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学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7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施肥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栽培技术和施肥方法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和施肥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1. 土壤选择:玉米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7之间。
为了保证玉米的生长,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2. 播种时间:玉米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取决于地区的气候和生长期。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玉米播种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南方地区在3月底至4月初。
3. 良种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
4. 播种密度:根据玉米品种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密度。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玉米播种密度在每亩60000-70000株,南方地区在每亩50000-60000株。
5. 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玉米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肥是在播种前将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施入土壤中,追肥是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6. 灌溉管理: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在干旱地区要注意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7. 病虫害防治:玉米容易受到螟虫、蚜虫等害虫的侵害,还可能受到玉米锈病、玉米白粉病等病害的威胁。
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二、玉米的施肥方法1. 基肥施用:在玉米播种前,将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混合施入土壤中。
一般来说,每亩施用有机肥料3000-5000公斤,矿质肥料以氮、磷、钾为主,按照作物养分需求比例施用。
2. 追肥施用: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和养分需求,进行追肥。
一般来说,追肥可以分为苗期追肥、抽雄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追肥的种类和用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3. 叶面喷施: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高温、适应性强等特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时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前提,选用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选择耐旱、耐寒、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
二、适时育苗适时育苗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适时育苗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育苗时间。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玉米种植以4月下旬-5月初为适宜育苗期,南方地区则以3月下旬-4月初为适宜育苗期。
育苗方法可以采用温床或地面育苗,育苗床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以1.2米为宜,育苗箱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
三、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密植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密植的玉米产量较稀植的玉米高出10%左右。
但密植玉米也容易引起秆薄、穗小和穗数少等问题。
因此,密植的玉米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及时调整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玉米高产和品质。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施肥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阶段、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情况等因素进行。
一般来说,春季种植玉米需要进行基础施肥,秋季种植玉米则需要进行后补肥。
基础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和抗寒能力;后补肥以氮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五、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包括及时修剪根系、保持土壤水分、适时除草、及时除虫等。
及时修剪根系可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保持土壤水分可以保证玉米生长的需要,减少玉米的干旱和缺水情况;适时除草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时除虫可以防止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六、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玉米栽培玉米又名玉蜀黍,俗名很多,如苞米、苞谷、玉茭、玉麦、棒子及珍珠米等;学名:Zea mays L.;英名maize、corn;俄文名:кукуруза;日文名:トウモロコシ。
第一节概述一、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
1.玉米的起源玉米栽培历史已经有4000多年了。
玉米也叫苞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多亿亩,仅次于小麦和水稻,主产国有: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印度、俄罗斯等国。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发现了玉米,并将其带回西班牙,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各地。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玉米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2.促进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用现代的遗传学理论改良玉米改进栽培技术现代化的经营与管理3.玉米生产的现状(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玉米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通过热带到达南纬35°—4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产杂交种的培育、新技术的应用和花肥用量的增加,世界玉米发展迅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1980年至1995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0亿亩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从每亩206kg增加到287kg,提高39.3%;总产量从3940.5亿kg增加到5708.7亿kg,增加44.9%。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基本上保持在4.2—4.4亿亩,单产从381kg增至579kg,提高52.0%。
据1994年农业统计资料显示(表4—1):玉米总产量最高的前5个国家依次为:美国2542.7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4.5%),中国1043.5亿kg (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18.3%),巴西321.4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5.6%),墨西哥166.0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7%),法国129.0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3%)。
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种植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的前5个国家依次是:意大利581 kg,美国579 kg,加拿大442 kg,中国329 kg。
作物栽培学试题集锦(玉米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春玉米生育期长,蹲苗时间也较长,一般为(B)A.20天左右B.30天左右C.40天左右D.50天左右2.玉米去雄时,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全田株数的(A)A.1/2B.2/3C.3/4D.4/53.玉米蹲苗结束的适宜时间为(B)A.分蘖前B.拔节前C.拔节后D.孕穗后4.玉米定苗最迟不宜超过(C)A.4片叶B.5片叶C.6片叶D.7片叶5.玉米苗期的主要生育特点主要是(A)A.以长根为中心B.以长叶为中心C.以长茎为中心D.以分蘖为中心6.通常认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是5-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C)A. 5-6℃ B. 7-8℃ C. 10-12℃ D.14-16℃7.玉米果穗上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染病率最低的是(D)A.基部的种子B.顶部的种子C.基部及顶部的种子D.中部的种子8.在下列种植条件下,可以增加密度的是(B)A.晚熟品种B.土壤肥力高C.春播D. 高杆品种9.玉米达到最适叶面积群体的时间是(B)A.拔节期B.抽雄吐丝期C.孕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0.玉米光合势与光合生产率的乘积就是(A)A.群体生产效率B.叶面积系数C.光饱和点D.光和强度11.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C)A.播种出苗期B.拔节孕穗期C.抽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2.玉米全生育期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以(A)A.N最多,K次之,P最少B.N最多,P次之,K最少C.P最多,N次之,K最少D.K最多,N次之,P最少13.春玉米在抽雄后至开花授粉前结合浇水追肥的肥料称为(D)A.苗肥 B.拔节肥 C.穗肥 D.粒肥14.玉米进入乳熟期后养分运输中心是(A)A.果穗B.叶片C.茎秆D.叶鞘15.夏玉米各生育时期对N、P、K吸收最多的时期是(B)A.幼苗期B.拔节孕穗期C.抽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6.与黄色玉米比较,白色玉米缺乏(D)A.蛋白质B.淀粉C.氨基酸D.甲种维生素17.如果有一玉米品种总叶片数为20,幼穗分化到某时期的叶龄为7.8,则叶龄指数为(D )A.19.0B.29.0C.32.1D.39.018.玉米雌雄穗分化具有相关性,当雄穗进入小花开始分化期时,雌穗进入(A)A.生长锥伸长期B.分蘖期C.小穗形成期D.小花分化期19.玉米雄穗分化过程中,雌穗开始退化的时期是(B)A.小穗分化期B.小花分化期C.性器官发育形成期D.四分体期20.玉米果穗粗度,籽粒和胚的体积大最大的时期是(B)A.籽粒形成期B.乳熟末期C.蜡熟期D.完熟期21.一般情况下,玉米每个果穗的籽粒行数为(C)A.8-10行B.10-11行C.12-18行D.18-20行22.玉米种子胚形成初具发芽能力的时期为(B)A.授粉后5天左右B.授粉后15天左右C.授粉后20天左右D.授粉后25天左右23.玉米胚乳最外层为单层细胞所构成,由于细胞内充满着含多量蛋白质的糊粉粒,所以称为(D )A.角质胚乳层B.粉质胚乳层C.蛋白质层D.糊粉层24.通常将玉米花柱和柱头总称为(C)A.雌蕊B.小花C.花丝D.子房25.玉米雄穗开花首先从(A)A.主轴中上部B.主轴上部C.主轴下部D.上中部分枝26.玉米全株的叶片为三组,第三个1/3的叶片数为(D)A.主轴中上部B.主轴上部C.主轴下部D.上中部分枝27.玉米单株叶面积的发展过程,从孕穗到灌浆是(C)A.上升期B.快速上升期C.稳定期D.下降期28.一般情况下,玉米茎高度不再增加的时期是(C)A.大喇叭口期B.雌穗开花期C.雄穗开花期D.吐丝期29.在下列条件下,用来鉴别玉米植株根系发育和栽培技术的标志是(A)A.基部节间长短粗细B.上部节间长短粗细C.基部叶片长宽大小D.植株高矮30.在生产上通常将玉米株高2-2.5米的称为(B)A.矮杆型B.中杆型C.高杆型D.超高杆型31.玉米的主体根系是(D)A.胚根B.初生胚根C.次生胚根D.节根32.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称为初生根,是因为其(B )A.形态与胚根相似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D.发生位置与胚根相似33.玉米根系有两部分组成,其中节根包括(D)A.初生胚根和种子根B.初生胚根与次生根C.次生根与种子根D.次生根与气生根34.就玉米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来说,玉米属于(A)A.短日高光效作物B.短日低光效作物C.长日高光效作物D.长日低光效作物35.玉米从拔节到抽穗这一段时间,称为(B)A.苗期阶段B.穗期阶段C.花粒期阶段D.后期阶段36. 1株玉米上,最长、最宽、叶面积最大的叶片一般是(B)A.基部第1叶B.棒三叶C.旗叶D.倒二叶37.玉米的经济系数为(B)A.0.25~0.40B.0.30~0.50C.0.60~0.70D.0.70~0.8538.玉米蹲苗结束的适宜时间为z (C)A.分蘖期B.拔节期C.拔节后D.孕穗期39.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C)A. 保全苗B. 促根壮苗C. 促叶壮秆D. 保护叶片不早衰40.玉米雌雄穗分化时期的相关性非常密切,当雄穗进入小穗分化期时,雌穗处于(A )A.生长锥未伸长期B. 生长锥伸长期C.小穗形成期D.小花分化期41.玉米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至雄穗抽出前追施的肥料,称为(C)A.苗肥B. 拔节肥C.穗肥D. 粒肥42.通常认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是5~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C)A.5~6℃B.7~8℃C.10~12℃D.14~16℃43.在栽培上将玉米的第一层节根和胚根一起合称为初生根的原因是(B)A.形态与胚根相似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D.发生位置与胚根相似44.如果有一玉米品种总叶片数为20,幼穗分化到某时期的叶龄为7.8,则叶龄指数为(D )A.19.0B.29.0C.32.1D.39.045.玉米种子胚形成,初具发芽能力的时期为(B)A.授粉后10d左右B.授粉后15d左右C.授粉后20d左右D.授粉后25d 左右46.下列玉米类型中,甲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是(A)A.黄色玉米B.白色玉米C.紫色玉米D.蓝色玉米47.一般情况下,玉米茎高度不再增加的时期是(C)A.大喇叭口期B.雌穗开花期C.雄穗开花期D.吐丝期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特征特性属于玉米的有(ACE )A.喜温B.耐寒C.短日照D.长日照 E.C4植物2.玉米果穗苞叶上的剑叶的作用是(ACD )A.光合B.帮助授粉C.防虫D.防雨水 E.防止雄穗吐丝3.组成玉米种子胚的各部分是(ABCD )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 E.盾片4.马齿型玉米种子,粉质胚乳分布在(BC )A.两侧B.顶部C.中央D.左侧 E.右侧5.下列玉米田中,可以不出去分蘖的是(BC )A.低产田B.饲料玉米田C.杂交父本制种田D.玉米高产田 E. 杂交母本制种田6.和中、晚熟玉米比较,早熟玉米品种(ADE )A.植株矮B.植株高C.叶数多D.叶数少 E.籽粒小7.玉米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时(BCD )A.田块中央雄穗全去B.隔一行去一行C.隔两行去一行D.隔两行去两行 E. 打下雄分枝8.下列措施属于玉米蹲苗措施的有(BCE )A.勤浇水B.控制浇水C.勤中耕D.不中耕 E.扒土9.玉米倒伏有(BCD )A.斜倒B.茎倒C.根倒D.茎折断 E.穗倒10.玉米全生育期追施的肥料可分为(ACDE )A.苗肥B.起身肥C.拔节肥D.穗肥 E.粒肥11.目前我国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三个玉米亚种为(ABC )A.硬粒种B.马齿种C.粉质种D.甜质种 E.半马齿种12.玉米在拔节到大喇叭口期,n片叶伸长时和它同伸的器官为(BE )A.n-3节间B.n-4节间C.n-2节间D.n-2叶鞘 E. n-3叶鞘13.和角质胚乳比较,玉米的粉质胚乳(ACD )A.结构疏松B.半透明C.不透明D.含淀粉量多 E. 含淀粉量少14.玉米根系的特点有(CDE )A.有根毛B.有分枝C.节根发达D.支持根作用显著 E.渗透压力较高15.玉米群体叶面积的变化时期包括(ACDE )A.稳定期B.对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指数增长期E.衰亡期16.玉米根系的特点在于(ABE )A.节根发达B.支持根作用显著C.有根毛D.有分枝E.渗透压力较高三、判断题1.蹲苗是玉米苗期很重要的一项增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一般在出苗至抽穗前进行。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从玉米的种植准备、育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一、玉米的种植准备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土地种植玉米。
避免低洼地或土层较浅的地块,以免影响生长和产量。
2. 土壤翻耕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平整,去除杂草和积水,为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玉米的育苗1. 种子选择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种子。
在育苗过程中要选用良好的育苗基质,保持基质湿润,确保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2. 每穴定植在玉米育苗阶段,每穴定植3-4粒玉米种子,保证发芽率。
3. 温度管理在育苗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不宜过低或过高,避免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三、田间管理1. 合理密植玉米是受密植喜高的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玉米的密植程度,一般每亩种植量为2.5-3万株。
2. 土壤保湿玉米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而土壤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对玉米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玉米的生长期间,要适时施以足够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3. 施肥管理在生长季节中,要适时施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一般在玉米苗期施用底肥,结穗期和灌浆期再追施一次氮肥。
4. 土壤松耙在玉米生长期间,要适时进行土壤的松耙,松耙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5. 防治玉米苗期间的病虫害玉米苗期是玉米易感病虫害侵害的时期,要加强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旦发现有害生物的存在,要及时进行防治。
四、病虫害防治1. 主要病害玉米的主要病害有晚疫病、锈病、叶斑病等,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清除病株、药剂喷洒和轮作栽培等措施。
2. 主要害虫玉米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象等,要加强虫情监测,采用化学的、生物的和物理的方法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农民工种植玉米技术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玉米的相关知识,包括玉米生长周期、玉米的品种、玉米的适宜种植环境、玉米的生长要求等;2.学习玉米的栽培技术,掌握玉米种植的方法、育苗技术、土壤管理、施肥技巧、病虫害的防治等;3.掌握玉米的收获和贮存技术,了解玉米的收割时机和方法,以及玉米的储存要求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玉米生长的基本特征:玉米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作物,生长高度可达1.5米-4米,总生长期不同品种不同,一般为100-120天。
玉米的花期和结籽期较长,结籽后晾晒成熟即可收获。
2.玉米的品种:玉米品种很多,不同品种对气候、土壤要求不同,应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3.玉米的适宜种植环境:一般情况下,玉米适合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耕地上生长,土壤PH值应保持在6.5-7.5之间。
同时,玉米对光照也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2000-3000lx的光照强度。
4.玉米的生长要求: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合适的温度、充足的水分、适宜的营养元素等条件,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5.玉米的栽培技术:(1)育苗技术:要选择坚果实、颗粒饱满、色泽光亮、无病虫害的玉米种。
(2)土壤管理:应在栽种前进行土地整理、松土、施肥等工作,保持耕地的肥力和水分。
(3)施肥技巧:应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注重肥料的平衡性,保证玉米生长需求。
(4)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和治理病虫害,采用生物、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控制。
6.玉米的收获和贮存技术:(1)收获时机:玉米成熟后一般在6-8月份进行收获,以及时晾晒和入仓。
(2)贮存要求:玉米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日晒雨淋或受潮发霉。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课堂讲解、图像展示、现场操作、问答交互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知识性、实践性、交互性的教育效果。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果进行总体考核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水平等进行全面性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和改进。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为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玉米,需要应用高产栽培技术。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用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良种良种的选择是高产栽培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
选种要选择具有抗病抗虫、抗逆能力强、高产稳产、米质好等品质优良的品种,以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
有条件的农民可以购买优良的种子,也可以通过自制优良的种子,增加经济效益。
二、适宜的播种期玉米适宜于在气温达到10℃以上的季节播种。
一般来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播种的最佳时期。
运用区域性播种技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提高垦殖效益。
三、合理的密度玉米的栽培密度应该视地力、品种和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亩5500~6500株是较为合理的密度,若是单株产量较高的品种,可对密度进行适当的减少,而较低的品质要相应增加密度。
选择合理的密度可以保证粒数的增多,提高产量。
四、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通常分为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施肥。
基础施肥在播种前完成,一般使用有机肥或化肥进行施用,追肥和叶面施肥一般是随着生长发展,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加强补充,增加膨粒和提高产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施肥方案。
五、正确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玉米生产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正确的防治措施能够防止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防治病虫害需要科学合理,不过度使用农药,防止农药残留问题的发生。
从而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达到稳产的目的。
六、适度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是生产中产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生育阶段,了解玉米的生长习性,及时对其进行刈割、除草、松土等工作,保持土壤湿度,同时根据当地气温和毒害情况,进行适当的田间处理和防治,才能保证产量与质量。
以上就是玉米的几种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合理的栽培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为了追求高产、高效、高质的种植目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日益受到种植者的重视。
下面将根据实践经验,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讲解。
一、品种的选择品种的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基础。
通常要求品种具有高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
此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地资源、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二、土壤的准备良好的土壤是高产的基础。
玉米生长需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在播种前要做好土壤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壤松土,使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渗透性;其次要施肥,选择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尤其是钾肥和磷肥的追施,有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最后要做好地膜覆盖工作,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三、科学的播种播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要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一般在晴天施肥后2~3天进行播种。
建议采用直播法,株距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cm,行距为60~75cm,营养土层厚度保持在5cm左右。
四、及时的灌溉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要进行不同的灌溉管理。
在生长初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在抽雄期至孕穗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加强灌溉,以满足玉米茁壮生长所需的水分;在灌浆期要适当降低水分供应,以加强籽粒的营养积累,提高玉米的品质。
五、精细的管理精细的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松土、追肥、除草等管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还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玉米生长的损失。
六、科学的收获收获是玉米高产栽培的最终目的。
要在玉米籽粒干燥熟透后进行收获,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而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此外,在收获期间还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造成玉米收获损失。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几点讲解。
希望能对广大种植者提供帮助,实现高产、高效、高质的玉米种植目标。
作物栽培学试题集锦(玉米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春玉米生育期长,蹲苗时间也较长,一般为(B)A.20天左右B.30天左右C.40天左右D.50天左右2.玉米去雄时,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全田株数的(A)A.1/2B.2/3C.3/4D.4/53.玉米蹲苗结束的适宜时间为(B)A.分蘖前B.拔节前C.拔节后D.孕穗后4.玉米定苗最迟不宜超过(C)A.4片叶B.5片叶C.6片叶D.7片叶5.玉米苗期的主要生育特点主要是(A)A.以长根为中心B.以长叶为中心C.以长茎为中心D.以分蘖为中心6.通常认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是5-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C)A. 5-6℃ B. 7-8℃ C. 10-12℃ D.14-16℃7.玉米果穗上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染病率最低的是(D)A.基部的种子B.顶部的种子C.基部及顶部的种子D.中部的种子8.在下列种植条件下,可以增加密度的是(B)A.晚熟品种B.土壤肥力高C.春播D. 高杆品种9.玉米达到最适叶面积群体的时间是(B)A.拔节期B.抽雄吐丝期C.孕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0.玉米光合势与光合生产率的乘积就是(A)A.群体生产效率B.叶面积系数C.光饱和点D.光和强度11.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C)A.播种出苗期B.拔节孕穗期C.抽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2.玉米全生育期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以(A)A.N最多,K次之,P最少B.N最多,P次之,K最少C.P最多,N次之,K最少D.K最多,N次之,P最少13.春玉米在抽雄后至开花授粉前结合浇水追肥的肥料称为(D)A.苗肥 B.拔节肥 C.穗肥 D.粒肥14.玉米进入乳熟期后养分运输中心是(A)A.果穗B.叶片C.茎秆D.叶鞘15.夏玉米各生育时期对N、P、K吸收最多的时期是(B)A.幼苗期B.拔节孕穗期C.抽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6.与黄色玉米比较,白色玉米缺乏(D)A.蛋白质B.淀粉C.氨基酸D.甲种维生素17.如果有一玉米品种总叶片数为20,幼穗分化到某时期的叶龄为7.8,则叶龄指数为(D )A.19.0B.29.0C.32.1D.39.018.玉米雌雄穗分化具有相关性,当雄穗进入小花开始分化期时,雌穗进入(A)A.生长锥伸长期B.分蘖期C.小穗形成期D.小花分化期19.玉米雄穗分化过程中,雌穗开始退化的时期是(B)A.小穗分化期B.小花分化期C.性器官发育形成期D.四分体期20.玉米果穗粗度,籽粒和胚的体积大最大的时期是(B)A.籽粒形成期B.乳熟末期C.蜡熟期D.完熟期21.一般情况下,玉米每个果穗的籽粒行数为(C)A.8-10行B.10-11行C.12-18行D.18-20行22.玉米种子胚形成初具发芽能力的时期为(B)A.授粉后5天左右B.授粉后15天左右C.授粉后20天左右D.授粉后25天左右23.玉米胚乳最外层为单层细胞所构成,由于细胞内充满着含多量蛋白质的糊粉粒,所以称为(D )A.角质胚乳层B.粉质胚乳层C.蛋白质层D.糊粉层24.通常将玉米花柱和柱头总称为(C)A.雌蕊B.小花C.花丝D.子房25.玉米雄穗开花首先从(A)A.主轴中上部B.主轴上部C.主轴下部D.上中部分枝26.玉米全株的叶片为三组,第三个1/3的叶片数为(D)A.主轴中上部B.主轴上部C.主轴下部D.上中部分枝27.玉米单株叶面积的发展过程,从孕穗到灌浆是(C)A.上升期B.快速上升期C.稳定期D.下降期28.一般情况下,玉米茎高度不再增加的时期是(C)A.大喇叭口期B.雌穗开花期C.雄穗开花期D.吐丝期29.在下列条件下,用来鉴别玉米植株根系发育和栽培技术的标志是(A)A.基部节间长短粗细B.上部节间长短粗细C.基部叶片长宽大小D.植株高矮30.在生产上通常将玉米株高2-2.5米的称为(B)A.矮杆型B.中杆型C.高杆型D.超高杆型31.玉米的主体根系是(D)A.胚根B.初生胚根C.次生胚根D.节根32.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称为初生根,是因为其(B )A.形态与胚根相似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D.发生位置与胚根相似33.玉米根系有两部分组成,其中节根包括(D)A.初生胚根和种子根B.初生胚根与次生根C.次生根与种子根D.次生根与气生根34.就玉米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来说,玉米属于(A)A.短日高光效作物B.短日低光效作物C.长日高光效作物D.长日低光效作物35.玉米从拔节到抽穗这一段时间,称为(B)A.苗期阶段B.穗期阶段C.花粒期阶段D.后期阶段36. 1株玉米上,最长、最宽、叶面积最大的叶片一般是(B)A.基部第1叶B.棒三叶C.旗叶D.倒二叶37.玉米的经济系数为(B)A.0.25~0.40B.0.30~0.50C.0.60~0.70D.0.70~0.8538.玉米蹲苗结束的适宜时间为z (C)A.分蘖期B.拔节期C.拔节后D.孕穗期39.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C)A. 保全苗B. 促根壮苗C. 促叶壮秆D. 保护叶片不早衰40.玉米雌雄穗分化时期的相关性非常密切,当雄穗进入小穗分化期时,雌穗处于(A )A.生长锥未伸长期B. 生长锥伸长期C.小穗形成期D.小花分化期41.玉米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至雄穗抽出前追施的肥料,称为(C)A.苗肥B. 拔节肥C.穗肥D. 粒肥42.通常认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是5~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C)A.5~6℃B.7~8℃C.10~12℃D.14~16℃43.在栽培上将玉米的第一层节根和胚根一起合称为初生根的原因是(B)A.形态与胚根相似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D.发生位置与胚根相似44.如果有一玉米品种总叶片数为20,幼穗分化到某时期的叶龄为7.8,则叶龄指数为(D )A.19.0B.29.0C.32.1D.39.045.玉米种子胚形成,初具发芽能力的时期为(B)A.授粉后10d左右B.授粉后15d左右C.授粉后20d左右D.授粉后25d 左右46.下列玉米类型中,甲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是(A)A.黄色玉米B.白色玉米C.紫色玉米D.蓝色玉米47.一般情况下,玉米茎高度不再增加的时期是(C)A.大喇叭口期B.雌穗开花期C.雄穗开花期D.吐丝期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特征特性属于玉米的有(ACE )A.喜温B.耐寒C.短日照D.长日照 E.C4植物2.玉米果穗苞叶上的剑叶的作用是(ACD )A.光合B.帮助授粉C.防虫D.防雨水 E.防止雄穗吐丝3.组成玉米种子胚的各部分是(ABCD )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 E.盾片4.马齿型玉米种子,粉质胚乳分布在(BC )A.两侧B.顶部C.中央D.左侧 E.右侧5.下列玉米田中,可以不出去分蘖的是(BC )A.低产田B.饲料玉米田C.杂交父本制种田D.玉米高产田 E. 杂交母本制种田6.和中、晚熟玉米比较,早熟玉米品种(ADE )A.植株矮B.植株高C.叶数多D.叶数少 E.籽粒小7.玉米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时(BCD )A.田块中央雄穗全去B.隔一行去一行C.隔两行去一行D.隔两行去两行 E. 打下雄分枝8.下列措施属于玉米蹲苗措施的有(BCE )A.勤浇水B.控制浇水C.勤中耕D.不中耕 E.扒土9.玉米倒伏有(BCD )A.斜倒B.茎倒C.根倒D.茎折断 E.穗倒10.玉米全生育期追施的肥料可分为(ACDE )A.苗肥B.起身肥C.拔节肥D.穗肥 E.粒肥11.目前我国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三个玉米亚种为(ABC )A.硬粒种B.马齿种C.粉质种D.甜质种 E.半马齿种12.玉米在拔节到大喇叭口期,n片叶伸长时和它同伸的器官为(BE )A.n-3节间B.n-4节间C.n-2节间D.n-2叶鞘 E. n-3叶鞘13.和角质胚乳比较,玉米的粉质胚乳(ACD )A.结构疏松B.半透明C.不透明D.含淀粉量多 E. 含淀粉量少14.玉米根系的特点有(CDE )A.有根毛B.有分枝C.节根发达D.支持根作用显著 E.渗透压力较高15.玉米群体叶面积的变化时期包括(ACDE )A.稳定期B.对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指数增长期E.衰亡期16.玉米根系的特点在于(ABE )A.节根发达B.支持根作用显著C.有根毛D.有分枝E.渗透压力较高三、判断题1.蹲苗是玉米苗期很重要的一项增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一般在出苗至抽穗前进行。
(×)2.玉米基部1-5叶正面有茸毛。
(×)3.玉米授粉期间如遇刮风天气,授粉不良,会引起秃顶和缺粒现象。
4.玉米分孽多不结果穗,生产上一般大田,包括杂交制种田,都应去除分蘖。
(×)5.硬粒型玉米是九个亚种中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
(×)6.玉米幼穗分化开始于拔节以前。
(×)7.玉米蹲苗一般从出苗开始至拔节结束。
(√)8.玉米分孽多不结果穗,生产上一般大田,包括杂交制种田,都应去除分蘖。
(×)9.玉米雄穗开始分化比雌穗晚。
(×)10.玉米的雌雄穗在发育早期都是两性花。
(√)11.玉米各节位的叶面积以“棒三叶”最大。
(√)12.胚根是玉米的主体根系,分枝多,根毛密。
(×)13.玉米是喜温.喜光.短日照作物。
(√)14.玉米的雌雄穗在发育早期都是两性花。
四、名词解释1.棒三叶(玉米):果穗叶及其上下叶称为棒三叶。
2.供长中心叶:为生长中心器官提供光和产物的主要叶片,称之为供长中心叶。
3.节根: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
着生在地下节上的称为地下节根(次生根),着生在地上节的称为地上节根(气生根、支持根、支柱根)。
4.胚叶:玉米最初的几片叶子在种胚发育时即已形成,故称“胚叶”。
5.授粉:雄花序的花粉传到雌穗小花的柱头上叫授粉。
6.同伸关系:指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间有对应关系的生长或伸长,这些同时生长或伸长的器官称之为同伸器官。
7.叶龄指数:是玉米某一时期的展开叶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
8.最适叶面积系数:当叶面积系数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和产量不再明显增强。
9.光合势:是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
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光合面积持续的时间,也称叶面积持续期。
10.株型:指叶片着生角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叶片在植株上的垂直排列及雄穗体积等。
五、简答题1.简述玉米大喇叭口期的特征。
答:棒三叶开始甩出而未展开;心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雄穗进入四分体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最上部展出叶与未展出叶之间能摸出一个发软而有弹性的雄穗。
2.简述玉米等行距种植的特点。
答:行距相等,株距随密度而有不同,一般行距50-60㎝。
特点:植株在抽穗前地上部叶片与地下根系在田间均匀分布,能充分地利用养分和光照;播种、定苗、中耕锄草和施肥培土都便于机械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