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课件玉米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52
1玉米介绍
•玉米(Zea mays L.)俗称苞谷、玉蜀黍、苞粟、苞米、棒子、玉茭、玉麦、珍珠米、观音粟、六谷等。
•玉米传入我国栽培,大约有500年的历史。
我国常年玉米种植面积为2 300万hm2,总产量1.26亿t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2013年我国玉米种
植面积为3633.9411万hm2,总产量1.78亿t。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种植带。
以吉林、山东等省种植面积最大。
中国玉米可
划分为6个产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2我国玉米分布图
3玉米的栽培类型马齿型
硬粒型
半马齿型
甜质型
蜡质型有稃型。
二、玉米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建成(一)根的形态与功能1.根的种类玉米根系是须根系,由胚根和节组成。
2.根的生长与分布3.根的功能(二)茎的形态与功能1.玉米茎的分化发生2.茎的形态与生长3.茎的功能(三)叶的形态与功能1.叶的形态特征2.叶的分组与功能(1)基部叶组。
(2)下部叶组。
(3)中部叶组。
(4)上部叶组。
(四)花序的形态与分化过程玉米是雌雄同株异位、异花授粉作物,其天然杂交率高达95%以上。
1.雄花序属圆锥花序。
(1)雄小穗构成(2)雄花开花特点2.雌花序为肉穗花序。
(1)腋芽与果穗发育。
(2)果穗的构成。
(3)雌小穗构成。
(书上79页玉米雌穗的纵切面图)(4)雌穗的吐丝与授粉。
3.雄、雌穗分化进程(1)雄穗分化过程①生长锥未伸长期。
②生长锥伸长期。
③小穗分化期。
④小花分化期。
⑤性器官发育形成期。
(2)雌穗分化进程。
①生长锥未伸长期。
②生长锥伸长期。
③小穗分化期。
④小花分化期。
⑤性器官形成期。
(二)种子构造及其形成1.种子的形态结构玉米的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3个主要部分组成(1)种皮。
点种子总重量的6%-8%。
(2)胚乳。
占种子总重量的80%-85%。
(3)胚。
占种子总重量的10%-15%。
2.种子的形成过程(1)子粒形成期。
(2)乳熟期。
(3)蜡熟期。
(4)完熟期。
茎的形态的形态与生长特征及功能(1)茎的形态: 玉米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玉米节间书一般有15-24个.茎粗自下而上逐渐变细,节间长度逐浙增长,至果位附近为最长,后又递减。
(2)茎的结构与生长:茎由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表皮外有明显的角质层,维管束在茎中星散排列。
玉米茎杆伸长,靠节间的居间分生组织细胞的增长。
茎的功能—支持、运输、贮存养分的场所。
叶的形态特征:—着生在茎的节上,呈不规则的互生排列。
分叶鞘、叶枕、叶片、叶舌四部分。
叶的生理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是植珠各器官生长所需要的物质的来源。
节位叶对产量的贡献有差别,一般中部叶片贡献大于上部叶片,上部叶片又大于下部叶片,以穗位极其上下叶穗三叶对产量贡献作用最大.营养器官之间的生长相关性1.叶片与根层的相关性(1)1、3、5叶全展与1、2、3层节根出现同伸关系;(2)6、7、8叶全展与4、5、6层节根出现同伸关系;(3)玉米第8-10叶全展后,节根已基本形成。
生长与发育对温、光的要求和反应玉米的一生—从播种至新的种子成熟,经过种于萌动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雄开花、抽丝、受精、灌浆直到新的种子成熟,完成了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苗期:种子发芽至拔节,25-40天穗期:拔节至抽雄,30天花期:抽雄至受精,10天粒期:受精至成熟,30-40天一)玉米对光能的利用目前玉米对光能的利用只有0.5%~1.5%,高的可以达到2%~3%,少数达到4%~5%,玉米截光效率可以达到95%。
(二)玉米的“源”与“库”关系高产品种是“库”限制了产量的发挥,限制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库的接纳能力。
若能够改善雌穗小穗分化发期和抽丝后的营养条件,以增加果穗数和穗粒数,将有利于提高产量。
玉米品质形成及影响因素(一)玉米品质主要是指营养品质和商品(外观)品质,其与品种类型、栽培技术、种植区域等均有密切关系。
(二)影响因素1.品种类型推广栽培中熟、中晚熟品种的半马齿形品种,可有效利用有利的气候因素,促进养分积累,有效的改善玉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