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考试练习题

初三语文考试练习题

初三语文考试练习题

初三语文考试练习题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阅读,让我们触摸经典,对话智者。我们在书海中遨游,(línɡ)听圣哲的教诲,体悟睿智的思(biàn)。从今天起,让心灵在书(jí)中旅行,我们的校园就会书香(mí)漫,我们的生活就会诗意盎然。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读一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①”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读一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

②”让我们沉醉在风光旖旎的荷塘深处;读一读晏殊的《破阵子》,“③,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让我们流连在生机勃勃的春日里。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④,⑤”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⑥,

⑦”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读一读《孟子》,“⑧”告诉我们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⑨,⑩”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做到洁身自爱,不显媚态。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分)

(1)暮而果大亡其财()(2)两股战战()

(3)欣然规往()(4)媵人持汤沃灌()

(5)辍耕之垄上()(6)年且九十()

4.名著阅读。(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填空。(3分)

经典名著不乏想象。(人名)在《西游记》中,描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种种奇遇,展现了一个奇幻的.神魔世界;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叙述了(人名)带领阿龙纳斯一行漫游海底的经历,展现了一个神秘的海洋世界;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讲述了格

列佛游历小人国、大人国、(地名)、慧骃国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个奇异的幻境。

(2)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你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3分)

备选人物:阿廖沙(《童年》)杜小康(《草房子》)祥子(《骆驼祥子》)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现如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篇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积累(12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无为在歧路。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 千树万树梨花开。 (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8)苍颜白发,太守醉也。 (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10)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温馨是一种境界。温馨是粗茶淡饭中的欢笑,是生活清贫中的【甲】(坦然坦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艰难中的【乙】(和睦和蔼),是面对一切不幸,却拥有理解和欢悦,是平平淡淡中的体贴和相守……是渗入静mì( )树林中的阳光,分射出丝丝的光束,织出宜人的景致:妻子xián( )熟地操持家务;老奶奶笑吟吟地牵着孙子去玩;一次深情的注视,一句“天寒了,多加一件衣服”的关怀,一句“你是否依然爱我”的追问……透过这些惬意的温情,使我们分外陶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①静mì( ) ②xián( )熟 ③从(A.còng B.cōng)容④笑吟吟(A.yíng B.yín) (2)从【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3)划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起句用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B.上阕“新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下阕“何日遭冯唐”这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C.词的上阕“卷”一字突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苏轼“聊发少年狂”,表现了他仕途顺利,意气风发的一面。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5.下列关于《水浒》这部名著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是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写的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的长篇白话小说,塑造了108位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反抗封建暴政的主题。 B.豹子头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为人仗义、脾气火爆,因被高俅陷害,最后被逼投奔梁山泊。

九年级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卷的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九年级语文的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同学们要好好做语文试卷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九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⒈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登谷山眺粉水登清,过茨河观承恩古厦。 ⒉ 给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读音。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冰心《谈生命》)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是拔苗助长。 B.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小明同学。 C.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B.没有谁不能不被程威同学爱心孝母的事迹感动。 C.杨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糖就像烟草和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5.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树高千仞,落叶归根,守望是乡愁的诺言,张望是乡愁的姿势。,,,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乡亲们都在等候一场隆重的典礼——你那一声,一声暌违太久的长哭。 ①端午的粽香腊八的粥②元宵的汤圆年夜的饭③中秋的明月清明的雨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6.阅读下列名著节选,回答问题。(2分)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明月的大海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小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初三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试题了,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三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览和收藏。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 旁wù ( ) 佝lóu( ) 承tiáo( ) xiè( )渎xiàn( )慕强guō( ) tuǒ( )当pián( )进jiǒng( )异芥dì( ) 嘘( )叫余晖( )灵柩( ) 深邃( ) 睿( )智蕴( )涵曙( )光鞠( )躬 二、填空: 1、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与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有著作编为。 2、伏尔泰是法国,,。在运动中主张,强调。 3、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的杰出领袖,代表作有,。我们曾学过他的《》。 三、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 ①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 (A 暑光 B 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②你为人类的诉讼案(A 辩护B 辨护),驳斥暴君和凶神,你胜诉了。 ③他把人的尊严 (A 赋予 B 负予)黎民百姓。 ④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A 蕴含B 蕴涵)有哲理的忧伤。 ⑤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 (A 恪尽 B 克尽)职守。 四、学习成语除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请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把他们填到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去。 弥留之际媚上欺下孤军奋战恼羞成怒恪尽职守

(1)各级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领导到位。 (2)个人离不开集体,者往往以失败告终,而如能融入一个有力的集体,那么他便能反败为胜。 (3)艳芳好友纷赶医院探望。 (4)被发现其罪行后,歹徒,上前欲殴打见义勇为者,但最终寡不敌众,被扭送到公安局。 (5)《变色龙》中,作者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比作“ 变色龙”。 五、仿照例句句式,另选一个话题,写一个句子。 例句: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六、按要求默写。(山东烟台市中考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论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⑥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园小梅》) 七、阅读《敬业与乐业》第8 段,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文字作者阐述的重点是,作者认为人生是否苦乐的关键在于。 2、短文的开头使用“第二”序数词的好处是。(从演讲这种体裁的角度来谈)(4分) 3、短文中体现演讲这种体裁的口语特点的词语、语句有(不少于两句): 4、作者为什么说厌恶本业的人是天下第一等苦人? 5、有些同学总以为学习是很苦的一件事,请根据本文的观点写一段劝告他的话。 八、课外阅读:

初三语文试卷题目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题目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题目及答案一: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2分) A.滞留(zhì)麾下(huī)诘难(jié)强聒不舍(guō) B.旁骛(wù)亵渎(xiè)汲取(jí)数见不鲜(shù) C.睿智(ruì)陨落(yǔn)抽噎(yī)廓然无累(guó) D.扶掖(yè)恣睢(zì)田圃(fǔ)恃才放旷(shì)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B )(2分) A.脑羞成怒泥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 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 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气吞斗牛潮迅 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 3.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西游记》—吴承恩《水浒传》—施耐庵《聊斋志异》—蒲松龄《儒林外史》-吴敬梓 B.《故乡》—小说《藤野先生》—散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杂文 C.香菱、刘姥姥—《红楼梦》星期五—《鲁宾逊漂流记》阿廖沙—《童年》 D.《史记》—纪传体史书《战国策》—编年体史书《三国志》—国别体史书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A.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山河的优良树种。 B.同学们两人一组开始做实验,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袖手旁观。 C.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D.青年人就应该恃才放旷,不拘泥于前人的旧说,勇于创新,勇于改革。 5.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C ) (2分)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6.病句修改。(2分) 我上初中以后,结识了一个叫王冬的同学。他个子大约一米六,双眼皮,戴着一副眼镜。①他尽管学习刻苦,但是乐于助人。他学习非常认真专注。一次,他一边吃饭,一边学习,竟把练习纸放进了嘴里。②他之所以学习成绩优秀,是因为他刻苦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上,同学一有困难总愿求他。这时候,他总是微笑着说:“我们都是同学,应该互相帮助。”虽然一点帮助不值得称道,但是,③我们全班同学都从内心里由衷的感谢他。 (1)第①句有语病,修改意见:把“尽管**但是”改为“不但***而且”。 (2)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意见:删去“从内心里”。 7.名著阅读。(3分)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 篇〕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高超的智慧。 (严春友《敬畏自然》) ①绌②suì ③ 改为 2.依次填入以下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国有资财。 ②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____文物。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假设得几个情投意合的 人,相与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风景觉得更好。 A. 侵吞搜集彷徨 B. 鲸吞搜集彷徨 C. 鲸吞搜集徜徉 D. 侵吞搜集徜徉 3.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①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⑤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浪漫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 故来抒发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 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 句。(要求:句序合理,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 (3分) ①人们要学会区分真伪,进步警觉性。

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沉湎(miǎn)倒坍(tā)袅(niǎo)袅烟云臆(yì)测 B.羸(léi)弱馈(kuì)赠浩瀚无银(yín)一泻(xiè)千里 C.攫(jué)取休憩(qì)精力充沛(pèi)万籁(lài)俱寂 D.徘徊(huái)荫庇(bì)有条不紊(wěn)咄(duǒ)咄逼人 2.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 A.锐不可挡大爱无疆无人问津气宇轩昂 B.进退维谷相形见绌莫衷一事语无伦次 C.草长莺飞怡然自得全神贯注消声匿迹 D.断章取意深恶痛绝持之以恒同舟共济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莫言从“内部” 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埋葬。 A.审视期待警醒 B.审查期盼唤醒 C.审查期待唤醒 D.审视期盼警醒 4.名著阅读。(4分,每小题2分) 等村巷里最后一个孩子的脚步声也消失了,杜小康才走出红门。那时,村巷里,只有一巷满满的月光。他独自从地上捡起一根孩子们遗落的木棍,随便砍了几下,重又扔在地上,然后返回红门里。 这样过了些日子,杜小康终于走出红门,并且在大部分时间里将

自己暴露在外面。他东走西走。他要让所有油麻地的孩子都能看见他。他像往常一样,穿着油麻地孩子中最好最干净的衣服,并且不免夸张地表现着他的快乐。 (1)上面的文段节选自《》,在小说中,杜小康此前经历了怎样的变故? (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杜小康是一个的人。 5.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3分) ①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敬崇尚崇拜)“和谐”的民族。②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③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1)请从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②句有一处缺少标点,请将补上标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3分) (1),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3)无情有恨何人觉?。(《白莲》) (4),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 第二部分(共5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初三适合的语文练习题

初三适合的语文练习题 语文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适合初三学生的语文练习题。 一、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初三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可以针对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进行练习。 【例题】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思是什么? 二、写作练习 写作练习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初三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例题】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短文: 1. 环境污染的现状;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个人应该如何参与环保。 三、古诗文积累 积累古诗文是培养学生中华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背诵、理解和欣赏古诗文,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例题】 请背诵下面的古诗,并写出你对该诗的理解和感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名著阅读与分析 名著阅读与分析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方法。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了解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例题】 请阅读《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并分析其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适合初三学生的语文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古诗文积累以及对名著的理解与分析 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哽咽(yàn) 沏茶(qī) 供不应求(gōng) B. 宝藏(zàng) 应届(yīng) 情不自禁(jīn) C. 籼米(shān) 客栈(zhàn) 暴风骤雨(zhòu) D. 聘请(pìn) 祛除(q ū) 跌宕起伏(dà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晚上,悠闲地在广场上 散步,只见整片草坪灯令人瑕想。 B. 不要以为过了今天明天就会是另一天了,过了今天,明天未必会有新的气象。 C. 有人总说,十年功夫眨眼即逝,但你可曾想过,中国终是艰难地坚持了过来。 D. 著名诗人余光中与席慕容都是当代创作型散文家,他们的作品经常被教材选用。 二、填空题 3、《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国记者_____在1936年遍访革命根据地后写成的,它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3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_____写 的一封信,他通过这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强烈抗

议,以及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珍视和赞赏。 311、请根据以下对联的规律,填上适当的词语。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_____好 三、阅读理解题 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6-9题。宋江道:“当初在清风楼反上 梁山的好汉们,他们那时不是贪官污吏逼得无路可走,才上的梁山么?我们如今虽然犯了法,但是比他们好多了,我们还有机会从头再来。兄弟们,梁山这地方虽然远离朝廷,却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我们只要在这里多做好事,积功德,一样可以光宗耀祖,留名后世。”宋江一番话,说得众好汉心中豁然开朗,大家齐声应道:“说得是!我们一起去梁山。” 6. 宋江为什么将清风楼视为“安身立命之所”? 7. 文中“贪官污吏逼得无路可走”是如何形容宋江等人的处境的? 8. 宋江认为在梁山“一样可以光宗耀祖,留名后世”,这是怎样的一种思想? 9. 结合《水浒传》的内容,你认为“梁山”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它反映了什么现象? 四、写作题 10、请以“珍惜当下”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珍惜当下

初三基础好语文练习题

初三基础好语文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A.人生如旅(rén)途,几度追随(zhuī) (zhuì) B.心烦(fān)意乱,毫无所(fān)忍(rěn) C.他(fán)那 bur于(bù)的回答令人意(fán)外(bin)惊讶(jìng) D.唤(huàn)醒那懒懒(lǎn)的小狗(gōu) 2.下列短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他喜欢音乐运动阅读 B.我家有爸爸妈妹母狗五口人 C.她长大了要当医生小花说 D.我叫小明谢谢你的百忙() 3.文中用词准确的一句是: A.小明特别讨厌她 B.我非常饿 C.我们很高很帅 D.你一点都不会

4.下列用词正确的一句是: A.我几乎每天都来上学 B.这点任务花了我很多时间 C.他要求我快点完成作业 D.我们决定今天就要按时到达 5.下列短文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暑假过得太快了嗯!爸妈都说这暑假很开心 B.爸爸在楼上,妈妈在楼下下⋯楼 C.他说今天“我”完成作业 D.他大笑着说“无聊”!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妈妈嘱咐我「快点」过来 B.她说「对」以后我们一起玩 C.我长大以后当「运动员」 D.我们用箭把这个心打「破」 7.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A.我[wáng]姨给了我一本书

B.我不知道这个字怎么[yīn]写 C.他把照片生[shēng]在相册 D.她的笑为[zhuān]透了所有困惑 8.下列用词正确的一句是: A.我坐了几个小(sù-chē)轿;爬上星星的木(lǐpán)梯;我的脸就红了 B.我们要坚持努力(nǔ lì);去完成这件工作;不要找借(jiè)口 C.他说话吞吞吐(tǔ)吐;不明不(jù-yán)白白;我们都听不明白他在 说什么 D.她脖子上挂挂了一串(chuǎn)“瘐”字牌儿;咬着横xìng(yán)刀(xǐn),嘴里叼着口哨儿 9.下列句子中,即没有语病,又语法准确的一组是: A.我饿得眼睛发花 B.他说话急急忙忙 C.我哥趴身子走 D.妈妈忙得连饭都没吃 10.下列用词正确的一组是: A.快天黑了,我们家火灾报警器装上了自动(燃烧)设备。

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共14分。每小题2分) 1.B 2.C 3.A 4.B 5.C 6.B 7.D 二、填空(共10分) 8.⑴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1分。有错不得分) ⑵答案:衡阳雁去无留意 (1分。有错不得分) ⑶答案:物是人非事事休 (1分。有错不得分) ⑷答案:鬓微霜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9.答案:①晁盖(或:刘唐、白胜、公孙胜、三阮) ②黄泥冈③粗暴蛮横(或:急功近利/自以为是)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10.答案:与国际几个主要空间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它是我国建立真正空间站的实验室;它的成功发射只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二步中的一环。 (共3分。“认识”共3点,每点1分) 11.答案示例: 看法一:中国宇航实力增强。 看法二:中国航天计划进步快。 看法三:预示与国际航天合作。 (共3分。“看法”共3个,每个1分) 12.答案示例: 问题一:您从空间站看到的月亮是否有阴晴圆缺? 问题二:您从空间站能否看到地球上的地壳运动或者板块漂移? (共2分。“问题”共两个,每个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7分) 13.答案:⑴扩充,扩大。 ⑵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4.答案:但是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共2分。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答案:表明立场,不愿将祖宗基业交换;就布衣之怒的结果与秦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挺剑而起”,打算以命相搏。 (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共14分) 16.答案:“他们”指的是女儿、女婿;这与下文“我”母亲说的“应该把孩子们领开”相照应。 (共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17.答案:因为“我”发自内心地同情于勒叔叔,但迫于父母的态度,只好用这种方式给予叔叔一点帮助。 (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18.答案:渲染了沉闷、压抑的气氛,衬托出“我们”发财梦破灭后的沮丧和失落。 (共2分。“作用”共2点,每点1分) 19.答案示例: 当菲利普意外看见已变得一贫如洗的于勒时,“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于勒认出自己。“瞪着眼看了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发现真相。这些动作描写,加上“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的.神态描写以及“低声”和妻子说的一番话,层次分明而又鲜活生动地表现出菲利普的震惊、恐慌、失魂落魄。 (共6分。举例1分,分析2分,“心理活动或性格特点”1分,语言表达2分) (二)(共9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基础模拟练习题10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基础模拟练习 题10套 XXX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基础模拟练题1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按捺(nà)星宿(xiù)街头巷尾(hàng)蓬荜生辉(bì) .... B.颀长(qí)字帖(tiè)呱呱坠地(gū)大有裨益(bì).... C.聒噪(guō)附和(hè)忍俊不禁(jīn)麻痹大意(pí).... D.热衷(chōng)累赘(léi)煞费苦心(shà)刚愎自用(fù)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威慑蜂涌顶礼膜拜战战兢兢 B.绚烂奇崛伶牙利齿水泄不通 C.紧俏婉转争奇斗妍冥思苦想 D.XXX熟稔龙盘虎踞出奇致胜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在“一诊”考试中,我比她总分低了一分,只是略胜一筹而已。 .... B.在绵阳科技城举办的成果展示会上,我国自己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洋洋大观,摆满展厅引来 .... 各国专家立足。 C.桥梁专家XXX多年来苦心孤诣地进行科普创作,在科学知识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一座宝 .... 贵的“科普之桥”。 D.尽管文艺界对XXX真的诗歌褒贬纷歧,但不可承认的是他唤起了一代代年轻人关于诗歌和 .... 生活的豪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小学安全教诲能否不得人心,除黉舍和社会的配合勉力,枢纽在于每个学生要树立起 尊更生命的意识。

B.天下第八届特奥会的参赛队员,除四川本省的84名运动运动员外,还有来自天下各地的 1177名运动员也参与了奖牌角逐。 C.因为当今日本青年根本上对动漫、明星、腐文、萌元素等更有兴趣,使日本民间出现了对 历史反思相当冷淡的现象。 D.《大国崛起》本着“为国人打开视野、为人类配合进步供给思考”的创作目标,指导人们 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历史的智慧。[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XXX 【宋】XXX 金溪民XXX,XXX。XXX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 .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XXX,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XXX谒于邑人,不

(完整版)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项练习题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项练习题·议论文阅读 【考试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能辨析论据类型,概括论据,按要求补写论据;能辨识、理解论证的方法和方式,理清论证的结构;能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能辨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 【专项训练】 (一)做一只生命的“候鸟” ①在大自然中,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不在少数的动物像狗熊一样,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便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上一个冬天。最困难的时期,它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去了。而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勇于闯荡,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反思一下我们人类这种所谓的“高级动物”,富余的是狗熊式的生存哲学,缺乏的恰恰正是那种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 ③专门研究“穷人的哲学”的一位先生说:“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很难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会各有所获。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能面临更多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④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尽管付出了动荡不安的代价,但他们却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就是因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方式怀有深深的恐惧,才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因而便老是在生活的“悬崖”面前惊恐万状,踌躇不前。 ⑤候鸟们总在不停的飞行,飞行,所以它们生存得很好,过得很有意义。对人类而言,面对“悬崖”,我们何不有一点候鸟的精神,下决心对自己大喝一声“奋起”?或许生命由此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进入一片辽阔的天空。 1、作者提倡做一只生命的“候鸟”,文中的“候鸟”所具备的精神是: 2、从论据的基本类型来看,第③段属于论据;从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角度来看,第④段先从面论证,后从面论证,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3、若要给本文补充论据,下列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法)巴尔扎克 B、你应该寻觅机遇,而不能静候它来敲你的房门。——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C、要是遇上有利时机,须好好利用,但不可损害他人的利益。——(尼日利亚)哈吉·阿布巴尔·伊芒 D、谁若是有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的香饵。——(法)大仲马 4、本文讲到了“狗熊式生存”和“候鸟式生存”两种生存方式,在外经商的温州人是属于哪一种生存方式?你本人更欣赏哪一种生存智慧,为什么?

适合初三学生用的语文练习题

适合初三学生用的语文练习题 第一节: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One day, Mike found a small brown rabbit in his backyard. It looked weak and hungry, so he decided to take care of it. He gave it some food and water, and it quickly started to recover. Mike named the rabbit Brownie, and they soon became very good friends. He would take Brownie for walks in the park every day and they played games together. Brownie was very smart and learned tricks like rolling over and standing up. Mike loved Brownie very much. However, one day, Mike's parents told him that they had to move to a new city. Mike was very sad because he didn't want to leave Brownie behind. He didn't know what to do. After a lot of thinking, Mike came up with a plan. He decided to take Brownie with him on the move. He found a special box for Brownie to stay in during the journey, and made sure it had enough food and water. Finally, they set off on their new adventure. During the journey, Mike talked to Brownie, telling him about their new home and all the exciting things they would do together. Brownie seemed to understand and became very excited too.

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语文练习卷(含答案)

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语文练习卷(含答案)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子曰:“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春夏之际,漫步林间,看到野花竞放,树木葱郁,不由得想起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自然的美使人陶醉。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何陋轩记 ①昔孔子欲居九夷①,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②,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不得以为陋也。 ②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就石穴而居之。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予尝圃于丛棘,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④之以卉药;琴编图史⑤,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⑥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⑦孔子之言。 (选自王守仁⑧《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九夷:泛称少数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②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③上国:指京城。④莳:栽种。⑤琴编图史:意为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⑥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⑦信:通“伸”,伸张。⑧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5.甲诗乙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人名)。(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谈笑有鸿儒()(2)人皆以予自上国往()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 B.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 C.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 D.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

初三语文知识点练习题

初三语文知识点练习题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 古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这里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指的是什么情景? A.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的景象。 B. 大风吹动树林,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景象。 C. 大风掀起树叶,树叶随风摇曳下来的景象。 D. 无数木头从空中坠落的景象。 二、填空题 根据句子意思和括号内的提示,填写恰当的词语。 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瑰宝,______世界文学瑰宝。(被誉为) 2. 这家餐馆的环境装修精美,菜品味道独特,是个用餐的好______。(选择) 3. 他把自己的成功______于父母多年的培养和教育。(归功) 4. 孩子们表演得非常出色,收到了观众一片______之声。(掌声)

5. 为了纪念校庆,学校举行了一场精彩的______演出。(文艺) 三、改错题 找出下面每句话中的错误,并改正。 1. 他常到图书馆去看书,不仅扩大了知识面,并且还交了不少朋友。 2. 请帮我把椅子移个到门口去。 3. 她爱唱、跳、放纵,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4. 几天的努力,结果他终于成功了。 5. 这个博物馆是为了纪念那位伟大的宇航员而修建的。 四、作文题 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我的偶像》的作文:描述一位你心目中 的偶像,包括他/她的事迹、品质以及对你的影响。 【提示】 - 对偶像的简单介绍 - 偶像的事迹和成就 - 偶像的品质和性格特点 - 偶像对你的影响和启示 请用适当的段落结构和衔接词语,将以上内容组织成一篇连贯的作文。

总字数:364 以上是初三语文知识点练习题,请参考答案并练习完成。

初三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 一(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wéi幕,奥运精神却在心中持续涌动。为参加本届东京奥运会,各国运动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各种艰难险阻,跨越千山万水,不仅(创立建立)了弥足珍贵的友谊,更见证了世界和平、友谊团结、隽手抗疫的不屈力量。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弥_ mí___ wéi_帷___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2分)隽改为携 (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建立 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七一”前夕,为向党的生日献礼,清开某班 开展以“讴歌时代·红心向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回眸百年——为你而颂】为突出本次活动主题,需要一条宣传标语。请结合主持人的开场白,并根据划线句拟写宣传语的下半句。(2分)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恰青春。100年前,中圆共产党从嘉兴南湖起航,前赴后继用苦难、拼搏、泪水汇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100年后,中国共产党人勇当舵手,扬起复兴民族的风帆,坚守着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政治信仰。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上句:南湖起航汇聚磅礴力量下句:舵手扬帆坚守政治信仰风帆扬起坚守政治信仰(2)【见证历程——为你而赞】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从来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请综合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论。(3分) 材料一:截至2020年底,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脱贫。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体现了伟大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剧蔓延的大背景下,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亿元新台阶,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材料三:南水北调,这个旨在破解我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难题的超级工程,是世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目前润泽40多座大中型城市、惠泽人口超1.3亿人。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复习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妖娆ráo 怨怅chàng 恪尽职守kè持之以恒hén B 风骚sāo 停滞zhì顿开茅塞sai 强聒不舍guo C 旁骛wù阴晦huì不省人事shěng 孜孜不倦zī D 恣睢suī褴褛lǚ五行缺土xíng 前仆后继pū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 陨落强聒不舍心无旁鹜红装素裹 B . 愕然十拿九稳怒不可遏形销骨立 C . 遵循鸠占雀巢随机应变相得益彰 D. 嬉闹扭捏作态言行相顾一代天娇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 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B. 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C .《我们的小城》中收录的文章,以不同叙事方式抒写小城生活的方方面面,朴|实流畅的文字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小城图景,也表现了爱、恨、荒诞、困惑、美好和离别等复杂的人生况味。 D .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 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 5月22日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初三语文能力训练试题及答案(15套)

初三语文能力训练试题及答案(15套)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6个小题,共20分) 1、运用积累在①〜⑦句的横线上填空。(8分)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Ui生。①“亲朋无一字,"的凄楚读来总令人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战。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m生苍凉脊梁 3、结合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仃分)风雨: 4、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②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5、有一幅题为《武大郎开店》的讽刺漫画,店中的小二都比掌柜武大郎矮,店内对联的横批是“王伦遗风”。请你结合《水浒传》

的相关情节,说说这一横批的含义。(3分) 6、假如你是校篮球队的队长,你的好友小亮多次让你推荐他加入球队,而他的球技确实不佳。当他再次向你提出要求时,你将如何应对?(3分)你说: 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6分)xx年是奥运年,山西省正积极营造“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旅游环境。 7、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3分)类别风景名胜饮食文化历史名人名称晋祠汾河永祚寺老陈醋面食傅山狄仁杰票数(张)19410318924363148 合计(张)4866079 8、某同学想就奥运会期间太原的旅游状况进行调查,请你给他提出两条具体且易于实践的建议。(3分) 阅读小说,完成18〜21题。(14分)水家乡我曾是一只野生的黑鹅鹤(1 c),白洋淀只是我南徙的中转站。那天,我飞过浩淼 的水面,飞过远接百里的芦苇荡,来到了白洋淀边。我落在一片硕大的荷叶上,我锐利的嘴被眼前的美景磨圆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前嘲地落下一道白光。荷叶倾倒,荷花飘零,我被一条渔网罩住了。渔网慢慢收拢,我看到了苇帽下一张黝黑年轻的脸,在船上,在阳光下得意地笑着。我铁青的羽毛闪着愤怒的冷光,磨圆的嘴重归锐利。等他伸手抓我双腿时,我奋力一扑,啄住了他的左眼……从此,我失去了自由,而这个叫陈大船的年轻人成了陈瞎子。我时刻准备迎接陈瞎子的报复。然而他眼伤痊愈后,却笑眯眯地给我带来了一只漂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