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直达运输与中转运输的比较分析 (2)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9
水路运输
分类
根据航行水运性质,水运分海运和河运两种。
它们是以海洋和河流作交通线的,
海运
即海洋运输,是使用船舶等水运工具经海上航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
它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但运输速度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
河运
即内河运输,用船舶和其他水运工具,在国内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
它具有成本低、耗能少、投资省、少占或不占农田等优点,但其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速度较慢,连续性差。
需要通航吨位较高的船舶,窄的河道要加宽,浅的要挖深,有时还得开挖沟通河流与河流之间的运河,才能为大型内河船舶提供四通八达的航道网。
形式
水路运输有以下四种形式:
(1)沿海运输。
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
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运输。
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远洋运输。
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
(4)内河运输。
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基于E-DEA模型的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分析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运输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干线作为中国重要的内河运输通道,其集装箱运输港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长江干线航道的狭窄、水深不足等问题,长江干线的集装箱运输一直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江海直达运输方面。
本文将基于E-DEA模型,对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的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港口更好地适应江海直达运输的需求。
一、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的江海直达运输概况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主要包括上海港、南通港、武汉港等,在长江干线航道上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江海直达运输是指集装箱直接从长江干线港口运往海港,或者从海港运往长江干线港口,以实现长江干线和海运的衔接。
江海直达运输对于提高长江干线港口的运输效率、降低货物运输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的江海直达运输面临着一些挑战。
长江干线航道的水深和宽度相对较小,难以容纳大型集装箱船舶的直达运输。
目前长江干线港口的装卸设施、堆场等设施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江海直达运输的需求。
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的中转环节较多,导致运输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E-DEA模型在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分析中的应用E-DEA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价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效率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影响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的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分析中,E-DEA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长江干线港口的运输效率,找出不同港口之间的差距,并提出改进措施。
我们需要确定长江干线港口的输入和输出指标。
输入指标可以包括船舶吞吐量、装卸速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等;输出指标可以包括运输效率、运输成本、货物损耗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港口的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E-DEA模型计算不同港口的效率得分。
通过对得分的比较,我们可以找出效率较低的港口,确定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舟山江海直达运输向长江中上游拓展问题及对策建议发布时间:2022-01-04T07:12:59.93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3期作者:方锦荣[导读] 论述当前舟山至长江段江海直达运输现状,分析影响江海直达发展运输向长江中上游段纵深拓展的主要因素,并据此从市场需求、配套政策、基建要求等角度提出进一步推进直达运输业务的对策。
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浙江省舟山市 316021摘要:论述当前舟山至长江段江海直达运输现状,分析影响江海直达发展运输向长江中上游段纵深拓展的主要因素,并据此从市场需求、配套政策、基建要求等角度提出进一步推进直达运输业务的对策。
关键词:江海直达长江中上游运输业务1.江海直达运输发展面临的问题近两年来,舟山围绕江海直达船型的推广应用,结合本地实情,同步推进船型研发和市场培育,积极开展市场、航线调研,对接货主和船东,但在江海直达运输进一步向长江中上游段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如下: 1.1航运企业新造船意愿不强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疫情形势反复影响,以及国内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等国家政策的全面推进,水路货运需求有所减少,长江干线及沿海运力过剩,待售二手船供大于求,行情低迷,而新船造价因钢价高等原因居高不下,同吨位新造船价格是十年船龄内二手船的一倍以上,导致企业新造船意愿普遍不强。
1.2江海直达船舶建造成本优势不明显按照2018版规范建造的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较同类海船理论上造价降低约10%,但需中国船级社CCS检验,据企业反应,与中国船检局ZC检验相比,建造成本将提高10%以上,导致江海直达船舶较海船整体建造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1.3江海直达船舶运营成本偏高1.燃油成本。
2020年1月1日起,海船进入内河控制区,应使用硫含量不大于0.1%m/m的船用燃油。
特定航线直达船在江段需使用轻质柴油,与进江海船相比(海船进江可以使用低硫燃油),燃料成本增加约2000元/吨,由于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江段航行距离大于海段,整体燃油成本将增加30%以上。
水路运输的分类水路运输是指利用内河、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活动。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特点,水路运输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对水路运输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1.内河运输内河运输是指在国内的江河湖泊等内陆水域进行的货物和人员运输。
内河运输具有以下特点:•航程相对较短,适合区域性货物和人员的短途运输;•运力相对较小,一般以船只为主要交通工具;•对航道条件要求较高,需要保持良好的航道深度和通航能力。
内河运输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1 沿海内河联运沿海内河联运是指利用国内的江河湖泊与近海港口结合,实现货物从港口到内陆地区的联合运输。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水路和海洋资源优势,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1.2 内陆航道内陆航道是指国内各大江大河之间及其支流之间的航道。
内陆航道的运输线路相对固定,运力较大,可以满足大量货物和人员的长途运输需求。
1.3 内河港口内河港口是指位于江河湖泊上的港口设施,用于装卸货物和提供水路运输服务。
内河港口通常建设在交通便利、水深条件良好的位置,以方便货物和人员的进出。
2.海洋运输海洋运输是指在海洋上进行的货物和人员运输活动。
海洋运输具有以下特点:•航程较长,适合远距离国际贸易和大规模物流需求;•运力较大,可以通过大型船只实现大批量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对航线安全要求高,需要保持良好的气象条件和航行能力。
海洋运输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2.1 近海航运近海航运是指在近岸海域进行的货物和人员运输。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具有时间短、成本低等优势。
2.2 深海远洋航运深海远洋航运是指在远离陆地的深海区域进行的货物和人员运输。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大规模国际贸易和长途跨洋运输,需要依靠大型船只和专业的船队来实现。
2.3 港口物流港口物流是指在海洋港口进行的货物装卸、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
港口作为海洋运输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货物和人员的集散、转运等功能,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海联运江海联运是指货物不经中转,由同一艘船完成江河与海洋运输的全程运输方式。
江海联运的操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江段运输和海上运输。
在中国国内,江海联运主要应用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当地外贸进出口主要的运输方式。
一、优越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传统水运被分为内河与海洋两个相对独立的闭合循环,货物进出内陆通常采用一二三程运输方式,即货物要通过不厌其烦地转运,或者在大的直航海船与小的江船之间转卸搬运,或者经陆路将集装箱运往码头装船,运输的环节多、周期长、货损大、成本相对高。
江海联运则实现了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之间的连续运输,体现出许多的优越性:(1)减少运输环节、转船次数和操作手续,缩短运输周期,从而适应货主对快速化和物流化的服务要求。
如由于运输速度提高,从重庆发出的船只10天就能到达上海,再过1天就能到达温州,到北方所有港口只需要14天,到南方最远的海口也仅需18天。
(2)节省重复无意义的卸货、载货人力物力,降低了运费。
据测算,与传统的中转方式比较,江海直达能使每吨矿石运输费节约10%—20%,从重庆至温州、宁波、福州等地的货物运输江海联运价格最为便宜,一个集装箱从重庆经江海直达到东北,价格比铁路直达要便宜1/3。
(3)降低货物的途中损耗1%以上,既减少了货损货差,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4)为运输企业拓展市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长江航运集团通过江海联运将滚装船运输业务从长江线延伸至东南亚、中东和南非,扩展了企业的运输业务。
黑龙江省通过江海联运,将满载大米的千吨货轮从乌苏里江东安港和松花江同江港运抵浙江温州(经抚远、俄阿穆尔河、鞑靼海峡、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开辟了商品粮的新市场。
(5)为内河航运发展提供了基础,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支持。
通过集装箱江海联运,重庆港从重庆延伸到了涪陵、万州,港口腹地扩张到了四川、贵州,内河航运得到振兴;由于江海联运的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黑龙江流域的运力结构更趋合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提高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7.04.11•【文号】交水发[2017]53号•【施行日期】2017.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的意见交水发[2017]53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江海直达是一种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运输方式。
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是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和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为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决策部署,以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运输组织,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安全、高效和绿色发展,加快水运提质增效升级,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根据航行内河和特定海域的特点,改革突破现行制度体系,科学制定江海直达船舶法规制度。
加强科技创新,开发先进适用直达船型。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运输组织,促进船舶、航道、港口协调发展。
坚持依法依规、安全发展。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强化法规制度的引领和规制作用,保障直达船舶本质安全。
强化法规制度执行,落实安全责任,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实现江海直达运输安全发展。
坚持示范引领、市场推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发挥江海直达比较优势,不断提升经济性和竞争力,促进高效发展。
开展江出海直达运输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范围。
我国江海直达运输的现状与展望我国江海直达运输的现状与展望漆文军一、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状况江海直达运输由于减少中间环节、消除了货物损耗,大幅降低运输成本而深受船东和货主的欢迎。
早在上世纪 20年代,欧洲的封闭水域与内河之间便出现了现代江海直达运输方式的雏形,当时所使用的船型主要是性能较好的内河船或小型海船。
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就开始组织江海直达运输,上世纪70年代后进人大力发展时期。
同时,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江海直达运输也得到迅猛发展。
我国的长江、珠江等河流深入大陆腹地,通过出海口,近可与沿海各省、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南两岛,远可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日本及东南亚诸国通航,具备了江海直达运输的条件。
但这些水域多属天然浅水航道,限制了江海直达运输的发展,因而我国江海直达运输较晚。
上个世纪50年代,有关专家对江海直达运输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和探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5000吨级油船曾航行于湖南长岭至大连及日本航线,中期交通部组织上海海运局5 000吨级海船自秦皇岛直达武汉的煤炭运输获得成功。
洪水期大吨位船舶可以进入南京和武汉。
浅吃水“浙海117”万吨级货船曾在非枯水期到达长江中下游港口卸矿装煤。
这些有益的尝试,揭开了江海直达运输的序幕,经营江海直达运输的国营、地方、集体航运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湖北、江西、江苏和广东等省建造了一大批中小型的江海直达船航行于长江、珠江至沿海及近海航线上。
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对长江干线的江海直达运输予以高度重视。
在“七五”期间江海直达5 000吨级运粮船、4000吨级化学品船和4000吨级(268TEU)集装箱船的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九五”期间宁波北仑港至武汉的矿石直达运输也取得重大突破。
长江船舶设计院自行设计研究的2000m3LPG江海直达运输于1998年底投入营运取得实效。
进入21世纪,长江航运集团对现有的3000吨内河货驳和1942kW内河推轮进行改造,组成江海直达顶推船队,也取得了成功。
中国船检 CHINA SHIP SURVEY 2021.372绿色技术 Green Technology后疫情时代,区域供应链兴起。
未来全球将出现三个更多体现区域特征的供应链来代替全球产业链,即北美、欧盟和亚洲三大区域供应链。
由于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供应链重点将相对变短,各沿海港口的区位优势将得到提升,从而导致物流运输航线、需求船型发生了变化。
未来长江流域的运输增量必须中国船级社 肖曙明 张 伟 刘光明特定航线江河海直达船型研发持续发力通过运输组织方式优化实现,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是沟通国内、国外物流的重要环节,是运输组织优化的有效方式。
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对于优化物流组织方式、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江海直达发展,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江海直达运输发展。
2020年印发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发展经济高效的江海联运和多式联运,完善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形成江海直达、江海联运有机衔接的江海运输物流体系,提高江海运输服务水平。
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需求2020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突破了30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江海直达、江海联运快速发展,长江干线近六成物流已实现江海联运,有力保障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在内共26座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之一。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带来了长三角地区发展新机会,推进了区域间交通互联,促进了各产业融合与协作,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区域物流业运输发展需求。
1、集装箱2019年,长三角港口群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35万TEU,其中沿海港口7987万TEU,内河港口1438万TEU,从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例看,上海港为46.38%,宁波舟山港为29.49%。
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以上海港为核心,江苏、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港口群。
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量基数较小,在大物流的集疏运体系中分担率较低,对公路依赖度较高,集疏运矛盾日益加剧。
江海直达船设计理念
江海直达船是指在江河和海洋之间进行直达运输的船舶。
在设计江海直达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理念:
1. 安全性:江海直达船的设计首先要保证船舶的安全性。
这包括船体的结构强度、稳定性以及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同时,需要考虑船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航行能力和抗风浪能力,确保船舶可以安全航行。
2. 效率性:江海直达船的设计应该追求高效率运输。
这包括优化船体结构,减小阻力,提高航速,降低航行能耗。
同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货物装卸的便利性,使得货物可以快速、方便地装卸。
3. 舒适性:江海直达船上的乘员和乘客也需要得到良好的舒适体验。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船舶的舒适性,包括船舱布局合理、船舱内部空气质量良好、噪音和震动控制等。
4. 环保性:江海直达船的设计应该注重环保性能。
可采用清洁燃料和低污染排放的发动机,减少废气排放。
同时,可以在设计中考虑船体的防污、防腐、防生物附着等措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5. 适应性:江海直达船的设计要适应不同水域的航行需求。
这不仅包括淡水江河的航行需求,还包括海洋中的航行需求。
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船舶在不同水深、不同潮汐、不同水流条件下的航行性能,以及船舶对水下障碍物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江海直达船的设计理念包括安全性、效率性、舒适性、环保性和适应性。
只有在满足这些理念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江海直达船,实现高效、安全、舒适的运输服务。
江海直达运输的概念江海直达运输是一种通过江河和海洋直接连接起来的运输方式。
它通过利用水路、海洋资源,实现陆海联运,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江海直达运输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水运设施进行运输,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同时也避免了道路运输的交通拥堵问题。
江海直达运输通常采用船舶运输,包括江河内河航运和跨海运输,通过水路河运与海运相结合,形成一条无缝衔接的运输通道,提供快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在江海直达运输中,重要的运输媒介是船舶。
船舶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运输工具,可同时携带大量货物,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
同时,江海直达运输也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船舶,例如河轮、远洋货船、集装箱船等,以适应不同的运输需求。
江海直达运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江海直达运输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
相对于陆地运输,水路运输的费用更低,因为它不需要支付过路费或过桥费等额外费用。
同时,船舶可以一次携带大量货物,降低了运输成本。
此外,由于水路运输的通畅性,江海直达运输可以提供更快速的运输服务,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提高供应链效率。
第二,江海直达运输具有较强的运力承载能力。
船舶作为一种大型运输工具,可以携带大量货物,解决陆地运输中运力不足的问题。
无论是长距离运输还是大批量货物的运输,江海直达运输都能够提供适当的容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三,江海直达运输可以带来环境效益。
与陆地交通相比,水路交通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排放水平。
河流和海洋作为运输通道不会受到城市交通拥堵、限行等影响,从而减少了尾气排放和道路噪音,并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第四,江海直达运输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江海直达运输有效地打通了内陆城市与海洋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内陆经济的活力。
通过江海直达运输,内陆城市可以与沿海城市和国际市场进行更加便捷的贸易往来,加快物流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然而,江海直达运输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水路交通的天气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江海直达运输的可操作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江海直达运输与中转运输的比较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物流业在为人们的出行以及生活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大大的促进了交通运输经济的巨大发展。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流业产生了较高的需求。
物流企业针对货物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才能既可以保证货物到达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同时还可以大大的降低货物的运输成本。
江海运输作为运输方式中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在国内以及国际之间货物运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着江海运输中的直达运输方式以及中转运输方式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别对江海直达运输以及中转运输的定义进行了叙述,并讨论了国内对此两种运输方式的研究现状。
(2)分别对江海直达运输方式以及中转运输方式展开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分别给予了评价。
(3)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下一步的具体工作。
关键词:运输方式;直达运输;中转运输;比较分析;目录Abstract (I)第一章绪论 (1)1.1 江海直达运输定义 (1)1.2 江海中转运输定义 (1)1.3江海直达与中转运输方式的发展现状 (1)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第二章江海直达运输方式 (2)2.1 江海直达运输的货种分析 (2)2.1.1 散货船铁矿石运输 (2)2.1.2 液化气船运输 (2)2.2 影响江海直达运输方式发展的因素分析 (2)2.2.1 航道因素 (2)2.2.2 政府政策与法律法规 (3)2.2.3 其他运输方式的影响 (3)2.3 对江海直达运输方式的评价 (3)第三章江海中转运输方式 (4)3.1 中转运输的货种分析 (4)3.1.1 江海集装箱运输 (4)3.1.2 干散货船运输 (4)3.1.3 油船运输 (4)3.2 对江海中转运输方式的评价 (4)3.2.1 时间方面 (5)3.2.2 成本方面 (5)3.2.3 运输质量方面 (5)3.2.4资金周转方面 (5)第四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5)4.1 全文总结 (5)4.2 展望 (5)参考文献 (6)致谢 (6)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advances in modern technology, as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not only brings about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travel for people's lives , but also greatly contributes to the hug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People has higher demand o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Logistics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oods can adopt different mode of transportation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goods arrive and timeliness, but also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of transportation of the goods.As a mode of transport in a major mode of transport, Water transpo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rms of cargo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This article revolves around the jianghai direct transport way of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it, specific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1) Of River-sea-through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i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of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to this two kinds of modes of transportation.(2) Of River-sea-through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it is a concret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and given the evaluation respectively.(3) For the full text is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work of next step. Keywords: the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the River-sea-through transportation;transshipment; comparative analysis;第一章绪论1.1 江海直达运输定义江海直达运输顾名思义就是在货物所在的码头装上货船之后,船只将沿着航道直达目的地,中间没有其他的任何环节(包括货物装卸等)的运输方式。
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江海直达运输由于减少了不少的中间运输环节,可以大大的降低货物的损耗,可以大大的降低货物运输的成本以及运输的时间,因此受到广大货主以及船东的欢迎。
近几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方式采用独立的船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江海直达运势是社会需求以及水运科技进步的产物;令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强烈的要求货物能够及时安全的到达运输的目的地,这就助长了江海直达运输方式的蓬勃发展之势。
江海直达运输把河运以及海运两种运输渠道有机的进行了结合起来,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延伸的结果。
1.2 江海中转运输定义江海中转运输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受到航运条件等的限制,货物不得不在路线的中间某个码头通过中转来达到目的地,这种江海运输方式称为江海中转运输。
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地段,首先几十万吨的海轮沿着长江中部的航线到达宁波北仓港时由于长江水深以及流速的限制,不得不转换成小型海船然后到达长江下游的港口。
1.3江海直达与中转运输方式的发展现状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以前苏联为首的几个水域比较发达的几个国家就开始了江海直达运输。
70年代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中的江海运输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虽然有长江、珠江等河流深入大陆,而且河流沿岸有着较好的发展江海运输的条件,但是,我国内部的绝大河道均属于天然浅水航道,这种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江海运输方式的发展,造成了我国发展江海运输方式比较晚。
上世纪中期,国内的有关专家学者就对我国发展江海运输方式进行了论证与讨论,湖南长岭至大连航线以及秦皇岛至武汉航线的顺利开通开启了我国发展江海运输方式的新篇章。
在“七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我国的江海运输方式的发展,在湖北、江西、江苏等近海地段开辟了大量的航线。
在此后的20年时间之内,我国的江海运输方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就江海直达运输以及中转运输船型来看,除了少量的油船以及化学品船外,其主流船型主要有集装箱船以及干散货船。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围绕着江海运输方式中的直达运输以及中转运输方式展开分析。
重点分析讨论江海直达运输以及中转运输的定义、发展现状、货种等;然后对分别对两种运输方式进行评价;最后从两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二章江海直达运输方式2.1 江海直达运输的货种分析2.1.1 散货船铁矿石运输由我国能源储存以及能源分布情况可知,作为钢铁生产重要的基础原料的铁矿石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开采量有限。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不得不大量的进口铁矿石资源。
同时,随着我国铁矿石资源的大量进口,全球铁矿石供应量出现了异常紧张的供应局面,铁矿石资源的价格也在不断的增长。
我国铁矿石资源的主要进口国有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和印度等离我国较远的国家。
如果利用铁路、公路等陆上交通运输方式进行运输的话,一方面其成本比较高,令一方面运输需要的基本设施投入也比较大。
为了能充分利用我国南部地区特有的江海水域条件,我国的一些钢铁企业在建厂初期就选在了水域航道附近。
以长江航线为例,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的大量的铁矿石资源首先通过海上运输至沿海港口,然后再经过长江航线运至钢铁企业。
2.1.2 液化气船运输根据我国一些天然气等液化气分布可知,在我国的西部存储着大量的液化气资源。
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这种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好转。
但是,从令一方面讲,国内的大部分河流流向也是自西向东的,这就为西部资源的东输开辟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根据我国交通部最新的资质审核条件,国内共有22家可以从事液化气水上运输业务,比最多时期减少了将近一半,这主要是由于液化气属于危险品,我国加大了对危险品运输的整顿与管理,一部分不符合液化气运输资质条件的企业被取消了经营运输资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水上液化气运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部分实力不强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市场已经淘汰。
对于国内的液化气船型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最多时已经达到80多艘。
但是,近几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提高了液化气船型的检查质量,并提高了液化气运输船型的安全管理措施,使得达不到检查标准或是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液化气运输船型退出了舞台,造成了我国液化气水运能力大大的下降。
在目前所有仍在经营的液化气运输船型中,极少数拥有着经营内外贸运输的权利,绝大部分只能在国内从事运输,其中只能从事过内内河运输的船型只占全部船只的不到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