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规律标志法
- 格式:ppt
- 大小:380.00 KB
- 文档页数:24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修改病句(一)语序不当一、多项定语语序不当例1. 她是一位国家队里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的语序应是:领属性的词+数量性的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词+中心语改为:国家队里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小窍门:复杂的定语要放在简单的定语前面例2. 外地的住在这座大楼的同志,今天都参加国庆庆典活动。
例3.广大农民表现出无比的拥护农村政策的热情。
例4.为了贯彻实施《教师法》,教育局于春节前已兑现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工资。
二、多项状语语序不当例1.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正确的语序应是: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处所词+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词改为: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例2.在韩国教练金昶佰的魔鬼般训练下,中国女曲又在韩国的土地上继世界杯夺冠后战胜奥运会冠军东道主韩国队,夺得了女子曲棍球比赛的金牌。
例3.(04湖南)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三、定状位次不当例1.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例2.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为了连任,布什不得不对选民关心的问题给出慎重的答案。
四、关联词位置不当例1.[04年北京]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例2.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少,成本也较低。
★主语一致放在关联词前,否则分别放在后。
五、事理的位置不当例1.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例2.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课堂练习:1.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在阅览室里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2.深圳人大通过了我国内地器官捐献首部法规,明确提出了第一次捐献移植器官的规则。
辨析并修改病句导学案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高考,还是通览各地的期中期末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难度也不见一般,主要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语序不当、否定不当几个方面设题。
这与“新课标”要求在语言实际生活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辨识、运用能力是完全相符的。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在弄清句子结构、表意的规律等前提下,加大复习训练的力度,达到熟练巩固的目的。
命题形式四选一辨析病句,四个选项为“三错一对”主观题考查类型常考题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偶考类型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1.语感审读法就是凭借语感对句子是否有语病做出判断。
对于结构比较简单、语病比较明显的句子,这是一条快捷而有意义的方法。
例子: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解析:一读,感觉“防止……不再发生”不合逻辑。
2.主干压缩法一句话的主干是:主语中心词+(否定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
高考试题中相当一部分病句是由主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相互搭配不当造成的,这些病句可以用找句子主干的方法来判断。
通过找出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子:自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早年的多部小说吸引了很多读者的关注,“莫言热”在国内正在持续升温。
第一步:分析句子,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小说(主语)吸引(谓语)关注(宾语),“莫言热”(主语)升温(谓语)。
第二步:对主干成分进行检查,确认主干成分是否残缺,主谓、动宾、主宾是否搭配。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吸引”与“关注”不搭配,应将“吸引”改为“引起”,或者把“关注”改为“目光”。
3.理顺枝叶法如果通过找主干没有发现病因,我们不妨理一下枝叶,看一看附加成分修饰、限制、次序是否恰当。
例子:国家环保部门最近公布了第三批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审核的企业名单,我市首次有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门槛。
高三修改病句教案【篇一: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二、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三、课时安排:共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命题特点】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⒈辨析语病的步骤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
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地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⑴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⑵从语法角度分析。
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⑶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⒉辨析病句的方法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⑴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例如:出了名以后的陈银儿最终从一个优秀企业家堕落成为行贿狂的罪人。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教案含解析一、初中语文试卷修改病句1.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按要求改正。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
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2.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
①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
为此,②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
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
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加强时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
④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3.下面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①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篆的繁荣,使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
②后来,传统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树立。
4.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作横线上。
①为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请来有教学经验的一位我国年轻钢琴家为同学们作报告。
②李代沫因吸毒入狱,他不仅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而且他的粉丝对此也深表遗憾。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即将出版,预计今秋开学正式进入学校课堂,开展大规模新课程实验。
北京市通州、大兴全区以及海淀、丰台部分学校将使用这个版本的教材。
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病句的识别与修改考点透视新的中考考纲要求学生能够辨析、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病句的识别与修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确地判断病句的类型;二是对病句进行修正。
病句识别题是中考试题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感、熟悉病句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必要的语法和逻辑知识这些能力,才能找到破解病句题的钥匙。
知识讲解初中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一、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
)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
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
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
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事业”应改为“工作”。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主语“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应改为“出现”。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为了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各镇各村都建立了农民档案工作。
(动词“建立”与“工作”不搭配,可将“工作”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如:夏天的青岛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主语“青岛”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花了很大心血。
(“很大”与“心血”不搭配,应该为“很多”。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除非你肯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你实现梦想。
(“除非”与“才”连用。
)三、语序不当1.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
(常考知识点)如: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学习”和“讨论”应交换顺序。
)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辨析病句”是历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表达应用部分的必考内容,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对本考点的考查范围为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究其根源,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是在语法或语义方面出现错误所致。
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Ⅰ卷,采用客观题形式。
辨析病句,首先要有程序:先找主谓宾,看搭配;接着查定状补,看修饰;再品味语意,看逻辑;其次要抓关键:抓关联词,看逻辑和位置;抓并列短语,看类别和搭配;抓否定词,看正反;抓双面词,看对应。
“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
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Ⅱ卷,采用主观题形式,语言材料往往贴近生活,与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相结合。
修改病句,首先要读懂题目,审明要求;其次要读懂句子,找出病因;再次要对症下手,简洁高效。
在具体的操作中把握四个要领:增(残缺的).删(多余的).换(不妥的).调(无序的)。
解题的基础是要熟练掌握病句六种常见类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相对于辨析病句,修改病句的考查频率比较低,但实际上对修改病句的考查也是出题的重点,它常常与其他考点(如“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结合考查,备考时也应给予关注。
高考说明要求掌握的病句类型有七类,现归纳如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1) 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按要求改正。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
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答案】第①句;改法:把“当我们”改为“我们在”,或者在“在参天”或“碰上了”,前面加上“我们”。
第③句;改法:把“比我们的坐骑还高”放在“阻断了我们的去路”前面。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病句修改的考查。
这里既有成分残缺的错误,(滥用介词,淹没了主语),也有语序不当造成的表达混乱。
明确病句种类并能进行辨析是中考的基本要求。
考生必须熟悉这类题目。
【点评】解答病句题的方法如下:1.语感审读法。
2.筋脉梳理法。
3.逻辑分析法。
4.造句类比法。
5.规律标志法。
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2.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
①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
为此,②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
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
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加强时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
④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