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 感悟生命 珍爱生命第三节 创造生命的价值湘教版复习特训【含答
- 格式:docx
- 大小:668.16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珍爱生命第三节创造生命的价值第一课时珍惜时间勇于创造(学案)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激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创造生命价值的热情。
2、能力目标: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本职做起,提升珍惜时间和勇于创造的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创造生命的价值应从珍惜时间,勇于创造做起。
学习重点:懂得创造生命价值就要做到珍惜时间,勇于创造。
学习难点:珍惜时间习惯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
一、同学们通读教材P29至P31的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生命的意并不仅仅是为了,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我们要充实生活的每一瞬间,创造。
2、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爱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我生命的。
3、能挖掘人的潜能,展现生命的价值,尽现生命的。
富于创造性的生活,让我们拥有充实的生命,让我们提升生命的。
二、学生就下列五个问题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1、欣赏歌曲《童年》。
(说一说):伴随着《童年》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2、讨论书P35李明的“谬论”。
(议一议)你如何评李明对待时间的态度?假如你是李明的同学你怎么劝说他?3、(写一写)妙语锦囊:学生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俗语,赠送给你的好友。
4、阅读课本P36数学老师提出数学题的例子。
(议一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并列举我们身边:“创造能展现生命的价值”的例子。
5、故事:“刘翔夺冠记”。
(议一议)刘翔用汗水、泪水创造了中国人田径史的新纪录,对此你何感想?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过创造活动吗?三、梳理巩固想一想,上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吗?和同学交流一下。
四、自我检测(一)精挑细选,体验成功1、下列句子中,属于珍惜时间的名言俗语的是()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④白活等于早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生命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珍爱生命第三节创造生命的价值一、知识概述1、创造生命的价值为什么要珍惜时间?(1)生命是由一小时一小时、一分种一分种累计而成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2)爱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我生命的潜力。
2、如何珍惜时间?(1)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2)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3)善于挤时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时间是挤出来的。
(4)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3、创造生命的价值为什么要勇于创造?创造能挖掘人的潜能,展现生命的价值,尽现生命的魅力。
富于创造性的生活,让我们拥有充实的生命,让我们提升生命的价值。
4、勇于创造从哪些方面做起?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在平凡的实践中进行创造。
5、创造生命的价值为什么要乐于奉献?(1)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只有奉献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活着。
(2)我们的生命与周围的生命息息相关,对周围的人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关爱,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6、如何奉献自己,创造生命的价值?(1)积极把我们的生命融会到与周围的生命共同相处之中,向周围的生命奉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关爱。
(2)奉献就在我们身边。
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默默地照亮他人,激励他人,同样可以创造生命的价值。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重点是使学生懂得创造生命价值可以从珍惜时间做起,勇于创造,乐于奉献,在平凡的生活中证明生命的价值。
生命意义与内涵的创造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从今天做起,珍爱生命就是珍爱生命的分分秒秒,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
我们选取对于提升生命价值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珍惜时间、勇于创造、乐于奉献。
珍惜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我生命的潜力;勇于创造可以展现生命的价值,尽显生命的魅力;乐于奉献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难点知识剖析难点是学生珍惜时间习惯的养成,创新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的培养激发。
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入,往往停留于获荣誉、能得奖层面上,大多学生希望获取多于付出,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缺乏,因此,要让学生从平凡的小事,日常的学习生活去感受生命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在平凡中创造生命价值。
最新精选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珍爱生命第三节创造生命的价值复习特训第四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观点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生物链中,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B、每个人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C、人类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因此人类才值得尊重D、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述了( )A、生命的相互关爱B、大自然生命竞相展现自己活力C、人的生命的独特性D、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8月8日是我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民健身日”。
如今,全民健身已成为一种持续健康的社会健身风潮。
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珍爱生命健康权的唯一方式③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④生命是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校园欺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
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
遏制校园欺凌现象的蔓延,学校应做到( )A、坚持以暴制暴,打击欺凌者的嚣张气焰B、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珍惜生命C、严肃校规校纪,及时将欺凌者开除出校D、加强家校合作,监视学生言行免生事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边有关“游泳”的漫画启示我们( )①生命最宝贵,要珍爱生命②未成年人需要必要的家庭保护③夏日到来,要防止溺水,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④泳池游泳虽安全,但不如去江河湖游泳自由、舒畅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有限的青春里,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艾克白尔·艾尔肯的信念。
他用切身行动践行着这一信念,使他的大学生活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珍爱生命
第三节创造生命的价值
第三节创造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创造生命的价值应从珍惜时间,勇于创造,乐于奉献做起。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本职做起,提升生命价值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创造生命价值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创造生命的价值应从珍惜时间,勇于创造,乐于奉献做起。
2、教学难点:如何从身边的事做起,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地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珍爱生命第三节创造生命的价值湘教版拔高训练第五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交响曲,生命是一篇华丽经典的诗章,生命是一次历尽挫折与艰险的远航……你认为以下关于生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不同的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就不同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复制,生命是短暂的,会一去不复返③一个人的生命完全属于自己,我们在为自己活着④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尊重,需要有一种敬畏生命的情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做法体现珍爱生命、肯定生命价值的有( )①关爱、呵护身边的小动物②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奋起直追,永不气馁③不吃猪牛羊肉④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 )A、人能够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B、人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C、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D、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李翔和叔叔一家去郊游,叔叔带大家去一家野味餐馆吃饭,还点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做菜。
李翔提出异议,叔叔说这个菜价格高、营养好,李翔叔叔的行为( )A、善意的行为,是为了李翔长身体着想B、仗义的行为,是为照顾餐馆的生意而慷慨解囊C、是不尊重其他生命的行为D、只是一种健康养生的行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鳃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
”这说明( )A、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地球B、人类最具智慧C、人类的生命比动物的生命宝贵D、人类的思想无所不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6年7月23日,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辆自驾行轿车在动物园猛兽区停车,一位女性不顾“禁止下车”指示牌中途下车,随后被老虎拖走,车上另外的两名随行同伴救助时也被攻击,最终造成一死一伤的悲剧。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珍爱生命第三节创造生命的价值湘教版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第五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归纳整理的知识点,前后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家——心灵的港湾
B、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精神
C、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D、编织梦想——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的人一生躬耕于农田,有的人把青春的汗水洒在城市清洁工岗位上,有的人把毕生的精力入到科技研究和创新上,有的人一辈子甘做园丁默默奉献……这告诉我们( )
A、人们的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
B、人们的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C、人人都愿意为社会作出贡献
D、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具有多样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与其它生命相比,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 )
A、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
B、人类的生命最具稳定性
C、人类的生命是最美丽的
D、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这里的“生命延长”指的是( )
A、生命的接续
B、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时间
C、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D、肯定、尊重、悦纳自己的生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赣榆现代乡贤、2016年感动江苏十大人物、华东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方敬,24年如一日,先后资助260名寒门学子200多万元。
他的事迹启示我们要学会( )
A、乐于奉献
B、见义勇为
C、明辨是非
D、忠于职守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你认为在以下行为中,哪些做法与“关爱生命”相违背( )
①周末到森林中打猎
②到餐馆吃野生动物
③放生从农民手中买来的蛇
④保护珍稀动物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是有价值的,因为( )
A、帮助别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回报
B、帮助别人自己可以出名
C、自己可以随时要求别人的帮助
D、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促进社会的和谐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在玉树地震中已及时安全脱险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又冒险迅速返回废墟,救出了几人,而自己在余震中遇难而死。
香港政府追授他“金英勇”勋章,网民称其为“伟大的志愿者”。
上述材料说明( )
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与无私的奉献是紧密联系的②当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去帮助他人
③积极奉献社会和他人的精神比珍惜个人的生命更有价值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帮助他人,能使生命价值提升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2016年10月20日江苏射阳县发生了地震,地震震级为4.4级,震源深25千米。
对此,我县各个学校都不定期的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
小强对此举很不以为然:小小地震,又没造成损失,用得着那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是( )
A、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B、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C、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呵护生命,需要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本领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2012年7月23日上午,由中宣部、交通运输部、江苏省委共同组织的连云港市“雷锋车”组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合肥学苑大厦举行。
500多名“雷锋车”手坚持不懈学雷锋,累计行程17万多公里,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26万人次,义务运送行包22万余件,为旅客送去春天般的温暖,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和敬佩。
这告诉我们( )
A、只有牺牲的人,生命价值才得以延伸
B、努力为他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
C、“雷锋车”手是在履行法定义务
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比其他人的生命宝贵
【答案】:
【解析】:
第11题【综合题】
生活中从来不乏平民英雄。
在河南南阳,王锋三次冲入火海救人,用一串串带血的脚印诠释了平凡的真谛;在辽宁沈阳,4位外卖小哥在晚饭送餐高峰期,追随并护送一位突然病发的老人,用3个多小时的
陪伴,温暖了寒冷的冬日;在安徽蚌埠,“80”特警张劼“该上的时候就应该第一个上”,浑身被火包围仍紧紧抓住嫌疑人,用血肉之躯阻止了可能的爆炸;在天津武清,“金孔雀”余旭用整个青春奉行了军人的使命,诠释了一个叫作蓝天的信念……正是这样一位位平民英雄,让人生不再平凡,让温情得以传递,让和谐得以凝造。
据悉,你校准备开展向平民英雄学习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一位位平民英雄何以能让人生不再平凡、让温情得以传递、让和谐得以凝造?
学习平民英雄,让人生不再平凡,请谈谈你的人生规划。
【答案】:
【解析】:
第12题【综合题】
近段时间:有两个中学生自杀事件在媒体上引起了大家关注:
事件一:2017年4月初,荣成某男中学生,因面临中考,迷恋手机,其父一怒之下将手机扔下六楼,此中学生也跟着掉下楼。
事件二:2017年4月20日下午,湖南绿洲中学初二女生龙某在期中考试中因作弊受到监考老师批评,随后又有作弊嫌疑被发现,留下遗言后从五楼教室窗户跳下身亡。
你是怎样看待上述事件中两位中学生的行为?
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在引人扼腕的同时,如何减少自杀事件也引起了我校学生的广泛讨论。
甲同学认为:学生自杀是因为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与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关系,减少此类事件应该靠学生自身的努力。
乙同学认为:学生自杀是家庭和学校的问题,以及社会的价值观、社会导向都存在影响。
减少此类事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合作和保护,学生身为未成年人没有责任。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任选其一加以辨析。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