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叶切除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18
2011年12月第18卷第36期护理研究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目前有上升趋势,其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国内占癌症死亡位次的第2位。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肝癌可以行多途径、多学科的治疗,对于直径≥10cm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2011年9月30日本科实施肝右叶巨块型肝癌切除术1例,手术顺利,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
患者有慢性乙肝病史,肝区疼痛3月余。
该患者2011年6月底开始出现肝区疼痛,未行系统检查及治疗。
2011年7月10日因饮酒后症状逐渐加重,2011年7月11日B超检查提示右肝巨块型肿块,原发性肝癌待排,少量腹水,胸腹CT示肝右叶巨块型肿癌,大小为23.1cm×15.9cm×15.2cm,AFP:9588ng/ml,明确临床诊断后,分别于7月22日、8月19日行TACE术2个疗程,具体使用药物如下:FU1g+FP1110ng+碘化油20ml,经上述治疗后,患者肝区疼痛稍有缓解。
患者为求下一疗程系统诊疗而于2011年9月20日入住本院。
2011年9月30日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术。
术后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症状缓解,近期效果满意,无并发症。
于10月18日出院。
2手术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访视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巡回护士于术前1d下午到病房访视患者,查询病历,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由于患者担心手术大、预后差,承受不了手术打击,存在着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理,所以手术室护士应面带微笑,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已的情况,介绍以往肝癌手术成功的病例,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力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先进的设备、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手术及麻醉体位配合及术中注意事项,告知在手术期间有手术室护士全程陪伴其度过手术期并对其进行护理,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手术配合【关键词】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配合腹腔镜下肝叶切除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手术疤痕小等优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吉林省前卫医院于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左外叶11例,左内叶2例,右前叶6例,左后叶1例。
单发(一个病灶)18例;多发3例;肝癌12例;肝血管瘤8例。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1.2.2 心理护理巡回护士手术前应了解患者详细情况,如疼痛出血、肿瘤的性质,意外等情况,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提供手术时必须知道的信息,减少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强患者对完成此项手术的信心,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常感到孤独恐惧,因而应由巡回护士陪同进入麻醉准备间,使其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对其进行麻醉诱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创伤,利于手术的进行。
1.2.3 仪器准备摄像机、显示器、CO2气、冲洗器、超声刀、冷光源、血管闭合系统、OB胶。
1.2.4 器械准备除了常用器械外,还要有特殊的器械,如止血物品速即沙,医用生物蛋白胶,连发钛夹器。
1.2.5 术中配合巡回护士配合建立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做好全麻配合工作,手术中输液畅通,静脉穿刺应选择套管针,以方便术中给药。
同时套管针要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及时告知麻醉师和手术医师。
放置手术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左侧或右侧。
遵循手术体位的总体原则,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手术体位,便于医生操作,对循环呼吸干扰小。
确保仪器安全,正确连接各种导线,如光导纤维、超声刀、冲洗吸引管道、气腹导管、血管闭合系统导线;同时做好超声刀和血管闭合系统的调试工作,根据需要调整到合适的强度。
1.2.6 器械护士的配合建立气腹和操作平台,尖刀于脐下缘做一个1.0 cm 长切口,建立CO2气腹,使CO2应缓慢注入并维持腹内压在8~14 mm Hg左右。
肝叶切除术护理常规手术适应症,肝脏良、恶性肿瘤,肝脏包块,肝内结石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包括病人的一般状况、饮食及生活习惯、病因、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诱因、程度、伴随症状及既往史、家族史等。
2.身体状况∶是否有黄疸、腹水等体征,有无恶液质、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了解有无肝区疼痛、上腹部肿块及病人肝功能损害程度、AFP水平、B超、CT检查结果等。
二、术前护理1.按医嘱做好肝手术前各项常规检查。
2.注意凝血功能障碍的表现,如皮下出血、瘀斑、口腔、鼻腔出血,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1,改善凝血功能。
3.注意加强营养,输液、输血,纠正低蛋白血症;并给予护肝药物。
4.肠道准备,术前一天清洁肠道,减少血氨来源,禁用肥皂水灌肠。
5.按腹部手术常规准备并配血。
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
6.加强腹部体征的观察,若病人突然腹痛,伴腹膜刺激征,应高度怀疑肝肿瘤破裂出血,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并做好急诊手术的各项准备。
7.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鼓励患者表达想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术后护理1.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3.保持各引流管固定、通畅,观察并记录各引流管的量、颜色、性质,一般情况下、手术后当日引流管引出血性液100-300ml,如短期内或持续引流较大量的血液,病人血压、脉搏不稳定,应警惕腹腔内出血,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
4.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严格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注意尿量,及时发现有无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观察并记录体重、腹围变化。
5.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咳嗽。
协助翻身及早期下床活动(根据患者体质),以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肠粘连。
6.饮食∶术后持续胃肠减压,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开始进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液食和软食。
肝性脑病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少血氨的来源。
7.注意有无腹水、腹痛、黄疸,如有肝区疼痛,应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禁止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的手术配合刘丽娟;曲红莲;赵红丽;朱绍玲【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12)008【总页数】2页(P764-765)【作者】刘丽娟;曲红莲;赵红丽;朱绍玲【作者单位】吉林省前卫医院手术室,长春130012;吉林省前卫医院手术室,长春130012;吉林省前卫医院手术室,长春130012;吉林省前卫医院手术室,长春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肝脏手术屡见报道,但多为不规则的肝叶切除,或左外叶切除等切除病变范围较小的肝叶切除。
腹腔镜半肝切除难度较大,国内外报道不多[1~3]。
我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完成32例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本组32例,男6例,女26例。
年龄38~56岁,平均45.8岁。
27例有反复发作的胆道病史。
术前均行肝功、彩超、CT、MRI等检查。
肝内、外胆管结石26例(左肝管狭窄,肝左叶内胆管扩张,扩张的胆管内多发结石,肝左叶影像学显示有萎缩),肝癌2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体检B超发现,肿瘤大小分别为2.0 cm ×2.2 cm、1.5 cm ×2.2 cm,位于肝左外叶,单发),肝血管瘤3例(体检B超发现,均为胆囊结石合并肝左叶海绵状血管瘤,6.0 cm×4.2 cm、5.0 cm ×5.0 cm、7.0 cm ×6.5 cm,单发),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1例术后左肝管狭窄伴左肝内胆管结石。
11例有胆道手术史,其中10例为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腹腔镜1例,开腹10例),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开腹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3年。
全身麻醉,CO2气腹,五孔。
确认胆总管后,切开胆总管,置入胆道镜探查,使用镜下超声定位病灶部位及血管走行方向、部位。
分离肝左动脉并结扎切断,自胆囊切迹中点,斜向肝门左侧,与肝门平面成60°~80°,用超声刀切开表面肝脏深约1.0 cm。
肝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一、适应症1、肝脏恶性肿瘤2、肝脏良性肿二、用物准备1、无菌包:大布包、大洞巾、手术衣、中单包、剖腹部、肝脏拉勾包,院士特殊,胆道特殊包。
2、一次性物品:纱布、纱条、棉垫、电刀伸缩型、电刀清洁片、双极电凝、水节、肝脏缝针、吸引器皮管、胸腔引流管24#,细长的延长管,红色导尿管10# 12#腹腔引流管28# 24#,引流袋,洁净袋,腔镜套,敷贴大中小,血管夹大号,腔静脉拉勾,3-0 4-0 大小 5-0 普理灵缝线,可吸收线1-0 2-0 3-0 4-0 ,1/4/7#慕丝线,11#23#刀片,手套等,肝脏钛夹钳大号中号小号,钛夹,短超声刀。
三、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四、手术体位:平卧五、仪器准备:电刀、负压吸引装置、超声刀六、解剖要点:1、肝脏呈楔形,分前、后、左、右四个缘及膈、脏两面。
膈面光滑而隆起,与膈肌相贴附;脏面凹陷,与腹腔脏器相邻。
2、膈面前方有一个镰状韧带,其向后上方延伸并向左右伸展称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三角韧带。
3、肝脏的脏面有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 呈“H”形,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
4、横沟连接于两纵沟之间,内含肝管、门静脉和肝动脉,称为第一肝门,这些韧带将肝脏固定在膈肌与腹前壁上,除此之外,在脏面还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者亦称小网膜,后者内含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等。
七、手术步骤及洗手护士配合:1、术前了解患者的病情,熟悉手术步骤,手术的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2、整理各手术器械,查看器械物品准备是否齐全,与巡回护士共同完成物品清点。
3消毒范围:上至乳头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右至腋后线,左至腋前线。
4、铺巾:中单对折垫于右腋下,小单四块铺于手术野,中单对准手术切口平铺。
5、手术切口:右侧肋缘下切口入路,递23#刀片,纱布,血管钳,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切开腹膜。
6、探查有无转移:主刀医生由远及近探查相关组织,确定无转移,病变组织可以切除。
肝门部胆管癌肝叶切除手术中的配合
李从美;王洪光;秦峰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05(018)005
【摘要】我院自2002~2004年开展了规则性肝叶、尾状叶切除手术8例,其中
1例肝门部胆管癌侵犯尾状叶、右肝动脉及门静脉右支栓塞的患者,顺利完成了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联合肝右叶及尾状叶切除,左肝管空肠Roux-Y吻合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病变涉及肝门部胆管、尾状叶和肝右叶,具有高位胆管癌和肝癌的
双重特征,因此手术范围广,难度大,风险高,除了应有高超的手术技术和麻醉技术外,术中器械护理配合也不可缺少,现以此例为典型病例,将术中配合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777-778)
【作者】李从美;王洪光;秦峰
【作者单位】莒南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莒南,276600;莒南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莒南,276600;莒南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莒南,27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累及肝门部胆管及左半肝的肝尾状叶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 [J], 张永杰
2.肝叶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J], 苏星星;杨宜恃;何宇;张雷达;别平;李大江;戴海粟;张城城;陈志宇
3.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后胆漏2例的护理体会 [J], 王静;薛伟佳
4.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后胆漏2例的护理体会 [J], 王静;薛伟佳
5.腹腔镜左肝优先原位模块化右半肝加尾状叶切除术治疗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初步体会 [J], 刘建华;冯峰;徐晨;邢中强;刘学青;秦建章;张树彬;王文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