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常用错别字辨析(从意义角度辨析)(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8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二(错别字辨析)——以义定形纠正积累一、考纲要求: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考纲阐释: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那些常用但又极易混淆的字,主要表现在:同音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容易误写的成语。
二、依据高考,掌握规律2007年高考字形题全集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全国1)A、淤积绿菌场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答案:C 。
解析:本题考察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
命题设置的三处错误,都属于音同形近异义,其中“娇”与“矫”,“磬”与“罄”都是考生因其音同而形近易出现误用的字;“拾人牙慧”是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其中的“牙慧”,指别人说过的精彩的话,而此对不少考生还是陌生信息。
A中娇健应为矫健,B中拾人牙惠中的惠应改为慧,D中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北京)A、精粹精络精疲力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答案:D项全部正确。
每个选项中大部分词语含有一个相同语素,错点均为误用音近字,推究词义即可辨明。
A项“精络”应为“经络”,B项“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C 项“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天津)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荫庇频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磋商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珠联璧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答:A。
◆解析◆B项,“频律”应为“频率”,“鞠躬尽悴”应为“鞠躬尽瘁”;C项,“要言不繁”应为“要言不烦”;D项,“协迫”应为“胁迫”。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重庆)A、苍桑笑靥秣马厉兵篷荜生辉B、脉搏涣散耳濡目染汗流夹背C、喝彩炽热哀声叹气恼羞成怒D、副刊伫立青出于兰察言观色答案:A。
2014年8月7日,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举行“汉字英雄”挑战赛。
挑战赛中,总编室校检组和政治组编辑分别结合平时工作实际,为大家奉上总编室易错字指南。
四类易错字词举例总编室校检组林筱一、读音相近或相同之错:继、既、即:继(既)往开来:继,继承,前人的事业,开拓未来。
一如既(继)往:既是还是的意思即使、既然、既来之则安之州、洲:州是一种行政区划:汉末天下分为十三个州,此后,地方行政上分为州、郡、县三级,到明清以后州的范围缩小了,出现了很多带州的地名,如今带州字的地名很多跟古代的州名有关,比如:广州、杭州、扬州洲则是水中的陆地、或者河流冲击行程的沙洲,比如:湖南橘子洲、珠江三角洲、株洲(临逯水和湘江,从前就是个县叫株洲县,后升格为株洲市)、亚洲(世界岛),满洲里则是俄语音译。
生、升:油然而生(升):生,产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而不是自然而然地升起。
例子:谈笑风生、四海升平。
另外,每逢中秋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经常被引用,大家可以考虑一下,这个海上生明月是哪个生?很多人往往会错写为“海上升明月”。
从字面意思来看也没错,可是一个“生”字一出就显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而写作“升”字虽然也可理解,但是品味起来就显得平淡无奇、意境全无。
与这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里也用生。
例子:震、振:震耳欲聋、振聋发聩二、字形相近之错:这是我们在编辑录入的时候编辑或者操作员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字形相近、但是意思相远。
已、己、巳:三个的开口问题赢、羸、嬴:三个月和凡中间的不同孟、盂:上面不同三、词义相近之错:权利、权力这两个词如何用比较明了的方式区分呢?我们可以用他们的英文来理解,权利的英文是right,权力的英文是power,right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被剥夺的自然权利,如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不被侵害的权利,人权的英语自然是human right.而权力指的是某一群体赋予特定群体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比如我们常说:我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我们可以说我党的power来自于人民。
《常见错别字辨析手册_常见别字辨析(一)》摘要:“美發廳”应“美髮廳”,“美髮廳”误“美發廳”显然是没有弄清楚“发”和“發”“髮”不对应关系,“食不裹腹”应“食不腹”写前面“无错不成”错得多是别别往往似是而非让人临笔踟蹰不心便会重蹈覆辙别是编校工作难题笔者把己常碰到别稍加辨析以与行特别是年轻行交流还望高明不吝赐教粹精萃精粹【病例】这诗歌选集了当代抒情短诗精萃值得向年轻人推荐【诊断】音义混致误【辨析】“精萃”应“精粹”“粹”和“萃”音ì“粹”是形声米旁是它形思是没有杂质、品质优良米由引申出精华思所以它可以和义“精”构成“精粹”词“萃”也是形声草头是它形义是草丛生样子由引申动词义聚集如荟萃、集萃、萃聚聚集起然就成了整体由又可用作名词指群、类成语有“出类拔萃”这里“萃”和“类”都是指相或相似人物、事物集合体无论是动词还是名词“萃”都没有精华思广告常见到“精萃”组合完全是拉郎配发美發廳美髮廳【病例】新开商城边又有了美发厅到晚上繁体写“美發廳”三闪闪发光【诊断】繁简误认致误【辨析】“美發廳”应“美髮廳”“美髮”简化规写法应是“美发”“发”对应是两繁体是“發”是“髮”“發”音ā义射箭故其从弓如“發”;引申指发射如“弹无虚發”“髮”音à义头发故其从“髟(音bā长发飘舞样子)”如苏东坡“早生华发(髮)”“美髮廳”误“美發廳”显然是没有弄清楚“发”和“發”“髮”不对应关系雌信口齿黄信口雌黄【病例】明明卖是期食品还信口齿黄说营养价值没有改变【诊断】音近致误【辨析】“信口齿黄”应“信口雌黄”“雌”音í“雌黄”橙黄色矿物可作褪色剂用古人、校有了差错常用雌黄涂改据《晋·王衍传》王衍夷甫人能言发现有说得不妥当立即加以修正“口雌黄”可见这是性词则成了贬义词所谓“信口雌黄”就是说话不顾事实不责任信口乱说“齿”音ǐ“齿黄”面义是牙齿发黄这和乱说没有必然系食不裹腹食不腹【病例】“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早已成历史今天人们对饮食要已提高到崭新阶段【诊断】音致误【辨析】“食不裹腹”应“食不腹”“”和“裹”音ɡǒ“”指树木结实凡实皆饱满而圆胀庄子便用“”形容人饱足样子他《逍遥游》写道“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然”“腹犹然”就是肚子像实样圆滚滚故“腹”有饱足义成语“食不腹”则是说吃不饱肚子常用形容贫苦生活“裹”虽和“”音但思是指外部包扎、缠绕“衣不裹腹”也许还可以说“食不裹腹”让人无法理趺跌坐趺坐【病例】沈先生曾写首《跌坐》诗表明己心志“举世嚣嚣我适静棕床跌坐作心观”【诊断】形似致误【辨析】“跌坐”应“趺坐”“趺坐”是种特殊坐姿也许般人不太熟悉缘故出版物常误“跌坐”这两虽然只差撇但摔倒了稳坐着义差得很远“趺”音ū形声义脚背;用作动词指左右脚交叉盘坐这是佛教徒种常用坐姿称“趺坐”这样坐着是不可能“跌”用作名词可指石碑底座如“石趺”“龟趺”等“跌”是常用看构成可以助我们理它义失足——失平衡然容易摔倒引申义有坠落、降低、价格下降等如跌落悬崖、股市暴跌敦温柔钝厚温柔敦厚【病例】“诗三言以蔽曰思无邪”儒认温柔钝厚是《诗》基特色【诊断】音近致误【辨析】“温柔钝厚”应“温柔敦厚”这四就面义说指温和而宽厚《诗》是“四五”其有不少作品讽刺但用语怨而不怒所以称“诗教”这是合儒道德标准“敦”是古代种食器音ì它由青铜制成器身和盖子都半球形器物整体呈球形由这种器物看上厚重而实因名词“敦”引申出了形容词义可指情感诚恳和深厚汉语有批由“敦”构成词如“敦请”“敦促”“敦聘”等等“敦厚”由两义语素合成词无论“敦”和“厚”都包含着正面情感而“钝”义不锋利引申指迟钝、愚笨词义上是否定“敦”和“钝”不能混谈箭明枪暗剑明枪暗箭【病例】祖父死哥因做了承重孙便成了明枪暗剑目标庭气氛变得更加压抑【诊断】音义混致误【辨析】“明枪暗剑”应“明枪暗箭”“箭”和“剑”音à“箭”可远处、暗处发射;“剑”短兵器适合近战所以“箭”和“剑”虽武器却不能混用距离远、暗地里伤人要用“箭”面对面公开作战要用“剑”“明枪暗箭”比喻公开和隐蔽攻击不能写成“明枪暗剑”;而“唇枪舌剑”是口舌战舌是短不“兵器”适合比喻“剑”而不是“箭”。
常见错别字辨析(转摘整理)1. 窜改、篡改错例: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但有的同志往往为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篡改成语或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辨析:“篡改”应为“窜改”。
“窜改”和“篡改”都有改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
“窜改”这里的“窜”本身就是改动的意思。
“篡改”则指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作伪的手段故意改动或曲解,这里的“篡”是曲解的意思。
“窜改”是中性词,多作于文章、成语、古书。
而“篡改”是贬义词,强调改动是曲解和故意的,多用于某种权威性的理论、指示或主张。
2. 秆、杆、竿错例:截至目前,该镇共贮藏新鲜玉米秸杆700余吨。
辨析:“杆”应为“秆”。
“杆”是木棍,所以义符为“木”,凡木杆或形状像杆状物都用“杆”。
“秆”是某些植物的茎,故义符为“禾”。
“竿”是竹子的主干,所以义符为“竹”,凡是竹子做的长棍都应用“竿”。
3. 备、倍错例:2006年是娱乐大年。
“超女”、“好男儿”、“梦想中国”的海选大赛倍受大众关注。
辨析:“倍”应为“备”。
“备”作副词,表示“完全”的意思,有程度较深的含义。
备受关注即完全受到关注。
而“倍”作副词时,表示更加、成倍的意思。
如:身价倍增、倍感亲切。
4. 付诸、付诸于错例:他们从本村的实际出发,重新修订了村务公开制度,并已付诸于实施。
辨析:“付诸于”应为“付诸”。
出现这一错误是因为没有弄清“诸”字的含义。
“诸”作为文言词,在这里用在动词“付”的后面,是“之于”的意思,“付诸”就是“付之于”,如果写作“付诸于”,岂不成了“付之于于”吗?可见,“付诸”后面不应再加“于”字。
5. 置疑、质疑错例:确凿的证据表明,事故的发生是当事人违反操作而造成的,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辨析:“质疑”应为“置疑”。
“质疑”指提出疑问,常用作提出等动词的宾词。
“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等。
6. 度·渡错例:色彩在家居设计中被广泛运用,不再只局限于墙面、家具、布艺了,现在已过度到卫浴间的卫浴产品。
常见100个错别字辨析1.按(安)装[例句]县里的按装队早就到了,谁知发生了这一意外情况,只能推迟开工。
[辨析] 音近义混致误.安、按二字声调有别,一为阴平,一为去声。
在用作动词时,宝盖头的“安”有装的意思,故“安”“装”可以联合成词;提手旁的“按”,《说文》的解释是:“下也,从手,安声。
”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在注释时特意强调,“下”是“以手抑之使下也”,即用手往下揿。
“安装”必须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施工,当然不是用手揿一下便能解决问题的,因此不能写成“按装”。
2. 甘败(拜)下风[例句] 陈科长的棋艺在厂里首屈一指,但碰到这样一位高人,只能甘败下风。
[辨析]误解字义致误。
“下风”即风向的下方。
“上风”和“下风”常用来比喻有利和不利,优势和劣势。
“甘拜下风”即自愿迎风站在不利地位、劣势地位,向对方行礼参拜,表示心悦诚服的认输。
这里的“拜”是一种礼节,通过“拜”表明自己的态度。
因为这一成语只用于失败者、技不如人者,在这一意义的暗示下,有人把“拜”误写成了同音的“败”了。
3. 自抱(暴)自弃〔例句]年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未来,怎么能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抱自弃呢?[辨析]音同致误。
这则成语出自《孟子·离娄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自暴”即自己糟蹋自己,“自弃”即自己抛弃自己。
盂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言行若背离仁义道德标准,就无异于自甘堕落。
这里的暴、弃都具有明显的消极倾向.“自暴自弃”的“暴”,就是“‘暴殄天物”的“暴”。
而“抱”虽然和“暴”同音,但这是一个以手相围的动作,和“暴”表达的意思不同。
4.针贬(砭)〔例句]文坛浮躁成风。
他曾写过一篇长文,对此作了尖锐的针贬。
〔辨析)音近义混致误。
砭,音biǎn,指古人用来治病的石针。
明代有个叫张萱的说过:“针本以石为之,名曰砭,后世乃易以金耳。
”古籍中提及的“药石”,其中“石”就是指“砭”,而非金石之“石”。
小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什邡市湔氐镇小学:杨丽华实行新课标以来,一年级大量识字,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二年级写话、写日记和语文综合性活动用字的练习机会增多,所以错别字高峰期在低段。
我班学生组的词中有大量错别字的存在,形势令人担忧,势必影响写话与今后的作文。
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
试想,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答出来的卷面题错别字连篇,那么他的阅读、写作水平就高不了多少。
我班学生的组词摘录:a实(城实)华(光华)其(其时) 尤(尤好)b块(块乐)c壮(壮欢)灯(华灯)……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使用规范的汉字。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1-2阶段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留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做到不写错别字是学校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纠正小学生错别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爱好,提高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故意写错字的词语泛滥,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如:一家美容院的广告“赶紧下斑,不要痘留”,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造成了社会上错别字现象更加严重,我们的学生平时走在街头非常喜欢看这些广告牌认字,这对处于母语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纠正起来也十分困难。
从客观原因分析,中国汉字多、模样像、同音字又多,确实不好区分,容易混淆。
且大多汉字意思、用法不只一两种,给人们识记应用带来很大难度。
就连大人、老师也可能出错,更何况小孩子呢?再看,在义务教育阶段,总共要求会认3500个生字、能写会用3000个,其中小学里就要求会认3000个、能写会用2500个,而一、二年级分别承担了1600—1800个和800—1000个生字。
该比重可以看出小学,尤其是小学低段生字难度及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识字量大,加上形近、同音、多义等复杂情况,每周新课上完或每个学期结束时,学生总有不少错别字遗留下来,不能正确书写。
三年级常见的错别字(经典)一、对音的错别字:1. 去 (qù) 和去(qū):很多学生容易在这两个字之间混淆。
前者表示离开或移动的动作,后者表示附近。
2. 干(gàn) 和干(gān):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
前者表示做某事,后者表示天气非常干燥。
3. 餐(cān) 和参(cān):学生常常将这两个字弄混。
前者表示用餐,后者表示参加。
4. 马上(mǎshàng) 和麻将(májiàng):这两个字发音相近,但意思完全不同。
前者表示立刻,后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桌上游戏。
二、对形的错别字:1. 包(bāo) 和胞(bāo):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前者表示装东西,后者表示兄弟姐妹或生育。
2. 了(le) 和乐(lè):学生常常将这两个字弄混。
前者是动词或表示变化的助词,后者表示快乐。
3. 穷(qióng) 和琼(qióng):很多学生容易将这两个字写错。
前者表示贫穷,后者表示美玉。
三、其他常见的错别字:1. 因为(yīnwèi) 和以为(yǐwéi):这两个字发音很接近,但含义不同。
前者表示原因,后者表示错误的想法。
2. 剪(jiǎn) 和简(jiǎn):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前者表示用剪刀修剪,后者表示简单。
3. 严格(yángé) 和严肃(yánsù):这两个字发音相近,但意思不同。
前者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要求严格,后者表示严肃正经。
以上是三年级常见的一些错别字。
希望同学们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纠正这些错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常见错别字辨析作者:周湘林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07年第11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一直是高考《考试大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考试大纲》中还规定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
因此,如何正确书写常用规范汉字,准确辨析字形的正误,就成了每位考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下面就历年高考“字形”考题进行分类剖析,并谈谈“字形”的有关常识。
一、音同音近致误(一)真题点击:1992—2007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错例(括号内为正确字形):穿流不息(川)、仗义直言(执)、重迭(叠)、人才汇(荟)萃、一愁莫展(筹)、随声附合(和)、水乳交溶(融)、变换莫测(幻)、各行其事(是)、积腋成裘(集)、死心踏地(塌)、依如往常(一)、融汇贯通(会)、歪风斜气(邪)、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副)、义气相投(意)、禁止赌搏(博)、察颜观色(言)、涵概(盖)、衣衫烂褛(褴)、日没途穷(暮)、坐阵(镇)、名信片(明)、金壁辉煌(碧)、赋与(予)、卑恭屈膝(躬)、屈意逢迎(曲)、拾人牙惠(慧)、同甘共苦,祸福予共(与)。
(二)典例解析:① “仗义直言”的“直”应为“执”。
“执”是“持”“坚持”的意思,“执言”指说公道话,并非指直爽的说话。
② “日没途穷”是比喻计穷力尽,接近灭亡了。
据此,“没”应为“暮”,“暮”是时间将尽的意思。
③“坐阵” 本意是“镇守”的意思,因此,“阵”应为“镇”。
④“名信片”的“名”应为“明”,意思是“公开,显露在外”。
⑤“金壁辉煌”的“壁”应为“碧”。
“金”“碧”是两种颜色,这个词是指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而不是指“墙壁”怎么样。
⑥“融”是融合、调和之意,另外还有融化之意;“溶”是溶化、溶解之意,指固体的物质放在液体里溶解。
据此可以判断,“水乳交溶”的“溶”应为“融”。
(三)解题对策:①读音辨析。
有些汉字读音虽然相近,但它们的声、韵、调有细微的差别,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读音来辨析字形的正误。
语文常见错别字-回复常见的语文错别字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和用词等方面的错误。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容易犯以下常见错误:错用字符、错抄字、错写字、错写词、错分字、错用词语等。
一、错用字符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音相近或字形相似的字符之间的混淆造成的。
比如,在写作文时,一些学生会将“权”写成“劝”,将“聪”写成“聪”,将“泉”写成“泉”等。
这类错误往往是由于学生对字形和字音的缺乏敏感度所导致的,在写字的过程中缺乏仔细思考和区分。
二、错抄字这类错误主要发生在抄写课文、作文等过程中。
学生抄写时有时未能仔细检查一些字的抄写结果,导致出现错字。
比如,将“还”写成“还”,将“方”写成“方”,将“人”写成“人”等。
这类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粗心大意,未能一一核对抄写内容所导致的。
三、错写字这类错误主要发生在写作文、作文、文章等过程中。
学生在使用字时,常常会因为熟悉度不够或没有细心审查而出现错写字的情况。
比如,“枕”写成“枕”,把“埋”写成“埋”,把“凶”写成“凶”等。
这类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一些字的使用不够熟练,写作速度过快等原因所导致的。
四、错写词这类错误主要发生在学生使用词语的过程中。
学生在写作文时,有时会因为词汇量有限或理解不够准确而出现错写词的情况。
比如,将“拾掇”写成“拾掇”,将“误会”写成“误会”,将“著名”写成“著名”等。
这类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理解不够准确所导致的。
五、错分字这类错误主要发生在学生对一些复合字的拆分和组合过程中。
一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对于一些复合字的拆分和组合不够准确,导致出现错分字的情况。
比如,将“电视”拆分为“见视”,将“钢笔”拆分为“钢皮”等。
这类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一些复合字的构成方式不够熟悉所导致的。
六、错用词语这类错误主要发生在学生使用词语的过程中。
学生在写作文时,有时会因为词汇量有限或理解不够准确而出现错用词语的情况。
比如,将“开阔”用成“开阔”,将“感到”用成“感到”,将“忽视”用成“忽视”等。
《[常见别字辨析(三)] 常见错别字辨析手册》摘要:【病例,”“切磋”“琢磨”即反复研讨、商量,“赖”右下方是“贝”“赖”形◎欢原概气慨气概【病例】他身上有股“老牛撞南墙到死不回头”气慨不眼前利益所动【诊断】形似致误【辨析】“气慨”应“气概”“概”音ɡà义指量谷物刮平斗斛用刮板因是木头做故以“木”形不论斛斗只要轻轻刮立即“众生平等”概莫能外是“概”有律、全部义“气概”“概”借用表示种豪迈气、神情“慨”音kǎ《说》释是“忼慨壮士不得志也”“忼慨”即“慷慨”“慨”指激昂、愤慨样子是种精神状态故以“心”形概、慨形相似但音不词义有别磋切蹉切磋【病例】两位画都是四川人有着数十年交情他们至今还常起切蹉画艺【诊断】音形似致误【辨析】“切蹉”应“切磋”“磋”和“蹉”音ō“磋”初指加工象牙其打磨程与石头有关故其是石旁古人样表示加工因材质不而用不骨谓切象谓磋玉谓琢石谓磨因磨制东西回反复又引申出研究、讨论义项《诗》便有这样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即反复研讨、商量“蹉”义“失足”所以是足旁又引申失误组词成“蹉跎”思是光白白耽误如“蹉跎岁月”待以逸代劳以逸待劳【病例】形势发展充分证明了这红军虽弱却善养精蓄锐以逸代劳【诊断】音致误【辨析】“以逸代劳”应“以逸待劳”语出《孙子·军争》孙子说善用兵者要“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治力者也”“佚”“逸”“待”等候、等待所谓“以逸待劳”即两军争战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攻敌人疲劳再出击而“代”义更迭、代替没有等候思以“逸”代替“劳”是说不通鉴签赏鉴赏【病例】他既关木雕使用价值又重视它签赏价值还特别享受购买精神满足【诊断】形似致误【辨析】“签赏”应“鉴赏”“鉴”繁体作“鑒”是古代种金属做盛水盆镜子发明前古人常用这种盆盛水“照镜子”铜镜发明具有样功能故也称“鉴”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鉴可正衣冠;以史鉴可知兴替;以人鉴可明得失”其“鉴”即镜子再引申指“照”如“水清可鉴”“光可鉴人”等进步引申指“审察”“仔细看”如“鉴定”“鉴别”等还可指使人警戒或引以教训事如“前车鉴”“引以鉴”等鉴赏即仔细审视或判断(真伪、优缺等)及欣赏如“鉴赏画”“鉴赏古诗词”等“签”义是指“签”没有审视或判断思赖死皮癞脸死皮赖脸【病例】遇到这种死皮癞脸纠缠你千万不要心软古人不是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吗?【诊断】音致误【辨析】“死皮癞脸”应“死皮赖脸”“赖”右下方是“贝”“赖”形“贝”代表着金钱是人安身立命故“赖”有依靠思可构成依赖、仰赖等词而人旦失依靠则可能铤而走险胡作非故“赖”又有不良思可构成抵赖、诬赖等词所谓“死皮赖脸”是极言人不顾廉耻、纠缠不休“癞”病头义指麻风病或癣、疥等皮肤病癣、疥愈留有疤痕这样形象特征给人印象不佳故“癞”也可以指品质上低劣方言“赖子”也可作“癞子”但从语言规角考虑不提倡“死皮癞脸”写法截直接了当直截了当【病例】民主生活会上张记再次强调有话要直接了当不要吞吞吐吐、拐弯抹角【诊断】音近义混致误【辨析】“直接了当”应“直截了当”历史上“直截了当”有写作“直捷了当”但不写作“直接了当”把“截”写“接”视差错除了考虑词形规外还因两者词义上存微妙差别所谓“直截”就是不兜圈子不绕弯子它和面“了当”表达是样思干脆、爽快这是种态而“直接”是和接相对应说是不环节进入下程它强调是种程序考虑到“直截了当”表达图理应取“直截”而不是“直接”阱陷井陷阱【病例】街头海报上赫然写着“设陷井女老板偷漏税款心生毒计;造假供贫弱女救母亲诬陷男友” 【诊断】音义混致误【辨析】“陷井”应“陷阱”“阱”和“井”音ǐɡ又地上挖出洞或坑但两用途悬殊“井”甲骨象木头纵横搭出井栏形义指水井引申指类似水井物体如矿井、油井、天井古代凡人居处必有井故“市井”词可指乡里“阱”则是会从阜从井《说》“阱陷也”义指防御或捕捉野兽陷坑“陷”和“阱”义语素是用捕捉“阱”是用汲水“井”两者用途是不相干洽融恰融洽【病例】玲待婆婆如亲妈和姑、叔关系也非常融恰年年被村里评媳妇【诊断】音形似致误【辨析】“融恰”应“融洽”“恰”和“洽”音qà三水“洽”义沾湿、浸润故其从水由浸润引申出和睦、协调、商量等义项所谓“融洽”说是关系和睦、协调和“洽”引申义是致竖心旁“恰”可以用作形容词恰当如“其言不恰”;或者用作副词正如“恰到处”但不能用“融洽”瘙搔痒病瘙痒病【病例】老年人发生搔痒病往往以躯干痒患者有针刺、灼热或虫爬行感【诊断】形似义混致误【辨析】“搔痒病”应“瘙痒病”瘙痒病医学上指种有明显瘙痒感而没有原发性病变皮肤病“瘙”音à古上指疥疮故以病头形“搔”音ā用指甲或其他物体轻轻抓挠故以提手旁形瘙、搔二词性不“瘙”是名词“搔”是动词;“瘙痒”是皮肤种感觉“搔痒”则是止痒种动作瘙痒病患者难免会搔痒但搔痒者不定都患有瘙痒病。
一、错别字辨析和文字知识1、汉字的定义2、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日月山水人口爪牙大子马牛羊豕网册车舟豆瓦耳心木贝米刀手止户田目又(独体、基础、300多)指事:⑴一三上下⑵本末未刃亦血(独体、100多)会意:由两个字组成:明友从北及字安司后令秉字休初采牧;由三个字组成:众森淼解奚羁班拜坐(合体字1000多)形声:熄烤汤灸;上形下声,符琴霞竿;上声下形,基掌熟型;左形右声,清握依缝;左声右形,期功敲顶;内形外声,辩闷问斑;内声外形,运衷座围;特殊,颖旗疆载在(合体字,81﹪强)3、造字法的辨别(1)区别是独体还是合体(2)独体中是纯象形还是有指事符号(3)合体中是否有声符。
选出按造字法归类正确的一组:西手井斤土家中入甘朱八子集看逐尖困迁牧炙牢弄美负4、意符例谈(1)常用意符例谈:土(地)女(姑)马(骑)鸟(鹰)(好高骛远、落霞与孤鹜齐飞)车石木禾瑕瑜瑾琢贵贱贿赂牺牲犁犊耕耘耙耧(2)易混意符例谈:冰冷寒凉——江湖河海住伫伴侣——徂往徙衢祭祀社福——被衬衫裘延廷(建)——巡逻追逃(3)同义意符例谈:刊刻-切分怀情-感忍-恭慕烧炒-煎熬-灸烫议论-吩咐5、声符例谈(1)读音有无变化:奂-换唤涣焕痪亘-跟根桓垣恒(2)易混的声符添舔掭-漆练炼连拣-东冻冻炯迥扃-侗洞恫胴舀-稻蹈滔韬-陷馅谄假葭瘕嘏霞暇遐瑕-段锻缎椴煅6、以音定形褒衷袤魑魅魍魉充沛肺-柿饼葵揆睽-镲嚓擦中流砥柱诋毁-舐犊情深7、以意定形台-青鞭高粱百战不心旷神误肖-云夜丽陡魂公遥树微口烟云散和蔼-云霭二、词语的构成和错别字的辨析上一次我们从文字学的角度去辨析错别字,这一次,我们再从语法学的角度去辨析。
1、语素的定义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是构成词语的语言材料。
(黑黑板天黑了)2、语素的分类从音节分:单音节语素,手、想、红、更、以;双音节语素,琵琶、窈窕、萧萧、咖啡;多音节语素,凡士林、布尔什维克。
从构词功能分: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构词时位置自由;(学、风)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词,构词时位置自由;(语、言)不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词,构词时位置不自由;位置只能在前面的是——老、小、第、初、阿,位置只能在后面的是——子、儿、头、者、员、性、化。
1. 以音辨形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只要一读,就会发现: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
2. 以形辨形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
如"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等词语,逐一锁定偏旁进行分析:"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
3. 以义辨形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
如"穿流不息"中的错别字,用逐一释义的方式看:成语"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 结构推形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
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常见错别字类型常见错别字类型及其辨析方法了解常见错别字类型及其辨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说来,常见错别字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因字形相似而误,如“盲”与“肓”,“沏”与“彻”,“沓”与“杳”,“缀”与“辍”,“徙”与“徒”,“炙”与“灸”,“侯”与“候”,“刺”与“剌”,“祟”与“崇”等等。
这类字字形仅有极小的差别,但读音意义完全不同。
要辨别这类错别字,一般说来,只要从读音入手,都可以比较轻松地辩别出来。
“盲(mánɡ)”目”不是“肓(huānɡ)目”,“沏(qì)茶”不是“彻(châ)茶”,“拖沓( tà)”不是“拖杳(yǎo)”,“辍(zhuò)学”不是“缀(zhuì)学”,“迁徙(xǐ)”不是“迁徒(tú)”,“针灸(jiǔ)”不是“针炙(zhì)”,“等候(hòu) ”不是“等侯(hóu)”,“刺刺(cìcì)不休”不是“剌剌(làlà)不休”,“作祟(suì)”不是“作崇(chónɡ)”。
二、因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如“装帧”误作“装祯”,“辩驳”误作“辨驳”,“味同嚼蜡”误作“味同嚼腊”,“脱颖而出”误作“脱颍而出”,“插科打诨”误作“插科打浑”,等等。
这类错别字由于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辨别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类字形旁(义符)的分析,从意义上加以判断。
如“装帧”一词的意思是指书画作品或书刊的装饰设计,“帧”指的是字画的幅,应从“巾”旁,而“祯”从“礻”旁,“礻”即“示”,其意义与祭祀有关,这与“装帧”的意义显然不符。
“辩驳”一词意思是争辩驳斥,与人争辩,驳斥对方应该是用言辞,所以应从“讠”旁而不从“卜”。
“味同嚼蜡”一词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蜡”有枯燥无味之意,而“腊”意指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鱼、肉、鸡、鸭等),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当然不能说是“味同嚼腊”。
常见错别字辨析(四)
嘉行
【期刊名称】《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 "即使"不是"既使"rn"即"和"既"形似音近而义不同."即"古字形像一个人面对食器而坐,表示走近去进食.引申指接触(如"即景生情");后虚化作副词,表示"就"(如"一触即发"),又作连词,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如"即遇困难,也应尽量设法如期完成").作为连词,在现代汉语中经常用的是"即使"(常用"也、还"等副词搭配使用,如"即使遭到挫折,也决不能灰心丧气").
【总页数】1页(P30)
【作者】嘉行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农业科技文章中常见错别字的辨析 [J], 尧水根
2.常见错别字辨析 [J], 周湘林
3.农业书刊常见名词错别字辨析 [J], 黄文思
4.期刊编校中常见汉语错别字辨析及纠正方法 [J], 王欣
5.地质学科技期刊中四组常见词使用辨析 [J], 汪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见常用错别字辨析(从意义角度辨析)( (列举70组156个)1.暗黯暗,指光线昏暗、暗地隐蔽或糊涂不明;黯,阴暗,多用于形容忧郁伤感的样子。
2.趴扒趴,是趴下、卧倒的意思;扒,则用于靠手的动作,如搔、抓、攀援等。
所以扒窗户扒墙头儿一律不得写趴。
3.弊毙毖弊,指欺骗行为或毛病、害处,如:作弊、舞弊、弊端、兴利除弊。
毙,指死,有贬义,如:枪毙、毙命、路毙、作法自毙。
毖,指谨慎小心,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蚕茧蚕,家蚕、柞蚕等的统称,通常专指家蚕;茧,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通常是白色或黄色的。
蚕茧是缫丝的原料。
5.采彩采,用于表示动作:采集、采用、采访等;用于指精神状态:丰采、风采、神采奕奕、兴高采烈等。
彩,用于表示物体的颜色、花样:丰富多彩、光彩照人、彩霞满天,彩声满场等。
6.沧苍沧意指(水)青绿色。
沧海即大海,沧桑是沧海桑田的省略语。
苍为青色或灰白色,如苍白白发苍苍苍鹰苍天等词语。
7.察查察的本义为看,仔细地看。
查的义项:检查;调查;翻检着看。
查虽然大都与察一样有看义,但察只重在看,而查则重在看的施动者和看的目的,或者从看中找到一点什么东西,或者从看中得到什么结论或处理意见。
8.憧幢疃人影憧憧(chn),也作幢幢(chun)。
幢(zhun)是用于建筑物的量词,如:一幢房屋。
疃(tun)是村庄的意思,如柳疃。
9.崇祟崇是形声字,声旁是宗,意思是像山一样又高又大。
祟是会意字,示有鬼神的意思。
所以作祟、鬼鬼祟祟等都必须写祟。
10.才材才,指才能,如:德才兼备、才华横溢、人尽其才;材,指材料,如:就地取材、大材小用。
人才可以写作人材。
但大材小用说的还是材料使用,指人事安排不当是用它的比喻义,所以仍要写材。
11.长常长,指距离、长度或是时间长久,如:长年累月、长治久安、长此以往;常,指经常、时常、常常,如:常备不懈、常胜将军、冬夏常青。
12.词辞两字多有相通处。
一般说来,词典、词赋、词令、词讼、词藻、词章、献词、言词,也可写成辞。
而诗词、词牌、词曲、词谱、词语,不可写成辞;修辞、楚辞、《木兰辞》、推辞、告辞、辞谢、辞职,不可写成词。
13.弹殚惮弹从弓部,以弓为部首的字意义大都与弓矢有关。
弹(tn)字的意义是以竹为弦的弹弓。
后来弹(dn)成为子弹、枪弹、炸弹一类的总称;弹丸多用来比喻地方狭小。
殚从歹部,以歹为部首的字意义大都与坏、死有关。
殚的意义是尽、竭尽,与死、完相近。
殚精竭虑中的殚字仍取此义。
惮从心部,意思是(心里)怕、畏惧的意思。
如惮烦、肆无忌惮中的惮都是此义项。
14.蹈陷两字右边偏旁不同,舀上面是爪的变体,像用手从臼中取物,这就是舀的意思。
用它作声旁——读音与它相近的稻滔蹈韬,右边用的当然就是它。
而陷字右边,上面是人字的变形,像人落入陷阱,陷字就是取这个意思;韵母是ian的几个字(焰、阎、谄),取的就是这个声旁。
15.弟第弟,其义有:弟弟;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朋友相互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一种姓。
第,其义有:用于整数的数词前边表示次序;科第,如及第,落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如府第,宅第;(当连词用)但是;(作副词)仅,只;(名词)姓。
16.叠迭叠,指重叠或折叠;迭,指更迭或迭次(屡次)。
层见叠出、叠床架屋、叠放整齐,都不能写作迭。
高潮迭起、迭挫强敌,也不能写作叠。
17.定订这两个字,都有约定的意思,前者偏重决定、规定,后者侧重商定、预定,不过很难完全区分清楚。
订阅、订购、订户、订婚,都统一为订。
预定和预订,商定和商订,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至于定价、定额、定期、定员、定居,订立、订交、修订、订正、装订,就更不应混淆。
18.度渡度的本义是计量长短、高低,如长度、深度、温度、湿度。
引申义有由此达彼的过通过的意思,如度日、度假。
渡从水,专指由江河的此岸到达彼岸,也就是通过水面,如渡口、渡船、渡工、泅渡、飞渡。
在现代汉语中,度与渡的分工很明确。
度的对象是时间,如节日、假期、光阴、年华、季节、良宵。
渡的对象一般是空间,如江河、关山、海洋、险关;还可用于比喻义,如共渡难关,渡过困难时期,难渡年关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汉语中,度渡并没有严格的分工,两者可以互相通用。
《木兰辞》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句,又如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都本应写渡,但古人都用了度。
19.二两俩这三个字在表示数目时都表示两个,但三者用法有别。
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如两张纸两棵树。
读数目和序数时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第二。
在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
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二和两一般都可用。
俩和两的区别主要在于,两后可带量词,而俩后不能带量词,一般都直接带名词。
20.幅副服这三个字作为量词时,是有明确分工的。
幅,作量词时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如一幅画五幅布三幅呢绒等。
副,作量词时用于成套的东西或用于面部表情,如四副对联三副手套全副武装一副笑脸一副庄严神态等。
服,音f,多用于中药量词,如一服清醒剂三服中草药等,也可用付,读f。
21.混浑混人和浑人,音义都相同。
浑浊,浑水摸鱼,都统一为浑。
但在其它的意思上,如:鱼目混珠、鱼龙混杂、混世主义,浑浑噩噩、浑然不觉、浑然一体,音义都应分清。
22.迹绩迹,指痕迹或前人留下的事物,如足迹、事迹、古迹、遗迹;绩,指成绩、业绩、功绩等。
23.即既最常见的错,是把即使误读误写成既使,要记住,没有既使这个词。
既和使连用,是既然、已经的意思和使、让的意思的组合,不是就是使的意思。
24.及暨及作为连词,主要对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起连接作用。
如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及戏剧,这里及的前后部分是并列的平等的关系,顺序也可调换。
如果及的前后连接的部分有主次之分,那就一定要把主要的排在前面,如:日常生活中的烟、酒及其它刺激性的食品均有害于身体。
及还有到达、赶上的意思,这里不赘述。
如果要连接的部分并无主次之分,为了表示庄重,突出二者等量齐观的地位,可以用暨代替及。
如:热烈欢迎出席省群英会的我市先进单位暨劳动模范载誉归来。
暨也是一个连词,义为与和,它连接的是语意并列、同级同等的部分。
25.籍藉籍,读j,原指用竹简编成的用来记载文书、档案的册子。
藉,读ji,指凭借。
藉又通借,如凭藉藉口藉故。
藉,又读j,指践踏、欺凌。
两者古时多通用,但户籍典籍中的籍不可以写作藉,草垫意义的藉不能写作籍。
现代汉语中除狼藉与狼籍(均读j)相通外,其余一般不能通用。
此外,两者都可作姓氏(读j),但不能通用。
26.交缴交纳、交卷、交费、交税、交公粮等词语,也可用缴。
用缴有强调履行义务的意思。
缴获、缴械、缴枪不杀,都有强迫或被迫交的意思,应当用缴。
27.灸炙灸是形声字,从火,久声,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
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月的变体,用火烤肉的意思。
所以脍炙人口、炙手可热,都必须写炙。
28.橘桔橘,读j,通常指和橘这种常绿木本植物相关的内容。
如橘树橘子。
桔:读ji,如桔梗,一种药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读j,桔是橘字的俗写。
29.篮蓝兰篮是竹字头,同竹子的编织有关,如菜篮、花篮。
北方用柳条、藤条、荆条编的筐也叫篮;用线编织的叫网篮;篮球,是指向网篮里投的球。
蓝是草字头,和草有联系。
蓝多指颜色,如蓝色、蓝天、蓝图等。
另外,蓝是姓。
兰和草有关,但多指花草,如木兰、兰花、兰草、君子兰、马兰花;兰也是姓;地名有兰州市等。
30.厉利厉害和利害,都可指难对付,难忍受,或指达到某种异乎寻常的程度;但利害还指利益和损害。
变本加厉,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更坏,不可写成变本加利。
31.连联连作为动词,是相连的意思,主要指物体之间形体上的连接,多为表象上的,如:天连水、南北相连——空间相接;连年水灾、一连几天——时间相接;连环、连衣裙——物体相接。
联其义较连要深要广,不但指具体事物的相接,更指抽象事物之间无形的联结。
如:联盟、联邦、联军——指几种群团、组织、势力联接;联席、联欢、联手——指几个方面联合起来共同活动;联贯、联系——指事物间的内在逻辑连接。
32.练炼练,指练习,熟练,经验多;炼,指使之纯净、精美。
简练、苦练都作练;锤炼、锻炼、炼句都作炼。
精炼、精练可通用,但前者还可当动词用。
33.渺缈渺:渺茫,如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音信渺然渺远;渺小,如渺不足道。
缈一般组成缥缈,也可写成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4.溶融熔溶强调溶剂是液体;融强调融合这一现象,也指冰雪等受热变成液体;熔强调熔化的条件是固体受热变形。
35.竖树竖,指跟地面垂直的,如竖立。
树,有建树的意思。
所以竖立和树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36.申伸申,指申述说明,用申所组的词多含此义,如:申请、申明、申诉、申辩、申谢、引申、重申等。
伸,指伸展,如:伸缩、伸张、伸直、伸手、延伸、能屈能伸等。
要注意伸张易误用申。
申冤同伸冤。
37.塌蹋塌有三种意思:(支架起来的东西)倒下或陷下,如倒塌;凹下,如塌鼻梁;安定、镇定,如塌下心来。
蹋有两种意思:踏,踩;(书)踢。
糟蹋也可写作糟踏,其意是:浪费或损坏;侮辱、蹂躏。
38.骛鹜骛从马,含快跑、纵横奔驰之意,引申为追求。
成语好高骛远是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而心无旁骛则是说用心专一,不去考虑其他无关的事情。
鹜从鸟,表明与鸟有关,指的是鸭子。
成语趋之若鹜便是说像鸭子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去。
39.戊戌戍戎戊音w,是天干的第五位;现在常用作顺序的第五位。
而戌音x,是地支的第十一位。
戍音sh,意义为军队防守。
戎音rn,用法有三:一是用作姓氏;二是指我国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三是用于书面语,指军队、军事,如投笔从戎的戎即此意。
40.暇瑕遐暇义为空闲,如无暇目不暇接等词语。
而瑕义为玉上的斑点,如无瑕瑕不掩瑜等词语。
遐义为远,如遐迩闻名遐想联翩等词都必须用遐。
41.象像相象,指大象这种动物,还当摹拟讲,如象征、象形等;像,指形象上有共同点,有好像、比如的意思;相,指观察事物外表(相时而动、相机行事、相面、相马),还有辅助的意思,如相国、吉人天相等。
但是它们都有表示某种形状样子的意思,要着重区别的也就在这方面。
相,主要指和人外貌有关的样子,如相貌、相片、站有站相、福相、识相(知趣)、众生相、穷形尽相、皮相之见等。
像,主要指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如:画像、绣像、铜像、佛像、肖像、头像、群像、遗像、虚像、实像、音像、录像等。
象,主要指除了上面之外的形状样子,如:现象、景象、气象、表象、印象、迹象、惨象、病象、败象、万象更新等。
不过三者也有难以区分的地方。
比如:想象想像,就可并存。
42.斜邪斜,无贬义;邪,有贬义。
斜阳和邪路不应混淆。
43.泄泻泄,指排出,不强调迅疾;泻,指很快地流。
排泄、发泄、泄露、泄漏、一泻千里、上吐下泻,不应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