加重局部缺血,使症状加重,甚至造成坏死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压有使血栓脱落的危险,脱落栓子可能导致肺栓塞或脑栓塞④有大面积溃疡性皮疹加压可使皮肤破损加重注意事项:17.社区环境改造的目的环境改造的目的主要包括:①更好地为患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②帮助患者准确完成动作,降低体力消耗③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④促进患者功能代偿.提高患者的环境适应能力⑤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注意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6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促使其重新投入生活,回归社会18.节省体能技术的原则①合理安排,劳逸结合,合理的安排好每日的活动,避免大范围身体移动,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把繁重及轻巧的工作交替进行②省力原则,尽量采用省力的辅助器具③正确姿势,符合功效,尽量采用符合人体功效学原理的正确姿势④张弛有度,均匀呼吸,活动中配合呼吸,控制呼吸节奏、一呼一吸时间为4~6s19.治疗性作业活动选择的原则①在评定基础上有目的选择②作业活动分析③调整作业活动④以集体形式活动⑤充分发挥治疗师的指导,协调作用20.压力疗法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①皮肤损伤绷带或压力衣可对瘢痕造成摩擦,导致皮肤损伤,还会出现水疱和局部溃烂,尤其是新鲜瘢痕。
职业康复的目的和作用1.强化躯体功能通过职业康复可增强患者的躯体功能,提高肌力和耐力,改善活动能力。
2.改善心理功能_通过职业康复可调节情绪、增强信心、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3.培养良好的工作行为通过工作模拟训练及小组互动活动使其能更好地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程,正确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团结协作等。
4.提高就业或再就业的能力通过就业技能及技巧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找工作技巧和面试技巧等。
5.获得并保持工作通过职业康复使患者就业或再就业,并能维持适当的工作。
6.预防再次损伤(职业健康与工伤预防)对患者进行人体工效学和工作环境改造等方面的指导,预防工作中受伤或再次受伤。
矫形器的主要作用1.稳定与支持,限制肢体和躯干的异常运动,维持骨与关节和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早期功能训练及下肢承重能力的重建。
2.固定和保护,通过固定,使病变肢体制动,以达到保护病变组织、防止肢体再次受损、促进炎症和水肿吸收,促进组织愈合和减轻疼痛。
3.预防和矫正畸形,通过三点力的作用原理矫正肢体已出现的畸形,或在畸形未发生前利用矫形器进行预防。
4.抑制痉挛,通过持续牵伸抑制肌肉痉挛。
5.免负荷作用,通过矫形器的压力传导和支撑,能部分或全部免除肢体或躯干的负重,促进组织修复6.代偿功能,通过外在动力装置,如橡皮筋、弹簧等,来代偿失去的肌肉功能,使肢体可完成功能性活动,并可促进神经恢复。
7.功能训练,可通过动力型娇形器提供阻力进行抗用肌力训练,如通过屈肘动力矫形器可进行抗阻伸时训练。
压力疗法的定义和作用:压力治疗又称加压疗法,是指通过对人体体表施加适当的压力,以预防或抑制皮肤瘢痕增生,防治肢体肿胀的治疗方法。
作用:1、抑制瘢痕增生: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
2、减轻水肿: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水肿。
3、促进肢体塑形:可促进截肢残端塑形,利于假肢的装配和使用。
4、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通过控制瘢痕增生可预防和治疗因增生性瘢痕所致的挛缩和畸形。
一、作业治疗的概念作业治疗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choose)、参与(engagement)、应用(apply)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回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与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与贡献社会。
1、作业治疗是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促进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的一门学科。
2、作业治疗的基本目的是使人能参与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去。
3、作业治疗师通过促使患者参与活动来提高患者的参与能力或通过环境改造来改善患者的参与能力。
4、作业疗法是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包含通过作业治疗促进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的学科。
5、作业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让人们参与日常生活活动。
(1)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作业治疗师通过协助、引导患者还有他们的社区、家人一起工作和共同制定计划来提高他们去从事于他们想要的,需要的,和所期望去做的活动的能力。
或者通过改良他们的作业和环境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作业参与。
二、作业治疗的目的:(1)维持患者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残存功能。
自理、家务、社交、心理多方面得到最大的独立性,在生活各方面继续参与并作出贡献,选择自身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2)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3)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自助具。
(4)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
(5)强化患者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
三、作业活动:作业活动:是一种治疗手段。
患者在反复实践和完成作业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两方面的康复。
四、作业范围(一)、活动行为范畴:1、日常生活活动:2、工作/生产力:3、休闲娱乐:五、作业内容:(一)、活动行为范畴: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休闲娱乐三方面。
1、日常生活活动:(1)、自我照料:进食活动、梳头、如厕、洗澡、更衣、基本的起居移位、洗脸、刷牙、剃须、化妆。
(2)、家务劳动:可分为室内及室外活动,室内在细分为轻巧的家务操作(包括烹调、洗涤与清洁方面的活动烹饪的准备、烹饪后的清洁与打扫、杂事项的活动整理、家政财务、理财行为等)和辛苦的家务操作(包括扫除活动、清洁家具、洗涤、熨衣、晾晒等,也包括照顾子女等活动及照顾老人疾病患者、照顾宠物等)。
第一章绪论1.作业疗法: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一种保健专业。
2.作业疗法的内涵:以患者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有目的性的作业活动,并随着治疗对象的不同阶段的需求而改变;就是一种创造性作业活动,常需协调、综合地发挥躯体、心理和情绪及认知等因素的作用,并且每种作业活动应符合患者的需求,并能被患者所接受,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以治疗患者躯体和精神疾患为主,其目的是着眼于帮助患者恢复或取得正常的、健康的、独立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能力。
作业疗法是一座桥梁,是患者从医院回归家庭正常生活,重返社会的桥梁。
3.按作业活动对象和性质的分类:功能性、心理性、精神疾患、儿童、老年人4.按实际要求分类: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作业,能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消遣性作业活动或娱乐活动,教育性作业活动,矫形器和假肢训练5.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和作用:(1)教育训练者教导患者学习自我照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发挥健侧的代偿功能,矫正患侧功能,矫正患侧残障。
(2)治疗师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的治疗,加强肌肉的活动性及肌肉的力量,改善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指导师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以及在出院返家后继续治疗工作。
(4)职业评定者探寻患者的职业潜能以及患者的工作能力、耐力、习性及适应的情况,以提供资料给职业治疗师作为参考,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职业。
6.作业疗法的活动特点:作业是指与时间、能量、关心与注意的目标指向性有关的活动。
(1)目标指向性(2)对患者而言在某些水平有意义(3)在某些水平上要求当事人参与(精神方面或身体方面)(4)预防功能及维持或改善生活质量(5)要反映患者的生活剂量(日常生活、游戏、工作)(6)与患者的兴趣有关(7)可变更或调节水平(8)基于作业治疗师的专业知识决定7.儿童作业疗法的特点:(1)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病残对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①治疗与教育:基本原则是早期干预,同时进行。
第二章作业治疗的工作方法
一、作业治疗的概念
作业治疗(Homework Therapy)是一种针对受损、残疾人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护理形式,它专注于改善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建立家庭氛围、调节身体状态和监测患者的情绪状态。
作业治疗旨在激励患者在家中独立完成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工作,并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沟通。
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情况,提升自尊心,增强其独立性和责任感,以及监督和指导他们的生活。
二、作业治疗的工作方法
(1)自我调节
作业治疗护理服务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患者加强自我调节能力,以便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作业治疗的工作方法包括提供可持续的指导,以帮助患者更有效地实现自我照顾和调节,并改善他们的负担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处理情绪。
(2)家庭支持
另一个作业治疗的重要任务是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
作业治疗护士可以与家庭成员一起分析家庭功能,为患者制定家庭规则,建立家庭沟通机制,维持家庭平静,提高家庭稳定性和凝聚力。
(3)身体状态监测
作业护理还需要患者进行身体状态监测。
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COPM)1.COPM最早由作业治疗师Law博士确立,于1991年由加拿大作业治疗师学会认定并出版发行。
2.COPM的实施标志着作业治疗临床思想体系的变革,即以医师和治疗师为中心的作业治疗模式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
活动分析:活动行为范畴:日常生产活动、工作生产活动、休闲娱乐活动;活动行为成分:即人类成功地从事活动行为范畴所必须的基本技能;感觉运动成分、认知整合与认知能力、心理社会技能与心理成分;活动行为背景:时间方面、环境方面、文化方面;应用原则:发展可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技能、尽量与患者的兴趣一致,需要患者的身心投入具有适应性、易于分析、并与年龄相适宜、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的要求,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5)注意事项:活动必须培养和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位置;应让患者理解他为什么要以不同于正常的方式从事一项活动;必须确定为患者带来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必须考虑到改进和维持功能所采用的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训练最好在真实的、有家具设备的环境中进行作业范围: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休闲作业治疗的概念:是一个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
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作业治疗的实践模式:作业能力模式OP ;人类作业模式MOHO;人、环境与作业模式 PEO人类作业模式MOHO:Kielhofner教授于 20世纪80年代提出这个模式考虑到推动作业的动机、保持作业的日常习惯、熟练技巧能力的性质、环境对作业的影响由三个次系统组成 , 包括意志力次系统、习惯次系统、执行能力次系统目前最常用的资讯整理方式是SOAP是POM方式的一部分。
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内容1. 什么是作业疗法?作业疗法,听起来是不是像个专业的医学术语?其实它就是通过各种日常活动,帮助那些经历过精神障碍的人恢复自信、找回生活的乐趣。
简而言之,就是用“做”来治“心”。
比如,烘焙个蛋糕、画画、或者简单的园艺活动,都是作业疗法的一部分。
你想啊,谁能抵挡得住一块新鲜出炉的巧克力蛋糕呢?这种小确幸能瞬间让心情变好,简直就是心灵的“调味品”。
2. 作业疗法的训练内容2.1 日常生活技能首先,我们得从日常生活技能开始说起。
说白了,就是让参与者重新学习如何生活。
比如说,洗衣服、做饭这些听起来很普通的事,但对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个大挑战。
我们会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让他们逐步习惯。
想象一下,一个人从来没做过饭,第一次在厨房里挥舞锅铲,结果炒出来的菜就像是劈柴一样。
没关系,慢慢来,练习几次,谁还不是从“锅碗瓢盆”开始的呢?2.2 社交互动接下来就是社交互动。
这一点可真是关键!有些人在经历精神障碍后,可能会变得比较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
为了打破这种“自闭症”,我们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比如桌游、分享会,甚至是简单的聊天。
像是“聚一聚,聊一聊”,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打开自己的心扉。
记住,开始的时候总是有点尴尬,但当你发现原来大家都在犯愁的时候,那种默契瞬间就来了,哈哈!3. 创意活动3.1 艺术与手工艺术活动在作业疗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画画、手工、或者简单的DIY,都是很好的选择。
想象一下,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各自拿着画笔,像是小孩子般无忧无虑,没事就往画布上泼点颜色。
这个过程不仅能释放压力,还能帮助他们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
也许出来的作品会让你惊呼“这是啥?!”但那种创造的乐趣,绝对是无价的。
3.2 体育锻炼再说说体育锻炼。
嘿,运动可是个好办法,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心情瞬间变好。
我们会组织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散步、跳舞,甚至是团队游戏。
让参与者在运动中找到乐趣,释放压抑的情绪。
你想想,大家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那画面简直美妙!说不定有人会在舞动中发现自己的“舞王”潜力呢!4. 结语总的来说,作业疗法就像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里面有生活技能的咸香,有社交互动的酸甜,还有创意活动的鲜美。
作业冶疗的内容作业冶疗是指通过完成作业来缓解压力和焦虑的一种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们面临着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各种压力,作业冶疗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冶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散注意力:当我们集中精力完成作业时,注意力会从其他焦虑的事物上转移到任务本身上。
这种转移注意力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其他压力,专注于当前的任务,从而减轻压力感。
2. 提高自信心:完成作业并获得好成绩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当我们通过努力完成一项任务并得到认可时,会感到满足和自豪,这种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
3. 增强学习能力:通过完成作业,我们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分析和总结,这些能力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重要。
4. 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作业冶疗要求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任务。
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遵守时间表,我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这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益。
除了以上提到的作业冶疗的效果,还有一些技巧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作业冶疗:1. 制定计划:在开始作业之前,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明确每个任务的时间和顺序。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减少拖延和压力。
2. 分解任务:将大的作业任务分解成小的子任务,逐个完成。
这样可以让任务变得更具可行性和可控性,减轻焦虑和压力。
3. 寻找适合的学习环境:为了更好地进行作业冶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
有些人喜欢安静的环境,而有些人则喜欢有些背景音乐的环境。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效率和舒适度。
4. 与他人交流:与同学或老师交流作业问题和困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新的思路和观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作业冶疗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方式。
通过完成作业,我们可以分散注意力、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能力和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作业疗法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作业疗法(OT):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一种保健专业,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过程中让患者积极参加活动。
2.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3.骨折:骨或骨组织遭受暴力作用引起的骨组织部分或全部连续性中断。
4.脊髓休克:或者受伤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二.填空
1.作业疗法的功能评定是一个:获取患者作业能力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形成想法、提出治疗目标和计划的过程。
2.按作业活动对象和性质分类,作业疗法可分为:功能性作业疗法、心理性作业疗法、精神疾患作业疗法、儿童作业疗法、老年人作业疗法。
3.作业疗法的对象:神经科疾病、骨科疾病、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内科疾病、精神科疾病。
4.常用的作业评定器械和设备:手指精细活动能力测试器具、感知觉测试器具、认知功能测量器具、职业能力测试器具。
5.作业评定包括:治疗前评定、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和治疗后评定。
6.常见脑卒中的类型: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7.颅脑损伤的分类方法:根据损伤方式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根据损伤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8.脑卒中的良好康复姿势: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9.PTA 伤后遗忘(颅脑损伤):受伤后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时间。
10.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
11.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常见的关节畸形:手指天鹅颈畸形、手指畸形、琴键征、钮扣花畸形、鳍形手、 (望远镜手、槌状指、扳机指)
12.骨折愈合可分为六个阶段:撞击期、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重建与改建期。
13.肩周炎医疗体操的主要内容:伸展双肩、弯腰摆肩、摸墙、梳头、体后抬手、器械体操。
三.简答
*1.作业疗法的特点(OT)
①目标指向性;选择的活动有目的和理由。
②对患者而言在某些水平有意义;
③在某些水平上要求当事人参与(精神方面或身体方面);
④预防功能减退及维持或改善生活质量;
⑤要反映患者的生活课题(日常生活、游戏、工作)
⑥与患者的兴趣有关;
⑦可变更或调节水平;
⑧基于作业治疗师的专业知识决定。
2.脑瘫儿童的作业疗法目的
减轻致残因素所造成的后果,通过专业化的训练、游戏、文娱活动、集体活动等,促进患儿感觉运动技巧的发展,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言语、认知和社会活动能力,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和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为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3.颅脑损伤作业疗法的目标
系统细致地评价患者在进行各种作业活动时的障碍,以及残障的功能,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这些功能,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提高随意运动的能力和耐受力。
②增强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统合。
③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④提高注意力、思维、记忆力、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⑤改善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⑥学习必要且合适的各种代偿方法。
⑦提高生活、职业技能,回归社会。
4.作业疗法的目的
①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②维持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残存的功能;
③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④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
⑤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
⑥促进工作能力恢复;
⑦改善精神状态;
⑧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
5.作业疗法治疗原则
①选择作业治疗的内容和方法需与治疗目标相一致(包括恢复实用功能目标、恢复辅助功能目标、恢复功能目标、发挥代偿功能目标);
②根据患者的愿望和兴趣选择作业活动;
③选择患者能完成 80%以上的作业活动;
④作业治疗在考虑局部效果时要注意对全身功能的影响;
⑤作业治疗的选择需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条件相结合。
6.治疗性作业活动的特点
①治疗目标明确,有助于改善或预防患者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②选择性作业活动是科学的、合理的,是以作业疗法的理论为基础的。
根据治疗师的专业经验,在活动分析和功能评定的基础上,选择性的开展能适合患者功能状况的作业活动。
③与患者日常生活或工作学习有关,符合患者兴趣和需求,能被患者接受。
活动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由患者自己选择。
④患者的主动参加课调动机体的积极性,并可从作业结果中得到一定满足。
⑤活动量可调节,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能情况、从活动时间、活动强度、间歇次数和时间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或及时增减活动量。
⑥有助于改善或预防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⑦活动的性质及其作用以科学知识和治疗师的专业经验作为依据,不是盲目的、不合理的。
7.骨折后作业疗法的目的
①促进肿胀消退;
②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
③防止关节粘连、僵硬
④促进骨折愈合过程的正常进行;
⑤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对运动的调整
8.心功能分级标准
1 级——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呼吸困难、心绞痛。
2 级——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安静是正常,一般体力活动引起疲劳、呼吸困难、心绞痛。
3 级——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度体力活动即引起疲劳、呼吸困难、心绞痛。
4 级——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即有心衰症状或心绞痛。
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加重症状。
9.心血管疾病康复目的
Ⅰ期康复:针对住院高危患者。
适当活动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绝对卧床的不利影响,让其逐渐适应和恢复功能活动。
康复治疗目标达到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或正常节奏连续行走 200m 或上 1 、2 层楼无症状。
Ⅱ期康复:从患者出院开始到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
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达 4~6 METs,提高生活质量。
Ⅲ期康复:针对病情处于长期较稳定状态的冠心病患者。
巩固Ⅱ期康复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状态,达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
10.周围性神经损伤的分期和作业治疗原则
I 期(伤后 0~3 周)康复目的:消炎,消肿,镇痛,促进损伤愈合,保护修复后的神经。
方法:理疗、功能位固定。
注意:神经修复术后 3 周,禁止运动疗法。
II 期(伤后 3~6 周)康复目的:预防粘连、挛缩和继发畸形,提高神经的抗张力,改善感觉功能。
方法:开始关节活动、按摩、压力治疗。
注意:伤肢仍疼痛,有开放性伤口,或肿胀过敏,需脱敏药物止痛,后感觉再训练。
III 期(6 周以后)康复目的是:矫正畸形,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手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恢复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继续增加活动度和肌力,以及感觉再训练。
四.详述
1.运动疗法 PT 和作业疗法 OT 的区别
2.脊髓损伤第一阶段(即卧床阶段)作业治疗的主要内容 P265
①良姿位保持,在患者的卧床期,全身姿势和夹板的需求的评定就应该开始。
作业师必要时应选择适当的夹板类型,并准确地组合和使夹板适合患者的功能需求。
②卧床时体位的变换,对于卧床期的患者应定时变换体位,一般没 2 小时翻身一次,每次翻身时应注意检查皮肤有无压红,以防止压疮形成。
③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包括主动和被动的 ROM 训练
1)主动的 ROM 训练,早期就应开始培养患者自主训练的习惯。
2)被动的 ROM 训练,做除严禁活动部位外的所有关节的所有方向的运动。
④预防手部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