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3节吸收作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0414
- 格式:doc
- 大小:1008.50 KB
- 文档页数:4
吸收作用
植物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设计“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难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怎么解决
、视频展台示范:制作萝卜“花”的方法步骤。
比较放入清水与盐水中的萝卜片有什么不同?
展示学生小组作品,提出新问题:尽管放入盐水中的萝卜片变得柔软了
了你的
注:课题用三号字加粗,其它用五号字,行距用固定值、20磅,双面打印。
、质疑: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又在什么条件下失水?尽凭感觉就能得到
、展示图片:质疑:根毛细胞适于吸水的特点是什么?
___教学。
课题第五章第三节吸收作用(一)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阐述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原理能力方面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思想教育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法难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法关键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教法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教具玻璃瓶,种子等。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课前综艺:新课引入: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提示:●根据生活事实,组内围绕着黄瓜细胞吸水或失水的条件进行讨论,然后提出问题,并就其中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检验假设制定计划时,建议选用萝卜或马铃薯做实验材料。
设计的实验方案要能够获得实验数据,可考虑使用下列实验器具:小菜板和菜刀,天平及砝码,500ML量筒、烧杯(4个)、清水、20%食盐水。
●在实施实验方案前,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你组获得的实验数据。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争论。
并作出提示在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前,向学生提出“植物组织吸水是细胞吸水还是细胞间隙吸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失水”等问题,引起学生争论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启发学生用实验取证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
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时,要引导学生准确阐述本组的观点(假设),实验设计计划要有利于检验本组的假设。
在学生执行实验计划的全过程中,要提醒他们关注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建议方案:实验假设:当外界溶液浓度较高时,植物细胞失水。
材料器具:小菜板和菜刀,天平及砝码,500ML量筒,烧杯、清水、20%食盐水。
萝卜或马铃薯方法步骤:1)利用20%盐水分别配制5%、10%、15%的盐水,取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食盐水置于B、C、D三个烧杯中,A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清水。
2)在小菜板上用菜刀将萝卜切成大小相同的四条,分别称重和记录数据。
第3节吸收作用教学目标:1、阐述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原理;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2、说出无土栽培的要领和发展前景。
3、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4、感受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2、根毛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3、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难点: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1、谈话: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萝卜条)大家看,是什么?请同学们来感受一下这两段萝卜条在清水和盐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变化呢?2、提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3、提问:植物细胞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吸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失水呢?4、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5、引导学生实验方案有利于检验本组的假设。
6、引导学生完成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7、对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答案,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实验结论。
二、观察根毛、无机盐的吸收、无土栽培1、提问:请同学们根据经验告诉大家,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吗?植物的哪些器官有吸水功能?吸水的主要器2、提问:植物的根是怎样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的?请同学们观察根毛,注意以下问题:(1)根尖端部位的白色绒毛是根毛,根尖着生根毛的区域叫成熟区或根毛区;(2)注意观察根毛区的根毛密度、根毛的形态和长度。
3、根据观察结果,讨论:(1)根的主要吸水区域是根尖的哪个部位?(2)根毛的数量、形态、长度与它的什么功能相适应?(3)根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是怎样扩大的?4、提问:根毛细胞有那些特点与其吸水功能相适应?根毛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引导学生理解并描述根毛吸水的条件。
5、解释“烧苗”现象。
6、说明植物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若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第三节吸收作用第一课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教学结构示意图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设想: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引导探究法,带领学生进入境界探究实验,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新知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第三节吸收作用第一课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根适于吸水的特点(2)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阐述根吸水失水的原理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会分享实验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2)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平时要注意观察,收集资料,学习过程中积极吸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根吸水的特点2.根吸水的条件学习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利用动画《一滴水的旅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提出疑问,活动解决提出疑问:根由哪些适于吸水的特点活动解决解决方案:观察根毛的活动1.请学生阅读课本86页,再进行观察洋葱根毛的活动,之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根有哪些适于吸水的特点,最后学生逐一回答。
总结特点时再提出疑问:为什么大量根毛适于吸水解决方案:模拟实验1.给学生演示未泡开的毛笔与泡开的毛笔的吸水情况,学生思考两只毛笔那个与水的接触面积大,哪个吸水多,接触面积与吸水量的关系2.学生总结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大量根毛扩大了吸水面积三.提出疑问,自主探究试验提出疑问:根吸水的条件解决方案: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失水1.首先了解知识背景,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的概念2.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第一组:实验方案:1.将胡萝卜条分别放入盛有清水、浓盐水的烧杯中2.一段时间之后,取出胡萝卜条并用手指感觉其软硬第二组:实验方案:1.将等量的黄瓜片分别放入培养皿中,一个撒上少许盐,一个不做处理2.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分浸出第三组:实验方案1.将两株幼苗分别放入盛有清水、浓盐水的试管中2.一段时间之后,观察两株幼苗的长势第四组:实验方案1.将葱段的下半部分剪成细条,分别放入盛有清水,浓盐水的烧杯中。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北师大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中第 3 节《吸收作用》的一节活动课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探究实验的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在吸收作用一节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吸收作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根从土壤中吸水或者失水的原理,而本节课的探究内容就刚好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出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从而运用这个原理去解释根吸水或失水的道理。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尝试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等教学环节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从而为今后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基本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探究实验的步骤;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发展。
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
所以本次探究活动,还需要老师实时的给予引导,及时的纠正。
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科学探究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
故采用讨论学习法,发现性学习法。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过程分析,明白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锻炼并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对科学的兴趣;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感,增加自信,迸发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实验操作严谨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内容涉及到植物细胞、水分进出细胞的途径、以及探究实验的步骤等概念,涵盖了本章节的知识点。
第5章第3节吸收作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2.通过交流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过程,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导学生分享实验成果;以成功感激发学生学引习兴趣。
2.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收集资料,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吸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材分析根对水分的吸收是根的主要功能之一,由于它涉及到较深的生物学原理,而七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有关的基础知识,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突出演示实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教学重点:1.根毛细胞对水分的吸收;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学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情分析:由教师提供与所学知识有关联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在主体地位上,通过自己的操作和观察,对这些材料进行探究,从而感知材料中与科学概念有关的内容,并通过概括提炼,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感性材料内化成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图片提问:谈谈自己的感想※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在植物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活需要的水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植物生活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活动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观察生活中的现象2、实验探究①发现问题:生活中的现象——给萎蔫的植物浇水;盐渍新鲜的黄瓜②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③设计实验方案④实验演示方案一:在两等大的萝卜条分别放入清水与浓盐水中,观察萝卜吸水与失水现象。
方案二:将同一根萝卜条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分别浸没于甲烧杯(清水)和乙烧杯(20%食盐溶液)中——分别取出萝卜条并体验硬度变化情况——看看两萝卜条质量变化情况。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吸收作用》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吸收作用》;内容主要围绕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作用展开,进一步解释根吸水、失水的原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和农业生产中的相关问题。
在前两节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上,本节内容从更深层次探讨植物的生理过程,为后续学习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和无机盐。
2.理解并阐述植物细胞和根毛吸水、失水的原理。
3.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4.说出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5.了解无土栽培的要领和发展前景。
【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无土栽培技术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获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他们平时积极观察,收集资料,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2根毛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3.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教学难点】: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大主要的生活方式,对植物的生理过程相关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初步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
但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较为薄弱,对有些概念如无机盐等理解不够深入,课堂上需要更多地依靠多媒体将抽象原理具体化。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合作交流法、观察法、归纳总结法以及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3节吸收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和无机盐
2、阐述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3、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4、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5、说出无土栽培的要领和发展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氮、磷、钾对植物所起的作用。
难点: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三、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在教师引导和学生思考、讨论、发疑和解惑的过程中, 再辅以演示实验、幻灯片和讲授等方法, 促进课堂教学活跃、有序的进行。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