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新人教三年级数学)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借位的方法,解决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问题。
3. 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借位的方法,解决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存钱等,让学生观察并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减法来解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连续退位减法。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并讲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1:210 108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需要进行连续退位减法计算。
讲解借位的方法,得出答案102。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检验学生对连续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练习1:230 120 =练习2:340 210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210 108 =板书答案:102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240 130 =(2)450 290 =(3)320 150 =2. 答案:(1)110(2)160(3)17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2页例3及做一做。
例3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连续退位减法的难点。
例 3 由提出问题、计算和减法的验算方法三个层次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探究“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解决计算中的新问题,从而丰富、完善对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认识。
本节课既是万以内减法的延伸,又是以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及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本节课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的方法来理解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其算法,进一步提高加减法运算能力;在验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目标1 .借助情境,通过自主探索并利用计数器理解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的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 .通过小组交流和汇报,理解验算的意义,会用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四)学习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算法并会正确进行笔算。
(五)学习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名师教学课件、《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列竖式计算。
634— 58 = 524—196= 715 — 348=(2)笔算退位减法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二)课堂设计1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课件出示问题: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问题一:请你补充一个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
活动一:老师从学生补充的条件中选择一个是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的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条件中的数是三位数,并且中间不能是0)。
问题二:你是怎么计算的?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用到了上节学到的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
在退位减法中,关键点是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_2第2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验算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购物找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100元去买一件89元的衣服,应该找回多少零钱?如何进行计算?2. 新课内容(1)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a.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407-198=?b. 引导学生观察被减数和减数的特征,发现被减数中间有0,需要连续退位。
c.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i. 从个位开始减,7-8,不够减,向十位借1,变成16-8=8,写在个位上。
ii. 十位上的0退位后,变成3-9,不够减,向百位借1,变成13-9=4,写在十位上。
iii. 百位上的4减去1,得到3,写在百位上。
d.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减法的验算方法a.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407-198=209,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这个减法算式的正确性?b.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验算:i. 将差209加上减数198,得到407。
ii. 比较计算结果与被减数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减法算式正确。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验算方法。
3. 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一些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题和减法的验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的原因。
因此,本节课教学时注重突出根本算理,不仅使学生掌握“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还加强学生对程序和步骤的理解。
1.借助直观,援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根底上进行的。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学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根底上,借助计数器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弄清楚“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到十位上,再从十位的10中退1当10到个位,这时十位上是9〞,从而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2.注重比较,突出专项训练。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计算的错误率相对较高,因此,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的根底上,设计和补充比照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在观察、比照中,进一步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反响,指名汇报算法。
2.在前面学习的根底上,今天这节课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作铺垫。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课件,呈现信息:2022年方案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22年方案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22年比2022年方案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403-158,并试着计算403-158。
(2)交流算法。
(课件展示各种算法)算法一算法二算法三 (3)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看来比较难,同学们计算出三种不同的结果,但是结果只能有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对呢?大家想方法验证一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在教学这节课内容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的减法,其实这节课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中的一个难点。
学生对于被减数中出现了0,个位没地方去借会产生疑问。
可以以问题"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展开和学习。
然后教材安排的是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例3是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的减法,教材安排的是这两个例题分两节课进行教学,但是根据学生上节课掌握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学的不错, 而且整百数减三位数对于学生来说比中间有0更深一步,在学生学会计算中间有0之后再进行教学。
例3可以根据例2的题目进行迁移来学习,合并成一节课来学习,在课的安排上更加紧凑,而且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迁移,学习起来也更加顺利一点。
在教学设计上,首先对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通过学生的思考反馈来重点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当中间是0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计算,然后教学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
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计算原理与例2相同。
教材在这里安排用多种方法计算,运用竖式计算方法和过去学习的口算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材中提示了两种口算的方法。
教学本例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算法,再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由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进一步巩固笔算计算方法。
但是我在教学的时候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索500-185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汇报,虽然有的学生出现了一些错误,但是这些错误正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来加深理解,而且在以后的计算中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教学完这个内容之后,我觉得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自学比较感兴趣,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能够自己找到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是自己探索出来的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不错,对于一开始不会的同学,通过老师的讲解之后能够理解的更加透彻,而且整节课上的比较紧凑,这样的知识量学生也可以接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有关退位减法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题目。
(3)教师点评,强调注意事项。
3. 练习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简洁明了地展示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课本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如何?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是否达到预期?2. 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课堂氛围是否活跃?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何进行改进?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被减数中间有0”时,该怎样退位?退位后如何计算呢?这是减法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正确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列竖式计算423-158=2、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
)小组竞赛(题目以卡片的形式出现)(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谈话引入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2004年计划国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不动画片?(1)从题中你可以得到什么(2)如何列式403-158=_____(3)尝试计算,小组交流算法(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4)学生汇报(5)师生共同完成探讨如何退位。
师: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十位上是0,该怎么办呢?生:从百位上退“1”到十位上作十,然后从这个退下的10中再退“1”到个位作十。
师:十位上退位后,应怎么算呢?生:十位上退位后算9减5得4 。
(重点强调)百位是3-1=2,结果就是403-158=254(6)教师用小棒加深理解。
师生一起看课件,边看课件教师变提问,学生边回答。
反复强调十位上退位后算9减5得4。
3、瞧,有三位小朋友正在热心帮助张大爷拾鸭蛋呐,他们分别是小军、小兰和小宁。
你们也要学习他们热心帮助他人的崇高精神。
小军拾了203个,小兰拾了156个,小宁拾了178个。
《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该怎样退位?这是减法中的一个难点。
课标上规定加减法一般以二三位加减二三位为主,教材没有了多位数减多位数的计算教学,但是在今后生活中会遇到多位数加减多位数,因此学生要掌握好本课,正迁移到多位数减多位数,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利。
(二)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探索被除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形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探索被减数中间是0或末尾是0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养成仔细正确计算的习惯。
二、说教法: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学校图书馆里的一个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尝试计算,再讨论,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从教学论角度讲,尝试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有利于学生发展。
三、1、说教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4.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学习4.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新知识。
我会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其中商品的价格包含被减数中间有0的情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减法计算。
然后,我会引入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我会用具体的例题来解释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尝试自己完成这些例题的计算。
在学生完成计算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析,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对于教学难点和重点,我会进行重复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掌握这个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会设计一些板书,将计算过程和关键步骤展示在黑板上。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将会包括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以及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有学生没有跟上进度,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购物场景作为引入,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计算情况,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实际应用。
复习环节的例题讲解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回顾不退位减法和一次退位减法,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减法计算的基本理解。
在讲解例题时,我会用清晰的步骤和简洁的语言来解释计算过程,确保学生能够跟随并理解每一个步骤。
教案:4.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续退位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续退位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法的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连续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如果被减数中间有0,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连续退位减法呢?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被减数中间有0的特点,讲解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示范计算过程。
教师选择一道例题,进行计算过程的示范,强调注意事项,如借位、退位等,让学生清晰了解计算步骤。
3. 学生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练习题。
让学生完成教材或其他练习册上的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解答疑问。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实际问题。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掌握。
第4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并能对减法进行验算。
2.通过自主探究、迁移类推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让学生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启发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算一算。
276-124 217-98(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学生汇报)2. 说一说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复习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以此为生长点,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1. 课件出示:光明小学各年级捐赠图书情况统计表六年级比三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301-145。
师:怎样列竖式计算?指名说出列竖式要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预设: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下面老师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你们理解。
(课件出示摆小棒的过程,边出示小棒边让学生叙述)预设:(找不同学生叙述出整个计算过程)(1)先摆出3个百,1个一。
(2)个位1减5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
(3)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
(4)先算个位11-5=6。
(5)再算十位9-4=5。
(6)最后算百位2-1=1。
2.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师:被减数中间有0 的连续退位的减法应该怎样计算?预设: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当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先从百位上退1到十位,再从十位上退1到个位,然后从个位依次减起。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说清算理二、教学重、难点: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向百位借一作10,再从借来的10中借1给个位做10,十位剩下9,再减。
三、分层目标:上限:能熟练、正确地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下限:能在教师、同伴的帮助下,计算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暑假里,小林和妈妈逛商场看中了一台照相机原价:505元,现价:367元(1)妈妈要小林想一想便宜了多少元?(2)妈妈拿出400元,该找回多少元?该怎么想呢?学生口头回答算式505—367 400—367该怎么算呢?(二)展开学习1、老师提供这样的学习建议:独立思考、计算——用学具(拨珠),说清算理——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习建议听明白了吗?2、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怎么办呢?借助拨珠演示,从百位退1作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十位只剩下9,个位15—7=8,十位9—6=3。
4、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这有几封数字信,你能帮我投到正确的邮筒里去吗?(118邮箱、460邮箱)305—187 705—245 702—584 403—285 1048—588 2051—1349(隔位退位)该怎么做?5、400—367该怎么算呢?怎么退位呢?★(十位上是0,向百位退1做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十位只剩下9,个位10—7=3,十位9—6=3。
)还可以怎么算?400—300=100 100—67=33等等看谁说得好,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6、运动会上正举行800米跑步比赛,第一名705米,第二名678米,第三名567米,第四名488米,(1)第一名离终点还有多少米?第二名离终点还有多少米?(2)第二名落后第一名多少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行解决。
7、游戏:扔骰子:扔一扔,骰子的上下面差是多少?(几个人在一起玩,算对的人赢,加一分)700805 9010 408 4608476练习六教学目标:1、理解笔算减法中退位的算理,正确进行计算。
4.2.3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1.口算。
46-17= 87-29= 134-27= 76-38=
100-14= 126-30= 145-55= 105-25=
2.竖式计算。
407-319= 900-786= 600-238=
3.计算下面每组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答案:
1.29、58、107、38、86、96、90、80
2.88、114、362
3.910、400;350、256
用字母表示算式
1.公共汽车上原来有x人,在青少年宫站有5人上车,又有6人下车,
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2.体育器材室里有篮球24个。
(1)排球比篮球多6个,排球有( )个。
(2)足球比篮球多3个,足球有( )个。
(3)垒球比篮球多x个,垒球有( )个;当x=5时,垒球有( )个。
3.大米的价格是5元/千克,小米的价格是a元/千克,购买30kg大米
和40kg小米共需要多少钱?(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4.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大约新增造地是25km2,2年大约造地多少平
方千米?3年大约造地多少平方千米?你能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表示n
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吗?
答案提示
1.x-1
2.(1)30 (2)27 (3)24+x29
3.(150+40a)元
4.2年:50km23年:75km2n年:25nkm2。
三年级数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运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适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直观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把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学生养成细心运算、及时验算等良好的运算适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三、教学预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出示问题。
2021年打算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21年打算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21年比2021年打算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2.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3.集体反馈,回忆运算法则。
4.把条件“2021年打算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改为“2021年打算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出新课。
(二)自主探究,把握算法1.尝试运算,交流算法2.直观操作,把握算法(1)说出自己运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分析错误缘故。
①在拔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问题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如何办?(从百位上退“1”)问题二: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如何拔?(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拔出1个珠了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确实是9个珠子。
)问题三: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退1当作10,和个位上的3合成13。
)②对比正确算法,分析错误缘故。
③梳理算法。
在运算上,这题和我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④即时练习:完成教材P42“做一做”2.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预设1 照原式再算一遍。
预设2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预设3 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2)归纳验算方法。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基础练习①蜜蜂找家:P44练习九的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