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桂美版四年级上册《9画古塔》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2.12 KB
- 文档页数:2
桂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桂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公共标志》 (2)第2课《我爱海洋》 (7)第3课《彩墨画鱼》 (10)第4课《家乡的桥》 (17)第5课《巧用空瓶子》 (22)第6课《教师节的祝福》 (26)第7课《用窗帘装饰窗口》 (28)第8课《陶罐》 (31)第9课《画古塔》 (34)第10课《点出来的画》 (37)第11课《水中的倒影》 (42)第12课《家具》 (45)第13课《小导游》 (49)第15课《冬日的景色》 (53)第16课《欢乐的民族节日》 (56)第17课《邮票上的图画》 (58)第18课《元宵灯谜会》 (65)第1课《公共标志》1教学目标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举,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学情分析孩子绘画习惯基本养成,好的很好,差的很差,但由于处在多动年龄, 所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讲出教学重点。
3重点难点和审美培养,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是良好品德和积极的价值观的养成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标志设计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确实如此,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标志设计。
(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引导学生看大屏幕。
(演示教学课件)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标志可以看出,每个标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含义。
因此可以说: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四年级美术上册《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观察和描绘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塔作品。
3. 引导学生感受塔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塔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塔作品。
三、教学重点:1. 观察和描绘塔的基本结构。
2.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塔作品。
四、教学难点:1. 观察和描绘塔的细节。
2.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塔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范画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等)。
3. 教学环境布置,展示相关塔的图片和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塔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塔的艺术魅力。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塔作品,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塔作品。
5. 评价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塔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八、拓展延伸: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实地等方式,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塔的特点。
2. 学生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技法创作塔作品,如剪纸、手工等。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情况,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2. 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幅塔作品,要求画面饱满、结构准确、富有创意。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绘画表现,鼓励学生持续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它们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匹配。
教案设计: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画古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塔的基本特征,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古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古塔图片,提高学生对我国古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古塔的特征及绘画方法2. 古塔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观察古塔的特征,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
2. 难点:古塔的结构和细节的刻画,以及画面氛围的营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古塔图片、绘画教材、画纸、画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古塔的特征。
b. 展示几张古塔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古塔的外观特征。
2. 基本知识与技能(15分钟)a. 通过展示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古塔的结构、线条、色彩等特点。
b. 讲解古塔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搭配等。
c. 示范绘画一座古塔,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实践与指导(15分钟)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绘画一座古塔。
b.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4. 作品欣赏与评价(5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b. 学生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古塔绘画步骤:1. 线条勾勒2. 结构刻画3. 色彩搭配4. 氛围营造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古塔绘画作品,要求线条流畅、结构准确、色彩和谐。
2. 写一篇绘画心得,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画古塔教学设计小学美术桂美2011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塔的基本形状,会用简单的几何形象概括古塔的形状。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感受古塔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古塔在我们这里不是很常见,有些同学都没有见过古塔,有些是在电视或是其它媒体上看见过,又因为古塔结构复杂,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画起来很有难度,所以尽量让他们把古塔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形状,比如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来概括其形状,对于他们准确把握形体很有帮助。
三、重难点理解古塔的外形特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用铅笔把古塔的形状画出来。
四、教学过程【导入】画古塔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
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画古塔。
【讲授】过程一、你见过古塔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样子。
二、出示古塔幻灯片。
观察一样刚才同学所说的古的各部分外形特点。
(尖尖的塔顶,古老的瓦,飞翘的檐角)三、出示绘画要求。
1、用铅笔画出塔的基本形。
2、画出古塔细节。
3、深入描绘细节,画出周围的景物,调整完成。
【活动】绘画要求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2、注意古塔的外形,(1)古塔是对称图形,可以在中间作一条辅助的轴。
(2)注意比例准确,注意古塔宽和高的比例,可以用铅笔比着画,(3)由于透视原因,古塔上小下大。
不能画得上下一样,缺少变化。
(4)切忌把古塔每一层的屋檐画成整齐上卷的波浪线。
画不出飞檐翘壁的感觉。
【活动】作业展评展评作业。
有针对性地提出优缺点。
【活动】小结配套课件()有些地方,为了修建房子,损坏古塔,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对这些遗留下来的珍贵历史文物建筑进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年级美术上册《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特征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 通过欣赏各种风格的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塔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欣赏各种风格的塔。
3. 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心中的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塔的基本特征和结构,能独立绘制出心中的塔。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风格的塔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塔的特点。
2.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塔的基本特征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塔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3. 示范(5分钟)教师示范绘制一座塔,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塔的理解和想象,动手绘制心中的塔。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塔的基本特征和结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美好事物。
7.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收集不同风格的塔的图片或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座著名的塔进行研究,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
2. 学生代表进行分享,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塔文化。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塔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强调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一幅塔的绘画作品,要求体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新。
2. 收集更多关于塔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九、教学反思(课后)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塔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年级美术上册《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塔,引导学生发现塔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创作出独特的塔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如基座、塔身、塔顶等。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塔,如佛塔、钟塔、箭塔等,发现它们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创作出独特的塔作品。
4.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创作出独特的塔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塔的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类型的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纸张、彩笔、剪刀等绘画和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类型的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塔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如基座、塔身、塔顶等,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塔,发现它们的特点。
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对塔的了解和想象,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创作出独特的塔作品。
4.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塔的理解和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的技巧。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塔的主题活动,如参观实际的塔或进行塔的模型制作。
2. 引导学生进行塔的摄影或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四年级美术上册《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欣赏不同风格的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塔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风格的塔,了解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塔。
3. 创作一幅以塔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不同风格的塔,了解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难点: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塔,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风格的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风格的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欣赏塔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讨论塔在各地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3. 技法讲解: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塔,演示绘画步骤。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自主创作一幅以塔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对于塔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的关于塔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延伸:在课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塔的重要性和价值。
也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如摄影、雕塑等,来表现塔的美感。
九、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教授本节课,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塔的图片、视频、书籍等资源,以便在教学中使用。
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更多关于塔的信息和图片,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塔。
十、教学计划:为了确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时间等。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 9 课:画古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塔的特点和绘画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古塔的图片,使学生能够把握古塔的结构、线条和色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风格的古代塔楼,了解古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习古塔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3. 创作一幅古塔画作,展示对古塔的理解和创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古塔的特点,掌握古塔的绘画方法。
难点:如何表现古塔的立体感和历史文化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水彩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古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与分析(10 分钟)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古代塔楼,观察和分析古塔的结构、线条和色彩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古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3. 绘画技巧学习(10 分钟)教师讲解和示范如何绘制古塔,包括线条、形状、色彩等。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基本绘画技巧。
4. 创作与展示(10 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绘制一幅古塔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古塔绘画要点:1. 观察角度2. 线条运用3. 色彩搭配4. 立体感表现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古塔画作,要求表现古塔的立体感和历史文化氛围。
2. 写一篇关于古塔的短文,介绍古塔的特点和意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和创作,使学生了解了古塔的特点和绘画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古塔的结构、线条和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美好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对其他古建筑的介绍,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题1、公共标志第课时,(共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公共标志的造型的艺术特性以及公共标志作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用口头语言简单的评述集中公共标志在艺术形象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习惯和爱惜生命、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欣赏评述各种类型的公共标志、认识公共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辨别不同类型的公共标志所代表的意义。
【教具准备】各种公共标志的范作、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教师组织学生以六人为一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好课桌。
教师坚持学生学习教材的准备情况。
(2)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一段有关公共标志如何在生活中帮助自己的故事导入课题。
教师设问:如果生活中没有公共标志,社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教师启发学生讲一讲自己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发现过和注意过什么样的公共标志。
学生启发学生讲一讲自己对某种公共标志的认识。
教师小结。
( 3)讲授新知。
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多种公共标志供学生欣赏,启发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公共标志、范例。
教师从标志的构成及其艺术性、实用性等方面介绍与评析几例公共标志。
公共标志的构成因素:图形、文字、色彩。
公共标志的功能:传达内容、表明位置、指示方向、警告禁止等。
公共标志的构成特点:形象化、概括化、简明、整洁。
教师讲授公共标志的分类:①讲解禁止标志。
②讲解警告标志。
③讲解指令标志。
④讲解提示标志。
⑤讲解指示标志。
⑥讲解禁令标志。
⑦讲解指路标志。
(4)学生讨论。
教师设置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色彩的运用对公共标志有影响吗?禁止标志采用什么色彩最醒目?指示标志用什么颜色最好?指路标志为什么有文字?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学习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各学习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5)课后拓展课后,可以尝试为你熟悉的校园设计有意义的公共标志。
四年级美术上册《塔》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塔的美感。
3. 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塔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线条、形状、色彩在塔的表现中的应用3. 欣赏与评价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类型的塔的图片2. 绘画材料:水彩笔、彩铅、蜡笔等3. 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各种类型的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塔的基本结构。
2. 提问:你们看到的塔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二、塔的结构与特点(10分钟)1. 讲解塔的基本结构,如基座、塔身、塔顶等。
2. 分析不同类型塔的特点,如古塔、现代塔等。
3. 引导学生了解塔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三、线条、形状、色彩在塔的表现中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线条、形状、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2.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表现塔的美感。
3. 学生练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表现一座塔。
四、欣赏与评价(10分钟)1. 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提问:你们觉得哪座塔的表现最美?为什么?3. 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表现优秀的方面。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塔的结构、线条、形状、色彩的表现。
2. 拓展学习: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建筑,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表现它们的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塔的基本结构,了解塔的特点。
通过讲解线条、形状、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元素表现塔的美感。
在欣赏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课后拓展学习,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顺利,学生表现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观察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的塔的形象,包括外观、结构、材料等。
小学美术桂美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画古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桂美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画古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古塔的图片,了解我国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线描画的方式来表现一座古塔。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四年级在造型方面有一定的绘画基础,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
学生逐渐的学习构图知识,,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旨在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
学生逐步学习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3教学重点: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学习用线描表现画古塔的创作。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及塔的造型结构表现。
4教学过程4.1一、组织教学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二、导入1、猜谜游戏头戴尖尖铁帽,身穿八角龙袍,四面无依无靠,狂风吹它不倒。
(打一建筑物)2、同学们知道塔吗?请你(8人小组)用桌上的图形拼出一座塔,比一比哪一组拼得最快。
3、哪一组能说说你们拼的塔用了什么图形?生说图形,教师画出相应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画古塔(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4页。
活动2【讲授】新授课三、新课1、师问:塔是中国的建筑还是国外的建筑?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走进塔的世界找答案吧!(点击图片,学生欣赏)中国古塔是多层建筑,均衡堆成,一般下大上小,造型优美,外形有图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
佛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喇嘛式、金刚式等。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塔的故事_广西版
第9课、塔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
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
教学准备:
(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了解宝塔。
1.出示各种塔的图片。
对于塔,同学们了解些什么?(只要学生能回答出一点,就要多鼓励、多表扬。
)
2.老师小结。
(1)塔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品。
画古塔-桂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意义;2.学生能够掌握绘画基础知识和技巧;3.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各种情感,用色彩表现事物的特点;4.学生能够创新思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古建筑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古建筑的特点和意义,掌握绘画基础知识和技巧;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表达各种情感,用色彩表现事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画纸、彩笔、颜料;2.具有古建筑特点的图片或实物模型;3.相关教学案例或教学视频。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导入1.让学生通过观察现代建筑和古建筑的图片,感受两种建筑的不同之处;2.让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绘画基础知识和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步骤二:讲解1.讲解古建筑的特点和意义;2.教授画古塔的基本步骤与技巧,如细节处理、色彩运用等;3.告诉学生如何用色彩表现古建筑的不同特点和气氛。
步骤三:实践1.让学生在画纸上用铅笔练习画古塔的基本形状和构图;2.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彩笔和颜料绘制自己的古塔作品;3.让学生在画古塔的过程中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步骤四:展示1.让学生将自己的古塔作品展示出来,并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2.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各自的作品,以提高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虚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画作和表现,评价其对古建筑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实际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自己的展示,对这次教学做一个总体评价。
六、教学延伸1.可以将学生的古塔作品制作成展板,放在校园或教室里展示;2.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古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3.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古建筑的理解和感受,如书法、摄影、音乐等。
画古塔美术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古代建筑之美——画古塔美术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尤其是古塔的形态和意义;2. 学习运用线条和颜色表达古塔的美感;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展示图片或模型,介绍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古塔;2. 提供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视频资源,以便学生了解古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 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4. 准备绘画纸或画板。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张古塔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古塔,包括其形态、功能和文化意义。
探究:1. 分发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古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观察古塔的形态特点,如塔身的层次感、曲线和装饰等。
3. 鼓励学生讨论古塔的美感所在,如其庄重、神秘和雄伟等。
实践:1.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古塔形象,用铅笔在绘画纸上简单勾勒出基本的轮廓。
2. 引导学生观察古塔的细节,如窗户、门、装饰等,并用铅笔或彩色铅笔绘制出来。
3. 鼓励学生运用线条和颜色表达古塔的美感,可以使用阴影、渐变等技巧增强立体感。
4. 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
分享和评价:1. 学生完成绘画后,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讨论不同作品中的特点和亮点。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绘画过程,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收获。
3.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提高绘画技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古塔或博物馆,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建筑之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绘制一幅大型古塔画作,展示在学校或班级的展览中。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古塔的观察和理解,以及绘画技巧的运用;2. 评价学生的作品,包括对古塔形象的准确性、细节的表达和整体的美感。
小学美术桂美版四年级上册《9画古塔》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
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古塔的造型特点,体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表达能力。
2、通过对祖国各地名胜古塔图片的欣赏,初涉建筑艺术领域,了解古塔的基本造型特征;收集有关古塔的资料,掌握建筑领域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各种建筑,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课件及图片,让学生掌握古塔的造型特点,体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一般常识,感受古塔的造型特点及其美感。
提高学生观察欣赏、自由表述的能力。
难点:勾画出塔的形状及塔上的装饰。
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通过范画的展示,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加深学生对古塔的印象。
教学方法运用及分析:
通过观察法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古塔的基本形状和造型特点,经过学生的谈论、交流加深了对古塔的印象。
重点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设计
1、提问导入:你见过什么塔?登上去过吗?登上去有什么感受?
2、抽生回答,并小结。
3、引出课题《古塔》(二)新课教学设计
1、欣赏、述评,感受古塔的独特美感。
①打开课本欣赏各地方的塔②通过观察,说说你最喜欢哪座古塔?这些古塔有什么异同?③抽生回答。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塔作个介绍。
塔是宗教建筑之一,最早的古塔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专门用来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经……等,教师出示。
小学美术桂美版四年级上册《9画古塔》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古塔的图片,了解我国古塔的建造历史和建筑文化.感受古塔的艺术美。
2、技能目标:学习用线条描绘一座古塔,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用线条表现古塔的造型。
2.画面的构图及塔的造型结构表现。
课前准备:有关塔的图片资料、示范作品、铅笔、粗线条的签字笔和图画纸等。
教学过程:( 1)故事导人教师讲述有关塔的故事导人本课学习,让学生对古塔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对塔文化的学习兴趣。
( 2)欣赏惑受教师讲述古塔文化,从美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初步感受塔建筑的造型美。
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塔的各种图片资料,提供给学生欣赏。
( 3)小组讨论教师以古塔为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的家乡(或居住的城市)有古塔吗?它是什么样子的?结构、造型复杂吗?有什么特点?塔有什么功能?古塔给人们什么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
( 4)讲述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古塔的造型特点:多层建筑、下大上小,均衡堆成,造型优美,外形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
教师讲述线描的绘画表现方法,强调在绘画时,表现的线要持续,不能断线太多。
( 5)示范作画教师讲述如何描绘一座古塔。
①在纸上定点。
(即定塔的位置)教学反馈:②画塔的大型。
③画塔的隔层细部。
④再深入描绘细节,画出古塔周围的景物,整理完成。
( 6)学生作业学生在课本上或在教师和自己收集来的塔的图片资料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座古塔进行绘画。
学生各自做作业,教师当堂指导。
( 7)展示评述学生作业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述。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画古塔 1.塔刹、塔身、塔基、地宫教学反思(每月四篇,每篇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