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预备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19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化学反应发生时,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发生重新组合。
这个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8世纪初首次提出的。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燃烧一根蜡烛,当蜡烛燃烧完毕时,你会发现容器内的氧气减少了,而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尽管氧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燃烧前氧气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大的应用。
在实验中,通过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总质量发生变化,那就说明这个反应并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控制原料的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工程师对反应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符号表示法。
它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符号表示反应过程的发生。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格式如下:反应物1+反应物2+……→生成物1+生成物2+……例如,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₂+O₂→2H₂O在这个方程式中,2H₂表示2个氢气分子,O₂表示一个氧气分子,2H₂O表示2个水分子。
方程式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提纲一.质量守恒定律1、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2、注意: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 一切化学反应 ,但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⑵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 质量 守恒,并不包括体积和分子个数方面的守恒。
⑶强调的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守恒,特别注意不要遗漏气态物质。
⑷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在宏观上必然表现为,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 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化学反应前后变与不变质量守恒定律中六个不变是: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 两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白(红)磷燃烧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防止燃烧时气体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
6、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质量减轻。
(稀盐酸+碳酸钠→氯化钠是+水+二氧化碳)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所以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⑵为什么镁带燃烧的质量增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而反应前我们称量的是镁带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没有计算在内,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增大,这个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⑶为什么镁带燃烧的质量减轻了?镁带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白烟是生成物氧化镁,氧化镁是很细的粉末,在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逸散到了空气中,失掉了一部分生成物所以我们称得的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⑷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
(2KMnO 4△K 2MnO 4+MnO 2+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而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剩余固体质量减小。
质量守恒定律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我们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然后对化学方程式有初步的认识,在物理中同类的定律有能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很多相关计算都得以此作为依据。
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也可以描述为: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3、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1)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的一个定律。
而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畴。
(2) 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 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
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剩余的)。
4、化学方程式【重点】(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等号左边表示反应物,等号右边表示生成物,等号上、下面标明反应条(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如:S+O2S O2,读作: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也可以描述为:在点燃条件下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4)、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5)、化学方程式表示:例如 2H2+O2 2H2O的读法: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②每 2 份质量的氢气和 1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2 份质量的水。
③每 2 个氢分子和 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 个水分子。
三、经验之谈:提醒一下,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通用,而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
质量守恒和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全归纳质量守恒和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全归纳学习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一章,这部分是中考的难点,尤其是方程式的配平,过程中出了掌握配平方法外,注重每一步不要出错也十分重要质量守恒和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全归纳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五个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C和O2;(2)表示生成物是CO2;(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来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根据化学式计算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 m B n为例):(1)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的相对原子质量×n(2)A的质量分数(3)A、B元素的质量比(4)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5)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5.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中提供的信息:①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②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③反应条件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⑤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成物的气体体积比2.利用化学方程进行简单计算一般解题步骤:(1)审清题意,设未知量(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 求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并把相关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的式量的下边(4)列出比例式(5)求出未知量(6)简明地写出答案可概括为:解、设、方、关、已未知、比例、求解、答仔细.注意事项:(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2)同一题目中不同未知量不能用同一字母表示(3)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4)各相关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5)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课堂例题:例1.在反应A+3B=2C+2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2.8gA与一定量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C,求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是多少.一选择题1.某可燃化合物x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0 2→C0 2+H 2O(未配平),则X不可能是( )。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2019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质量守恒定律、化学
方程式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9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一、基本考点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
考点4.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学科内综合考点)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2019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中学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掌握好这个规律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a.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解释: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如钢铁厂把固态铁熔化成液态的铁水,这个过程铁由固态变化为液态,只是个物理过程而不涉及化学变化,因此就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例如物体的体积不一定守恒。
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反应前有气体(氧气)参加反应,而反应后只生成固体(四氧化三铁),很明显这个反应体系中反应前后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也就说明了该反应体积是不守恒的。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如Ⅰ.把银和锌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就只能是锌的质量,因为银不和盐酸反应,也就是它并没有参加化学反应,因此也就不能把银的质量考虑进去;Ⅱ.12g 碳和40克氧气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g,而不是52g 。
这是因为由C+O 2══CO 2可以知道,12g 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只能和32g 氧气反应生成44g 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12g ,氧气的质量为32g 。
因此,考虑“参加反应的”不仅要考虑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而且还要考虑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是多少。
b.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即它的本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反应前后的各种数量关系示意图 点燃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初中化学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主讲人:腾德群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21. 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并能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2. 能正确书写包括配平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它的含义。
3. 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4. 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5. 能用这些化学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341.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 总和。
2. 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 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______ 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 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 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各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
质量质量种类原子质量数目考点整合5 考点整合3. 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中,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它来解释;②化学变化中分子总数、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
6 例1. 在下列物质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煤燃烧后剩余煤渣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B. 伐倒的树木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C. 铁生锈以后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少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B 例题与练习7 例2. 某物R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R + 6O2 4CO2 + 5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R 的化学式为()A. C4H10OB. C3H6C. CH4OD. C2H4O2 点燃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A例题与练习8 例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 3Y2 = 2Z”的叙述错误的是()A. Z 的化学式为XY3B. 若m g X2 和n g Y2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 + n) g ZC. 若X2 和Y2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 N)D. 若a g X2 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 - a) g Y2分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并不是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实质(为什么守恒):从分子—原子观点看,化学变化实质上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才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
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也 ,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
2、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一般步骤:①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③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④对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必须换算成其纯量,然后再进行计算。
为什么?⑤列出比例求解。
(2)计算类型:①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②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③已知一种反应物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质量;④已知一种生成物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质量。
三、重点疑点讨论1、12g碳在20gO 2中充分燃烧,能生成30gCO 2吗?反应物中没有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能否计算在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中?四、解题方法指导定义:用 表示 的式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守 定律①写 等号左边写 ,右边写 。
②配依据: 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和奇偶数法 化学方程式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 。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书写步骤 注明点燃、加热“△”、高温等反应条件 注明生成物沉淀号“↓”和气体逸出号“↑” 表示意义 ③标读法 ④等 将短线改为等号点燃 △ 例题1、某化合物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5O 2 = 4CO 2 + 2H 2O 试确定X 的化学式。
例题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C 2H 2 + O 2 — CO 2 + H 2O (2)Fe 2O 3 + CO — Fe + CO 2(3)NH 3 + Cl 2 — N 2 + NH 4Cl例题4、含杂质10%的锌(杂质不参加反应)10g,与足量的硫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同时生成多少克硫酸锌?(注意解题步骤和格式)思考:该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10g可直接代入方程式计算吗?怎样将其换算为纯锌的质量?五、知识能力训练巩固知识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肯定有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个数B 、分子个数C 、元素种类D 、物质的总质量E 、物质的种类F 、原子的核电荷数2、在化学反应A+ B = C+ 2D 中,9.8gA 和8gB 完全反应生成14.2gC ,同时得到D 的质量是( )A 、9.8gB 、3.6gC 、7.2gD 、14.4g3、在Mg + O 2 = 2MgO 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 2gMg 和3g氧气反应生成5gMgOB 、 3gMg 和2g氧气反应生成5gMgOC 、 4gMg 和1g氧气反应生成5gMgOD 、 1gMg 和4g氧气反应生成5gMgO4、下列5个化学方程式:A 、2P 2 + 5O 2 = 2P 2O 2B 、C+ O 2 = CO 2↑C 、Fe + O 2↑= Fe 3O 4D 、2HgO = Hg ↓+ O 2E 、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点燃△其中,(1)化学式写错的有( );(2)未配平的有( );(3)“↓”“↑”使用不当或有遣漏的有( );(4)反应条件应当注明而没注明的有( )提高能力5、下列物质混合,经点燃充分反应后一定得到纯净物的是( )A 、质量比为4:7的氧气和一氧化碳B 、体积比为5:2的空气和氧气C 、分子数比为1:2的甲烷和氧气D 、原子数比为2:1的氢气和氧气6、烧杯中盛有稀盐酸,现向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铁片,待铁片消失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原有的稀盐酸相比( )。