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造瘘管的护理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14.02 KB
- 文档页数:3
胃、空肠造瘘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通过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使病人接受和配合治疗。
(2)术后造瘘管妥善固定:造瘘管长短适宜,避免病人在床上翻身活动时管子扭曲、受压或造瘘管脱出。
(3)保持通畅:每次灌食前:后均需用少量温开水冲洗管子防止管子堵塞。
(4)注意滴注营养液要低浓度、小剂量,逐渐增加速度,灌注饮食期间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5)做好记录:每日记录灌注食物的种类、总量及时间,并计算总热量。
(6)根据病人病情合理配置营养液:如肝硬化病人给予低氮饮食,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
营养液须现用现配,保证匀速滴入,滴入食物之前用过滤器过滤,避免残渣堵塞管壁。
注意维持温度在38度左右。
(7)每日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并在造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
(8)滴注瓶及配置器材应每日消毒,防止胃肠道感染。
(9)严重代谢应激、高度麻痹性肠梗阻或腹泻急性期病人应慎用空肠造口ET支持。
护理技能正确使用胃管和胃造瘘管护理技能是医护人员在照顾病患过程中必备的技术之一。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胃管或胃造瘘管来维持生命功能。
然而,正确使用胃管和胃造瘘管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正确使用胃管和胃造瘘管进行讨论。
一、胃管使用的注意事项1. 患者的准备在胃管插入前,护士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仔细检查医嘱,确认其准确性和合法性。
其次,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和症状。
然后,告知患者关于胃管使用的目的和过程,解答其疑问并获得患者同意。
最后,清洁患者口腔,确保其无明显的口腔疾病。
2. 胃管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胃管。
胃管的尺寸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临床需要进行选择。
插入较粗的胃管可能会导致刺激和不适,而插入较细的胃管可能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不畅。
因此,选择适合患者的胃管对于整个过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3. 插入胃管在插入胃管时,护士要采取正确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插管的顺利进行。
首先,护士应戴好手套,洗净双手,并准备好所需的器材。
然后,将患者放置在半卧位或坐位,使其头部稍微后仰。
使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口腔,将胃管涂抹少量的明胶液或润滑剂。
将胃管插入口腔,通过喉部逐渐推进,直至胃底。
4. 固定胃管胃管插入口腔后,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其固定。
可以使用半透明敷料或胃管固定带等方式进行固定,确保胃管稳定且不会自行脱落。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及时调整固定方式,避免胃管的脱落或不适。
5. 胃管护理胃管插入后,护士需要进行定期的胃管护理,以确保其畅通和干净。
护士应根据医嘱的要求或护理计划,定期抽取胃内容物,注意观察胃液的量和颜色,及时记录。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相关的不适症状,如腹胀、呕吐等,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胃造瘘管使用的注意事项1. 患者的准备在进行胃造瘘管操作前,同样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其病史、情况和症状,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胃造瘘病人护理胃造瘘病人护理对于食管癌后期出现食管完全阻塞,而又不能手术切除癌肿的病人,实施胃造瘘术是解决进食简单,有效的方法。
胃造瘘术:在腹部切口,进入腹腔后切开胃前壁,置入一根橡胶管。
手术72小时后,胃与腹壁的腹膜开始粘连,即可由导管小心灌食。
灌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1 饮食准备病人及家属学会选择合适的食物及配置方法。
通常一天需要2000~2500ML,每3~4小时灌一次,每次300~500ML,可灌入牛奶,蛋花,果汁,米汤,肉末汤等流质饮食。
2 用物准备及灌食环境治疗盘上放置灌食物品,包括灌食器,温水,导管,纱布,橡皮筋。
病人取半卧位。
如果病人不能适应这种摄食方式,可用屏风围挡。
灌食前评估病人的肠蠕动情况,以便决定灌入多少。
3灌食操作(1)将导管一端接在瘘口内的管子上,另一端连接灌食器。
(2)将食物放入灌食器,借重力作用使食物缓慢流入胃内,进食过程中需防止气体进入胃内。
(3)借助灌食器的高度或卡压管子来调节进食的流速。
速度勿过快,一次勿灌食过多。
(4)灌完后用20ML~30ML温水冲洗导管以免残留食物凝固阻塞,并能保持管内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5)取下灌食器,将瘘口内的管子折曲,包上纱布,用橡皮筋绑紧,再适当的固定在腹壁上。
4胃造瘘管处理灌食初期胃造瘘管每2~3天更换一次,管子只要求清洁,不需无菌。
及个星期后,可拔去管子,在灌食前插入导管即可。
5 胃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每次灌食后用温水拭净皮肤,必要时在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以减少胃液对皮肤的刺激。
健康教育1 术后病人注意饮食成分的调配,每天摄取一些高营养,以保持身体良好的营养状态。
2告诉病人术后进干,硬食品时可能会出现轻微哽噎症状,这与吻合口扩张程度有关。
如进半流食仍有咽下困难,应来院复查。
3嘱病人加强口腔卫生防护。
结肠代食的病人可能嗅到粪便气味,该症状与结肠液逆蠕动进入口腔有关,一般半年后症状逐渐缓解。
4 术后返流症状严重者,睡眠时最好取半卧位,并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术前护理评估患者病情,对清醒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术中可能出现恶心、腹痛、腹胀等不适,可以通过深呼吸缓解。
术前禁食8-12小时,神志清者给予镇静剂地西泮。
取下活动性假牙,对口腔、牙齿、咽部进行清洁。
术后护理患者取半卧位休息,安慰患者,告知手术已经成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剧烈胸痛、腹痛、呕血、黑便现象,伤口有无上渗血情况,每天给予造瘘局部消毒,更换敷料,直至造瘘口形成并保持清洁干燥。
造瘘口护理1、前一到两周每日用络合碘或安尔碘常规消毒周围皮肤两次,同时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分泌物等,并观察置管深度,病人有无剧烈疼痛。
2、将两块无菌大纱布剪一豁口,并用纸胶布妥善固定,待伤口完全长好,形成瘘道后可减少换药次数,每周换药两到三次。
3、每周应活动造瘘管两到三次,以免造瘘管长死。
饮食护理1、术后当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造瘘管,造瘘后24小时禁食,术后24开始经造瘘管内给予流质饮食,可使用滴入法或推入法,开始一日量不宜超过300ml/日,以后可根据胃排空情况递增,一般一天的量为1500-2000ml。
2、条件许可,使用营养均衡的能全力等肠内营养液滴入,经济条件较差者,可使用米汤、菜汤、牛奶、鱼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磨碎的蔬菜、肉类等半流质高营养食物。
3、每日4-6次,每次200-250ml,温度为38度-40度,每次注入食物速度不能过快、过多。
4、口服药物可溶于30-50ml清水中注入,管饲时或管饲后30-60min应保持半坐位防止误吸,卧床者应床头抬高30度。
5、每次注入食物前后均用20-30ml温开水冲洗造瘘管,保持造瘘管的清洁通畅。
注意事项术后注意造瘘管的固定,每日换药时观察造瘘管的深度,避免造瘘管过松或过紧,,固定过紧,会引起疼痛易造成胃壁腹壁缺血坏死;过松,营养液因胃内压增大时反溢于皮肤,长期的刺激皮肤易引起感染糜烂不愈及瘘道形成。
对于躁动不清醒的病人,应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约束,防止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