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糖尿病足的筛查
- 格式:ppt
- 大小:11.86 MB
- 文档页数:7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糖尿病筛查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
2.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3.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包括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以及了解患者服药情况等。
对于需要进一步处理的患者,应进行转诊和健康指导。
此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包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干预,包括健康体检、分类干预、健康教育和随访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护理一、诊断(一)糖尿病足的定义:(二)糖尿病足筛查的意义:1.糖尿病足筛查主要对一些高危足的病人进行诊断,从而便于有效阻止、预防这类病人的足进一步发展成为足坏疽。
2. 通过这类筛查,可大大降低病人截肢风险50%。
3. 通过筛查,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三)糖尿病足发病机制糖尿病足的病变基础是糖尿病病人的两大慢性并发症,即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
病理生理改变、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足背生物力学改变使神经血管易受损害,而后又不易修复,感染难以控制,继而发展为足溃疡、足坏疽。
(四)诊断糖尿病足的诊断正确与否,取决于详细询问病史及各项检查的综合判断,尤其是对高危足的判断更为重要。
因此,诊断糖尿病足时必须注意充分利用问、视、触、扣、量、听诊等检查手段,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宗合判断,早期发现病变。
1.足部神经病变检查:有温觉、痛觉、触觉、震动觉、神经传导速度等测定。
S-W尼龙丝检查是国际通用的评价手段。
它是以一定的压力触压足部,判断接触部位有无感觉。
以10g单纤维尼龙丝最准确有效。
方法:(1)解释,取得配合。
(2)开始测皮肤感觉:用工具触病人不同足部部位(注意避开生茧部位),要求病人闭上双眼,探针与皮肤接触,用力使探针弯曲,持续2秒,同时询问病人感觉。
(3)移至别处再重复测试。
(4)记录结果。
2循环障碍检查:血压指数[踝肱比API]、超声多普勒检测、激光血流计、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检查手段对早期发现循环障碍很有帮助。
血压指数和多普勒检查是今年来开展的无创性、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
多普勒可测到红细胞的活动,并将其转换成声音信号和图像,并可打印、保存。
方法:(1)病人平躺10分钟后,测双上肢血压,取较高值作为参数。
(2)再测一侧踝部和足背收缩压,取高值作为参数。
(3)测另一侧踝部和足背收缩压,取高值作为参数。
(4)用踝部或足背收缩压/上肢收缩压=踝肱比(ABPI)。
注意:检测时超声探头要迎向心脏的方向,并与皮肤成60度角;耦和剂要够;用完探头,立即擦干净并消毒。
糖尿病足筛查操作流程糖尿病足筛查注意事项:1.筛查操作者需要掌握统一的评分标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评分结果。
2.尼龙丝检查:测试前,将尼龙单丝置于在检查者的手上,让受试者知道单丝的感觉。
测试部位是大足趾、第1、2、3、4和5趾骨处还包括足跟、足背、内外踝。
如测定10点中感觉8点以上为正常;1一7点有感觉为异常;没有一个点有感觉,称为保护性感觉缺失。
其中有一次假测。
3.病人需放松状态,注意力集中,避免暗示性询问。
4.八运寅山申向挨星下卦巽━巳━━━━━━丙午丁━━━━━━未━坤┃东南方正南方西南方┃辰↗向盘申┃┏━━━┳━━━┳━━━┓┃┃┃14 ┃69┃82 ┃┃┃┃七┃三┃五┃┃乙┣━━━╋━━━╋━━━┫庚卯正东方┃93 ┃25 ┃47 ┃正西方酉甲┃六┃八┃一┃辛┃┣━━━╋━━━╋━━━┫┃┃┃58┃71┃36 ┃┃┃┃二┃四┃九┃┃┃┗━━━┻━━━┻━━━┛┃寅山盘╰戌┃东北方正北方西北方┃艮━丑━━━━━━癸子壬━━━━━━亥━乾寅山申向旺星分布·天心正运八运,当元旺星8生气吉星9、1·山盘:山上飞星5到山,向星8,当旺丁星8飞至西南方·向盘:向上飞星2到向,山星8,当旺财星8飞至东北方·犯上山下水,山管人丁水管财,主破财损丁,如果地势前高后低倒骑龙格局反而大吉,才丁两旺。
·山星代表丁,山星宜高不宜低,山星有8、9、1星飞到为旺丁位,主居住者身体健康,儿女成行。
此3方若有高山或高建筑物,(室内则可摆设较高的家具或装潢)主发丁,山上当旺星8飞至西南方,西南方见高山或高楼为山上龙神得位,主福寿且子顺昌盛·向星代表财,向星宜低不宜高,向星有 8、9、1星飞到为旺财位,向星也叫水星,主财,此3方为旺财之方,当旺东北方8尤其宜取用,无论屋内或屋外此3方若有水放光,发财更加快速,如果有长流水则财源不断。
5黄飞到的方位无论山向都不吉利,宜避之反吟伏吟:反吟即是卦气相冲龙神错位,伏吟是卦气重叠若无病呻吟,反吟伏吟与上山下水同犯,主灾难不已,祸不可当,特别是立向之方,其祸更烈,犯之速速移门或移居。
糖尿病足筛查操作流程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解释交流,取得合作,初步评估病人足部情
况。
2、准备用物:治疗盘内备10g尼龙丝、音叉振动觉、记录单。
3、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询问病史(包括有无糖尿病足病史、
有无截肢、是否吸烟、血糖控制情况等)协助病人取平卧位卷
起裤脚至膝盖部,脱去袜子观察足部皮肤情况(如:趾甲、趾间、
足底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脚癣、红肿、青紫、水
泡、溃疡、坏死足趾畸形、Charcot畸形等。
)询问病人足部有无
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足暖、足凉比较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
弱、皮温有无改变、皮肤是否干燥 10g尼龙丝触觉试验
音叉振动觉试验协助病人放下裤子,穿好袜子整理床单位
洗手记录协助病人去辅助科室作相关检查(如: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足压计、电生理检查、定量发汗试验、皮
温图、血液流变学检查、踝耾指数测定等)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正
确指导。
4、筛查糖尿病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病程长,超过10年;
(2)年龄超过40岁,男性;
(3)血糖控制不稳定;
(4)足底压力异常如爪形趾、胼胝、Charcot关节病变;
(5)合并心血管、肾脏、眼底、周围神经、周围血管病变;
(6)以往有截肢史;
(7)年老者,特别是独居者;
(8)对糖尿病知识了解较少、自我保护不足。
(9)有无诱发因素:鞋子不合适;水泡、鸡眼、脚癣、甲沟炎;修剪损伤;
烫伤,外伤、瘙痒抓伤。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摘要新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该指南以最佳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经验制定了诊治流程。
主要包括3大版块: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及早期筛查与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感染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全身营养、心理状态及中医中药的治疗进展。
该指南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研究进展,首次详细地从糖尿病足防治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对该指南进行浅析,予以推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自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糖尿病和足部管理开始,各国都先后制定了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糖尿病足部问题住院管理指南,同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发布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
2012年澳大利亚发布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实践指南,2012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更细化的关于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年美国足部协会(APMA)发布通过优化减压管理糖尿病足溃疡指南。
2016年IWGDF对2011年的指南进行修订更新。
我国尚未拥有符合我国糖尿病足特点的防治指南,为进一步规范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从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给出建议。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现状全球糖尿病足溃疡的患病率是6.3%,男性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高于1型糖尿病。
各国和不同地区之间糖尿病足溃疡患病率差距极大,波动于1.5%~16.6%[1]。
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
45%的患者为Wagner 3级以上(中重度病变),总截肢率19.03%,其中大截肢2.14%,小截肢16.88%[2]。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摘要新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该指南以最佳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经验制定了诊治流程。
主要包括3大版块: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及早期筛查与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感染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全身营养、心理状态及中医中药的治疗进展。
该指南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研究进展,首次详细地从糖尿病足防治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对该指南进行浅析,予以推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自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糖尿病和足部管理开始,各国都先后制定了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糖尿病足部问题住院管理指南,同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发布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
2012年澳大利亚发布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实践指南,2012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更细化的关于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年美国足部协会(APMA)发布通过优化减压管理糖尿病足溃疡指南。
2016年IWGDF对2011年的指南进行修订更新。
我国尚未拥有符合我国糖尿病足特点的防治指南,为进一步规范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从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给出建议。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现状全球糖尿病足溃疡的患病率是6.3%,男性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高于1型糖尿病。
各国和不同地区之间糖尿病足溃疡患病率差距极大,波动于1.5%~16.6%[1]。
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
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
的足部并发症。
诊断糖尿病足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
检查结果。
以下是诊断糖尿病足的一般标准:
1. 神经病变,病史中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或
者无痛性创伤(如磨破、烫伤)的表现,临床检查发现足底感觉减
退或消失,踝反射消失等。
2. 血管病变,病史中有下肢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高血脂、吸烟等),临床检查发现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趾
或足背部溃疡难以愈合。
3. 足部病变,病史中有足部溃疡或者坏疽的表现,临床检查发
现足部溃疡、坏疽、骨骼畸形等。
4. 排除其他病因,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足部病变的原因,如感染、外伤、类风湿关节炎等。
此外,诊断糖尿病足还需要结合病史、糖尿病的控制情况、血
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怀疑患有糖尿病足,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时干预和治疗足部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其中,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尽早发现和干预糖尿病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患者的影响,医学界不断探索与发展糖尿病足的筛查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目前常用的糖尿病足的筛查方法,以便提高对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正文内容:一、神经学评估方法1.踝带域压力指数(ABI):ABI是一种用于评估下肢血管供应的神经评估方法。
通过测量踝关节和上肢血压的比值,可以评估足部供血情况,如果ABI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疾病,进而增加糖尿病足的风险。
2.压力敏感测试:通过测量足底在不同位置受到的压力,判断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情况。
一般采用动态足底压力测试仪,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以便早期发现触觉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二、循环学评估方法1.脚踝臀部指数(ABI):通过测量踝关节和臀部间的血压比值,可以评估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如果ABI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疾病,增加了糖尿病足的风险。
通过检查动脉硬化和血管形态的改变,可以了解血管壁的状况,并判断动脉供血情况。
三、足部感染评估方法1.神经性断裂病灶(NLI)评估:通过评估足底的神经炎症和血运障碍,判断足部感染的情况。
通常可以通过触诊技术,观察表面敏感度和感染的程度来判断。
2.针对常见的引起足部感染的微生物进行筛查: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的常见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通过采集足部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或组织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足部感染病原菌,并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四、足部血液供应评估方法1.照射阳光法:阳光可以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通过观察足部皮肤是否晒伤,可以粗略地评估足部血液供应情况。
2.激光血流图(LDF):通过激光技术,测量足背或足底皮肤的微循环情况,包括血管内膜的压力和血流速度等指标。
根据血流量的变化,可以评估足部微循环情况和血液供应状态。
有关糖尿病足相关政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糖尿病患者的权益和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糖尿病足相关的政策。
首先,我国实施了糖尿病足筛查制度。
根据《全民健康促进法》,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筛查,对高危人群实施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当每年接受一次足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足。
其次,我国推行了糖尿病足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糖尿病足诊疗和管理团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和康复服务。
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就医,接受足部检查和评估,积极进行足部保健和自我管理。
第三,我国加大了糖尿病足防治的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糖尿病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足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足部保健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最后,我国完善了糖尿病足的医保政策。
根据《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糖尿病足治疗所需的药品、器材、设备等均在医保范围内。
此外,各级医保部门还加强了对糖尿病足的监管和控制,严厉打击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违规行为。
总之,我国的糖尿病足相关政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然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
强政策的执行和监管力度,提高糖尿病足防治水平,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和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