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海洋文明对决大河文明从比雷埃夫斯港到米克诺斯岛需时四个小时,差不多到达爱琴海东西方向的中点位置。
客船在海上航行,不时掠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有很多是小到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
但是爱琴海的所有岛屿在古希腊时代可能都有名字,其中很多只起到航标的作用,在看似无序的海面上,划出一条条清晰的航路。
即使夜晚来临,部分有人居住的岛屿用灯火可以起到灯塔的作用,加上星星指引,深夜也可航行。
风浪来袭时,还能尽快找个岛屿躲避,避免人员和货物损失,安全性保障程度很高。
这种地理条件在人类早期文明阶段独一无二。
我曾经坐客轮从大连到天津,横渡渤海,凭栏远眺,天水茫茫,浪涛滚滚,往来船只少见,孤独感顿生,夜晚还会有恐惧感,和在爱琴海上航行完全是两种感觉。
爱琴海属于地中海,渤海湾是中国地理条件中比较接近地中海的区域。
梁启超在诗中将中国的黄海、渤海与地中海并列,就看到了其中的相似性。
实际上地中海在大自然中特别另类,受欧亚非陆地四面环抱,仅在西端开了直布罗陀海峡一个小口与大西洋相通,所以更像一个大湖。
波罗的海与地中海最为相似,不过纬度高、面积小、岛屿少,只能后程发力。
爱琴海是地中海大湖中最平静的一处,面积21.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0米,有2500多个岛屿。
爱琴海东西宽约300公里,一半约为150公里。
古代船只多依靠风力、水流和人力,船速不固定。
如果假定平均时速为5公里,也就是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那么横穿爱琴海需要60小时,两天半左右。
如果再慢一些,算做三天。
也就是说从雅典到米利都两大古希腊经济中心的货物在途时间需要三天,相当于现在完成一次国际远途贸易。
如果风力、水流配合,再加上人力将更快。
这种速度以及相应的海运成本,当时的陆地交通难以企及。
恶劣的自然条件是隔绝人类交往的最大障碍。
渤海东临太平洋,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淤泥浅滩多,有30多个岛屿,受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海峡最窄处从旅顺到蓬莱约100公里。
中国与朝鲜先民早有海上往来,东周时期的齐国也是当时经济发达地区。
大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以中西为例大江文化,也叫农耕文化。
大河文化的根基是大河流域,那里沃野千里,灌溉便利,有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代大河流域以农耕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这些地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特征。
其中唯一延续下来的只有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中心部位和起点是黄河文化。
海洋文化,即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典型的是古希腊文化以及受其影响的整个西方文化。
大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一、群体与个体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文化占主导,儒家文化旨在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以人为本,重现世人伦,重人事而敬宗教是其思想核心,故中国的大江文化强调集体意识,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海洋文明是一种在较为极端的气候下生存的民族的文明,在人口稠密的城邦,如雅典等,要从黑海沿岸和埃及等地购进谷物。
于是,西方文明发展成为商业文明。
商业文明的产生基于市场意识,而市场意识基于交换意识,交换意识又基于承认各自独立的平等意识,平等意识则来自于分立、独立意识。
因此,西方文化对人显得相当尊重,个人主义盛行。
二、封闭与开放大江文化是农耕文化,土地是重要依存,而土地是基本固定不变的。
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愚民政策及屯田、均田、编户制度,农民明哲保身的封闭意识,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形成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白居易的《朱陈村》可以充分印证这一点: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而从地域特征来看,海洋文明处于海洋的包围中。
以古希腊为例,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的区分大河文明,主要生活与大和大江四周,诸如四大文明,他们都创度在了辉煌的文明,应为农业文明是人口增加,收入稳定,人们可以用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开展文化。
海洋文明,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之间,容由于所处地域狭小,大河文明,主要生活与大和大江四周,诸如四大文明,他们都创度在了辉煌的文明,应为农业文明是人口增加,收入稳定,人们可以用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开展文化。
海洋文明,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之间,容由于所处地域狭小,所以海洋文明的国家都均有很强的开阔精神和危机意识。
两种文明的区分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有神庙信仰,往往还会产生高度集权制的国家,人民也比拟习惯固定的生活,宠爱稳定,留意防守,安贫乐道,但缺乏改革和主动出击的精神,除非逼不得已,不情愿冒险。
而海洋文明那么恰恰相反,一般来说自己的国家缺乏以依靠农业就自给自足,所以必需要通过交易和贸易手段来各取所需,也不简洁产生专制集权的帝国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城邦,比方地中海文明。
这种文明下的人民都富有乐观改革和冒险精神,信守承诺,航海和商业一般都格外兴盛,文化形式也大多实行开放式,乐观吸取和包涵其余文化。
对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认识今天咱们来聊聊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这可特别有趣呢。
先说说大河文明吧。
就像我们中国,是大河文明的代表之一呢。
黄河和长江就像我们的母亲,孕育了我们的文明。
在黄河流域,有肥沃的土地。
古代的人们就在那里种粮食,种出了好多好多的小麦。
那时候,大家住着泥土做的房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
白天,大人们就去田地里干活,小孩们就在村子里玩耍,有时候还会跟着大人去田里帮忙呢。
因为靠着大河,人们不用到处去找水。
水多了,就可以浇灌庄稼,粮食就长得好。
有了足够的粮食,人就越来越多,慢慢地就形成了大的部落,再发展成国家。
而且,大河还可以用来运东西呢。
比如说,把这边的粮食运到那边去,大家互相交换,生活就越来越丰富了。
再来说海洋文明。
像古希腊,那就是海洋文明。
古希腊的地方,陆地不是很平整,有很多山。
种地不太方便,但是他们靠着海呀。
海边的人们就造了小船,然后出海。
大海可大了,一眼望不到边。
他们出海去捕鱼,那些鱼可新鲜啦,味道特别好。
而且古希腊人还坐着船,到别的地方去。
他们到了别的岛屿或者别的国家的海边,就跟那里的人交换东西。
他们用自己做的漂亮陶器,换别人的宝石或者香料。
这就像我们和小伙伴交换自己心爱的小玩具一样。
他们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危险。
有时候会刮大风,那风呼呼地吹,海浪像小山一样高,小船在浪里就像一片小树叶。
可是他们很勇敢,就这样慢慢地,海洋文明就发展起来了。
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大河文明的人们生活比较安稳,就像住在温暖的小窝里的小鸟。
而海洋文明的人比较勇敢冒险,像勇敢的小探险家。
但是呢,不管是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
它们都给我们留下了好多宝贵的东西。
我们从大河文明这里学会了怎么好好种地,怎么建造坚固的房子。
从海洋文明那里,我们学到了勇敢面对困难,去探索新的世界。
我们也要像大河文明里的人们一样勤劳,像海洋文明里的人们一样勇敢呢。
这样,我们就能学到好多好多知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啦。
河流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比较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有着惊人的辉煌历史,并处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世界最前列。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不仅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对东方各国乃至西方各国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几乎全是中国人自己独自创造出来的,这一点与古希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古希腊的早期科学如几何学、天文学中的很多东西是从河流文明古国那里学来的。
正是这种独创的科技成就的长期发展,历代继承,才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
著名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序言中曾对此做出了公正的评价,他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在天文学的研究方面,我国是天文观测记录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保存天文记录资料最丰富的国家。
在当时,我国的天文观测记录是以先进的观测仪器为基础的,其中东汉时期的张衡阀门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文仪——浑天仪。
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在宇宙结构方面我国古代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提出了“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的宇宙结构思想。
而古希腊则是在了解和学习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天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天文学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见解的。
他们是以更清醒的态度来看待迷人的宇宙,并以更大的理论热情来探索天体运动规律。
在古希腊的天文学发展中,提出了地球,天体和整个宇宙都是圆的,而天体的运动也都是圆周运动,这个思想一直主宰着天文学,甚至还对后来的哥白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刻而广泛。
恩格斯曾说:“在犀利这些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下,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大河文明特征:
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及其封闭性
经济:农耕经济
政治:村落社会与中央集权国家
文化: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对比
1.海洋文明有其开放性,而大河文明则是封闭的
2.海洋文明过家代表是古希腊,而大河文明的代表是古代中国,它们都是文明古国
3.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都是非常的古老。
4.在一定情况下,两种文明可以相互转化。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主要指的是苏美尔和古埃及。
苏美尔是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两河流域那块地方。
这两个地方的文明几乎是同时诞生的。
苏美尔后来产生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
古埃及是在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泥沙,形成肥沃的土地,便于种植,因而古埃及文明能够繁盛,此外,据说几何学最早正是在古埃及尼罗河流域诞生,因为尼罗河泛滥后划分土地催生了几何学。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和苏美尔都出现了城市国家、炼铜技术和文字。
公元前3000年以前,印度出现了纸草,苏美尔出现了泥版文书。
埃及出现了编年史,苏美尔出现了印章。
公元前4241年,古埃及人把365天定为一年,并把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那天作为一年的开始。
古埃及及苏美尔人都是浅黑色皮肤的人种。
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2500年前建造了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的权利体系是法老与祭司两个集团,两个集团经常争斗。
古埃及统治集团近亲结婚严重,因而法老常短命。
苏美尔文明出现在两河流域新月地带。
公元2500年前,闪米特人(白人)进入苏美尔两河流域,消灭当地文明,建立新的文明。
两河流域出土了前3000年前的黄金匕首和黄金头盔,据信是闪米特人的。
公元前2000年,海洋文明扩散到爱琴海希腊半岛(迈锡尼)和克里特岛(米诺斯),并波及到印度。
公元前1700年,犹太人随喜克索斯人(闪米特人)进入埃及,并替喜克索斯人收税,而此时苏美尔文明则被巴比伦取代,当时产生了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1500年,摩西率犹太人出埃及。
埃及建成了鲁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此时,雅利安人(伊朗高原)入侵印度。
公元前1000年,荷马时代,特洛伊战争。
大河文明主要指的是中国,公元前3000多年,炎黄二帝统治中原各部落。
公元前2500年前唐尧虞舜统领中原各部落。
公元前2000年,正是大禹治水之时。
夏启建立夏朝,夏延续了400年。
公元前1700年,成汤灭夏。
公元前1500年,商朝盘庚迁殷(前1319年)。
文明,则按《辞海》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的相对"。
而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具体的讲,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
海洋文明的二个基本特征是:一是必须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必须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
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
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主要得益于尼罗河文明。
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主要得益于两河文明。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也算不上海洋文明,而是地道的黄河文明,即大河文明。
日本与海洋的关系密切。
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够得上大河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代中国。
其它国家都不具备条件。
古希腊的气候纯属于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
特殊的地理条件,对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造就了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城邦",也决定了古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而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又决定了古希腊人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特性。
古希腊商业航海贸易遵循"以平等交换"为原则的商业行为。
加之,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进而又促使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古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意识,一旦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古希腊人就自然而然的到海外去拓展,开展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
航海使古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
文明,则按《辞海》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的相对"。
而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具体的讲,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
海洋文明的二个基本特征是:一是必须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必须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
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
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主要得益于尼罗河文明。
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主要得益于两河文明。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也算不上海洋文明,而是地道的黄河文明,即大河文明。
日本与海洋的关系密切。
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够得上大河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代中国。
其它国家都不具备条件。
古希腊的气候纯属于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
特殊的地理条件,对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造就了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城邦",也决定了古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而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又决定了古希腊人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特性。
古希腊商业航海贸易遵循"以平等交换"为原则的商业行为。
加之,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进而又促使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古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意识,一旦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古希腊人就自然而然的到海外去拓展,开展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
航海使古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
造就了开拓、求索的民族精神,同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化,并使希腊成为西方文明的旗帜和摇篮。
这一切都与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
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
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之外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腊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大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
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大河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
海洋商业文明的外向开拓精神,则与大海为海洋民族提供的扬帆异域、纵横驰骋的条件有关。
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往往很发达。
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农耕经济是一种和平自守的经济,由此派生出的民族心理也是防守型的。
作为典型的大河文明,中华民族较少有拓边侵略的行径。
最能体现中国人防御思想的是长城的修建。
长城,不带进攻性质,完全着眼于防卫。
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曾执世界文明的牛耳,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建筑等行业的成就,曾一度令世界各国望尘莫及。
大河文明创造了灿烂而持久的封建文化,维系了长期的政治稳定。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大河文明的特点是,稳定持重,但不思变革;注重防卫手段,但缺乏出击精神;推崇道德,但轻视效率;安贫乐道,但不具冒险精神。
如大河文明造就的中国的战略文化,崇尚“人之初,性本善”,崇尚“和为贵”,将基本战略目标定位于守国土、求统一、保和平,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争手段选择的最高境界。
这一战略文化传统曾经使中华民族蒙受过诸如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结局,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并不会因此而埋没其光辉,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
再看欧洲人所聚居的地中海地区。
地中海,处于欧、亚、非大陆之间的陆间海,被称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
簇拥地中海的陆地,森林茂密,丘陵遍布,土地贫薄,不适和农作物的生长。
但其地陆海交错、港湾纵横,海面大多是波平浪静,确为地中海人航行海上从事商贸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地处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陆路交通不方便,可耕地面积较少,农耕文明发展空间小,陆路交通的不方便,便自然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
滨海地区拥有渔盐之利和交通之便,工商业便应运而生。
地中海文明以外向发展和商品经济为基本特征,开拓海外市场、抢占殖民地、实施海外扩张是其天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